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钓鱼的启示》综合材料_第1页
《13、钓鱼的启示》综合材料_第2页
《13、钓鱼的启示》综合材料_第3页
《13、钓鱼的启示》综合材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钓鱼的启示综合材料教材说明解题本文为一篇叙事性作品。叙述了 “我”11 岁时随父亲去钓鱼这件事给“我”的一生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影响。结构分析本文通过回忆“我”11岁时随父亲去钓鲈鱼的事,说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人面对种种诱惑时应该把握的道德准则。全文共11个自然段,按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回忆“我”11岁时随父亲去钓鱼的事。第一层(第1 3自然段),写11岁时,“我”随父亲在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天傍晚 去钓鱼,我钓到了一条好大的鲈鱼。第二层(第410自然段),写父亲让“我”把鱼放了,“我”非常不理解,心情沮丧 极了。第二部分(第11自然段),写钓鱼这件事对“我”的一

2、生产生的深远影响。语意理解“啊,好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 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这段文字描写了“我”钓上大鱼之后的情绪:得意扬扬。对于一个刚满11岁的孩子来说,等了好长好长时间, 终于钓上一条漂亮的鱼, 而且这条鱼非常大, 是“我”从来没有见 过的大,而且真的是条以凶猛著称的鲈鱼!那种成就感当然不言而喻, 那种得意是发自内心的骄傲、自豪和高兴。“鲈鱼”,体侧扁,上部青灰色,下部灰白色,背部和背鳍有黑斑, 口大,下颌突出。性凶猛,吃鱼虾等。生活在近海,秋末到河口产卵。“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

3、放回湖里 去。,”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暗示父亲的内心在思考, 也在进行着思想斗争。 促使父亲稍做犹豫和迟疑的原因有三:一、看着年仅11岁的“我”因钓上大鱼而兴奋不已,父亲不愿意打击“我”成功的喜悦; 二、那条罕见的大鱼,父亲在心里也是舍不得把它放掉的; 父亲心里在想,以怎样的方式对“我”说,必须把鱼放回去。“我急切地问道”“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1“我”一方面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我”对父亲让“我”把鱼放回去的不理解和对抗。因为要失去好不容易钓上来的大鱼而着急,另一方面因为父亲非要“我”把鱼放掉而气愤不 平,甚至忘记了礼貌“大声争辩”,还“哭出了声”。“急切”、“争辩”、“哭出了声

4、” 等词语生动地表现出孩子的心理。“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至y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没有人看见我们,没有人知道“我”在捕捞开放这是“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日的前两个小时钓了一条大鱼,我们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鱼拿走。所以“我”带着最后的侥幸,用目光乞求父亲。可以想象到,一个 求父亲的模样,很让人同情,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心软起来的。“父亲沉着脸,没有看我,也没有再说话。”尽管“我”苦苦哀求, 但父亲不再有一句安慰或解释的话语,他神情冷峻,用沉默表明了他坚决的态度:鱼必须放回去!没有商量的余地。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有原则的人,面对

5、原则性的问题绝不姑息和含糊。“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没有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11岁的小男孩,眼泪汪汪,可怜巴巴地哀父亲是一个非常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这段话写出了“我”无可奈何的心情:“我”的争辩、哭泣和乞求都是没有用的,“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 只好极不情愿地把鱼放掉了。“慢慢”、“依依不舍”反映出“我” 极不情愿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我的情绪由先前的兴高采烈,变成后来的无可奈何,到最后真是沮丧至极了。”由兴高采烈到无可奈何再到沮丧至极,是伴随着钓上大鱼直到放掉大鱼的“我”的情感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对于一个刚满11岁的小孩

6、子来说,一定是终生难忘的。“沮丧”,灰 心失望。“沮丧至极”,失望、灰心到了极点。“我再没有钓到过像 34年前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的抉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本段前后的两个“鱼”,含义是不同的。“我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样大的鱼”是陈述事实,这里的“鱼”就是指34年前那条大鲈鱼。而“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中的“鱼”,则将“鱼”的含义引申了, 这句话中的“鱼”指物:质的(比如金钱等)或精神的种种诱惑。如果34年前的那个夜晚,在没人看到也没人知晓 的情况下,父亲

7、允许“我”拿走了那条大鱼,那么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当“我”面对种种诱惑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把道德原则放在第二位,甚至为了自己的私利无视道德原则。扁正因为34年前那个夜晚,父亲以他无可争辩的原则性教育了“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即使没人知道,都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我”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抵御住种种诱惑,在私利与道德的抉择中以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由此可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一件小小的事情,都会给他的成长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孩子的教育中,坚持道德原则是多么的重要!文章最后一段文字,以简洁的语言说明了 34年前的那个夜晚的“钓鱼事件”给“我” 一生带来的重要影响,点明了中心和主题。写作特

8、点1. 先叙事,后议论,结构简洁,层次分明。2 .以平实的语言生动描述了孩子的情感变化过程,真实可信。3 .平凡的故事,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 .概括课文的故事梗概,抓住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体会钓鱼的启示。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主动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教学重点、难点再板书课后1、2题。教学时间2课时。操作要点1.读书指导。分步揭题,质疑导课。先板书“钓鱼”,让学生谈谈所经历过的或者耳闻目睹的关于钓鱼的趣闻故事;“启示”,顺势质疑:课文讲了关于钓鱼的一件什么事,又会有什么启示呢?读通课文,梳脉络,抓梗概。自由轻声练读课文,难读处多读几遍。根据

9、课题的提示,把课文划分为“钓鱼”和“启示”两部分。概括课文的梗概,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阅读叙述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是课标在第三学段提出的目标。梗概是指大略的内容或情节,要求的是一种对主要内容和关键情节的概括能力。教学中可以适度点拨学生把握梗概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逐步掌握和熟练。把握梗概的方法可以是依据课文中关键的词句和段落来概括,如这篇文章可以抓住课题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也可以由故事的几个要素来概括,如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精读课文,品细节,抓言行。在学生读通课文,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课文,品味自己感兴趣或者印象深的场景

10、、细节,玩味作者的遣词造句,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形象。默读课文,标记出自己感兴趣或者印象深的场景、细节,通过多种方法体会这些地方。 朗读体会:在反复朗读中,凭借语感了解内容,揣摩情感,读出更多的东西。如“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要读出夜晚小岛的平静和景色宜人,读出当时和谐安详的氛围,读出“我”钓鱼时的愉悦心情;联系下文的“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 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这里读出的还有一丝从容。再如几段人物对话,要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读出父亲的平静但不容争辩的语气,读出“我”急切、争辩、乞求、沮丧等

11、内心变化。 句式对比:通过删、增、换、调等方法来体会课文原句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当,既是 一种理解课文的方法,又是一种学习写作的方法。如“删”,下面对比句中删掉的“慢慢”、“依依不舍”形象地写出了“我”舍不得放掉这条大鲈鱼的举动和心情,如果删掉,就缺少了这层意思, 体现不出“我”内心的矛盾和父亲规劝对我的影响等表达效果。将“抖动”换为“颤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里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我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里取下来,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如“换”,下面一组句子中,“颤动”是轻微的、幅度小的抖动,动”,就写不出是一条大鱼上钩了。过了好长时间,鱼杆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

12、钩了。过了好长时间,鱼杆突然剧烈地颤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如“调”,从“兴高采烈”到“无可奈何”,再到“沮丧至极”,才符合“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将“无可奈何”和“沮丧至极”位置掉换,则不符合情理。我的情绪由先前的兴高采烈,变成后来的无可奈何,到最后真是沮丧至极了。我的情绪由先前的兴高采烈,变成后来的沮丧至极,到最后真是无可奈何了。换位思考:就是将心比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在阅读时把自己“放”进课文中去,想象自己是文中的某个人物,从而体会文中人物。如,假 设你是文中的“我”, 钓到从来见都没有见过的一条大鲈鱼,内心如何?你会遵守规定放掉 这条鱼吗?这时你

13、的心情又如何呢?(4)联系生活,悟哲理,修品行。围绕课后1、2题进行教学。课后1题,先组织学生围绕课文进行讨论, 再让学生联系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目睹的事情 拓展来谈。文中父亲的做法不仅体现了对规定 (捕捞鲈鱼时间的规定)的遵守,更体现了对 孩子遵守规定、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生活中这类父辈教育晚辈的事例很多, 让学生畅所欲 言,在鲜活的事例中受到教育,也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做好话题铺垫。教师做适当的补充和引课后2题,要抓住带点的关键词, 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导。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钓鱼的启示”, 说明了这件事对“我”的影响深远, 在遇到类似违 背规定、规则的诱惑、制度、道德甚至法律时,“我”都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也是“我” 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事业有成的关键。(5)问题拓展。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2. 积累内化。(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简单说说自己选择的理由。I也可以连词成段,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看谁选用的词语最多最恰当。(2)片段仿写。仿写一个人物言行片段或者叙事文中的景色描写片段。3. 迁移练习。(1)认读生字。“唠”和“姥”是同音字, 注意区分。“澄”是多音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