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分组实验教案授课人陈伟山年级:四年级(上)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题制作风向标内容与过程目的感受到简单工具能对天气现象活动的变化来感知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2你能通过风、水、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3.制作风向标(1)出示自制风向标(2)小组讨论制作方法并制作4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确定方向和测量风向5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小结课时一课时速占八、 授课 方式 授课 时间胶布、吸管、卡纸、剪刀、大头针实验器材 说明: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 写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过程.科学分组实验教年级:四年级(上)
2、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题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授课人:陈伟山内容与过程目的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占八、 授课 方式 授课 时间实验器材 说明: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 写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过程.同和不同分组实验讨论2016.10.10课时一课时食盐、沙、面粉、筷子、水、玻璃杯、 高锰酸钾。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 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
3、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 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 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 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
4、的状态?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 吗?实验中我们发现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而面粉、沙在水中没有溶解,也就是说物质在 水中有的能溶解,有的不能溶解。小结科学分组实验教案年级:四年级(上)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授课人:陈伟山内容与过程目的观察、描述物质溶解于水的变化过重点描述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比较各种物质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占八、 授课 方式 授课 时间实验器材 说明: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 容填写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过程.相同和不同分组实验讨论2016.10.12课时一课时食盐、沙、面粉、筷子、水、玻璃
5、 杯、高锰酸钾。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1. 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2. 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 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3. 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4. 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6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 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观察记录实验:进
6、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 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 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科学分组实验教案年级:四年级(上)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题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授课人:陈伟山内容与过程目的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 分组实验讨论占八、 授课 方式 授课 时间实验器材 说明: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 写教
7、学的主要内容与过程.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在水里滴几滴胶水,观察胶水是否在水中溶解?-在水里滴几滴洗发液,观察洗发液是否在水中溶解?在水里滴几滴醋,观察醋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2016.10.14课时一课时玻璃杯、酒精、食用油、试管、胶水、 洗发液、醋、筷子。溶解现象可以发生
8、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 液体和气体)科学分组实验教案年级:四年级(上) 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内容与过程目的通过实验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以及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重点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占八、授课 方式意识到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 泛,人们常利用溶解来为工农业生产服 务。分组实验讨论授课时间2016.10.24课时一课时实验器材说明: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 写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过程.玻璃杯、水、玻璃棒、小苏打、食盐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
9、。2、用搅拌棒搅拌,食盐溶解3、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溶解后,再加入第三份食盐直到食盐不 能溶解为止照上面的同样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加入到另外一个盛水的杯中,充分搅拌。 当小苏打不能溶解时,记录加入小苏打的份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吗?谁的溶解能力强一些?二. 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 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2. 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 道是些什么气体吗?3. 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4. 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 往外拉(往里推
10、)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小结科学分组实验教案年级:四年级(上) 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题溶解的快与慢内容与过程目的体会研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的乐趣1-2组验证热水加快溶解,溶解物质食盐重点溶解实验的研究3-4组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找你们完成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开始讨论,填表,请加热的同学回答,对比实验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点授课 方式 授课 时间 实 验 器 材 说明: 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 写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过程.分组实验讨论课时一课时烧杯、玻璃棒、热水、凉水、食盐,水 果糖。生:
11、加热能加快食盐的溶解,不同条件是冷水热水同样多的水和同样多的盐。学生开始实验,学生汇报老师先请加热能加快溶解的同学来回答生:热水溶解的要快,冷水溶解的要慢,有没有不同的,老师刚才观察了这边的同学用搅拌加快溶解,如果要搅拌同时搅拌快慢相同,我们用了两个实验搅拌加热他们都能加快溶解我们是通过两个对比实验完成的并且在实验中找出了他们的相同条件、不同条件而且对比实验的不同条件只能有一搅拌、加热和压碎可以加快溶解。科学分组实验教年级:四年级(上) 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授课人:陈伟山 内容与过程目的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请你推测一下,100毫升的
12、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注意:重点设计出探究计划,按计划操作1、如何知道加入多少食盐。2、如果用小勺取食盐,怎样做才能显示每次盛取的量是一样的。盛取过程中还应该难点注意的事项。授课 方式 授课 时间 实验 器材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2016.10.31课一课时 时3、分批加入食盐的原则是什么。4、若食盐没有溶解完全应该怎么计算。5、要判断是否溶解是在搅拌时观察还是搅拌后等一下再观察呢?食盐、烧杯、量筒、天平、玻璃棒、水。6、前面可以快点加,后面几勺需要慢慢加7、组内做好分工,做好记录。说明: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 写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过程.
13、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 去,100毫升水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科学分组实验教案年级:四年级(上)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题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授课人:陈伟山内容与过程目的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和发现,并能通1、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重点难点过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2、取少量的浓盐水倒入蒸发皿中。增加溶液中的水分,想办法溶解浓盐水3、用酒精灯加热,蒸发浓盐水。4、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知道减少溶液中的水分,进行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授课方式授课时间实验器材 说明: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写教学的主 要内容与过程.分组实验
14、讨论2016.11.2课时一课时浓盐水、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小结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科学分组实验教案年级:四年级(上) 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授课人:陈伟山 内容与过程目的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1、用手指拨直尺,可以听到直尺发出的声音,看到直尺在振动。用手按住直尺,使重点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2、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嗡嗡声;用手轻摸音叉,可以感到音叉在振动。通过用看、模、画、说等方法进行探究点授课 方式 授课 时间 实 验 器 材 说明: 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 写教学的主要内容
15、与过程.分组实验讨论课时一课时塑料尺、音叉、鼓、水槽。音叉停止振动,嗡嗡声也就停止。3、将敲击的音叉接触 水槽内的水面,可以看到溅起水花,水面出现水波。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小结科学分组实验教案年级:四年级(上) 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内容与过程目的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引导学生讨论、猜想:重点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研究声音能在固、液、气中传播。能根据现象提出各种猜想,认识猜想在占八、 授课 方式 授课 时间实验器材 说明: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 写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过程。探究中的作用。分组实验讨论课时一课时音叉、木
16、制米尺、棉线。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总结。交流汇报,得出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设计手机在水底发声的课堂小插曲,应用知识解释现象,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暖水瓶和蜂鸣器演示小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学生观察、自学、讨论得出结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 慢。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科学分组实验教案年级:四年级(上) 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内容与过程目的了解人耳的结构,知道鼓膜的作用。重点认识到鼓膜的作用授课方式授课时间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分组实验讨论课时一课时玻璃杯、气球皮、音叉、碎纸片。实验器材说明: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 写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过程。(1)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须有鼓膜,可是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研究,我们就来做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鼓膜模型”,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并在“鼓膜模型”上放一些碎纸片。(2) 学生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纤支镜检查的护理
- 1岁以下婴儿培训课件
- 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合同书
- 语文课外阅读特色课程
- 乐器电商课程介绍
- 规范楷书系统课件
- 德法形策课程介绍
-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整合课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同步练习含答案
- 遂宁能源职业学院《插画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 医院感染防控月度考核检查表(稿)
- 三重一大培训课件
- 绵竹事业单位笔试试题2024
- PCB设计可靠性评估
- 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 (高清版)TDT 1048-2016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
- GA/T 2015-2023芬太尼类药物专用智能柜通用技术规范
- 中信证券公司招聘考试题库
- 审计基础与实务职业能力训练蔡晓方习题答案
- 2024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