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_第1页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_第2页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_第3页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_第4页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好东西)1 .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当B为左角时a 前="后+ B 左-180 °当B为右角时a 前二a 后-0 右+180 °2 .角度闭合差计算f 0 =(始-a 终)+ E 即-n*180 °f 0 =(始-a终)-£ B右+n*180 °3 .观测角改正数计算公式V0 =± f 0 / n若观察角为左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反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若观察角为右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同的符 合分配角度闭合差。4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EA X=X 终-X 始EA Y= Y 终-Y 始Fx=EAX 测-汇

2、 XFY=E AY 测-汇AY5 .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公式VX=- Fx/ E D3DiVY=- FY/ E D3Di2 2所以: EVX= - Fx EVY= - FY6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F=SQR (FXA2+FYA2 )7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F/ ED=1/E D/F8 .坐标增量计算?导线测量的内业方法本人不才悉心整理出来的望能给同行业人士提供点资料(一)闭合导线内业计算a AB已知A点的坐标 XA = 450.000米,YA = 450.000米,导线各边长,各内角和起始边AB的方位角如图所示,试计算 B、C、D、E各点的坐标。1角度闭合差:图68闭合导线算例草图角度的改正

3、数 B为:2、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BC边的方位角CD边的方位角AB边的方位角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校核)3、坐标增量计算设D12、a 12为已知,则12边的坐标增量为: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因为闭合导线是一闭合多边形,其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但由于测定导线边长和观测内角过程中存在误差,所以实际上坐标增量之和往往不等于零而产生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用表示:缺口 AA'的长度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以 f表示。由图可知:图69闭合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对于量距导线和测距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般不应大于1/2000 o调整的方法是:将坐标

4、增量闭合差以相反符号,按与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条边的坐标增量中,公式为:的改正数=的改正数=的改正数=米 的改正数=米5、导线点的坐标计算根据导线起算点 A的已知坐标及改正后的纵、横坐标增量,可按下式计算B点的坐标:起始点A的坐标已知,则 B点的坐标为:(二)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图610附和导线算例草图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由于A、E的坐标为已知,所以从 A至ij E的坐标增量也就已知,即:通过附合导线测量也可以求得A、E间的坐标增量,用增量闭合差:、表示由于测量误差故存在坐标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点击放大图)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点击放大图)导线测量及计算导线测量一、导线

5、测量概述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导线的布设形式: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附合导线网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自由导线网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 表6J-1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2 .导线边长测量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

6、求距离法。(a + 0 +-1800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a /sin 丫3 .导线转折角测量一般采用 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需进行连接测量。3、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思路:由水平角观测值 B,计算方位角 a;由方位角 a及边长D,计算坐标增量 AX、AY;由坐标增量 AX、 AY,计算X、Y。(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坐标正算(由 a、D,Y)已知 A (xA,yA ) , DAB,a AB ,求 B 点坐标 xB,yB。坐标增量:待求点的坐标:

7、(一)闭合导线计算图6-10是实测图根闭合导线示意图,图中各项数据是从外业观测手簿中获得的。已知数据:12边的坐标方位角: 12 =125 ° 30' 001'点的坐标:x1=500.00 , y1=500.00现结合本例说明闭合导线计算步骤如下:准备工作:填表,如表6-5中填入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理论值:(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例:fB=2(n-2 ) X180=3595910-360= -50;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6-5) oo'"o"(2)角度容许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可查规范)度测量符合要

8、求,否则角度测量不合格,则1)对计算进行全面检查,若计算没有问题,2)对角度进行重测本例:f0= 50根据表6-5可知,=±120则f 0 <f褥,角度测量符合要求"(图根导线)若:f B容,则:角3)角度闭合差f B的调整:假定调整前提是:假定所有角的观测误差是相等的,角度改正数:角个数)角度改正数计算,按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余数分给短边构成的角。检核:改正后的角度值:检核:2、推算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推算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公式:根据已知边坐标方位角和改正后的角值推算,式中,a前、a后表示导线前进方向的前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和与之相连的后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求X、

9、f测(n测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左角,B右 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右角,据此,由第一式求得:填入表6-5中相应的列中。3、计算导线各边的坐标增量AX、AY:A Xi=Dicos a i A Yi=Disin a i如图:AX12=D12cos% 12 AY12=D12sin” 12坐标增量的符号取决于12边的坐标方位角的大小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见表6-5根据闭合导线本身的特点:理论上:坐标增量闭合差实际上:坐标增量闭合差可以认为是由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引起的;5、导线边长精度的评定(见表 6-5)由于fx f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产生了导线全长闭合差11,即fD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用 K

10、容 表示,当 K<K容时,导线边长丈量符合要求。K容的大小见表6-2表6J-1 6、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见表6-5调整: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反号按边长成正比例进行调整。坐标增量改正数:【例】1-2边增量改正数 检核条件: 填入表6-5中相应的位置。7、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见表 6-5 检核条件:8、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值:见表 6-5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点1的坐标,应和1点已知坐标相同。(二)、附合导线的计算附合导线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与闭合导线计算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已知条件的不同,有以下几点不同 之处:(1)计算角度闭合差:f 0=然-a终其中:融为终边用观测的水平角推算

11、的方位角;a终为终边已知的方位角”终边a推算的一般公式:如图:为以右转折角为例用观测的水平角推算的终边方位角。(2)测角精度的评定:即:检核:限差见规范)(各级导线的(3)闭合差分配(计算角度改正数):式中:n 一包括连接角在内的导线转折角数(4)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其中:如图始点是 B点;终点是C点.由于fx,f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和CD连接,存在导线全长闭合差fD: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5 )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的检核条件:检核条件:(6)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值: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点C的坐标,应和 C点已知坐标相同。如图,A、B、C、D是已知点,外业观测资料为导线边距离和各

12、转折角见图中标注。(2)坐标反算(由 X、Y,求a、D,)已知 A (xA,yA )、B (xB,yB )求 DAB,” AB。注:计算出的 a AB ,应根据 AX、 AY的正负,判断其所在的象限。计算器的使用a.角度加减计算例:求 26 45/ 36" +125° 307 18"的值。输入26.4536后按 fDEG,接着按+ ,再输入125.3018后按fDEG ;按=得152.265,再按2ndF和 -DEG 。此时该键功能是 D.MSD),得结果 152.1554 ( 152°15/ 54")。b.坐标正算例:已知 aAB=60 36

13、/ 48" ,dAB=1523m,求 AxAB、AyAB。输入边长125.36后按a,接着输入方位角 60.3648 ,再按 fDEG 和b;按2ndF ,再按b,显示数值61.52 (约数,AxAB),再按b,显示数值109.23 (约数,AyAB )。 c.坐 标反算例:已知 AxAB=45.68, AyAB=69.35 求 DAB、a AB。输入 AxAB的值45.68后按 a,接着输入 AyAB的值69.35,再按b;按2ndF ,再按a,显示数值83.04 (约数,DAB);再按b显示数值56.6275906,接着按2ndF和fDEG (此时该键功能 "fD.MS

14、D),屏幕显示 56.373932 (即 56 ° 37 ' "39对所得角值的处理原则是:若显示值0 ,则该值即为所求的a AB o若显示值0 ,则该值加上 360。后,才是所求的 a AR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一、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当B为左角时a 前=a 后+ B 左-180 °当B为右角时a 前二a 后-0 右+180 °二、角度闭合差计算f B =(始-a 终)+ 汇成-n*180 °f B =(始-a 终)-£ B右+n*180 °三、观测角改正数计算公式V 0 =± f 0 / n若观察角为左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反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若观察角为右角,应以与闭合差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