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诱导痰液安全性分析_第1页
哮喘患者诱导痰液安全性分析_第2页
哮喘患者诱导痰液安全性分析_第3页
哮喘患者诱导痰液安全性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哮喘患者诱导痰液安全性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不同发作期的哮喘患者痰液诱导方法的安全性。方法:给予患者200 g沙丁胺醇吸入后用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留取对照组和哮喘不同发作期的各组诱导痰液,对诱导痰液成功率、痰量、诱导痰液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及其与肺通气功能基础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各组成功率除中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外,其余各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各组痰量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缓解期组诱导痰液15 min后FEV1%、PEFR%较吸入沙丁胺醇前增加(t=2.13,P

2、0.05;t=2.09,P0.05)。轻度、间歇发作组吸入沙丁胺醇及诱导痰液10 min后,FEV1%和FVC%较吸入前明显增加(t=2.14、2.78,P0.05、0.01;t=2.10、2.18,P0.05、0.01)。中重度吸入沙丁胺醇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但没有统计学差异。各组肺通气功能指标下降值10%例数各组之间进行率的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变化值与肺通气功能基础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不同发作期患者,本试验仍不适为一种有效的痰液诱导方法。 【关键词】  哮喘;诱导痰液;安全性痰液作为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重要生理

3、特征之一,可加重呼吸道气流阻塞,加速肺功能下降进程,且成为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使气道重塑。痰液诱导不仅能阐明气道炎症的发生机制,而且能预测转归,指导诊断和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非侵入性的研究方法。1992年Pin等首先将痰液诱导方法用于支气管哮喘病人,以后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大部分受检者以轻度和稳定期为主,对中重度哮喘安全性报道较少,本实验主要对痰液诱导方法用于不同发作期的哮喘病人的安全性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对照组:15例正常健康者,男7例,女8例,年龄28岁66岁,平均(58.7

4、±1.60)岁。哮喘组:是我院2000年2005年收治的住院病人,均符合1997年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标准,依据哮喘的分期及病情评价进行分组,且排除近期感染者,其中分为哮喘缓解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30岁77岁,平均(56.9±1.17)岁,测试前部分患者吸入小剂量皮质激素;轻度、间歇发作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27岁69岁,平均(60.1±1.03)岁,测试前8 h未应用2-受体激动剂,所有患者均吸入皮质激素;中重度发作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2岁72岁,平均(59.8±1.14)岁,测试前按需应用2-受体激动剂,所有患

5、者均吸入皮质激素。各组在例数、年龄和性别上无显着差异(P0.05)。1.2  痰液诱导方法及肺功能监测     根据文献,操作方法进行改良。所有患者入院后以德国产Jaeger screen-Master肺功能仪测定肺通气功能,每次3遍,取最佳一次打印记录。经清理呼吸道,采用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5 min(雾化量0.5 mL/min),诱导前给予200 g沙丁胺醇吸入,诱导过程中每隔5 min嘱患者嗽口(凉开水)后用力咳痰于带刻度的清洁容器中内,并测肺通气功能(同上),整个过程15 min20 min,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气喘情况,如有胸部发紧、呼

6、吸困难时再测定FEV1值,若此值比基础值下降20%,则停止以上操作并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每次20 min仍无足够痰液咳出或出现哮喘症状加重视为诱导失败。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肺功能指标及痰液各组数值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诱导痰液成功率以百分比表示,进行率的统计学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2  结果2.1  诱导痰液成功率、痰量    哮喘各组成功率:对照组67%、缓解组78%、轻度、间歇发作组88%、中重度

7、发作组100%。除中重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外,其余各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哮喘各组痰液量:对照组  (0.85±0.28) g、(0.91±0.320) g、(99±0.98) g、(1.33±0.56) g。各组痰液量比较差异无显着性。2.2  诱导痰液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     对照组诱导前、吸入沙丁胺醇后、诱导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后肺通气功能各指标变化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     缓解期组诱导痰液

8、15 min后FEV1%、PEFR%较吸入沙丁胺醇前增加(t=2.13,P0.05;t=2.09,P0.05)。     轻度、间歇发作组吸入沙丁胺醇及诱导痰液10 min后, FEV1%和FVC%较吸入前明显增加(t=2.14、2.78,P0.05、0.01;t=2.10、2.18,P0.05、0.01)。     中重度吸入沙丁胺醇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但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在整个痰液诱导过程中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      

9、   2.3.  痰液诱导过程中各组肺通气功能指标下降值大于或等于10%例数各组之间进行率的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见表1。表1  肺功能指标下降值大于或等于10%例数及比率 (略)2.4  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变化值与肺通气功能基础值相关分析肺功能指标FEV1%、FVC%、 FEV1%/FVC%和PEFR%的变化值与基础值无相关分析,分别为:r=0.173,P0.1;r=-0.016,P0.1;r=0.232,0.1P0,05和r=0.068,P0.1。3  讨论     在评价气道炎

10、症的研究方法过程中,以支气管冲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粘膜活检为代表的直接法因安全性低、短期内难以重复而不能作为常规临床检测手段;以支气管激发试验、血液炎症介质浓度测定、临床症状评分及肺功能监测为代表的间接法不能直接反映气道炎症的真实情况,结果欠可靠。而诱导痰液技术具有标本来源丰富,易浓缩、无创、重复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而且诱导痰直接来源于外周至中央气道的分泌物,具有更集中的细胞和生化物成分,明显优于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检测,更能直接反映气道炎症的变化。     诱导痰液技术中,痰液诱导的安全性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研究多采用吸入3%、4%、5%的高

11、渗盐水,高渗盐水诱导痰的机制与其高渗透压、促进气道内水分外渗、刺激咳嗽反射、直接刺激气道加速黏液纤毛清除、腺体分泌增加有关。而国内研究表明盐水渗透压的差异不会对痰中各成分的实验结果产生显着影响,故我们在诱导过程中仅吸入3%的高渗盐水,预先吸入沙丁胺醇200 g,每隔5 min测定肺通气功能,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气喘情况。     采用3%的高渗盐水进行全程痰诱导,简化了诱导过程,便于临床操作。Twaddell等应用生理盐水进行诱导,成功率达90%,且安全性好。但所选择病例均为中重度发作期患者,这些哮喘患者气道的高反应性使气道本身处于高分泌状态,对于稳定期及

12、轻度、间歇发作组的的患者效果有待进一步探索。本试验各组诱导痰液的成功率和痰量与文献报道一致,随病情加重成功率和痰量增多,但除中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外,其余各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各组痰量比较差异也无显着性。     缓解期哮喘患者诱导痰液过程中FEV1% 和PEFR%较诱导前增加,发作期患者PEFR%也有增加趋势,推测可能与诱导痰液操作过程中患者咳痰同时减轻了支气管的阻塞有关。各组哮喘患者在诱导痰液的过程中,临床症状变化不多,没有1例患者诱发哮喘突然加重,12例重度哮喘患者中有8例FEV1%基础值小于60%,其中1例为20%,吸入沙丁胺醇后仍有6例小于60%,但在整个痰液诱导过程中仅有1例FEV1%下降值超过20%,说明即使重度哮喘患者也能耐受诱导痰液操作。在痰液诱导操作过程中有3例FEV1%较基础值下降超过20%,最大下降35%;经吸入沙丁胺醇后很快逆转,由于其安全性较高,对于中重度发作期患者仍不适为一种有效的痰液诱导方法。     Twaddell等用峰流速仪监测诱导痰液的安全性,发现PEFR%下降值与其基础值相关。但本组比较了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变化值与其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