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氏文通》状字部分存在的问题_第1页
试析《马氏文通》状字部分存在的问题_第2页
试析《马氏文通》状字部分存在的问题_第3页
试析《马氏文通》状字部分存在的问题_第4页
试析《马氏文通》状字部分存在的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析马氏文通状字部分存在的问题内容提要本文认为(马氏文通状字部分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没有一个统一的、前后一致的确定状字的原则。(文通确定状字有三个标准:(1)语法功能;(2)构形特征;(3)语义特征。三个标准互相冲突,不能统一,于是带来了其他两个问题。二、状字的范围不明确。把很多非状字看作状字,而有些真正的状字又排除在状字之外。三、状字的职能不明。这主要表现在论述具体状字时,与“界说”不一致,分析语言材料时处处出现矛后。汉语里的副词是一个非常麻烦的词类。首先对副词进行全面研究的是(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文通的“状字”,从其所论述的内容来看,大体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副词。但文通)对“状字

2、”的论述是不成功的,存在着很多问题。文通有关“状字”论述部分存在的根本的、致命的间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前后一致的确定“状字”的原则,并由此而带来了“状字”范围不明、“状字”职能不明的问题。一关于确定状字的原则(文通确定状字有三个标准,但三个标准是不一致的,所以(文通的状字体系就非常乱。1.以语法功能为标准。“界说六”云:“凡实字以貌动静之容者,曰状字。(51页。)“状字”章云:“状字,所以貌动静之容者。状字之于动字,亦犹静字之于名字,皆所以肖貌之者也。凡状者,必先其所状,常例也。(380 页)在给“状字”明确下定义的时候,马氏主要是根据语法功能:用于动静字(动词、形容词)之前,如同静字用于名字

3、前作修饰语一样,作动静字的修饰语,在马氏心目中,大约就相当于英语中动词、形容词的 adjunct。同时也照顾到语义关系上:状字是肖貌动静字的容状的。如果马氏一以贯之地根据这个定义论述状字,大体还是说得过去的,所存在的问题只会是把一些处于状语位置的形容词、动词和一些时地名词阑入状字。但是(文通)在论述过程中,又随时修改和增添标准。2.以构形特征为标准。在“状字诸式”中马氏又说:“状字用以象形肖声者,其式不一。有用双声者,有用叠韵者,而双声叠韵诸字概同一偏旁者。有重言者,有重言之后加以焉然如乎尔诸字者。(387 页)马氏试图以构形特征标准来划分状字,这个观点本身是不错的。但是,(1)整个(文通中论

4、述别的字类并没有用构形特征为标准,那么,划分同一种语言中的词类同时使用不同的标准,这种分类肯定是无效的。如果汉语中别的词类各有自己的构形特征,马氏根据构形特征划分状字那是不会有问题的,可是汉语的实际情况并非这样。(z这个标准与上文所说的语法标准发生了矛盾:很多双声、叠韵、重言以及后带“焉”“然”诸字的词(或词组),都不仅可以状动静之容,还可以修饰名字,还可以充当谓语(即(文通)所谓用为表词)。这样,从构形特征上看是状字,而从语法功能上看,则又与静字无异。从整个文通来看,在构形特征和语法功能这两个标准中,马氏更重视构形特征,所以当双声、叠韵、重言等在句法结构中不是状动静之容且先其所状时,总要作一

5、番迁曲的说明。如“动字”章云:“有假状字为动字者,无定例。唯状字所以貌动字之容,用如动字,则止言其容,故以为内动字者为常。(331 页)随后举重言和“火然”“只乎”用如内动十九例,如(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一例,马氏解释说:“两言使人昭昭,昭昭重言,本状字也,今用如内动字,以貌起词之容。(331-332 页)在“有重言之后加以然如乎诸字者”(388页)下,马氏举有“憧仆欣欣如也”之类的例句,“欣欣如”显然不是“貌动静之容”,那么它所状的是什么呢?马氏没有说是假借为动字,但在助字章中却说:“更有以状字为表词,煞以也字,所以决其容之如是也。(541 页)如“询询如

6、也”、“侃侃如也”、 f f如也”、“憧仆欣欣如也”等“皆此例也”。而在文通的理论中,作表词只能是静字,表词是用来说明起词的“静境”的。在“静字”章“静字总论”中说:“史籍内款款之愚拳拳之忠区区之薛等词,凡重言皆状字也,今则用如静字。 (199 - 200页)“平比”一省中说:“平比者,凡象静字以比两端无轩辊而适相等者也。”举例分析中有:“(后汉冯衍传,冯子以为夫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碌碌落落两重言,用如静字。这个标准与上文所说的语法标准发生了矛盾:很多双声、叠韵、重言以及后带“焉”“然”诸字的词(或词组),都不仅可以状动静之容,还可以修饰名字,还可以充当谓语(即(文通)所谓用为表词)。

7、这样,从构形特征上看是状字,而从语法功能上看,则又与静字无异。从整个文通来看,在构形特征和语法功能这两个标准中,马氏更重视构形特征,所以当双声、叠韵、重言等在句法结构中不是状动静之容且先其所状时,总要作一番迁曲的说明。如“动字”章云:“有假状字为动字者,无定例。唯状字所以貌动字之容,用如动字,则止言其容,故以为内动字者为常。(331 页)随后举重言和“火然”“只乎”用如内动十九例,如(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一例,马氏解释说:“两言使人昭昭,昭昭重言,本状字也,今用如内动字,以貌起词之容。(331-332 页)在“有重言之后加以然如乎诸字者”(388页)下,马氏

8、举有“憧仆欣欣如也”之类的例句,“欣欣如”显然不是“貌动静之容”,那么它所状的是什么呢?马氏没有说是假借为动字,但在助字章中却说:“更有以状字为表词,煞以也字,所以决其容之如是也。(541 页)如“询询如也”、“侃侃如也”、 f f如也”、“憧仆欣欣如也”等“皆此例也”。而在文通的理论中,作表词只能是静字,表词是用来说明起词的“静境”的。在“静字”章“静字总论”中说:“史籍内款款之愚拳拳之忠区区之薛等词,凡重言皆状字也,今则用如静字。 (199 - 200页)“平比”一省中说:“平比者,凡象静字以比两端无轩辊而适相等者也。”举例分析中有:“(后汉冯衍传,冯子以为夫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碌

9、碌落落两重言,用如静字。,c 类应视为代字。“传疑难不定之状者”中的 A类,“代字”章“询问代字”一节中曾说:“奚、胡、易、恶、安、焉六字,亦所以为询问者,而或为代字,或为状字,则以其所用为定。(131 页)“何”“合于静字,则列为状字。(134)马氏从功能出发,把这些词分属代、状两个字类,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我们今夭把这些词都归入了代词,因为整个代词这个词类并不是完全根据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而是因为其具有称代特性划分出来的(马氏独立“代字”一类,也不是根据语法功能,而是根据称代特性)。另外一个“或”,从(文通)所举例来看,也应视为代词。从以上分析来看,(文通的状字所包范围是极广的,如果单以

10、语法功能为标准,其中绝大多数都不能看作状字。相反,有些真正的状字(副词),(文通)却将其排除在状字之外,如“皆、具、悉、都、一、咸、大凡、亡虑、大抵”等,归入了代字;“微”(表假设否定义)归入了介字。总之,文通)的“状字”所包内容是极其混乱的。首先是状字(字类)与状语(句法成分)不分。马氏认为状字只能充当状语(与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状语不是一回事,而是指凡具有“肖貌容状”语义者),而充当状语者(指用在动静字之前的修饰成分)必定是状字。而(文通)中不仅没有把这两种“状语”区分开,而且还把“状语”和“状字”合而为一,统称“状字”。虽然文通中还有“状辞”、“状语”之类的概念,但对这些概念的含义没有明确

11、的说明,与“状字”的概念区分不清。其次是状字与文通中所划分出来的其他四个实字字类之间的界限也分不清楚,特别是与静字的界限。与连词也有瓜葛。如“既”“又”,在“状字”章中说是状字,在“连字”章又说是连字;“或”,在“代字”、“状字”、“连字”三章中都论及了,而实质上是一个东西。事实上,文通在“连字”章举出的好多连字,都应该视为状字。造成这种混乱的根本原囚,就是文通没有一个有效的、一贯的确定状字的原则。三关于状字的职能如果(文通)完全根据“界说”中给“状字”下的定义来划分状字,那么对状字的职能应该是能分析得比较清楚的。但是,如前文所述,由于划分状字的标准不一贯,致使状字范围不明确,所包括的内容非常

12、混乱,由此而使得状字的职能不明确,对语言材料的分析也就处处出现矛盾。按照我们今天的语法观念,副词只能修饰谓词性结构,主要用在动词、形容词(包括动词性结构和形容词性结构)之前,有些可用在主谓结构之前。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直接充当谓语,当名词或名词性结构充当谓语时,副词也可以修饰之。但(文通)中的“状字”却不只具有这些功能。下面条列之。1.“状动字则先动字。(380 页)2.“状静字则先静字。(380 页)状动、静字且先其置,这是状字的功能,但是,并不是只有状字才能用在动、静字之先修饰动、静字,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都有这种功能。然而马氏把凡置于动、静字之前起修饰作用的词(或词组)都

13、视为状字或说是假借为状字,这就使状字的职能和其他字类的功能混淆不清了。3.“自状亦然,。(381页)文通认为状字可修饰状字,并置于被修饰者之前。这种分析今夭看来是错误的。如“不果来”中,“不”并非状“果”,而是状“果来”,“果”又状“来”。4.“不唯此也,名字,代字,顿也,读也,皆为状焉。(382 页)状字能状名字、代字、顿、读,这本是古代汉语的一大特点,当名、代、顿、读在句法结构中充当谓语时,可受状字修饰。然而根据(文通)的界说,状字状顿、状读还说得过去(不过(文通)所举例和对例句的分析都不很妥当),但不应该有状名字、代字的功能。马氏所说的状字状名字、代字,不是名字、代字在句法结构中充当谓语

14、而受状字的修饰,而是说名字、代字受(文通)所认定的所谓状字“犹、若、如”等所状。正是因为(文通把本为动字的“犹、若、如”等定为状字,所以突破了界说,把状字的职能扩大了。“犹”等本为动字,所以用在名字、代字、顿、读之前是很正常的。但它们的职能不是状动静之容,也不是作修饰语,而是在句法结构中作谓语,其后面的名字、代字、顿、读是它的宾语。由于文通)把“犹”等看作状字,而“犹”等的语法功能又与状字的基本定义不合,所以对有关语言材料的分析就十分混乱:“犹”等究竟“状”什么(lso 页)而静字、动字假借为状字,在“状字别义”中并没看作“假借”,而直接视为状字。这样一来,这第六类中,除了一部分是真正的状字(

15、即我们所说的副词)外,很多都是形容词、动词,因为这些词同时都还可以作谓语,如“早”“大”“空”“痛”等;“迭”“连”等。还有一些名词,如“东、西、南、北、郊、家”等;数词,如“三”。至于“言事之如何成者”中的 B 类,肯定只能视为动词(见前,c 类应视为代字。“传疑难不定之状者”中的 A类,“代字”章“询问代字”一节中曾说:“奚、胡、易、恶、安、焉六字,亦所以为询问者,而或为代字,或为状字,则以其所用为定。(131 页)“何”“合于静字,则列为状字。(134)马氏从功能出发,把这些词分属代、状两个字类,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我们今夭把这些词都归入了代词,因为整个代词这个词类并不是完全根据语法功

16、能划分出来的,而是因为其具有称代特性划分出来的(马氏独立“代字”一类,也不是根据语法功能,而是根据称代特性)。另外一个“或”,从(文通)所举例来看,也应视为代词。从以上分析来看,(文通的状字所包范围是极广的,如果单以语法功能为标准,其中绝大多数都不能看作状字。相反,有些真正的状字(副词),(文通)却将其排除在状字之外,如“皆、具、悉、都、一、咸、大凡、亡虑、大抵”等,归入了代字;“微”(表假设否定义)归入了介字。总之,文通)的“状字”所包内容是极其混乱的。首先是状字(字类)与状语(句法成分)不分。马氏认为状字只能充当状语(与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状语不是一回事,而是指凡具有“肖貌容状”语义者),而

17、充当状语者(指用在动静字之前的修饰成分)必定是状字。而(文通)中不仅没有把这两种“状语”区分开,而且还把“状语”和“状字”合而为一,统称“状字”。虽然文通中还有“状辞”、“状语”之类的概念,但对这些概念的含义没有明确的说明,与“状字”的概念区分不清。其次是状字与文通中所划分出来的其他四个实字字类之间的界限也分不清楚,特别是与静字的界限。与连词也有瓜葛。如“既”“又”,在“状字”章中说是状字,在“连字”章又说是连字;“或”,在“代字”、“状字”、“连字”三章中都论及了,而实质上是一个东西。事实上,文通在“连字”章举出的好多连字,都应该视为状字。造成这种混乱的根本原囚,就是文通没有一个有效的、一贯

18、的确定状字的原则。三关于状字的职能如果(文通)完全根据“界说”中给“状字”下的定义来划分状字,那么对状字的职能应该是能分析得比较清楚的。但是,如前文所述,由于划分状字的标准不一贯,致使状字范围不明确,所包括的内容非常混乱,由此而使得状字的职能不明确,对语言材料的分析也就处处出现矛盾。按照我们今天的语法观念,副词只能修饰谓词性结构,主要用在动词、形容词(包括动词性结构和形容词性结构)之前,有些可用在主谓结构之前。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直接充当谓语,当名词或名词性结构充当谓语时,副词也可以修饰之。但(文通)中的“状字”却不只具有这些功能。下面条列之。1.“状动字则先动字。(380 页)2.“状静字则

19、先静字。(380 页)状动、静字且先其置,这是状字的功能,但是,并不是只有状字才能用在动、静字之先修饰动、静字,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都有这种功能。然而马氏把凡置于动、静字之前起修饰作用的词(或词组)都视为状字或说是假借为状字,这就使状字的职能和其他字类的功能混淆不清了。3.“自状亦然,。(381页)文通认为状字可修饰状字,并置于被修饰者之前。这种分析今夭看来是错误的。如“不果来”中,“不”并非状“果”,而是状“果来”,“果”又状“来”。4.“不唯此也,名字,代字,顿也,读也,皆为状焉。(382 页)状字能状名字、代字、顿、读,这本是古代汉语的一大特点,当名、代、顿、读在句法结构

20、中充当谓语时,可受状字修饰。然而根据(文通)的界说,状字状顿、状读还说得过去(不过(文通)所举例和对例句的分析都不很妥当),但不应该有状名字、代字的功能。马氏所说的状字状名字、代字,不是名字、代字在句法结构中充当谓语而受状字的修饰,而是说名字、代字受(文通)所认定的所谓状字“犹、若、如”等所状。正是因为(文通把本为动字的“犹、若、如”等定为状字,所以突破了界说,把状字的职能扩大了。“犹”等本为动字,所以用在名字、代字、顿、读之前是很正常的。但它们的职能不是状动静之容,也不是作修饰语,而是在句法结构中作谓语,其后面的名字、代字、顿、读是它的宾语。由于文通)把“犹”等看作状字,而“犹”等的语法功能

21、又与状字的基本定义不合,所以对有关语言材料的分析就十分混乱:“犹”等究竟“状”什么?通观文通全书,有以下多种分析:(1)对“性犹祀柳也,义犹括椿也”的分析是:“性与祀柳,义与括倦,本无相关之义,今以犹字先乎祀柳,则性为所状矣,先乎括椿,则义为所状矣。此犹字所以记容之状字也。如若诸字同例。(394-395 页)按此说,“犹所状的是名字,置所状之后。(2)对“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的分析是:“草芥名字也,犹字状之。(382 页)按此说,“犹”所状的是名字,先乎所状。(3)对“如是”等的分析是:“至如是、如此、如斯、若此、若彼,又若何、若之何、奈何、如何诸语,则所状皆为代字。(395页)“如”、“

22、若”状代字而先乎所状。(4)对“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的分析是:“宋人者,本名也,所以状助长相似之情者也。今则先以若字以为比,而后殿以然字者,即所以状之也,而无若宋人然五字,置于勿助长也一句之后,即置于所状之后也。(390页)按此说,是把整个“无若宋人然”看作状字,状前面的一个句子。(5)对“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的分析是:“犹云人视己之明,可达隐微,一若见其内藏之肺肝也。譬豆后煞以然字者,以比明见之状也,其实即以状豆内之视字。(237 页)按此说,是整个“如见其肺肝然”状前面读中的动词“视”。由此可见,马氏一方面坚持“犹”等是状字,一方面又对“犹”等的职能分析不清楚

23、,造成处处自相矛盾。5.“甚字本状字也,以煞句读,则用如静字而为表词矣。(384 页)(文通)在此说之下举了十个“甚”作表词的例和一个“切”作表词的例。在“动字假借”中也说过状字“用如表词者则习见也”,( 333页)举例与此相同。因为“甚”是(文通)认定的一个典型的状字,所以马氏特意把“甚”提出来说明。其实“甚”在先秦应是一个形容词(“切”也应视为形容词),所以可以充当谓语(表词),至少应该把“甚”分为两个义项:(1)形容词(静字),厉害、严重作谓语(表词)、定语;(2)副词(状字),表程度高作状语。除“甚”、“切”外,(文通)中还提到一些状字作表词。如上文提到的“询询如”、“欣欣如”等,也可

24、作表词(煞以“也”字),又“腹犹果然”一句,释云:“果然本状字也,今为表词,用如静字。(199页)还有一些单词只字的状字也可作表词“若以决辞合于助字,则成为表词矣。 ( 400页)如“必也正名乎”的“必”,“固也,吾将言之”的“固”等。然而,无论按照文通有关静字和表词的理论,还是按照我们今天的语法观念,这些充当表词的所谓状字,都应该视为形容词。6.状起词“助字”章论“乎”配状、静字举例说:“孟滕上)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大哉君哉,其为咏叹之辞固矣。荡荡乎巍巍乎与之平列,其为咏叹之辞,亦无疑矣。此乎字助状字先置,而其后之读,

25、谓为起词可矣。(607 页)按:既然后面的读是起词,那么,句子的谓语是什么呢?状字状读可以,但状起词而起词后又没有语词,那就说不通了。“荡荡乎”和“巍巍乎”应视为形容词性的词语充当前置谓语。在“动字”章也曾说“使人昭昭”中“昭昭重言,本状字也,今用如内动字,以貌起词之容。 ( 331- 332 页)而“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一例中的“巍巍乎”“焕乎”与前举“荡荡乎”“巍巍乎”性质应是相同的,却又说成“皆假为内动”。可见(文通)对这些词的语法功能是没有分析清楚的。7.状句状读在“盖十八九矣”等后释云:“盖,辜较之辞,状字也,今置诸句之首以状焉。状字之状句有如此者。(384 页)马氏认为

26、有此功能的状字还有“唯、犹、如、若”等。又,“至记时之字置于句首以为起句之辞者,亦可列为状字。(393 页)如“初、前、始、已”等所谓记时状字。8.状字用作名字而有名字的功能“要之,名无定式,凡一切单字、偶字,以至集字成顿成读,用为起词、止词、司词者,皆可以名名之。?通观文通全书,有以下多种分析:(1)对“性犹祀柳也,义犹括椿也”的分析是:“性与祀柳,义与括倦,本无相关之义,今以犹字先乎祀柳,则性为所状矣,先乎括椿,则义为所状矣。此犹字所以记容之状字也。如若诸字同例。(394-395 页)按此说,“犹所状的是名字,置所状之后。(2)对“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的分析是:“草芥名字也,犹字状之。

27、(382 页)按此说,“犹”所状的是名字,先乎所状。(3)对“如是”等的分析是:“至如是、如此、如斯、若此、若彼,又若何、若之何、奈何、如何诸语,则所状皆为代字。(395页)“如”、“若”状代字而先乎所状。(4)对“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的分析是:“宋人者,本名也,所以状助长相似之情者也。今则先以若字以为比,而后殿以然字者,即所以状之也,而无若宋人然五字,置于勿助长也一句之后,即置于所状之后也。(390页)按此说,是把整个“无若宋人然”看作状字,状前面的一个句子。(5)对“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的分析是:“犹云人视己之明,可达隐微,一若见其内藏之肺肝也。譬豆后煞以然字者,以比明见之状也,其实即以状豆内之视字。(237 页)按此说,是整个“如见其肺肝然”状前面读中的动词“视”。由此可见,马氏一方面坚持“犹”等是状字,一方面又对“犹”等的职能分析不清楚,造成处处自相矛盾。5.“甚字本状字也,以煞句读,则用如静字而为表词矣。(384 页)(文通)在此说之下举了十个“甚”作表词的例和一个“切”作表词的例。在“动字假借”中也说过状字“用如表词者则习见也”,( 333页)举例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