《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_第1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_第2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_第3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_第4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总学时:72学时学分:3学分实验学时:36学时学期学时学分分配情况:第五学期:36+36学时,3学分;开课专业:XXXX一、考试目标现代教育技术是XXX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属专业非主干课程,旨在考察学生是否具备较好的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和基本的信息素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21世纪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理解常规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系统、微格教学设施的基本特性并会应用;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将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与能力。二、考试方式理论部分:笔试考试(闭卷)实践部分:上机考查三、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考试内

2、容范围: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了解教育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趋势;知道教育技术名词的演变过程;了解教育技术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对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产生兴趣,愿意对该领域作较为深入的探讨。考试要求:1、了解教育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趋势;2、理解解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考试重点: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趋势第一节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考试内容范围:一、教育技术的定义1、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2、教育技术的内涵3、教育技术的其它描述4、教育技术、教学技术与电化教育二、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三、教育技术与教师信息素养1、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2、我国

3、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考试要求:1、了解教育技术与教师信息素养2、理解解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考试重点: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第二节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趋势考试内容范围:一、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1、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名词演变2、我国教育技术的起步与发展二、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考试要求:1、了解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2、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学与教的理论考试内容范围: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基本

4、内容;知道各种学习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理解各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应用相应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考试要求:1、了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2、了解各种学习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理解各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4、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应用相应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考试重点:各种学习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第一节行为主义理论(0.5学时)考试内容范围:一、桑代克的试误说1 .桑代克的实验2 .学习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3 .学习过程是试误的过程4 .评论二、华生的刺激反应说1 .华生的主要观点2 .学习规则

5、3 .评论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1 .斯金纳的实验2 .斯金纳的强化原理3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4 .评论考试要求:5 、了解行为主义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6 、理解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7 、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应用相应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考试重点:行为主义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第二节认知主义理论(0.5学时)考试内容范围:一、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1 .发现学习的例证2 .发现学习的特征及其教学策略3 .评论二、信息加工学习与教学观1 .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假设2 .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3 .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4 .信息加工理论的教学应用5 .评论考试要求:

6、1、了解认知主义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理解认知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3、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应用相应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考试重点:认知主义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第三节建构主义理论考试内容范围: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2 .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3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二、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1 .认知灵活性理论及其随机通达教学2 .自上而下(top-down)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3 .情境性(抛锚式)教学4 .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5.教学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考试要求:1、

7、了解建构主义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理解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3、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应用相应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考试重点:建构主义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第三章视听与传播理论考试内容范围: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的视觉心理及其对画面构图的影响;了解人耳的听觉特性、非线性效应和声音的定位机理;理解“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理解传播的概念和类型、网络传播的特征;理解教育传播的要素、过程和典型模式,熟悉教育传播的方式及规律。考试要求:1、了解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的视觉心理及其对画面构图的影响;2、了解人耳的听觉特性、非线性效应和声音的定位机理

8、;3、理解“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4、理解传播的概念和类型、网络传播的特征;5、理解教育传播的要素、过程和典型模式,熟悉教育传播的方式及规律考试重点:“经验之塔”理论、传播的概念和类型、教育传播的要素、过程和典型模式第一节视听教育理论考试内容范围:一、视感知规律1、人眼的视觉特性2、人的视觉心理3、视觉心理与构图二、听感知规律1、人耳的听觉特性2、人耳的非线性效应3、人耳的声音定位机理三、“经验之塔”理论1、概述2、基本观点考试要求:1、了解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的视觉心理及其对画面构图的影响;2、了解人耳的听觉特性、非线性效应和声音的定位机理;3、理解“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

9、考试重点:“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第二节教育传播理论考试内容范围:一、传播的概念和类型1、传播的概念2、传播的类型二、教育传播过程1、教育传播要素2、教育传播过程三、教育传播模式1、拉斯威尔传播模式2、香农一韦弗传播模式3、贝罗传播模式4、海曼一弗朗克传播模式四、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1、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2、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考试要求:1、理解传播的概念和类型、网络传播的特征;2、理解教育传播的要素、过程和典型模式,熟悉教育传播的方式及规律考试重点:传播的概念和类型、教育传播的要素、过程和典型模式第四章视听媒体辅助教学考试内容范围:本章主要让学习者理解媒体和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了解视

10、听媒体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点;了解常用视听媒体的工作原理;理解各种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初步掌握常用视听媒体教材的制作方法。考试要求:1、理解媒体和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2、了解视听媒体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点;3、了解常用视听媒体的工作原理;4、理解各种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5、初步掌握常用视听媒体教材的制作方法。考试重点:各种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第一节教育传播媒体考试内容范围:一、基本概念1、媒体2、教育传播媒体二、功能与特性1、教育传播媒体在教育传播活动中的基本功能2、现代教育传播媒体在教育传播活动中的特殊作用3、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特性考试要求:1、理解媒体和教

11、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2、了解视听媒体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点;考试重点: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视听教学媒体考试内容范围:一、视觉媒体1、光学投影仪2、光学照相机3、数码相机4、视频展示台二、听觉媒体1、录音机2、激光唱机与CD光盘三、视听媒体1、电视系统和电视机2、录像机3、摄像机4、VCD与DVD考试要求:1、了解常用视听媒体的工作原理;2、理解各种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考试重点:各种视听媒体的工作原理、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第三节视听教学媒体的应用考试内容范围:一、应用方式1、视觉媒体2、听觉媒体3、视听媒体二、教材制作1、投影教材2、录音教材3、电视教学片考试要求:初步掌握常

12、用视听媒体教材的制作方法考试重点:常用视听媒体教材的制作方法第五章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考试内容范围:本章主要让学习者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及其相关概念;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熟悉课件开发的步骤,学会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了解多媒体素材获取、编辑,以及素材集成的基本方法与常用工具;理解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基本结构;了解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主要领域与当前动向。考试要求:1、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及其相关概念;2、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3、掌握课件开发的步骤,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4、掌握多媒体素材获取、编辑,以及素材集成的基本方

13、法与常用工具;5、理解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基本结构;考试重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课件开发的步骤;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多媒体素材获取、编辑,以及素材集成的基本方法与常用工具第一节计算机的教育应用考试内容范围:一、CAI与CBE二、多媒体课件考试要求: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及其相关概念;第二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考试内容范围:一、分类框架二、主要模式1、操练与练习2、个别指导3、教学测验4、模拟5、问题解决6、教学游戏考试要求: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考试重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第三节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考试内容范围:一、环境分析二、

14、教学设计三、脚本设计四、软件编写考试要求:掌握课件开发的步骤,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考试重点:课件开发的步骤,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多媒体素材及其集成第四节考试内容范围:一、多媒体素材1、声音素材2、图像(图形)素材3、动画素材4、视频素材二、素材的采集与编辑1、声音的录制与编辑2、图像的获取3、图像的编辑4、视频信息的采集与编辑三、素材集成及其工具1、基于页面的工具2、基于图标的工具3、基于时间的工具考试要求:辑,以及素材集成的基本方法与常用工具;以及素材集成的基本方法与常用工具1、掌握多媒体素材获取、编2、理解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基本结构;考试重点:多媒体素材获取、编辑,第六章因

15、特网教育资源利用考试内容范围: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知道因特网上教育资源的基本类型与特点;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因特网交流信息与共享网上资源;能够组织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活动。考试要求: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2、了解因特网上教育资源的基本类型与特点;3、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4、掌握利用因特网交流信息与共享网上资源;5、掌握组织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活动。考试重点: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利用因特网交流信息与共享网上资源;组织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活动第一节因特网教育资源考试内容范围:一、因特网教育资源的特点二、网上教育资源的类型1

16、.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2 .我国的教育类网站3 .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考试要求: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2、了解因特网上教育资源的基本类型与特点;第二节网络信息检索考试内容范围:一、信息检索工具1、目录型检索工具2、搜索引擎3、多元搜索引擎二、信息检索策略1 .合理确定检索的关键词2 .采用选用适当的检索方法3 .检索结果的处理对策4 .常用的检索技巧考试要求: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考试重点: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第三节网上交流与资源共享考试内容范围:一、网上交流1、电子邮件2、网上论坛:BBS3、网络电话二、资源共享考试要求:掌握利用因特网交流信息与共享网上资源考试重点:利

17、用因特网交流信息与共享网上资源第四节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考试内容范围:一、概念与特点二、基本过程三、应用实例:WebQuest考试要求:掌握组织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活动考试重点:组织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活动第七章现代远程教育考试内容范围:本章主要让学习者理解远程教育的概念、类型与基本特征;知道现代远程教育的类型与特点;掌握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了解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开发平台的概念与特点;了解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在实时教学中的作用;知道常用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考试要求:1、理解远程教育的概念、类型与基本特征;2、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类型与特点;3、掌握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4、了解

18、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开发平台的概念与特点;5、了解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在实时教学中的作用;6、知道常用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考试重点:远程教育的概念、类型与特点;掌握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第一节远程教育概述考试内容范围:一、概念与发展1、远程教育的特点2、远程教育的发展3、现代远程教育二、远程教育的类型1、远程教育的类型划分2、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类型考试要求:1、理解远程教育的概念、类型与基本特征;2、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类型与特点;考试重点:远程教育的概念、远程教育的类型与特点第二节学习的关键特征考试内容范围:一、学习方式二、学习组织与学习过程三、关键特征考试要求:掌握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

19、考试重点: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第三节网络课程考试内容范围:一、网络课程开发平台1. WebCT2. Web-Course-in-a-Box3. LearningSpace4. 其它平台软件二、视频会议与实时教学考试要求:1、了解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开发平台的概念与特点;2、了解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在实时教学中的作用;第四节虚拟现实技术考试内容范围:一、虚拟现实概述1、虚拟现实的特点与类型2、虚拟现实应用:网上虚拟实验二、常用技术及应用1、VRM技术及其应用2、全景环视技术及其应用考试要求:了解常用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第八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考试内容范围: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校园网络的

20、基本概念与主要功能;了解多媒体教室以及网络机房的基本构成与设计要点;熟悉多媒体教室及网络机房的基本功能及教学特点;了解微格教学的概念与微格教室设施基本组成;掌握微格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方法。考试要求:1、了解校园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功能;2、了解多媒体教室以及网络机房的基本构成与设计要点;3、掌握多媒体教室及网络机房的基本功能及教学特点;4、了解微格教学的概念与微格教室设施基本组成;5、掌握微格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方法。考试重点:媒体教室及网络机房的基本功能及教学特点、微格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方法第一节校园网络考试内容范围:一、校园网络的结构1、Intranet2、校园网络概念3、校园网络的硬件组成二、校

21、园网络的功能1、信息发布2、教学应用3、管理应用4、科研应用5、数字化图书馆三、校园网络实例1、高等院校校园网络2、中小学校校园网络考试要求:了解校园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功能;考试重点:校园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功能第二节多媒体教室考试内容范围:一、功能与设计1、基本功能2、设计思想二、系统基本构成1、系统结构2、设备选择与安装3、教室环境建设考试要求:1、了解多媒体教室的基本构成与设计要点;2、掌握多媒体教室的基本功能及教学特点;考试重点:多媒体教室的基本构成与设计要点、基本功能及教学特点第三节网络机房考试内容范围:一、基本构成与布局1、计算机网络2、网络教学系统二、人机工程原理的应用1、什么是人机工程学2、网络机房的人机工程环境设计3、电脑桌的人机工程设计4、电脑椅的人机工程设计考试要求:1、了解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