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皇家理工学院微生物复习资料汇总-三日_第1页
苏北皇家理工学院微生物复习资料汇总-三日_第2页
苏北皇家理工学院微生物复习资料汇总-三日_第3页
苏北皇家理工学院微生物复习资料汇总-三日_第4页
苏北皇家理工学院微生物复习资料汇总-三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题一玻璃器皿包扎实验要求:能熟练、规范包扎试管、三角瓶、培养皿、移液管。实验用品:1、带塞试管;2、三角瓶;3、培养皿;4、移液管;5、报纸;6、棉花;7、棉绳等步骤操 作 要 求评 分 标 准满分得分备注1包扎试管(7支)结实、不松动1分,活结1分22包培养皿(8套)结实、不松动1分,平整1分23包三角瓶1只棉塞1分,活结1分24移液管1支加棉花1分,卷紧、打结1分2口答题回答要点2口答题: 玻璃器皿可以采用哪些灭菌方法?干热灭菌(高温)时间长温度高。高压蒸汽灭菌:1、温热所需凝固温度降低。2、温热穿透力强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试题二 细菌的简单染色实验要求:正确制片;染色观察正确。实

2、验用品:1、生物显微镜;2、载玻片;3、酒精灯;4、染液5、香柏油;6、洗液;7、胶头滴管;8、接种环;10、斜面菌种等。步骤操 作 要 求评 分 标 准满分得分备注1制片涂片1分、固定1分,无菌操作1分32染色23结果正确性染色结果观察3口答题1回答要点2口答题:1、涂片厚薄对结果有何影响?涂片太厚会造成菌体堆积而难以看清细胞个体形态,太薄会难以在显微镜下找到细菌。试题三 酵母美蓝染色及死活细胞鉴别实验要求:无菌操作正确;正确制片;正确鉴别死活细胞。实验用品:1、酵母菌斜面;2、载玻片;3、盖玻片;4、美蓝染液;5、酒精灯;6、接种环;7、生物显微镜等。步骤操 作 要 求评 分 标 准满分得

3、分备注1制片水浸片1分,无菌操作1分22染色时间正确33鉴别鉴别准确3口答题1回答要点2口答题: 1美蓝染色为何能鉴别酵母细胞死活?活:还原力强,染后无色。死:还原力弱,染后成蓝色试题四 霉菌乳酸石炭酸棉兰染色实验要求:正确进行霉菌染色。实验用品:1、霉菌培养物;2、载玻片;3、盖玻片;4、乳酸石炭酸棉兰染液;5、解剖针等。步骤操 作 要 求评 分 标 准满分得分备注1制片染液适量1分,挑取菌丝适量,洗孢子1分22加盖玻片23观察菌丝2分,孢子头2分4口答题1回答要点2口答题:1、霉菌菌丝分哪2种? 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试题五 微生物大小测定实验要求:能够用镜台测微尺校正目镜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

4、小。实验用品:1、生物显微镜;2、镜台测微尺;3、标本片;4、香柏油;5、洗液;6、擦镜纸。步骤操 作 要 求评 分 标 准满分得分备注1目镜校正 低倍镜1分、高倍镜1分、油镜1分32换算长度低倍镜1分10、高倍镜1分2.5、油镜1分133测大小高倍镜或油镜下测大小2口答题1回答要点2口答题:1、镜台测微尺每格多大? 10微米 2、球菌直径、杆菌长度和宽度、螺菌两端长和宽大小如何表示?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um)=两重合线间镜台测微尺格数*10/两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格数试题六 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实验要求: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斜面划线转接;平板划线分离。实验用品:1、酒精灯;2、接种环;3、斜

5、面菌种;4、试管斜面;5、溶化的培养基;6、记号笔。步骤操 作 要 求评 分 标 准满分得分备注1无菌操作接种环灭菌1分,降温1分22斜面划线取试管塞1分,Z形划线1分23倒平板倒量合适14平板划线三区划线1分,划线力度1分,接种环的灭菌1分3口答题1回答要点2口答题:1、灼烧接种环的目的? 2、接种环温度高会有何结果?四、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个体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最重要的共性为:个体小,面积大,这样大的比表面积特别有利于它们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微生物的其它很多属性都和这一特点密切相关。原核生物(prokaryotes)

6、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菌(archaea)两大类。广义的细菌。原核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及蓝细菌。1、细菌(bacteria)指真细菌。一类细胞细短(约0.5m,长度约0.55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细胞壁的功能:固定细胞外形;协助鞭毛运动;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为正常细胞分裂所必需;阻拦有害物质进入细胞;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肽聚糖可被溶菌酶破坏;青霉素也可干扰短肽之间肽键的形成从而破坏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

7、外膜的功能、控制细胞的透性、吸附Mg2+ 、Ca2+等并提高这些离子在细胞表面的浓度; ; 、由于LPS结构的变化,决定细胞壁抗原多样性(沙门氏菌属表面抗原类型2107个),可用于传染病的诊断和病原的地理定位;、是G-病原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类脂A是内毒素的毒性中心;、是许多噬菌体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细胞膜的功能: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的运送、交换;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结构屏障合成细胞壁各种组分和荚膜等大分子的场所许多酶和电子传递链组分的所在部位,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鞭毛着生点和提供其运动所需的能量等(1)糖被(glycocalyx)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

8、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荚膜细菌群体特征 菌落:光滑型菌落,表面湿润、光泽、粘液状。糖被的功能保护作用:保护细菌免受干旱损坏,防止噬菌体的吸附和裂解,使致病菌免受突破主白细胞吞噬,贮藏养料,作为透性屏障或离子交换系介质,附着作用,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堆积代谢废物产鞭毛细菌种类螺旋菌和弧菌普遍生有鞭毛,除运动球菌属外,球菌一般无鞭毛芽孢(endospore,spore):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 , 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芽孢耐热机制(一)芽孢衣(疏水性角蛋白)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会产生极高的渗

9、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而造成芽孢皮层的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核心部分的生命物质(DNA、RNA、Pr等)处于高度失水状态,各种酶活性降低,因而产生极强的耐热性。研究芽孢的理论与实践意: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指导菌种保藏;制定灭菌参数;提高菌种筛选率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 内毒素)少数芽孢杆菌(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裂殖(fission)指一个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一般细菌进行横分裂,而杆菌进行横分裂和纵分裂。芽殖(budding bacteria)在母细胞表面(尤其是

10、一端)先形成一个小突起,待其长大到与母细胞相仿后在相互分离独立生活的一种繁殖方式。菌落(colony):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小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称为菌落。放线菌的菌落特征菌落表面干燥、不透明、呈紧密的绒状或坚实、多皱、上有一薄层彩色“干粉”。菌落周围具放射状菌丝。菌落质地硬而且致密,菌落小而不广泛延伸。接种针难以挑取,有时可挑碎,有时可将整个菌落挑起。由于菌丝和孢子常具不同色素,使菌落正面、背面呈不同色泽,菌落边缘的琼脂平面有变形现象。从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至衣原体寄生性逐步增强。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的最小型原核生物。立克次氏体(Ric

11、kettsia)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G原核生物。曾长期被认为是“大型病毒”。 假根:低等真菌匍匐菌丝与固体基质接触处分化出来的根状结构具有固着和汲取养料的功能 子实体: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任何菌丝体组织营养菌丝:密布在固体营养基质内部主要执行吸取营养物功能的菌丝体气生菌丝: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孢子丝:放线菌的气生菌丝进一步成熟,分化成的结构。假菌丝: 某些酵母在繁殖过程中芽体不脱落并相连成藕节状的细胞串生命周期:指的是上一代生物个体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

12、部过程病毒: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寄生于活细胞内的微生物,在细胞外具有大分子特征,在活细胞内部具有生命特征。噬菌斑:噬菌体在菌苔上形成的负菌落。温和噬菌体:噬菌体与宿主细胞基因整合,同步复制,长期共存溶源性、溶源菌(宿主)1 病毒的特征: (1)形体及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 就是RNA,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的繁殖;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存在,并可长期保存其侵染活力;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于干扰素敏感;有些病毒的核酸不能整合

13、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2 噬菌体效价:每毫升试样所含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的粒子数。 方法: 1 双层平板法: 2 电镜直接计数法。 3 分光光度法微生物的六种营养要素: 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化能异养微生物:一类通过氧化有机物取得能量并以有机物为碳源的微生物。化能自养微生物:一类通过氧化无机物取得能量并以CO2为唯一或主要碳源的微生物。基本培养基:按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需要配制一种培养基,称为基本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非需要菌的生长,促进需要菌的

14、生长,这种培养基叫选择培养基。加富培养基:一般指在培养基内加入额外的营养物质,使需要的微生物营养更充分,生长的更快,这种培养基叫加富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鉴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2、细胞膜运送营养物质的四种方式(1) 单纯扩散:又称被动运送,指疏水性双分子层细胞膜,在无载体蛋白的参与下,单词依靠物理扩散方式让许多小分子非电离分子尤其是亲水性分子的被动通过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2) 促进扩散:指运质在运送过程中,必须借助存在于细胞膜上的底物特异载体蛋白底协助但不耗能底一类物质扩散运送方式

15、。(3) 基团移位:指一类既需特异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物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4)主动运输发酵: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未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硝化作用:氨态氮经硝化细菌的氧化,转变为硝酸态氮的过程。反硝化作用:又称脱氮作用,指硝酸盐转化为气态氮化物的作用。厌氧呼吸:一类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少数为无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方式。10、生物固氮: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11、次生代谢产物: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后,

16、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物作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所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合物。通常,放线菌最适ph范围为7.58.5,酵母菌的最适ph范围为3.86.0,霉菌的最适ph范围为4.05.8。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通过制菌作用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发生霉腐的措施。石炭酸系数: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效的碳酸的最高稀释度之比。致死温度:在一定时间内,杀死某微生物的水悬浮液群体所需的最低温度。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消毒: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

17、死物体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抗生素:一类由微生物或其他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人工衍生物。抗代谢物:一类在化学结构上与细胞内必要代谢物的结构相似,并可干扰正常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磺胺类药物作用机理:磺胺是叶酸组成部分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类似物。磺胺的抑菌作用是因为很多细菌需要自己合成叶酸而生长。磺胺对人体细胞无毒性,因为人缺乏从对氨基苯甲酸合成叶酸的相关酶-二氢叶酸合成酶,不能用外界提供的对氨基苯甲酸自行合成叶酸,而必须直接利用叶酸为生长因子进行生长。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率高的原因答:湿热蒸汽不但透射力强,而且还能破坏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

18、和稳定性的氢氮,从而加速这一重要生命大分子物质的变性。1 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各期特点,及如何利用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来指导工业生产(2)延滞期:生长速率常数为零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细胞内的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合成代谢十分活跃,易产生各种诱导酶对外解不良条件理化因数及反应敏感指数期: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代时最短细胞进行平衡生长酶系活跃,代谢旺盛细胞对理化因素较敏感稳定期:生长速率常数R等于零开始合成次生代谢物菌体产量达到最高点,菌体产量与营养物质的消耗间呈现出有规律的比例关系芽孢杆菌开始形成芽孢细胞内开始积累糖原,异染颗粒和脂肪等内含物衰亡期:群体呈现负生长状态细胞发生多

19、样化 芽孢杆菌释放芽孢有的微生物进一步合成或释放对人类有益的抗生素等次生代谢物有的微生物发生自溶指导工业生产:发酵工业中要尽量缩短延滞期,一般使用对数期的菌种;要尽量延长对数期,采用连续发酵以保持较高的菌体密度,采取有效措施尽量使有害微生物不能进入对数期;以收获产物为目的的,要尽量延长稳定期,此时是产物的最佳收获期。要尽量延缓衰亡期的到来,以防止产物消耗。6. 用来测定细菌生长量的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包含哪些具体的方法,并从实际应用、使用的局限性三方面加以具体分析答:直接计数法:特定的细菌计数板或细胞计数板 优点:直观、便捷、操作简单 缺点:不能区分死菌活菌 应用:用于酵母、细菌、霉菌孢子等

20、悬浮液的计数 间接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优点: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缺点: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应用: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以及食品、饮料和水(包括水源水)等的含菌支书或污染程度的检测。避免出现细菌的耐药性的措施:(1)第一次使用的药物剂量要足; (2)避免在一个时期或长期多次使用同种抗生素;(3)不同的抗生素(或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4)对现有抗生素进行改造; (5)筛选新的更有效的抗生素。饰变:指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而只发生在转录、翻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不遗传。基因突变 :简称突变,是指细胞内(或病毒粒子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

21、生的可遗传的变化。感受态:指受体细胞最容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质粒:原核生物的质粒指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dsDNA分子,即cccDNA。光复活作用:带嘧啶二聚体的DNA分子在黑暗中与光解酶结合,在可见光下酶被激活,使二聚体分解成单体。1简述艾姆氏实验原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的平板上不能生长,如果发生回复突变称原养型后则可生长。方法:在含待测可疑“三致”物的式样中,加入鼠肝匀浆液,经过一段时间保温后,吸入滤纸片中,然后将滤纸片放于上述平板中央。结果:(1)平板上无大量菌液,说明试样中不含诱变剂;(2

22、)纸片周围有抑菌圈,外围出现大量菌落,说明试样中有某种高浓度的诱变剂;(3)纸片周围出现大量菌落,说明试样中有浓度适当的诱变剂存在。优点:快速(约3天)、准确(符合率>85%)、费用省。3微生物基因突变的类型和特点类型:营养缺陷型,抗性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形态突变型,抗原突变型,产量突变型特点:(1)自发性(2)不对应性(3)稀有性(4)独立性(5)可诱变性(6)稳定(7)可逆性4菌种的衰退 定义: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使某物种原有一系列生物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衰退的表现:1、菌落和细胞形态改变2、生产性能的下降3、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菌种退化的原因: 1有关基因的自发突变2

23、育种后未经很好的分离纯化及染杂菌3培养基成分的变化及培养条件的改变怎样防止菌种的衰退现象:1控制传代次数2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3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传代 4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5比较高频转导和低频转导的异同筛选方法:诱变处理淘汰野生型检出缺陷型鉴定缺陷型3、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点,选用优良菌株,最好是它们的休眠体,人工地创造适合于休眠的环境条件,即干燥、低温、缺乏氧气和养料等,使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处于最低的状态但又不至于死亡,从而达到保藏的目的。拮抗关系:指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这种关系土壤是微生物天然培养基1、为微生物提供了良

24、好的源、源、能源2、为微生物提供有机物、无机盐、微量元素3、满足了微生物对水分的要求 4、土壤pH值范围5.58.5之间5、温度 :季节与昼夜温差不大6、土壤颗粒空隙间充满着空气7、适宜的渗透压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传染:指外源或内源病原体突破其宿主的三道免疫防线,在宿主的特定部位定植、生长繁殖或(和)产生酶及毒素,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过程。侵袭力:病原体所具有的突破宿主防御功能,并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和实现蔓延扩散的能力。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适合的条件下反应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团现象。外毒素:在病原细菌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环境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内毒素:在活细胞中不分泌到体外

25、,仅在细菌死亡自溶或人工裂解时才释放的毒素,是G细菌细胞壁脂多糖组分。类毒素:用0.3-0.4甲醛溶液对外毒素进行脱毒处理得到的失去毒性但保留抗原性的生物制品。特异性免疫:是识别自身和自身的抗原物质,并对它产生免疫应答,从而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非特异免疫: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属于先天即有、相对稳定、无特殊针对性的对付病原体的天然抵抗能力。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其相应的抗体在合适条件下反应,并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现象。抗体:高等动物体在抗原的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干扰素:高等动物细胞在病毒或dsRNA等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具有广谱抗病

26、毒功能的特异性糖蛋白。疫苗:即用于人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或免疫耐受的抗原物质。减毒活疫苗:是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体制成的疫苗。脊髓灰质病毒、卡介苗、麻疹病毒疫苗是常用的减毒活疫苗。炎症: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包括各种理化因素,但以病原微生物感染为主)时所表现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性防御应答,可以看作是非特异免疫的综合作用结果,其作用在于清除有害异物、修复受伤组织,保持自身稳定性。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1.种:是一个基本分类单位,它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着明显差异的菌株的总称。5菌株(Strain):是指来源不同的同一个种的纯培养物。双名法:学名=属名+种

27、名+(最初定名人)+后来定名人+命名时间 主要部分 次要部分(一般可省略)2.16SrRNA被公认为是一把好的谱系分析“分子尺”,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其主要依据是:它普遍存在于一切细胞内(原核生物为16SrRNA,真核生物为18SrRNA);它们的生理功能既重要又恒定;在细胞中的含量较高;编码rRNA的基因十分稳定;rRNA的某些核苷酸序列非常保守;16SrRNA或18SrRNA相对分子质量适中,信息量大,易于分析。菌种鉴定方法:在传统的分类中,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是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特征、生态学特征以及血清学反应、对噬菌体的敏感性等。六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菌界

28、、植物界和动物界。微生物的分类单位: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菌落:单个细菌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子实体 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任何菌丝体组织。锁状联合 形成喙状突起而联合后两个细胞的方式营养菌丝;密布在固体营养基质内部主要执行吸取营养物功能的菌丝体。噬菌斑 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寄主细胞溶解死亡.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可见的透明小圆斑。溶源菌:含有温和

29、噬菌体的寄主细菌称为溶源菌温和噬菌体:有些噬菌体在侵入细菌后,而是将它们的核酸整合在寄主染色体上,同寄主细胞同步复制,并传给子代细胞,寄主细胞不裂解,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培养基 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化能异养型 能源和碳源都来自于有()机物,能源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基因转运 指一类需要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能耗能的运送方式初级代谢产物 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硝化作用:氨态氮经硝化细菌的氧化,转变为硝酸态氮的过程。反硝化作用:又称脱氮作用,指硝酸盐转化为气态氮化物的作用。厌氧呼吸:一类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的

30、生物氧化方式。碳酸系数: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效的碳酸的最高稀释度之比。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的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抗生素:一类由微生物或其他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人工衍生物。巴氏消毒法:是一种专用于牛奶.等不宜进行高温灭菌的液态食品的低温消毒方法同步生长:通过同步培养的手段而使细胞群体中各个个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生长状态野生型与原养型菌株:野生型指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人为营养缺陷突变前的原始菌株,在相应的基本培养基上能生长。原养型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其营养要求在表型上与野生型相同,

31、遗传型均用A+B+表示。感受态:指受体细胞最容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转化子:受体菌直接吸收供体菌的DNA片段而形成的杂种后代,称转化子。抗性突变株:指野生型菌株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对某化学药物或致死物因子的抗性变异型。Hfr菌株:即高频重组菌株,指F质粒整合到染色体上的菌株。质粒:原核生物的质粒指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dsDNA分子。点突变:一对碱基被另一对碱基置换的突变。营养缺陷型:野生型菌株经诱变剂处理后,发生了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突变,只能在加有该酶合成产物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这类突变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局限性转导:指通过部分

32、缺陷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菌中,并与后者的基因组整合、重组,形成转导子的现象。接合: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直接接触,把F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的特殊共生体。饰变:指外表的修饰性改变,即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只发生在转录、转译上的表型变化条件致病菌:由于正常菌群失调,原先不致病的正常菌群成员变成致病菌共生固氮作用:两种生物形成共生关系进行固氮。互生: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

33、难解、合二为一的及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拮抗: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富营养化:指水体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水体表层的蓝细菌和藻类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氨化作用:指含氮有机物经微生物的分解而产生氨的作用。生物固氮: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适合的条件下反应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团现象。外毒素:在病原细菌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环境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其相应的抗体在合适条件下反应,并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现象。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

34、。不完全抗原:缺乏免疫原性而有免疫反应性特异性免疫:是识别自身和自身的抗原物质,并对它产生免疫应答,从而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免疫: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功能。非特异免疫: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属于先天即有、相对稳定、无特殊针对性的对付病原体的天然抵抗能力。抗体:高等动物体在抗原的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干扰素:高等动物细胞在病毒或dsRNA等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功能的特异性糖蛋白。菌株(Strain):是指来源不同的同一个种的纯培养物病毒的特征: 形体及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

35、为核酸和蛋白质;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 就是RNA,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的繁殖;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存在,并可长期保存其侵染活力;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于干扰素敏感;有些病毒的核酸不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霉菌的形态及功能霉菌是丝状真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长出肉眼可见的丝状、绒状或蛛网状的菌丝体。功能:1)工业应用:发酵生产2)在食品制造方面:酱油和酿造3)科学研究4)引起工农业产品霉变酵母菌,霉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芽殖、裂殖、产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

36、子) 有性繁殖: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霉菌的繁殖方式:通过特化的气生菌丝进行繁殖。 简单的子实体:无性繁殖(分生孢子头、孢子囊) 有性繁殖(担子) 复杂的子实体:无性繁殖(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 有性(闭囊壳、子囊盘)比较根霉和青霉形态结构的异同 1)根霉:无隔菌丝、它的孢子是孢囊孢子;是接合菌亚门根霉属。 青霉:有隔菌丝、它的孢子是分生孢子;半知菌亚门青霉属 2)根霉:有假根和匍匐菌丝,根霉孢子囊基部有囊托而无囊领。孢子囊是根霉的无性繁殖体,内含无数球形、卵形或不规则型的孢囊孢子。有性繁殖形成结合孢子。青霉:菌落有绒状,絮状,绳状和束状等不同形态。青霉的菌丝体产生长而直的分

37、生孢子梗。微生物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裂殖,芽殖,借孢子、借菌丝繁殖,产无性孢子繁殖 有性繁殖:产子囊孢子繁殖, 菌丝体特化形式繁殖) 噬菌体的繁殖:吸附 侵入 增殖 成熟 裂解 F+,F-,HFR和F菌株有什么区别?F+菌株:指细胞内存在一至几个F质粒,并在细胞表面着生一至几条性菌毛的菌株。F-菌株:指细胞中无F质粒、细胞表面也无性菌毛的菌株。Hfr菌株:由F质粒插入到染色体DNA后形成的高频重组菌株,这类菌株在F质粒的转移过程中可以把部分甚至全部细菌染色体传递给F-细胞并发生重组。F菌株:细胞内存在携带有宿主染色体基因的F质粒的菌株细胞膜运送营养物质的四种方式单纯扩散:指疏水性双分子层细胞

38、膜,在无载体蛋白的参与下,单词依靠物理扩散方式让许多小分子非电离分子尤其是亲水性分子的被动通过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促进扩散:指运质在运送过程中,必须借助存在于细胞膜上的底物特异载体蛋白底协助但不耗能底一类物质扩散运送方式。基团移位:指一类既需特异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物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pH值对微生物的影响pH能影响细胞膜上的电荷,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pH值能影响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引起环境pH 改变。它们将糖类发酵形成有机酸,将脂肪水解成有机酸,选择性吸收无机盐的正电部分,则会引起培养基pH下降;而蛋

39、白质的脱羧反应形成胺类,选择性吸收无机盐的酸根,都会引起pH上升。 治标的方法是通过加酸或碱进行中和反应。治本的方法有,过酸时,加适量的氮源,提高发酵的通气量;过碱时,适当增加碳源,降低通气量。比较微生物营养类型异同:答:人们根据微生物所能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性质可以将微生物分为四大营养类型:1) 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它们具有光合色素,既能通过光合磷酸化作用产生ATP,又能以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如H2S,Na2SO3等)为供氢体,还原CO2而合成细胞物质。2) 光能异养型微生物:它们像光能自养型微生物一样能够利用光能,但必须以外源有机化合物作为主要碳源和供氢体。3)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它们能利用无机

40、化合物(如NH3、NO2-、H2、H2S、S、SO3-、Fe+等)氧化时释放的能量,把主要碳源CO2中的碳还原成细胞有机物碳架中的碳。4)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它们以有机化合物为碳源,利用有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氧化磷酸化提供的ATP而生长。这类微生物的特点是其能源与碳源往往分不开,同一种有机化合物的代谢即可供给能量,也可以供给碳架物质。为什么要选用高丝氨酸营养缺陷型作为赖氨酸生产菌株?答:在此代谢途径中,原料天冬氨酸通过分支代谢途径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其中赖氨酸是人类和动物的必需氨基酸,但在正常的代谢过程中,由于赖氨酸对天冬氨酸激酶(AK)有反馈抑制作用,并且有分支代谢途径的存在,细胞中的赖氨酸浓度较低。高丝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代谢分支途径中断。在补给适量高丝氨酸的条件下,细胞内就能积累大量的赖氨酸。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率高的原因答:湿热蒸汽不但透射力强,而且还能破坏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和稳定性的氢氮,从而加速这一重要生命大分子物质的变性。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途径有哪些?答:基因突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