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方程的意义评课稿(word文档良心出品)_第1页
(完整word版)方程的意义评课稿(word文档良心出品)_第2页
(完整word版)方程的意义评课稿(word文档良心出品)_第3页
(完整word版)方程的意义评课稿(word文档良心出品)_第4页
(完整word版)方程的意义评课稿(word文档良心出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方程的意义评课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我被执教 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设计和抛砖引玉的回答所震撼,不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老 师得不出自己预想的答案,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要想上岸,你必须有一个码头。老师的 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听完这节课,我深切的感受了一句话,“可能你的孩子没有给你出想象的 答案,但是请你不要轻易的否定他”。那么下面浅谈一下自己听课之后的体会和感想。第一、教学设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体现课改新思想从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来看,执教老师的课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教学目 标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他改变了书上传统的教法,从天

2、平的平和与不平和引出等式, 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根据老师提供的天平教具,按照天平的平衡情况,写出相应的式子, 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写出的算式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找到分类的标准。整个学习过程符合 儿童的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想到用式子来辨识,引出等 式中含有未知数,不含未知数的两种形式。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寻式子的特点,再把这些 式子进行两次分类,在分类中得出方程的意义和构成方程的两个条件,第一含有未知数,第 二是等式。第二、由浅入深,小组合作探究,了解方程的意义 执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方程是一种数学模型。通过让学生观察天平的 相等关系,感受方程与日常生活

3、的联系,体会方程用数学符号抽象地表达了等量关系,对方 程的认识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并在分类比较中认识方程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 通过观察和操作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式子,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把写出的式子 进行分类。讨论分类的标准,然后操作交流分类的结果。经过探索和交流,进一步的认识方 程的特征,归纳出方程的意义。第三、练习设计灵活多样,重细节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 “学数学而不练,犹如如宝库而空返”,而如今在增效减负的 要求在,练习的设计更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由简到难,做到灵活多样,这位老师就是遵循 了这样的原则,从找一找那些是方程作为切入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交流发

4、现 新的知识,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不是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接下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提 醒学生注意,列方程的时,我们一般不把未知数单独放在等式的一边,这位老师充分的利用了课堂的再生资源,引出思考,未知数的只能是一个吗?一个式子中同时出现几个行不行?从而让学生自己总结 出未知数的个数是不限的。我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结合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写方程,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学习,获得知识。 以引导为主,从学生的答案中提出疑问,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第四、我的几点建议在揭示了方程的意义后,在找一找那些式子是方程之后,如果让学生根据自 己对方程的理解,

5、“写出几个自己心目中的方程”,并且分析、评判每一个方程的合理性, 这样会不会更好一些,因为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 的思考空间。此外,学生不仅展示了学习的结果,感知了方程的多样性。同时在对自己所列 方程的一一判断中。加深了对方程意义本质的理解。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执教老师的不论是对课题的导入、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提问的设计,还是对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作出鼓励性的评价和点拨, 都体现了教师善于关注课堂细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大的生命活力。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过渡自然流畅,体现新课程的合作与分享的教学方式。篇二:方程的意义听课评课记录听课评课记录这节课的给

6、人的总体感觉就是层次清晰条理、重点突出。方程的意义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概念教学由于它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教起来往往会 显得枯燥乏味。这节课围绕着方程的意义一步步深入,由浅入深,整节课下来不仅毫无乏味 之感,而且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情绪高涨、意犹未尽。这节课共分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总结拓展。 整节课的重点和精彩之处是在第二个环节,这个环节一共要解决三个问题,张老师采取先扶 后放的办法:第一个问题老师“扶”着学生走,在这里老师处理得很到位,恰当的引领、适 当的提问、 及时的小结, 每个环节都很顺当自然。 尤其是通过天平演示, 引出等式、 不等式, 让学生感受等式的特点,在这过程当

7、中,老师只充当导游的角色,不停的启发、诱导学生发 现新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三个问题则“放”给学生,通过讨论、合作、 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教师的引导,根据老师提供的天平图, 写出等式或不等式,再把这些式子进行分类,从中得出方程的意义。学习的整个过程符合儿 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学生有生活的经验,很自然地想到两种不同情况,并用式子表示,引出 等式;其中有含有未知数、不含未知数的两种形式。体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这一大众数学观,也体现了数学的本质 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通过观察,探寻式子特点,再把这些式子进行分类,在分类中得出方程的意义,反映了

8、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过程。第三个环节练习的设计也很有条理性和层次性,通过几 组富于变化的设计练习再次巩固了对于方程意义的理解。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各个环节处理都比较到位。篇三:方程的 意义 说课稿方程的意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定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明确方程与 等式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观察 比较、抽象概括和发散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和应用价值,获得 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9、和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难点 :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二、学情分析、学生认知水平:首先,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意义 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解简易方程 第 1 课时的内容, 是学习方程知识的基础。方程在小学乃至中学的学习过程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节课主 要是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方程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方程,会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从而为 以后学习解方程和方程的应用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和创新能力。2,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1 起到了铺垫作用;其次,小学生对直观具体的感性材料较容易理解和接受。2 、学龄特点:学生好动、好奇心、求知

10、欲强,爱模仿,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学生注意 力容易分散,稳定性差。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特点,设置直观形象或有趣的情景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 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三、教法与学法分析1 、教法分析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采用的教法要为学生的学服务。 因此, 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合作探究法来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 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合作交流的方法来掌握重点,突 破难点,达到预设的目标。2 、学法分析 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为本。正所谓“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 , 在学法上,我力图体现学生学

11、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 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想办法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使学生利用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动脑思考、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知识。四、教学过程分析 在充分对教材、学情进行分析以及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预设了如下的教学 过程: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用课件出示小时候玩跷跷板的图片, 让学生谈谈玩跷跷板的感受。 现在,老师( 52kg) 和同学们(如学生 40kg )也来玩一下跷跷板,会发生什么情况?怎样才能使它平衡?你能用 式子表示吗?( 40?12?52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实际、温馨快乐的情景导入课堂

12、,不仅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也为下面出示天平做好铺垫。 )2 、感知素材,探究新知 这里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1)、直观演示 先介绍天平的原理,然后用课件演示天平称量水杯无水和有水时的质量的过程,让学生 直观形象的感知天平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建 立素材: 100?x?200,100?x?300, 100?x?250。(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演示活动,在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得出 上面的式子,为下面的分类讨论环节做准备,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2)分类比较 让学生自主对“ 40?

13、12?52,100?x?200,100?x?300 ,100?x?250” 四个式子进行分类。然后着重讨论“相等于不相等”的分类,引出等式的概念,接着再 让学生比较 40?12?52 与 100?x?250 的异同, 引出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最 后出示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方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分类比较,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发现 知识的形成过程,层层递进,达到理解方程意义和掌握方程判断方法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 对比、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 )(3)合作探究 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组交流,最后总结出结论:方 程一定

14、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探究、交流过程中突破本 节课的难点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巩固新知,应用新知让学生动手做课本上的练习题。然后根据题目的难度有针对性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 答。(设计意图:(1)、检测学生掌握新知的程度,巩固新知,同时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 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做到因材施教。 ( 2)、通过这些联系为后面学习解方程打下良好 的基础。( 3)、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和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4 、课堂小结,强化新知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

15、容,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让学生 大胆发言。这样既可以回顾和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 价能力。5 、文化熏陶,拓展视野 向学生介绍方程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五、教学反思1 、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 数学的特点, 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 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 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 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2 、教学活动是

16、师生积极参与、 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 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3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 实验、猜测、计算、 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 习方法。篇四:方程的意义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5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 53-54 页的方程的意义 。我的 说课分为以下几部分:学情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与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一、学情与教材分析(一)学情教材分析 虽然这是节全

17、新的数学概念课,五年级学生从没有接触过。但是,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 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一定的代数知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这些 都为学习本节内容做好了铺垫。(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对于儿童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用“子母表示数”的基 础上,进行的探索性学习。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为学生下一步学习“解方程”和“解稍复杂的方程”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并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在操作、观察、讨论、分析中探究学习;2 让学生构建概念数学观念,并解

18、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游戏中乐有所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体会知识探索过程中, 合 作交流的乐趣三、重难点与教法学法(一)教学重难点掌握方程的意义, 弄清等式和方程两个概念的关系, 会解决实际问题。(二)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并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并且 现在我们也倡导趣味概念数学。因此,在这节课中,教法我采用了观察发、讨论法、探究法 和问答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组讨论探究学习。而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 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观察探索、揭示概念、理解概念、辨析概念、应 用概念的学习过程。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

19、的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由:导入篇、实验探究篇、揭示概念篇、深化应用篇和归纳总结篇五部分 构成。(一)新课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 所用的教具就是天枰, 那么同学们可不可告诉我你对天枰的了解? 天枰由天枰称和砝码构成, 当放在两边托盘的物体质量相等时, 天枰就会平衡。 也就是: 左侧托盘放入两个 50 克砝码,右侧托盘放入一个 100 克砝码,此时天枰平衡。 即为:50+50=100 (引出等式)那么根据这一原理,我们来学习新课。(二)实验观察,得概念 首先我在左面托盘放入一个空杯子,让同学们实验看看在右面托盘放入多少克砝码,天 枰才会平衡。通过观察实验,同学们发现放入 1 00克

20、砝码,天枰刚好平衡,由此得出:一个 杯子重 100 克。接下来,再让同学们将杯子里注满水,右侧托盘依然放置 1 00克砝码,你会发现天枰失 去了平衡,也就是左侧重于右侧,用数学式子表示即为:假如水的重量为x 克,那么100+x>100 ;100克砝码依然轻于左侧,即为:通过不断实验,同学们发现,右侧托盘放入两个100+x>200 ;不等式); 直到放入两个 100100+x=250 (这个叫什么)放入三个100克砝码则会重于左侧,即为:100+X<300克砝码和一个 50 克砝码,同学们发现天枰终于平衡了,即为:那么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人们给他起来

21、一个新名字,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对, 方程。(三)深入理解概念 知晓了方程的概念,大家可不可以从其概念里,抓一下关键词, 看看,你要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要具备哪些条件!通过观察发现方程要具备两个要素:一必须含有未知数(未知数不一定用 x 表示。( 2)未知数不一定只有一个。 );二必须是等式(也就要有 =)。(四)pk 游戏深化概念 让孩子们办蹲着,老师随即出卡片,判断是否为方程,是的蹲下,不是的站直了!如果不是方程,接着再判断原因,左手为缺少未知数,右手为不是等式。引出特记方程 x=0, x+y=z , s=a*b 判断是否为方程! !(五)深入拓展,辨别概念方程的概念为:含有未知数的等

22、式。例如:3x+5=17。等式,含有等号的式子。大家举例子,例如:1 + 1=2,100+x=250。并且将你所举的例子里的方程挑出来。那么,经过判断大家可以发现,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六)用方程表示数量间的关系小红买了 5 支铅笔,共花去 9 元,已知每支铅笔 x 元。一头大象重 5.1 吨,一头黄牛重 x 吨,这头黄牛比大象轻 4.75 吨。(七)板书总结篇五: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茅坪完全小学 敖晶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53-54 页中的内容,主要从教材、 教法、 学法、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九个

23、方面来说。说教材: 方程在小学乃至初中整个学习过程中,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方程的意义” 这一节内 容是学习其他方程知识的基础。本课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方程,能 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整个教学过程先通过天平演示引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然 后对一些不同的式子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对其进行分类,最后归纳、概括出方程的意义, 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创新等能力,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打下良好的基础。 说教法:为了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及教材特点,课堂教学先后采用演示等教学方法,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

24、宽松、自主、平等、 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充满趣味性、挑战性的各种数学情境中,充满自信,自主探究、合 作交流的学习。通过实验使学生在直观演示中体会天平从平衡状态到不平衡及加物体至平衡 的过程中蕴含的等量关系。说学法: 为了使学生获取“方程的意义”这部分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 中心,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提供合适的数学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 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又要掌握所学基本知识,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等能力。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会写方程。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的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弄 清楚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幻灯片 学习卡片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认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二、通过课件展示及交流汇报,探究方程的意义。1 、课件出示天平图片演示动画, 让学生说说天平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