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课本复习讲义93037_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课本复习讲义93037_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课本复习讲义93037_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课本复习讲义93037_第4页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课本复习讲义9303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课本复习讲义93037.精品文档.50中2016年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蜀山区统考全本书复习讲义第十二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小结一、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1、 各象限内点P(a ,b)的坐标特征: 第一象限:a>0,b>0;第二象限:a<0,b>0;第三象限:a<0,b<0;第四象限:a>0,b<0(说明:一、三象限,横、纵坐标符号相同,即ab>0;二、四象限,横、纵坐标符号相反即ab<0。)2、 坐标轴上点P(a ,b)的坐标特征: x轴上:a为任意实数,b=0;y轴上:b为任

2、意实数,a=0;坐标原点:a=0,b=0(说明:若P(a ,b)在坐标轴上,则ab=0;反之,若ab=0,则P(a ,b)在坐标轴上。)3、 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P(a ,b)的坐标特征: 一、三象限:a=b;二、四象限:a=b二、对称点的坐标特征点P(a ,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a ,b); 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a ,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a ,b)三、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P(x ,y)到x轴距离为y,到y轴的距离为x四、(1)横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直线垂直于x轴,平行于y轴; (2)纵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直线垂直于y轴,平行于x轴。五、点的平移坐标变化规律 坐标平面内,点P(x ,y)

3、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后的对应点为(xa,y)或(xa,y);点P(x ,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后的对应点为(x,yb)或(x,yb)。 (说明:左右平移,横变纵不变,向右平移,横坐标增加,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小;上下平移,纵变横不变,向上平移,纵坐标增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小。简记为“右加左减,上加下减”)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图形的面积常用“割补法”。割:分割,把图形分割成几部分容易求解的图形,分别求解,然后相加即可。补:补齐,把图形补成一个容易求解的图形,然后再减去补上的那些部分。【例1】在如图的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A点坐标为(2,1),则ABC的面积为

4、_平方单位解析:ABC的面积可以看作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3×4=5所以填5【点拨】1)“补”的思想;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乘高除以2”你还记得吗?【例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的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为(0,2)(1,0)(6,2)(2,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分析:四边形ABCD可以分成三角形ADC与三角形ABC。解:三角形ADC的面积为=6,三角形ABC的面积为=6,所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6+6=12【点拨】1)“割”的思想;2)三角形的底和高要一眼看出。【例3】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5,0),点B(3,0),ABC的面积为12

5、,试确定点C的坐标特点解:设点C的纵坐标为b,则根据题意,得×AB×b=12AB=3+5=8, ×8×b=12 b=±3点C的纵坐标为3或3,即点C在平行于x轴且到x轴的距离为3的直线上【点拨】1)数形结合是解答此类题的较好方法,最好画个图看看。2)考虑要全面,不要漏掉纵坐标为3的情况。3)如果在该题加一个条件“点C在y轴上”,那么点C的坐标就是(0,3)或(0,3)。第十三章 一次函数一、函数的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 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 ,y是x的函数。思考:下

6、面个图形中,哪个图象是y关于x的函数二、函数有几种表示方式?正方形的面积S 与边长 x的函数关系为:S=x2 (x0) (1)解析式法 (2)列表法 (3)图象法三、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自变量以整式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2、自变量以分式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数;3、自变量以偶次方根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即被开方数0)的数; 自变量以奇次方根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4、 自变量出现在零次幂或负整数次幂的底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底数不为0的数。(说明:(1)当一个函数解析式含有几种代数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7、是各个代数式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公共部分;(2) 当函数解析式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函数时,自变量取值范围除应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必须符合实际意义。)四、 一次函数1、 一般形式:y=k xb(k、b为常数,k0),当b=0时,y=k x(k0),此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y=kxb (k0)k>0k<0b>0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b=0直线经过一、三象限及原点直线经过二、四象限及原点b<0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性质(1) 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自左向右上升)(2) 直线一定经过一、三象限(1) y随的增

8、大而减小(直线自左向右下降)(2) 直线一定经过二、四象限3、确定一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1)与x轴交点:,求法:令y=0,得k xb=0,再解方程,求x;(2)与y轴交点:(0,b),求法:令x=0,求y。4、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只需x和y的两对对应值即可求解。具体求法为:(1) 设函数关系式为:y=k xb; (2)代入x和y的两对对应值,得关于k、b的方程组; (3)解方程组,求出k和b。5、 k和b的意义(1)k决定直线的“平陡”。k越大,直线越陡(或越靠近y轴);k越小,直线越平(或越远离y轴);y=k1 xy=k2 xy=k3 xy=k4 xk1&

9、gt;k2>k3> k4(按顺时针依次减小)(2)b表示在y轴上的截距。(截距有正负之分)6、 由一次函数图像确定k、b的符号(1) 直线上升,k>0;直线下降,k<0;(2)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b>0;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b<07、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8、 x=a和y=b的图象 x=a的图象是经过点(a,0)且垂直于x轴的一条直线; y=b的图象是经过点(0 ,b)且垂直于y轴的一条直线。9、由一次函数图像确定x和y的范围(1)当x>a(或x<a)时,求y的范围。求法:直线x=a右侧(或左侧)图象所对应的y的取值范围。 (2)当y>b(

10、或y<b)时,求x的范围。求法:直线y=b上方(或下方)图象所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 (3)当a<x<b时,求y的范围。求法:直线x=a和x=b之间的图象所对应的y的取值范围。(4)当a<y<b时,求x的范围。求发:直线y=a和y=b之间的图象所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 例如:如图10、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设m>0,n>0(1)左右平移:直线y=k xb向右(或向左)平移m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k(xm)b或y=k(xm)b。(2)上下平移:直线y=k xb向上(或向下)平移n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k xbn或y=k xbn(说明:规律简记为“左加右减,上加下

11、减”,左右对x而言,上下对y而言。)11、 由图象确定两个一次函数函数值的大小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略)关于学习一次函数部分的必背知识点一开始接触“函数”这个概念时还是非常陌生的。因为转眼望去,前面的单元基本是“小学”和“初一”接触过得。而对于“函数”来说确是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初一老师说过“可能性”和“函数”有着密切的关系。翻开这个单元时,真的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下面就把一次函数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总结,所有的有关一次函数的试题都是以这些知识为基础的深入和变换。一次函数的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x+b(k0)(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

12、取任何实数)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3.k为一次函数y=kx+b的斜率,k=tg角1(角1为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夹角)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个步骤(1)列表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描点;(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点,并连成直线即可。(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量过程中两个

13、变量之间的关系。4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y=kx时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当b=0时,直线必通过原点,经过一、三象限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y=kx+b时:当k>0,b>0,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当k>0,b<0,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当k<0,b<0,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当k<0,b>0,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特别地,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

14、例函数的图像。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4、特殊位置关系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平行时,其函数解析式中K值(即一次项系数)相等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垂直时,其函数解析式中K值互为负倒数(即两个K值的乘积为-1)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和y2=kx2+b(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

15、表达式。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s=vt。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设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一次函数部分是历届中考的重要部分,有些同学对这一部分有抵触心理,感觉很难学很害怕学,因此学习过后成绩也很不理想,其实只要牢记这些基础知识再加以灵活的运用,相信一次函数也就没那么可怕了!第十四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一、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分类:2、按角分类:不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例)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二、三角形的边角性质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

16、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的三角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和等于360°。3、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说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线段)四、命题1、命题:凡是可以判断出真(正确)、假(错误)的语句叫做命题。2、命题分类 真命题:正确的命题 命题 假命题:错误的命题3、互逆命题 4、反例: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称为反例。 原命题:如果

17、p,那么q; 逆命题:如果q,那么p。 (说明:交换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就是它的逆命题。)第十五章 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一、性质:1:什么是全等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经过哪些变化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二、判定:1、“边角边”定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EFDACB在ABC和DEF中 AB=DE B=E BC=E

18、F ABCDEFEFDACB2、“角边角”定理: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在ABC和DEF中 B=E BC=EF C=F ABCDEF 3、“角角边”定理: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EFDACB 在ABC和DEF中 B=E C=F AB=DE ABCDEF4、“边边边”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EFDACB在ABC和DEF中 AB=DE BC=EF AC=DF ABCDEF 另外,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另一种方法。ABCDEF“斜边、直角边”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在RtA

19、BC和RtDEF中 AB=DE AC=DF RtABCRtDEF三、方法指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找第三边(1):已知两边- 找夹角 找是否有直角 找这边的另一个邻角(ASA) 已知一边和它的邻角 找这个角的另一个边(SAS) 找这边的对角 (AAS) (2): 已知一边一角- 已知一边和它的对角 找一角(AAS) 已知角是直角,找一边(HL)(3): 已知两角- 找两角的夹边(ASA) 找夹边外的任意边(AAS)要证明两条线段的和与一条线段相等时常用的两种方法:1、可在长线段上截取与两条线段中一条相等的一段,然后证明剩余的线段与另一条线段相等。(割)2、把一个三角形移到另一位置,使

20、两线段补成一条线段,再证明它与长线段相等。(补) 如图,已知ACBD,EA、EB分别平分CAB和DBA,CD过点E,则AB与AC+B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四、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 “对角”的不同含义;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要记住“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 “公共角” 、“公共边”、“对顶角”、“余角”、“补角”、“外角”等等。第十六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一、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

2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说明: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以是一条,可能是多条或无数条。)2、 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3、 轴对称性质:(1)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垂直平分任意一对对应点的所连线段。(2)如果两个图形各对对应点的所连线段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定义: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PAB2、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