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伊索寓言》教学设计_第1页
12《伊索寓言》教学设计_第2页
12《伊索寓言》教学设计_第3页
12《伊索寓言》教学设计_第4页
12《伊索寓言》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伊索寓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 故事。2结合语境,理解“无能为力、惊慌失措”等词语,体会文中 人物”的不同心情。3在理解寓言故事的前提下,品味寓言的语言,感受寓言的简 洁美、内涵美和语句美。【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寓言故事的前提下,品味寓言的语言,感受 寓言的简洁美、内涵美和语句美。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猜谜语。抗战胜利后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学生们 , 听说先生要回四川 老家省亲,特设宴为大师饯行 , 并邀请梅兰芳等名流出席 . 宴会开始, 张大师向梅兰芳敬酒 ,调侃道: “梅先生 ,您是君子,我是小人,

2、我先敬 您一杯!”梅先生愕然 ,忙问: “此话怎讲 ?”听了张大师的解释 ,众宾客频频点头 , 开怀大笑。您能猜出张大师如何解释的吗 ?(答案是:“有句俗话,叫君 子动口,小人动手',您唱得一口好戏,誉满天下,我不过靠一只 手作些画,所以,您应该上座。”)这是关于“君子”与“小人”的一个寓言谜语。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学生交流,老师做适当点拨寓,寄托之意。寓言,就是在浅显的文字中寄托着某种道理。)2再次猜谜语。 尖尖嘴,细细腿,狡猾多疑拖大尾。(打一动物) 一半是孤独一半狂野。 (打一动物 )同学们真聪明!但是,今天,有位客人比你们更聪明。猜猜它 是谁?(揭示课题)2这篇课文是一则读读

3、课题,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质疑,老师相机进行归类)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倾听。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读通: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不重读,不漏读,不错读。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指名读文,遍读遍纠正读音。葡萄 狐狸 费劲 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可以引导换成其他词语)馋 够 无望 费劲 无能为力4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能用一句话说清楚吗?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一)研读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这段中有几句话?这三句话是一种什么关系?2重点关注:第一句中“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的“垂”可以换成“挂”吗?为什么?作者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说是“

4、成熟的葡萄”?你能把“馋得直流口水”换成哪个成语?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馋涎欲滴”?比较朗读,看看哪个给我们的感觉更生动?(体会用语的准确)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突出“直流口水”)狐狸看到了,馋涎欲滴。他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是白费劲。”猜猜看,狐狸想了哪些办 法?怎么才算是想“尽”了办法?你觉得它为什么会白费劲?“白 费劲”正好回扣了前面的哪个词?在文章中,这叫做什么?3你能读好这段话吗?试试看 4. 从对这段话的学习中,你感受到什么?(可以从内容上谈,可以 从写作技巧上谈,也可以从用词的考究上谈,还可以透过这段文字 想开去。)二)学习第二段1齐读第二段。2你是怎样理解“只好”的?它为什么还

5、回头?这时,狐狸为什 么还要回头望?它“回头望”的眼神里充满了什么?你能一边读一 边配上动作吗?3“肯定”是什么意思?狐狸为什么那么肯定?这“肯定”里,包含着狐狸你此时怎样的心态?4你从狐狸“想尽了办法”和“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两处,看出了狐狸的心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它会有这样的 变化?从而说明了什么?三)联系实际,理解寓意1什么是“无能为力”?什么是“时机还没有成熟”?你是怎样理 解“无能为力”与“时机还没有成熟”之间的关系的?在我们身边, 是否有这样的认识的人?2齐读第三段。再读。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联系生活、学习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6、四、复述故事,背诵寓言1. 指名学生扮演狐狸,其他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寓言、背诵寓言。2. 小结收束。把话题延伸到多角度、辨证地看问题上去,引导学生 对文本的解读的多元化,个性化,生活化。板书设计】 狐狸和葡萄葡萄:成熟=酸狐狸:够不着只好=无能为力,还找借口爱慕虚荣表里不一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1指明讲述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然后说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 么。2教师讲述一个同学在随笔本上写下的题为“随机应变”的小故事:如今的岳岳已经从最初撒谎时的表情不自然“进步”到脸不红 心不跳了。一天晚上,他请爸爸吃饭时说洗过手了,后来来到餐桌 前跟妈妈商量:“你就说我洗了手了。”想串通妈妈做伪证。 妈妈说

7、:“你不是要让爸爸带头吃饭吗,现在爸爸带头洗手去了, 你也应该快去洗。”岳岳忽然就有了动力,凑到水池前,爸爸疑问: “你不是洗过手了吗?”岳岳顺口答:“没洗。”可能觉得不合适, 立刻改口:“我洗得不干净。”现在的岳岳撒谎的水平又上了 一个台阶。这个故事的核心词是什么?(撒谎)撒谎,对于我们每个人来 说,也许太为司空见惯了。不过,有一个人撒谎,却撒出了名气, 走出了国门,来到了我们眼前教师一边说“今天我们接着学习 伊索寓言牧童和狼”,一边板书课题。然后组织学生齐读课题: 牧童和狼。3看见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教师相机归类板书)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对课文的学习。二、自读课文

8、,整体感知1学生带着要求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大致了解故事大意;对自己不懂的 地方,作上符号;读书中有什么感触,及时在书上作上简要批注。2自学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你在书上作了什么批注?交流交流。三、研读理解,品味语言1指名朗读课文。故事中的牧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爱搞恶作剧、撒谎成性) 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一贯)“一贯”是什么意思?“一贯” 与“常常”“经常”的意思有没有区别?谁能用“一贯”来说说你 知道的某个人的某种行为?2研读第一段。课文哪里写这个牧童一贯是这样做的?(好几次)“好几次” 是什么意思?牧童三番五次地这样做,都获得了怎样

9、的结果?(村 民们闻声赶来)“闻声赶来”说明村民们什么?(动作迅速、相信 牧童、害怕狼来了会吃掉羊)猜猜看,牧童他连续好几次这样做,其本意是什么?你的依据 是什么?(牧童在村边放羊)他这样做的直接影响是什么?你又是从哪里知道的?(看到他 们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们”指谁?什么样子 是“惊慌失措”?与“惊慌失措”相反的词语是什么?(镇定自若) 村民们为什么会惊慌失措?谁能做做惊慌失措的样子?面对村民们惊慌失措的样子,牧童的表现怎样?为什么牧童会 “哈哈大笑”?想想看,牧童这样做,是否想到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后患?3研读第二段。俗话说,“好事不过三”。正有这么巧,后来,狼真的来了。

10、这次,“牧童吓坏了”,怎么理解“吓坏了”?牧童为什么会被吓 坏了?他是怎么做的?(慌忙大叫)怎么叫才是“大叫”?什么样子 才是“慌忙大叫”?谁来学学他的“慌忙大叫”?(齐读,读出慌 忙大叫的感觉。)为什么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这与第一段中哪 个句子有联系?(哪里有什么狼!)“哪里有什么狼”后面为什么 用感叹号,不用问号?从感叹号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村民们对牧童 的话隐藏着什么?村民们这次听到牧童“大叫”,他们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 同桌交流后,再全班交流。)想像一下,村边现在的情况怎样?(相像狼吃羊的血腥场面、牧童此时的无奈和痛苦 )如果你是牧童,此时,你会怎么做?你估计会带来怎样的结果?4齐读第三段。用“即使也”说一个句子。想想看,用“即使 也”说话,前面应该有什么前提条件?(再读第三段后交流)想一想,牧童的“好几次”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