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教学案_第1页
种群的特征教学案_第2页
种群的特征教学案_第3页
种群的特征教学案_第4页
种群的特征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质资料欢迎下载教学案课题种群的特征编RSwBX3-4-1学科:局一生物课型:新授课版本:人教版主编人:李洁芳审稿人:使用人:高二考纲解读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高考考 点考查题 型种群的特征1、说出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画出各特征间的相互联系 并说出其原因。2、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重点:种群的基本特征及相互间的联系和影响。难点: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特相的和 群本及间系同 种基征互联旗以选择 题为主二、自主梳理及合作探究(一)、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 .种群 概念:一定 ,同种生物,的个体(2)数量特征: 率和死亡率、 率和迁出率、 和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 的数量特征

2、是 。2 .种群密度的调查(1)种群密度含义:是指种群在 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表布方式:种群密度=个体数空间大小 面积或体积(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调查方法生物类别法范围小、个体大估算法法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昆虫卵、助虫、跳蛹等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黑光灯诱捕法趋光性的昆虫3 .样方法(1)基本步骤确定调查对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取样:要做到 ,多用 法或者 法。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的该种群的数量,并记录。在计数时四条边上的生物只取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计数(一般取上边和左边的)。上图中,若代表个体,则该样方中个体数目计数方法如下:a.样方内的个体,有_个;b.位于

3、边线上的,只计 的个体数,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有 个。该样方内总个体数量为 个。计算种群密度:计算各样方内种群数量的 值,即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单位:株/平方米)。(2)注意事项:要 取样,不能有主观因素。4 .标志重捕法(1)调查程序 捕获一部分个体一做上标记后放回 一一段时间后一根据重捕到的个体中 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计种群密度。(2)注意事项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过分醒目易被捕食。标志符号持续存留时间不短于研究时间。数量变动:在研究期间,没有较多个体的出生和死亡,也没有较多个体的迁入和迁出。合作探究种群概念的理解(1)三个两”理解种群

4、的概念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两个条件: 时间”和 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两个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个体、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内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 个体都是同一物种,如下图所示。一个种群不是个体简单的累加,而是具有发展、自我调节、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 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特征 的有机整体。物种因地理隔离形成不同种群。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1 .依据种群概念,请你确认下列是否可看作一个种群?为什么?两个池塘中的鲤鱼某池塘中所有的鱼一块

5、农田中全部长出玉米粒的玉米2 .依据种群密度的概念,判断“一块玉米田中的所有的蝗虫”是对种群密度的描述吗?3 .取样时为何强调随机取样呢?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都规定了取样的特点,这种做法是不是不符合随机取样的原则?4 .利用标志重捕法如何依据调查数据进行种群密度的计算?活学活用即时训练班固提升1 .判断正误 (i)不同种群的生物一定不是同一物种。(2)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3)判断是不是一个物种的标准是:两个种群间能否随机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4)某外迁群体ai与当时留居群体a2的基因频率不相同,则 ai和a2是同一物种。()(5)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只能用标志重捕法。()

6、(6)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2 .分析下面两个问题:I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ihm2= 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初次捕获并标记只数(M)重捕只数(n)重捕个体中被标记只数(m)32364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n .(1)如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土菜种群密度调查时 确

7、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2)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土菜种群密度组别12345678910株数/m202334124233一题多变】(1)在上述I中,如果对田鼠标记的符号过分醒目,则会使田鼠被捕获的概 率。如果标志物脱落,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 。(2)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 比,可能。种群密度调查数据的偏差分析(1)偏高:一般情况下,导致第二次捕获中标记个体数比实际小的因素最终都导致调查数据偏大,如被标记的个体不容易捕获、标志物脱落等,都会导 致调查数据偏高。(2)偏低:若被标

8、记的个体标志明显,第二次更容易被捕获,会导致调查数据偏低。(二)、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1 .种群的其他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概念:单位时间内的 个体数目占 的比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i -率 > 种群密度率(2)迁入率和迁出率概念:单位时间内 的个体,占 的比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r-:;: -率-> I种群度I <-率(3)年龄组成概念:种群中 的个体数目的 。类型用阚口后邻外体数成年个体数 :3幼年个体敝种群特征出生率与死亡率种群密度变化趋势A幼年个体数成年老年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型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_出生率死亡率型二:,'幼年个体数成年老年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型

9、意义:可预测种群的 变化趋势。(4)性别比例 概念:种群中 个体数目的比例。意义:对 有一定的影响。应用:利用性引诱剂(信息)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一一破坏 一降低害虫。2 .种群的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或 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主要类型有均匀分布型、随机分布型和集群分布型。【合作探究】1.年龄组成有多种呈现形式,下图为某地7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属于增长型的是,属于稳定型的是,属于衰退型的是。比例j比例比例Li_,_!_O年龄O年龄 O 年龄EFG留幼年幽成年 口老年2 .年龄组成是稳定型的种群,其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3 .农业生产上常将性引诱剂洒向田间,以达到防

10、治害虫的目的,其道理何在?即时训隔巩固提升4 .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其中代表哪种数量特征,为什么?活学活用3.图中表示了种群的各个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他特征都会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一题多变】(1)图中丁是如何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2)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除了甲、乙以外还有哪些因素?三、课堂小结川诃旬龄税成件冲II匕伊和密度在化件I江入率和江山率四、反馈练习及作业强化1

11、 .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A.种群密度B.性别比例C.种群的空间特征D.形态特征2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 小的是()3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A.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B.现有人口的数量和密度C.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D.现有人口男女的性别比例4 .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调查蝗虫幼虫跳蛹,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5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50常用

12、的取样方法有 和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5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只刺猬,第二次捕获 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 B.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获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 400只/km26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样方法常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甲是其中的一个样方中该植 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 数目是 株。(2)乙图表示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该图显示:在一定

13、的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 调查该植物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m2。( 3)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植物进行 计数,结果分别是 ni、0、n3,则该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为 株/m2。7.在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探究活动中,有以下实践活动,阅读后请回答相关问题: (1)若一块农田长 100m、宽30m,在对该地块的蒲公英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取 10个样方,那么,从长的一边计起,第二个样方的中心应在地长的 m,地宽的 m处。(2)假设我们所调查的一块地里的蒲公英的分布比较均匀,10个小组各自统计的一个样方的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12345678910株数0332233943以上各组所报的数值中,经实际询问有

14、两个组是不真实的,这两个组最可能是第如果这两个组的实际数据之和应为5株,则该地块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组。株/m2。教学案答案、知识梳理1.(1)自然区域 全部 (2)种群密度 出生 迁入年龄组成种群密度2 .(1)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2)逐个计数样方 标志重捕3 .(1)随机取样 五点取样 等距取样 a.全部计数 5b.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3 5+3=8平均 (2)随机4 .(1)原来的环境 重捕 标记个体数合作探究1.均不属于种群,理由如下:不属于“同一区域”;不属于“同一物 种”(鱼有很多种类);不属于“全部个体”。2 .不是,种群密度强调的是“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种群的个体数”。4.初3卷M

15、= £勺*计算出N,即为该区域内的种群数量,再依据3 .随机取样是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 的结果能更接近真实情况。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就是保证了样方的平均分布,而不是 相对集中分布,是对随机取样的具体操作,符合随机取样原则。该空间的面积或体积大小进一步计算种群密度。活学活用 1.(1)X(2), (3), (4)X (5)X (6)X2.1.144 高n .(1)计数样方内部和任意相邻两边及顶点的所有个体(提示:统计边角的原则一般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如图所示:(2)3株/m2解析 I .设该草原中布氏田鼠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数为3

16、2,第二次捕获数为36,其中标志数为4,则根据公式:n重捕个体数一-、N(种群总数)=:XM(标志数,即第一次捕狄数 ),即可得出 N = 288只。该m重捕中标志数样方面积为2hm2,所以平均种群密度=288= 144(只/hm2)。n .从题干中获取的信息有:种群密度调查的对象为双子叶植物,采用的方法为样方法;给出了 10个小组的调查Z果,由于 1组数值和6组数值与其他组数值相差太大,应舍去,然后用剩下的八组取平均值作为该块地中苦土菜的种群密度。一题多变(1)增大偏大 (2)偏小二、知识梳理1.(1)新产生或死亡该种群个体总数出生 死亡(2)迁入或迁出 该种群个体总数 迁入迁出 (3)各年

17、龄期 比例大于 > 增大增长适中稳定稳定小于 < 减小衰退数量 (4)雌雄种 群密度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 2.位置状态布局合作探究 1.A、D、F C、G B、E2 .不一定,若近期气候恶劣、食物短缺、频发传染病等,种群数量会减少。3 .将性引诱剂洒向田间,可干扰害虫雌雄个体间的正常交尾,从而降低害虫出生率,达到 防治害虫的目的。4 .分别代表死亡率和出生率,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 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因为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 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的,而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活学活用3.B一题多变(1)年龄

18、组成(丁)是通过影响出生率(甲)和死亡率(乙)来影响种群密度的。(2)迁入率和迁出率。课堂小结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出生率和死亡率四、反馈练习及作业强化1 .D 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单元,它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及空间特征等特征。2 .A 种群年龄组成有三种类型,其中衰退型年龄组成的种群密度将越来越小。3 .A 4.D5解析标志重捕法要求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而迁入和迁出、标记符号过分醒目、环境条件的改变等都会使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前后发生变化,A、B、C三项正确。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该地域刺猬数量为400只,种群密度大约是 100只/km2。答案 D6解析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不同。样方法常适用于对植 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常用的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对样方中的植物进行 计数时,应记录样方内和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数目。答案(1)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8 (2)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 持稳定S0 (3) (ni + n2+n3)/ (3S0)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