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面测试操作规程地面测试项目组2011年 8 月 31 日第一部分 工程技术操作规程一、测试技术操作规程03二、试井技术操作规程06三、地面计量技术操作规程15第二部分 工具保养操作规程一、投杆器保养操作规程32二、断塞式反循环阀保养操作规程 32三、95mm多流测试器保养操作规程32四、127mn多流测试器保养操作规程 34五、95mn锁紧接头保养操作规程 36六、127mn锁紧接头保养操作规程36七、安全接头保养操作规程37八、P-T封隔器保养操作规程 37九、跨隔封隔器保养操作规程 39十、防坐跨隔封隔器保养操作规程 39十一、防上窜工具保养操作规程40十二、TR油压震击器保养操作规程4
2、1十三、127 (95mm裸眼旁通保养操作规程42十四、安全密圭寸保养操作规程 44十五、BT裸眼封隔器保养操作规程 45十六、重型筛管、开槽尾管、盲接头、接升短节及各种配合接头保养操作规程46十七、膨胀泵保养操作规程46十八、上封隔器保养操作规程 48十九、下封隔器保养操作规程 48二十、高压物性取样器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49二一、试井车(撬)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49二十二、燃油锅炉保养操作规程 50二十三、热交换器保养操作规程50二十四、三相分离器保养操作规程 51二十五、油嘴管汇保养操作规程 51第一部分 工程技术操作规程一、测试技术操作规程1. 上井前准备1.1 根据施工设计要求, 认真核
3、对施工设计, 若有疑问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 提出修改补充建议 , 由设计人员加以确认 , 补充设计经审批后 , 纳入设计部 分, 但未批准之前仍按原设计执行。1.2 根据设计要求, 认真准备施工作业所需的地面装备、 井下工具及相关配 件,并形成现场装备使用清单,确保所有装备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禁止不 符合设计要求的装备列入现场装备使用清单。1.3 根据装备清单清点、 领取地面装备、井下工具及配件, 并再次检验确认, 特殊工具配件、精密仪器仪表,要验证其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1.4 按一定顺序将所有装备装车, 对精密仪器要单独妥善保管, 必要时应有 包装,防止运输过程中损坏。2. 施工前准备2.1
4、 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和防护用具, 并相互检查确认是否符合安全管理规 定,禁止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合格的人员进入现场进行作业。2.2 工程师或主操作向作业队技术人员了解施工井状况, 特别是井控情况及 相关应急处置方法和配合程序。2.3 工程师或主操作向作业队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重点介绍工作内 容、时间安排、配合事项以及作业过程的安全质量注意事项和工作要点, 特别要交代清楚技术关键,操作要点和应急处置程序,并形成记录。2.4 认真核对作业现场相关装备, 对现场装备进行再次确认, 主要包括油管、 井口装置、井控装置,计量装置以及作业中所使用的工具配件,了解现场装备的数量、主要性能,规格型号等,
5、特别是下井工具配件,必须清楚内径、外径、长度、扣型等基础数据,地面油管数量,下井油管数量,井口 装置是否齐全,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其它地面设施情况,要逐项 进行记录。2.5 依据现场装备清单, 认真核对运送到现场的装备,并进行逐一检查、 确 认,对关键部位要进行细致的现场复核、检验,无法确认合格时,应立即 重新维护保养,确保全部符合技术要求。安装、固定井口压力控制装置、 地面监测系统并按设计要求试压合格,特别注意必须再次确认地面装备可 靠,密封良好,固定坚实,否则禁止施工作业。3. 地层测试作业3.1 下测试管柱3.1.1 依据设计要求进行电子压力计编程、 电池电量确认, 按顺序连接下井
6、 工具,并记录所有下井工具、配件的内径、外径和长度,特别是要认真核 对、测量非标工具、接头及其他配件的结构等数据。3.1.2 同作业队技术人员一道,检查施工所需油管,下井油管必须无弯曲、 无损坏、无堵塞,内外干净,丝扣清洁完整。3.1.3 核对作业现场油管数量,监督作业队技术人员丈量、校对油管数据, 出现差异要重复确认,确保管柱数据准确,并做好油管数据贝份。3.1.4 依丈量顺序下入油管, 下放速度控制在 0.2m/s 左右,下放速度均匀, 操作平稳。不许反转管住,下井油管必须用相应通井规通井,涂密封脂、 丝扣要上紧、上满。上扣时要严防井下落物。下管过程中应随时监督悬重变化,下管柱遇阻超过50
7、KN时,应立即上提管柱,排除遇阻因素后再下管柱,禁止强顿、猛放。3.1.6 每下入 300 米左右,停 10 分钟左右,检查环空液面是否下降,一旦 发现液面下降,应立即查验、确认,分析原因。如果确认管柱有渗漏应立 即起管、返工。下至剩余 5 根油管时取环空压井液样品一个,并进行标识, 妥善保管。同时要及时记录返液时间、液量和深度数据。3.1.7 管柱下到设计位置后,再次确认管柱结构、油管数量(累计长度) 、 下入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地面剩余油管与下井油管是否与现场油管总 量相符,若发现问题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3.1.8 若需加液垫时, 按设计要求及时向油管中加入液垫 (设计无明确要求
8、时,每 100 米左右加一次液垫),并进行取样,准确标识,妥善管理。3.1.9 确认无误后,连接井口控制装置及地面监测系统。3.2 封隔器坐封3.2.1 缓慢上提测试管柱,同时丈量方余,并在方余的底界处做一个标记, 准确记录上提高度。3.2.2 下放测试管柱,使吊卡接近转盘面,再缓慢上提, 使方余标记与转盘 面或四通法兰上平面平齐。3.2.3 正转管柱 4-5 圈,在保持右旋扭矩的同时缓慢下放管柱, 悬重随管柱 下放而不断下降,表明封隔器卡瓦已坐定。3.2.4 按设计要求对封隔器加坐封载荷, 并准确记录坐封前后的悬重, 正确 计算出坐封吨位。3.2.5 若封隔器未坐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直到
9、封隔器坐封,并详细记 录封隔器坐封过程,以便为今后的施工积累资料。3.3 开关井操作3.3.1MFE 测试工具作业3.3.1.1 MFE 测试工具常规作业331.1下放测试管柱,缓慢加压至45-98KN,打开测试阀。3.3.1.2 测试阀打开后, 观察环空液面。 若发现环空液面下降, 应立 即上提测试管柱关井,同时向环空灌注压井液,查明原因,重新坐封或起 管。3.3.1.3 流动结束后,上提管柱至 “自由点”实现关井,并记录清楚 实际自由点的悬重。3.3.1.4 开井、关井的次数及时间分配按设计要求进行, 要求记录操 作前后的悬重。3.3.1.5 认真观察详细记录每次开关井期间控制头气泡显示,
10、 压力变 化,确认气体是否可以点燃,认真记录环空液面情况。3.3.1.2 MFE 测试射孔联作作业3.3.2.1 准确记录射孔作业的起爆压力、射孔枪型、弹型、零长及实 装发数等基础数据。3.3.2.2 射孔作业,具体操作严格按照 SY/T6412-1999 中规定执行。3.3.2.3 详细记录射孔作业整个过程及压力。3.3.3APR 测试工具作业3.3.3.1 APR 测试工具常规作业3.3.3.2 将环空灌满压井液,关闭防喷器。3.3.3.3 按设计要求向环空施加操作压力,打开测试阀。环空加压必须迅速操作,时间不得超过 2mi n,并准确记录操作压力。3.3.3.4 流动结束后,迅速释放环空
11、压力至零,即可关井。3.3.3.5 开井、关井的次数及时间分配按设计要求进行, 要求记录观 察操作压力及变化。3.3.3.6 在测试操作的全过程中,要观察并详细记录环空压力变化, 井口控制头气泡显示、压力变化情况和井口操作的实施时间, 并详细进行 记录。3.3.3.7 开井流动期间,出现环空压力升高或降低的情况时,应及时 释放或补充, 保持环空压力与原始操作压力误差范围在± 200psi 以内,并 详细记录所有数据。3.4 封隔器解封操作3.4.1 高压气井解封前,应依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密度的压井液进行压井, 开井观察确认无溢流后方可解封。压井时应记录进出口液性、密度、液量 变化等数
12、据资料。342上提管柱,超过封隔器上部管柱悬重 45-90KN,保持4-5min,然后 在管柱抗拉强度以内,每隔2min增加20KN的拉力,直至封隔器解封为止。 要求详细描述解封过程,并准确记录最大提升拉力。封隔器解封后,必须停留15-20min,使胶筒充分收缩。3.5 起测试管柱操作3.5.1 高压井、气井起管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及时补充适量压井液,以 保证井底压力平衡。若发现井涌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3.5.2 起测试管柱过程中, 操作平稳, 控制上起速度, 防止产生抽吸作用。3.5.3 卸连接螺纹时,应打好背钳,严禁井内管柱一起转动。3.5.4 管柱起到油管开始见液面时,立即记录见液面时
13、深度、液性及界面 深度,并进行取样、标识、保管。同时,准确计算不同液体的回收高度及 回收数量。见液面后,视情况按设计要求进行反循环。3.5.5 管柱全部起出后,立即按顺序拆卸下井工具,按要求将测试器取样 器中的地层流体装入样筒,标识、保管。3.5.6 取出电子压力计后,立即进行现场回放,记录地层最高温度,汇报 测试总体情况。二、试井技术操作规程2.1 施工准备2.1.1 接受任务后, 通知现场工程师领取设计, 并同现场工程师一起认真阅 读设计,如有疑点应及时反馈给设计部门更改或核实。2.1.2 联系作业队 (钻井队、 修井队或试油队),了解施工井的基本情况 (包 括生产状况、井身结构及井下资料
14、等) ,落实具体地理位置、现场准备情况 (包括通井、压井液、管具组合、井口控制、设备性能等情况) ;协调其他 相关配合单位(包括地面计量队、车队等)确定工作的衔接方式、到达时 间、地点。2.1.3 组织召开施工准备工作会议,确定参加作业人员, 明确责任分工, 根 据应急预案要求落实责任到人,并重点落实相关安全措施,明确安全注意 事项,以及协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2.1.3.1 队长负责组织协调和对外联络;负责所有装备复检、交接; 负责组 织并配合主操作手进行试井工具的检查、维护和试验;负责指挥现场操作。2.1.3.2 现场工程师负责编制试井现场装备使用清单, 负责技术指导、 技术 资料收集、审
15、核和技术信息的传递,负责所有装备技术性能检查和监督确 认,重点负责现场资料录取、备用配件的检查、维护和试验,特别是压力 计、时钟、电池等计量仪器仪表的校验和操作;负责现场作业过程的技术 监督。2.1.3.3 主操作手负责协助配合队长工作, 队长不在时代行队长职责; 负责 配合队长对试井工具进行检查、维护、连接和试验;负责安全防护装备的 检查维护;负责试井绞车的具体操作。2.1.3.4 井口工负责井口控制装备、辅助工具的检查、维护、连接和试验; 负责井口防喷设备的安装;负责协助队长和主操作手进行现场操作工作。2.1.4 审查、核对试井现场装备使用清单,包括井下试井工具、地面井口防 喷设备、仪器仪
16、表、备用配件、辅助工具、常用器具等,并组织参加作业 人员逐件进行检查、核对,必要时,应进行装备性能的再确认,包括井口 防喷设备的试压、井下压力计的高温试验等,保证所有现场装备均符合技 术要求。2.1.4.1 检查工具有无损伤, 各部连接是否可靠,丝扣是否完好; 检查所有 密封圈是否完好,确认工具连接扣型是否正常。2.1.4.2 现场工程师对压力计进行地面模拟试验, 保证压力计及电池在井下 正常工作。2.1.5 技术要点2.1.5.1 阅读设计后, 如有疑点应及时反馈到设计部门, 必要时可提出修改 建议,但在未批准之前仍按原设计执行。2.1.5.2 压力计的选择 : 依据最大预测地层压力、 温度
17、和试井要求选择压力 计精度和压力、温度量程,最大预测地层压力、温度应控制在压力计量程 的 50-80%之间。2.1.5.4 按照设计要求对压力计进行编程, 保证开关井操作时, 能够采集到 压力、温度的瞬间变化值。2.1.5.5 防喷系统试压:在试压车间内,将防喷管内充满水,并在试压前排空管内流体,以便能更 好地稳住压力,真实的反映出防喷管的密封情况。压力由低往高台阶式打 压。例如:5MP,观察5分钟10MP,观察5分钟25MP,观察5分钟35MP,观察5分钟最高试验压力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或等于防喷系统的工作压力。总之, 试验压力必须大于井口压力,建议比井口压力高出6MP或10MP2.1.6
18、风险提示2.1.6.1 所有装备规格型号、 数量,以及技术性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并全 部经过检查、确认。2.1.6.2 关键装备的主要性能应再次得到确认, 试运行情况良好, 完全满足 技术要求。2.2 装车运输2.2.1 按试井现场装备使用清单核对无误后, 组织参加作业人员做好试井工 具及其他装备的防护、装车。2.2.1.1 队长负责全部装备的复检、清点,指挥吊装工作。2.2.1.2 现场工程师负责在车上核对、 摆位,并负责笔记本电脑、 电子压力 计、备用配件的清点和防护。2.2.1.3 主操作手负责在车下吊装工具,并负责试井工具的防护。2.2.1.4 井口工负责在车下吊装工具, 并负责井口防
19、喷设备、辅助工具、常 用器具等的清点和防护。2.2.2 检查所有现场装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确认无误后, 组织参加 作业人员将现场装备依序装车。2.2.3 组织、协调作业队及其他相关辅助单位按时到位, 监督配合车辆沿指 定路线,安全行驶。2.2.4 技术要点2.2.4.1 每件试井工具、配合接头等丝扣部位必须戴好护丝。2.2.4.2 压力计、时钟、计算机等怕碰、 易损的仪器仪表应放在专用的包装 箱或运输盒内,由专人随身携带,妥善防护。2.2.4.3 其他装备应根据特性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2.2.5 风险提示2.2.5.1 根据装备特性各种防护措施必须到位,防止运输过程中造成损坏。2.2.
20、5.2 装车后要进行认真复查,防止遗漏,特别是小工具和配件。2.2.5.3 起吊工具时注意吊带强度, 防止吊带断裂工具落下伤人。 坡道起吊 时应防止脱钩,操作人员要远离被吊装工具正对方向。2.3 现场施工操作2.3.1 联系作业队(钻井队、修井队或试油队)确认施工井号、井段等基本 信息是否与设计相符,并组织试井人员同作业队一起做好试井作业前的准 备工作。2.3.1.1 查看井场地表环境,并根据井场实际情况合理摆放试井绞车。2.3.1.2 同作业队一起组织现场技术交底会,了解作业队的应急处理程序 和安全注意事项,并传达给每个成员;向作业队说明试井作业的工作内容、 基本要求、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相应
21、的应急处理程序和工作衔接,特别要 交代清楚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统一明确现场工作预案和责任分工,同作 业队签订安全责任全同。2.3.1.3 监督试井人员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和防护用具, 并相互检查确认是 否符合安全管理规定。2.3.1.4 实地了解作业队现场井口设备零部件的齐全完好情况, 确保不渗不 漏,闸门开关灵活可靠。2.3.1.5 依据试井现场装备使用清单, 认真核对运送到现场的装备, 并进行 逐件检查、确认,对关键部位要进行细致的现场复核、检验,无法确认合 格时,应立即重新维护保养,确保全部符合技术要求。2.3.2 现场检查结束后, 在现场工程师的指导下, 组织试井人员从绞车滚筒 上拉出钢
22、丝,不得损坏钢丝,拉出长度比吊起防喷管与BOP连接所需长度长 10-20 米。穿过防喷盒和绳帽孔眼,从绳帽中拉出钢丝打绳结。打好的 绳结放入绳帽后,绳帽应能自由转动。2.3.3 组织试井人员根据井况、作业内容组合工具串。从上至下为绳帽、 加 重杆、万向接头、压力计托筒。按工具扣型采用合理钮矩逐件紧扣。2.3.4 在现场工程师的统一协调下,组织试井人员安装防喷管。2.341先安装防喷器(BOP到配合短节上。2.3.4.2 组装防喷管,其长度应超过下井仪器及工具串的总长。 准备防喷盒、 钢丝(或电缆)穿超防喷盒打绳帽。重点是槽轮要干净,转动要灵活自如、 无摆动,必要时应更换盘根。2.3.4.3 吊
23、装时防喷管底部要装护丝, 或使用下捕捉器。 吊起防喷管时防止 钢丝打扭,当防喷管旋转与钢丝打扭在一起时,应反转防喷管,解除打扭。 不可直接倒松钢丝。2.3.4.4 起吊防喷管时,保证钢丝长度适应上提高度,监视吊绳工作情况, 检查起吊范围内应无障碍物及人员。由主操作统一指导,精力需集中,指 挥口令及手势要准确。2.3.4.5 防喷管吊起来后, 组装放空针阀和压力表。钢丝装入地滑轮内, 绞 车绷紧钢丝。2.3.4.6 电缆作业时,在地面连接气泵、 林肯泵、电缆流通管等动态密封所 需的高压软胶管线。2.3.5 主操作手将绞车深度表对零。 在对零之前一定弄清准确的对零点, 并 检查能否与管柱图深度吻合
24、。2.3.6 在现场工程师的统一协调下,对防喷系统试压。2.3.6.1 防喷管内充满水, 并在试压前排空管内的气体, 以便能更好地稳住 压力,真实的反映出防喷管的密封情况。2.3.6.2 最高试验压力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或等于防喷系统的工作压力, 总之。试验压力必须大于井口最大压力。2.3.7 在主操作手的统一协调下,组织试井人员进行工具、仪器下井。2.3.7.1 电缆试井作业时, 首先应先启动林肯泵,进行动密封,使林肯泵出 口压力高于井口压力 10%。2.3.7.2 井口工得到打开清蜡闸门的指令后, 缓慢平稳打开清蜡闸门, 凭听 觉、手感及井口压力表判断压力已进入防喷管后,放慢或停止转动闸门
25、手 柄,待闸门上、下压力平衡后, 继续打开闸门直至完全打开, 再倒回 1/4-1/2 圈。记下全打开圈数。2.3.7.3 主操作手松开绞车刹车。 控制绞车速度在 60 米/ 分钟平稳下放。 检 查调整滑轮方向,并调节盘根压帽的松紧,以能顺利下放又不帽油气为准。 下入过程中钢丝表面倒些机油降低盘根对钢丝的摩擦,延长盘根的使用寿 命。2.3.7.4 仪器或工具通过井口、管柱内径突然变化、进入液面及遇阻时, 要 注意控制速度。下放速度要均匀,严禁猛放猛刹。钢丝始终要保持一定拉 力,防止拖地、打扭及跳槽。2.3.7.5 密切监视转数表工作情况,发现卡字、 跳字立即停车处理。同时注 意防喷管、防喷盒工作
26、情况,随时调节盘根松紧,严防油气泄漏。2.3.7.6 在电缆下仪器或工具过程中, 要随时调整林肯泵的输出压力, 同时 打开回油管线闸门。保证下放电缆时井口无渗漏。2.3.8 工具下至预定位置后, 井口工将防喷盒盘根压紧, 保证不刺不漏。 在 开关井测试期间,组织现场工程师及其他试井人员定时值班,记录井口油 压、套压等工作情况。在电缆作业时值班人员要密切注意随时调整林肯泵 调压阀,保证林肯泵输出压力高于井口压力,以保证井口防喷管不刺不漏。 协调其他作业(地面计量、抽汲、泵排等)资料录取。2.3.9 在主操作手的统一协调下,组织试井人员上提钢丝,起工具或仪器。2.3.9.1 试井结束后,卸掉手压泵
27、压力,使注油头顶部的橡胶密封垫回位。 电缆作业时,还要同时增加林肯泵输出压力,打开回油管线闸门。2.3.9.2 主操作手挂好滚筒离合传动装置, 慢慢松开刹车,起动并平稳上起, 不得突然猛起。调节盘根压帽,以钢丝不带油水为准。2.3.9.3 密切监视转数表及绞车运转情况, 负荷变化及钢丝情况。 钢丝应排 列整齐不沾带油水。2.3.9.4 起出试井仪器或工具时, 上提速度控制在 60 米/分钟以内,要求平 稳操作,严禁猛刹、猛提,防止钢丝跳槽、打扭、仪器损坏。2.3.9.5 仪器或工具起至距井口 200 米时应减速,接近井口附近时应人为压 钢丝,边起边压。当绳帽顶到防喷盒时,确定工具已安全进入防喷
28、管内, 必须征得主操作认可,方可关闭清蜡闸门。2.3.9.6 关闸门时记住转动圈数,越接近完全关闭,越应缓慢操作,闸门完 全关闭的转动圈数应与完全打开的圈数基本一致。否则有可能夹住工具或 钢丝。2.3.9.7 清蜡闸门关严后, 电缆作业时要关闭注脂泵, 然后泄掉防喷管内的 压力,井口工身体任何部位不能对准泄压口。2.3.9.8 组织起吊防喷管, 卸开防喷管丝扣,将防喷管吊离井口, 将工具或 仪器拆卸下来,并提示做好丝扣防护。2.3.10 组织清点作业过程中所取的各种样品,准确进行标识,妥善防护后 装车。2.3.11 审核现场试井报告,交现场监督或作业队签字,交付作业队、现场 监督各一份。2.3
29、.12 依据试井现场装备使用清单,组织清点、核对、检查。同时记录各 件装备的工作情况、完好情况。2.3.13 按 2.2 要求装车、返回2.3.14 技术要点2.3.14.1 确认井筒准备情况。包括井口配合连接扣型、井身结构、井内管 柱结构及生产状况等资料。2.3.14.2 认真检查钢丝工作状态,确保钢丝无锈蚀、伤痕、死弯及砂眼。2.3.14.3 认真检查防喷系统的密封部位,确保不刺不漏。做好试压记录, 并形成井口防喷系统试压报告,由现场试井负责人和现场监督签字生效。2.3.14.4 用电缆或钢丝起下试井仪器时,要控制起下速度在 60 米/ 分钟以 内。不得猛提、猛放、猛刹。遇阻后,缓慢上提,
30、然后慢慢下放井下仪器, 防止仪器掉井或仪器损坏,必要时向上级领导汇报。2.3.14.5 开清蜡闸门时,当压力进入防喷管后,要放慢或停止转动闸门手 柄,待闸门上、下压力平衡后,继续开闸门直至完全打开。关清蜡闸门时, 凭关闭圈数和手感判断关阀是否夹住工具或钢丝。开关阀门时,井口工站 在阀门外侧操作,打开或关闭到位后,应回旋 1/4-1/2 圈。2.3.14.6 电缆试井作业时,开清蜡闸门之前,首先应先启动注脂泵,进行 动密封, 使林肯泵出口压力高于井口压力 10%。关清蜡闸门后,要关闭注脂 泵。2.3.14.7 现场拆卸,取出压力计,审阅压力卡片或压力曲线是否合格。若 有异常现象应及时通知现场监督
31、或上级主管部门。2.3.15 风险提示2.3.15.1 严禁在禁烟场所吸烟,动明火。2.3.15.2 井口紧扣、松扣时,打好背钳防止工具倒扣落井或落下伤人。2.3.15.3 下入工具至工具起出井口的全部过程中,调节好盘根压帽松紧, 以能顺利起下不冒油气为准,防止井喷事故发生。2.3.15.4 起下工具时要匀速,严防猛提、猛放、猛刹,钢丝始终要保持一 定拉力,防止拖地、打扭或跳槽。2.3.15.5 放喷期间值班人员应随身佩带硫化氢监测仪或有害气体监测仪。如果预计含硫化氢,应保证两人或两人以上坐岗。2.3.15.6 更换压力表前,通过卸压孔放掉残余压力后方可卸掉;更换油嘴 操作人员应站在侧面,通过
32、堵头卸压孔将压力卸至零后方可更换。2.3.15.7 取样器放样时人员站在卸压孔侧上风方向,防止高压液体喷出和 有害气体伤人。2.3.15.8 如试井期间出现异常现象, 工具起出时应首先仔细检查工具外观, 必要时应进行照相记录。三、地面计量技术操作规程1、施工准备1.1 列出施工所需设备和工具清单。1.2 按照操作手册对各个设备和工具进行保养和调试。1.3 对需室内试压的工具按规程进行试压,并做好试压记录。2、设备的搬运2.1 所有丝扣部位必须用护丝保护好。2.2 运输途中的所有设备必须固定。2.3 精密仪器仪表做好减震。3、设备安装3.1 现场设备和放喷管线的摆放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季节风向
33、、利于设备吊装、有利于逃生。3.2 设备的连接本着先主后次的原则,先连主要设备,后连辅助设备。 高压段应避免使用丝扣连接(须油管连接的除外) ,尽可能使用油壬连接。 油嘴管汇至分离器中间尽可能少使用弯头。出气管线的连接处应避免使用 缩径接头。所有管线按标准打好地锚,所有油壬要清洁,连接要牢靠。4、试运转4.1 数采系统4.1.1 确认传感器与数采软件通道是否一一对应。检查数采DS通道是否正确。4.1.3 检查传感器零是否漂移、如果漂移要进行校正。4.1.4 检验系统是否按照要求正常采集数据。4.1.5 确保数采系统没有病毒,正常稳定工作。4.2 ESD能够在2秒内实现关闭。快速释放阀出口处不能
34、有节流。远程控 制至少安装 3 个紧急关闭按钮,分别位于油嘴管汇处、数采间门外和三相 分离器附近。 3 个紧急关闭按钮分别测试,保证其能正常工作。4.3 控制面板自动液压泵和手动液压保证正常工作, 能够提供至少 2000psi 工作压力。4.4 热交换器保证温度和压力自动调节阀能正常工作。4.5 蒸汽锅炉排气量和出口温度满足换热气要求。4.6化学注入泵打压35MPa,。排量满足0.19m3/小时,试运转时使用乙二 醇。4.7空气压缩机保证自身不泄压,工作压力至少1MPa自动开启灵活。4.8 发电机确保输出电压稳定和频率稳定。4.9 原油传输泵通电后运转 5min 以上。4.10 三相分离器灌水
35、过程中检查油、水液位控制器是否正常工作。 注意:试压期间防止仪表气管线进水,关闭相关阀门。5、试压程序5.1地面试压过程全部使用60-70 C清水(或防冻液)。5.2采气树左翼闸门连接泵车。要求泵车能够稳压10MPa打开地面紧急关闭阀以及相关阀门。确保采气树主阀门和清蜡阀门关闭。5.3 用热水清洗井口、地面紧急关闭阀、油嘴管汇、换热器、三相分离器 及地面管线。5.4 关闭三相分离器出口阀门, 用热水对井口至三相分离器中间设备和管 线试压 1000psi (7MPa 稳压 15min。5.5 要求三相分离器每个阀门密封良好、开关灵活。5.6 关闭油嘴管汇 3 号阀、4 号阀、5 号阀,打开三相分
36、离器出口阀门。5.7撤下泵车,利用化学注入泵加压至 35MPa稳压15min。5.8 关闭油嘴管汇 2 号阀、3 号阀, 4 号阀打开 5 号阀。补压至 35MPa,稳压 15min。5.9 关闭地面紧急关闭阀,打开油嘴管汇 3 号阀,稳压 15min。6、保温6.1 流动期间和关井期间的保温措施可根据流体温度灵活掌握。6.2采气树和地面安全阀采用电保温,温度控制在 60 70C以上,要 求温控仪工作正常。6.3 三相分离器和热交换器相关流动管线用棉毡包裹。6.4 等时试井期间,开井前 2 小时预热地面安全阀,并做功能试验一次。6.5 采气树在开井前 3 小时预热。7、开关井操作7.1 开关井
37、操作7.1.1 开井前应记录相关压力数据,确认出口处是否有障碍物,高压 工作区内、出口处是否有无关的非工作人员,油嘴、孔板是否安装正确, 流程各部位是否安全,按工艺要求应关闭的流程阀门是否已全部关闭。7.1.2 开井时应本着先外后内的原则,按设计或工艺要求依序打开流 程上的控制阀门。要求开井过程应保持平稳、彻底,禁止猛开、猛放,同 时也禁止使用闸阀替代油嘴或针阀,长时间控制放喷或生产。7.1.3 关井前应记录相关压力数据,提前打开按设计或工艺要求应打 开的控制阀门,然后应本着先内后外的原则,按设计或工艺要求依序关闭 流程的控制阀门。要求关井要动作迅速、敏捷,一次到位,禁止关闭不严 或半开半闭。
38、7.1.4 开关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站在阀门侧面,人体与阀门的 操作轴向平行,禁止正对操作轴方向操作,防止意外伤人。8、资料录取8.1 在保证数采系统数据采集的同时,进行手写记录油嘴更换时间、压 力、温度变化情况、计量罐液面变化情况等原始数据。详细记录流动过程 中的每一个操作,包括倒阀门、换油嘴、孔板等。8.2 油、气、水取样时应两人同时进行,佩带防护用品。其中一人进行 取样操作,另一人在上风口注意观察,发现操作人员有中毒等异常反应时 立即采取抢救措施。8.3 取得样品后,及时进行标识、并妥善管理。8.4 对油气、水样品及时进行化验。测得水的氯离子含量、油、气、水 比重、气体的CO及H2S
39、含量、原油含水及杂质含量等数据。8.5 如果油水产量低于流量计的量程下限、采用人工计量。8.6 计量结束后立即排污、保证罐内没有液体,防止结冰或凝固。9. 主要装备操作规程9.1 燃油锅炉安全操作规程9.1.1 司炉工人必须操作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给使用登记的锅炉。9.1.2 独立操作的司炉工人须持有司炉操作证, 且你符合操作炉型和类别要求。9.1.3 锅炉点火前应做到锅炉体、燃烧仙和其他辅机、所有附件、阀门、给水、 供油系统电路和电控部门等检查 , 并确认正常。9.1.4 打开放空气阀门,向锅内进水(可用排水的方法检查水位的控制,报警 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9.1.5 用“手
40、动”启动风机,吹扫炉膛,将控制系统调至“自动”位置,然后 按下“启动”开关,锅炉就会按照规定的程序:吹扫点火燃烧(大火 或小火)暂时停炉。如点火程序有故障,可继续手动风机吹扫,再重新点 火,如点火三次不成功,须停止点火和供油,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才能重新 点火。9.1.6 当锅内压力升至稍大于大气压, 空气阀有蒸汽昌出时, 便可关闭空气阀。9.1.7 锅炉升压过程, 要按规定的要求做好检查及各项操作, 确认正常后才能 进行供汽或并炉。9.1.8 正常运行后,应经常调整供油、送风和给水(全自动锅炉除外),保持 水位和气压稳定,适应负荷需要,保证供汽。9.1.9 运行中每小时应进行巡视检查一次,并
41、规定做好各项记录,签姓名 确认。9.1.10 每班应进行冲洗水位表及排污各一次, 安全阀排汽试验, 压力表冲 洗存水弯管和各项安全保护装置校验应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并如实填写记录, 签姓名认可。9.1.11 正常停炉时要先停止供油, 稍后停止送风, 保持水位高于正常水位。9.1.12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 , 应紧急停炉:9.1.12.1 水位降到下极限以下仍不熄火和自动给水;9.1.12.2 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9.1.12.3 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9.1.12.4 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9.1.12.5 水位表、
42、安全阀和压力调节器全部失效;9.1.12.6 设置在汽空间的压力表全部失效;9.1.12.7 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9.1.12.8 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 , 严重威胁锅炉安全 运行;9.1.12.9 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9.2 热交换器操作规程 ,且你符合操作类别要求。,并确认正常。,油嘴上游盘管35Mpa油嘴下游盘管14Mpa,关闭旁通阀,开泵用水冲洗盘管,关 出口阀,提高泵压到额定工作压力, 稳压 10 分钟无渗漏,卸压。,装上盲油嘴套,打开进出口阀开泵提高泵压到额定工作压力,稳压 10 分 钟无渗漏,卸压。取出盲油嘴套装上可调油嘴。,将调节器的输入
43、压力调到 0.14-0.24MPa(20-35Psi) ,检查蒸汽进口是否打 开。,提前供蒸汽预热盘管 20 分钟。,关闭旁通阀。,通过温度控制器和压力控制器来调节温度和压力达到预定值。 ,打开旁通阀,关闭进、出口阀,停蒸气及压缩空气。,严格观察油嘴管汇下游压力,一定不能超过蒸汽热交换器上游盘管的压力,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关井处理,查明原因后,方可开井。力及分离器压力的变化, 设备操作人员随时听从数据采集工程师 的建议,及时检查设备。,并规定做好各项记录,签姓名确认。,压力控制系统的阀门自动关闭停止供蒸汽。因此,每一小时检测热交换器 的各个气控阀是否正常运行,并如实填写记录,签姓名认可。,应及时
44、清除热交换器内残留的液体。, 应紧急停止热交换器的工作:,无法判别升高的原因;,或是破裂盘破碎没有进行正常的更换破裂盘并进行试压。,无法安全运行;。9.3 三相分离器操作规程,且你符合操作类别要求。,手动闸门等检查 , 并确认正常。,应紧密观察分离器的工作压力,若超过分 离器安全阀正常的开启 压力,须关井做仔细检查,分析分离器压力升高的原因,确认无技术和安 全的隐患时方可进入分离器进行下一步的测气工作。力及分离器压力的变化,设备操作人员随时听从数据采集工程师 的建 议,及时检查设备。,并规定做好各项记录,签姓名确认。,液位排污阀的堵塞情况,并如实填写记录,签姓名认可。,应及时排除分离器内的残留
45、液体。,但严禁使用氧气),给油气水控制器供气 , 将液位控制输入压力调到 0.14Mpa(20psi) 。,气控阀为关闭状态,当输出压力为 21 或 42Kpa(3 或 6psi )时,气控阀 应慢慢打开,当输出压力为 0.10Mpa(15psi) 时,气控阀应完全打开。 ,气控阀开始关闭;当输出压力为 0.10 或 0.20Mpa(15 或 30psi) 时,气控 阀完全关闭。,将它与静重仪相连接。将比例阀置于 100%处,静重仪加压到波纹管额定压力时,阀应从关闭状态到全开状态,卸压后阀应关严。,直到目测排出的水干净为止。,检查水流是否通畅。a. 关针型阀,卸开上部堵头。b. 往玻璃管内灌满
46、柴油,用刷子洗刷其内壁。c. 开排泄阀放掉柴油,装上堵头。d. 开下部针型阀,待排出水干净后关闭。e. 将上部针型阀开一半,水流应畅通。f.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清洗干净后,关闭排泄阀。,直到排出的水干净时关闭气控阀和手动阀。,若水流畅通则关闭。,若水流畅通则关闭。,开泵使其灌满水。,往计量罐泵水。根据流量表规范调节供水量。,关闭旁通。,其仪表系数为Fm=+量罐量的体积/流量表测出的体积。,上时钟发条。a. 静压- 红色b. 压差- 兰色c. 温度- 绿色a. 零位检查。开平衡阀,压差记录笔应停在零线上b. 起表、停表记录笔应沿记录纸上的弧线上下运动,最大偏离偏离不超过 0.5mm。c. 示值检查
47、,取全程压差的 0,50%, 100%三个点作正反行程的 校对,校验中轻击表壳使指针复位,示值误差不大于允许误 差。,压板密封垫应完好,否则应更换。a. 提供压缩空气,打开油水液位自动控制阀,开压力自动控制阀。b. 关油、水出口手动阀、排泄阀、取样阀、流量表上下流阀、液位计 针阀、流量表旁通阀。c. 关孔板装置滑阀、平衡阀,开排泄阀。d. 将分离器泵满水, 关气出口手动阀。 泵压提到 3.4Mpa(500psi) ,若 不渗不漏再将泵压提到 8.3Mpa(1200psi) ,稳压 10 分钟无渗漏则可卸压。a. 关上下流阀及旁通。b. 开 分 离 器 的 油 出 口 阀 、 分 离 器 进 口
48、 阀 , 开 泵 加 压 到 8.3Mpa(1200psi) ,既工作压力的 90%,稳压 10 分钟无渗漏即可卸压。 ,安全阀应起跳,降低分离器压力,安全阀应回座,回座压力应大于工作 压力的 0.9 倍。若安全阀不起跳或延时起跳均应进行调节,直到合格。a. 开分离器的油、水、气出口阀及流量计旁通阀。b. 关分离器进口阀和旁通阀。泵压提到分离器工作压力,稳压 10 分 钟不渗不漏即可卸压。a. 关进口阀,开旁通使流体经旁通到燃烧器。b. 关所有针型阀。c. 关流量表进、出口阀,开旁通阀d. 液位计看窗阀门处于半开状态。e. 开压缩空气,给各控制器供气。f. 将天然气出口自动控制阀打开,关闭油、
49、气手动出口阀。g. 将选定的孔板放在孔板装置滑阀上部。关滑阀、平衡阀,上 紧压板,打开排泄阀。h. 关巴顿记录仪上、下流针型阀,开平衡阀。i. 打开分离器压力表针型阀。j. 调节液位控制器位于高液位位置,比例度为 20%。k. 调节压力控制器位于低压力位置,比例度为 20%。 ,当含砂等杂质的百分含量小于或等于 0.2%时,判断已达到喷净标准,改 流程进分离器,开始测试。a、慢慢打开气出口的手动阀,开进口阀,关分离器旁通,注意观 察分离器的压力变化。b、开油出口手动阀,检查油出口自动控制阀是否关闭。c、调节气出口压力控制器的比例阀和压力控制按钮,使分离器的压力慢慢上升到一预定值。注意观察液位变
50、化。d、当压力稳定后,调节液位控制器旋钮,控制油水、油气界面在合 适的位置。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将分离器内的原油压到燃烧器。a、打开油流量表上、下流阀门,关旁通。观察流量表运转情况。b、根据估计气产量选择孔板并装在孔板装置内,开巴顿记录仪的上、下流针型阀,关平衡阀,压差应在记录卡片仪额定值的1/3-2/3 范围内,否则应调整孔板尺寸C、根据作业者指令取全取准油、气、水的产量资料d、根据作业者指令进行取样。,走分离器旁通,上提孔板至上腔室。,打开油出口手动阀。,关所有闸阀和针型阀,准备下层测试。,用淡水或柴油冲洗分离器以保证清洁。,将孔板移到上腔室。,泄掉上腔室的压力。,取出拖架和孔板。,向下流)。
51、转动上腔室传动齿轮杆,把孔板下移顶住滑阀。,上紧固定螺丝。,将孔板移到下腔室。, 应紧急停止分离器的工作:,无法判别升高的原因; ,或是破裂盘破碎没有进行正常的更换破裂盘并进行试压。,无法安全运行;。9.4 油嘴管汇操作规程,且符合操作类别要求。,并确认正常。,检查并确认可调油嘴和固定油嘴无损坏,可调油嘴要调“零” 。,将可调油嘴一侧的阀门打开,将固定油嘴一侧的阀门关闭,可调油嘴由 小到大慢慢打开。,将固定油嘴一侧的阀门打开,将可调油嘴一侧的阀门关闭,倒换阀门操 作要平稳。a、将可调油嘴刻度调到与准备求产用的固定油嘴相同的尺寸。b、先打开可调油嘴下游阀门,然后在打开可调油嘴上游阀门的同时,以相
52、同的速度关闭固定油嘴上游阀门,尽量保持流动稳定。c、关闭固定油嘴下游阀门,打开卸压针型阀,释放固定油嘴上下游 阀门之间的压力。d、卸出原有固定油嘴,装上所需油嘴并上紧(必要时应更换 0型密 封圈),最后上紧压盖。e、关闭卸压针型阀,打开固定油嘴下游阀门。f 、以相同的速度同时打开固定油嘴上游阀门,关闭可调油嘴上游阀门。g、关闭可调油嘴下游阀门,释放可调油嘴上下游阀门之间的压力, 关闭卸压针型阀。注意:更换可调油嘴和固定油嘴操作期间,要充分确认压力放净,并且操作人员一定要注意避免身体正对油嘴操作。,并规定做好各项记录,签姓名确认。,并如实填写记录,签姓名认可。,应及时清除油嘴管汇内残留的液体。9
53、、 施工收尾9.1 用热水清洗所有地面管线和设备、清洗后设备内部不能存留残余水、 防止冻坏设备。9.2 拆卸所有地面装备。将所有护丝用护帽护好。9.3 设备运走后,保证井场清洁、无杂物。第二部分 工具保养操作规程一、投杆器保养操作规程1、投杆器在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保养。2、拆卸2.1 、从投杆器接头上卸下控制螺帽。2.2 、从控制螺帽上卸下控制螺栓。2.3 、卸下所有胶圈。2.4 、清洗所有零件。3、组装3.1 、更换所有胶件,密封表面要涂抹密封脂。3.2 、将控制螺杆装入控制螺帽。3.3 、将控制螺帽装入投杆接头。3.4 、丝扣及工具表面涂抹黄油。二、断塞式反循环阀保养操作规程1、每次使用后
54、都要进行全面保养。2、拆卸2.1 、从循环接头上卸下剪销,并清洗循环接头。3、组装3.1 、将更换后的剪销装上新的胶圈。3.2 、将剪销装在循环接头上并上紧。3.3 、丝扣及工具表面涂抹黄油。三、95mm多流测试器保养操作规程1、工具在每次使用后,换位机构和取样机构都要进行彻底保养。工具每下 井5次后要对延时机构进行一次彻底保养。2、拆卸2.1 、首先卸掉上接头,然后再依次卸下花键外筒、下接头、下密封套、取样器接头、密封圈端盖、“ O'型圈护圈、上密封心轴、上密封套、泄油阀 接头、下密封心轴。2.2 、卸下两个注油塞,然后依次卸下连接外筒、密封档圈。2.3 、将花键心轴、上心轴、补偿活
55、塞、铜阀、下心轴同时从外筒中取出。2.4 、将花键心轴、 ?上心轴和下心轴断开,卸下 J 型销、花键套、止推垫 圈、铜阀、弹簧及上下弹簧座。2.5 、清洗所有零件,换掉所有胶件。3、组装3.1、按装配图上的序号更换所有“ O'型胶圈。3.2 、检查所有密封表面有无损伤;铜阀、上心轴、下心轴及外筒内壁有无 擦痕,如有,必须更换相应的配件,组装前各个密封表面及丝扣要涂抹密 封脂。3.3 、检查换位槽边缘、拐点是否光滑,若有毛刺要用磨石磨平,严重时必 须更换花键心轴。3.4 、将铜阀装到上心轴上,注意铜阀光滑的一侧必须和上心轴台肩接触。 然后依次装上补偿活塞、弹簧及上下弹簧座,连接上心轴和下
56、心轴。3.5、将止推垫圈、?花键套装在花键心轴上,装上“ J”型销后,检查花键 套是否转动灵活,然后将花键心轴与上心轴连接在一起并装入外筒。3.6 、在外筒下方装入密封档圈。3.7 、按装配图的顺序依次连接连接外筒、花键外筒、上接头。3.8、按装配图的顺序依次连接:上密封心轴、“ V型圈(6个),“ O' 型圈护圈、下密封心轴、泄油阀接头、上密封套、“ V型胶圈、“ O'型 圈护圈、密封圈端盖、取样器接头、下密封套、下接头。3.9 、为延时机构加油,加油时,从上油孔加油,下油孔回油。?当阀外筒加满油时,卸下回油接头,装上带“ O'型圈的注油塞,用手压泵加油,确 保补偿活塞靠立一侧。然后再重新装上回油接头,循环加油,以保证外筒 内完全充满液压油,最后装上两个注油塞。4、试验4.1 、将组装后的测试器放在调试架上试验,检查测试器的延时性能。 (标 准为130KN压力作用下延时2-5分钟)同时检查换位机构是否工作正常。 延时性能没有达到标准,或换位机构有异常情况,必须重新保养测试器。4.2 、在工具表面及上下丝扣上涂抹黄油。四、127mn多流测试器保养操作规程1 、工具每下井一次,换位机构和取样机构都要进行一次保养。每下井三井 次,延时机构进行一次保养。2、拆卸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常州市2024届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小班清明节课件
- 儿童发育过程常见下肢关节异常
-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 中学综合发展三年规划(2024.9-2027.8)
- (统考版)2023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 印刷制品运输协议模板
- 亲子活动中心装修合作协议
- 大宗商品运输安全协议合同
- 产业园装修清包工合同样本
- 控制计划(CP)—培训教材PPT课件
- 低泄漏阀门试验标准及应用
- 北京营业性演出申请登记表
- 第二临床医学院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 液压油发热量计算公式
- 第五章-贝塞尔函数讲解PPT课件
- 小学主题班会《与同学友好相处》.ppt
- 2019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方案
- 关于火电厂在役机组管道焊口返修的探讨-邹德安
- 敦煌写本《龙泉神剑歌》解读
- 学校安全管理问责机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