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2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3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4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 声音1.生活中的声音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人为和自然(包括动物和环境):人为:笑声、跑步声、拍手声、广播声、汽笛声、发动机声动物:虫鸣声、鸟叫声、兽吼声、翅膀煽动声、动物奔跑声自然环境:风声、雨声、水流声、雷鸣声、滚石声、落叶声2.声音的特征:时高时低、时而沉闷、时而清脆,有强有弱、看不见也摸不着、可以被听到、存在一定的规律3.拉伸、按压、揉搓或弯曲物体时,物体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拍打、敲击、拨动物体时,由于物体发生了振动,所以产生了声音。4.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称为声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

2、声带。5.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6.观察鼓面发声时,我们可以借助细沙或者小豆来感受鼓面的振动;观察音叉发声时,我们可以借助水面来感受音叉的振动。7.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高,数字表示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如音叉上标有“C512”,“C”表示音高,“512”表示音叉每秒钟可以振动512次)。8.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它们把声音传播到其它地方。9.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它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且传播声音的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固体液体气体。10.声音无法在真空环境中传播。

3、比如:将放有闹钟的玻璃罩内的空气抽掉,发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弱;月球的表面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表面,宇航员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11.人的耳朵可以听到声音。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从外到内,依次有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和听觉神经等结构。12.耳朵的结构:耳郭:收集空气中传来的声波;外耳道:将收集的声波传入内耳;鼓膜:声波会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成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耳蜗:把声波信号转化成神经信号;听觉神经:将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13.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声音产生时,人的耳朵利用耳郭收集声音,经外耳道传到中耳并引起鼓膜的振

4、动,听小骨将鼓膜振动的信息传递给耳蜗从而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再由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14.在做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气球皮、橡皮筋、塑料杯、细沙或纸屑、音叉。15.听诊器的工作原理: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16.日常生活中,我们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不同,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用分贝(dB)作单位。17.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18.钢尺伸出桌面一定长度后:轻轻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就弱;用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强。19.日常生活中,我们把高低不同的声音

5、称为声音的高低不同,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用赫兹(Hz)作单位。20.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速度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速度越慢,声音越低。21.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后,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钢尺振动速度越慢,声音就越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钢尺振动速度越快,声音就越高。22.在敲击长短不同的铁钉、粗细不同的管子、长短不同的管子时,如果选择敲击的铁钉越短、管子越细、管子越短,它们产生的振动就越快,所发出的声音也会越高。23.敲击铝片琴时,铝片琴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铝片越长,振动就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铝片越短,振动就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2

6、4.弦的音高与弦的粗细、松紧和长短有关:相比之下,粗弦、松弦和长弦发出的音高较低,而细弦、紧弦和短弦发出的音高较高。25.常见的乐器类型有打击类(鼓和编钟等)、吹奏类(笛子和箫等)和弹拨类(二胡、吉他和钢琴等)。通过对声音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寻找声音的规律并加以利用,来设计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1.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2.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进入肺部,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3.呼气时,交换后的气体由鼻腔或口腔呼出体外,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4.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5.呼吸道是指气体进入肺的通道,包括鼻腔、口(咽、喉)、气管、支气管等。6.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

7、的重要器官。7.膈肌能够帮助肺呼吸,通过膈肌的一张一弛,帮助肺吸入和呼出气体。8.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经常开窗保持室内通风、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疾病、不到烟尘过多的地方、不要吸烟。9.人的呼吸实际上实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10.反复呼吸同一个袋子里的空气后,袋子里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吸入人体内的氧气越来越少,最终会导致体内缺氧,造成胸闷、呼吸困难。11.运动时,人体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呼出和吸入的量会增多,导致呼吸加快。12.剧烈的运动会使人体每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增加。13.吸入人体的气体成分比例:氮气(78%)、氧气(21%)、二氧化碳(0.03%)和其他气体(0.

8、97%)。14.呼出体外的气体成分比例:氮气(78%)、氧气(16%)、二氧化碳(4%)和其他气体(2%)。15.氮气是空气中占比例最大的气体,但是人体一般不会吸收氮气,所以我们人体在呼吸时,吸入和呼出的最多气体也是氮气。1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每次呼吸就能得到更多的氧气,有益身体健康。17.肺活量是指人体尽力吸气后,尽力呼出气体的量。18.肺活量大的人,一口气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19.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20.普通成年男性的肺活量在3500-4000

9、毫升;普通成年女性的肺活量在2500-3000毫升。21.不同的人肺活量一般不同,肺活量的大小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胸围及体育锻炼等因素有关。22.肺活量小于正常值,说明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较差。23.经常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有益健康。24.游泳、长跑等体育可以提高肺活量;正确的坐姿和站姿有利于顺畅呼吸,增大肺活量。25.经常运动的人,每分钟呼吸次数相对较少,并且从运动后到恢复正常呼吸所用的时间也会比较短。26.我们可以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记录一天的食物,重复吃的食物要多次记录。27.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分成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28.根据食物的生熟程度,可以分成生食类食物和熟

10、食类食物。29.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一般将食物分为五类:谷类及薯类、动物性食物、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和纯热能食物。30.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为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和调味品等。31.根据食物的加工方法可以分为焙烤食品、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等。32.西红柿炒鸡蛋中,西红柿和鸡蛋应记为2种食物。33.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34.蛋白质是人体生命的基础;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和无机盐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35.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肉类、蛋白、坚果类等含

11、有丰富的蛋白质。36.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和糖类。食用油、肥肉、奶油、花生等含有丰富的脂肪;谷物、面粉等含有丰富的糖类(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37.蔬菜、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盐、牛奶、海带和鱼干等海产品中都含有丰富的无机盐。38.淀粉的鉴别方法(碘酒具有遇到淀粉变蓝色的特性):取适量食物,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到食物遇到碘酒后呈现蓝色,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如土豆、馒头、面包等)。39.脂肪的鉴别方法:用棉签蘸取食用油涂在白纸上;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肥肉、花生;用棉签蘸取水滴涂在白纸上。比较后会发现:含有大量脂肪的食物会留下油迹。40.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右图):

12、第一层:谷薯类。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提供每天所需的能量,应该多吃。第二层: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有利于调节身体机能。第三层:畜禽肉、水产、蛋类。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础。第四层: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钙质,帮助骨骼、牙齿生长。第五层:油、盐。要注意适量摄取,避免过多摄入油、盐。41.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42.营养膳食原则:荤素搭配; 粗细粮搭配; 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运动量较大时,要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 如果手指间有些蜕皮,要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43.认识牙齿(右图):用来切割、撕碎、咀嚼食物。牙齿形状

13、作用门齿薄、像一把切刀切割食物犬齿尖利撕碎食物臼齿表面宽大凹凸不平、像磨盘咀嚼食物44.舌头:用来传送、搅拌食物和说话发声。45.唾液里有溶菌酶、淀粉酶等,是用来清洁口腔、消化食物的,还有润滑作用。46.口腔中的牙齿、舌头、唾液在进行食物咀嚼时共同参与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47.吃东西要“细嚼慢咽”,利用牙齿将食物磨碎,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48.保护牙齿的方法:常刷牙,保持口腔清洁;掌握正确的刷牙姿势;不要过多地吃甜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q)齿要及时治疗。49.口腔的作用:咀嚼时预先消化部分食物,减轻消化道的负担;唾液分泌有利于食物湿软,防止食物过硬伤害食道,利于下咽。50.食物消化

14、路线:(食物)口腔咽和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体外。51.食物消化的路线称为消化道,所到达的每一个点称为消化器官。52.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把食物磨碎、软化,利于吞咽,并进行初步消化;食道:从口腔到达胃的通道,没有任何的消化作用;胃:食物的储运厂和加工厂,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器官;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小肠壁吸收后,通过血液传送到身体各部分。大肠:吸收剩余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53.通过模拟食道输送食物可知:食道的功能是通过食道壁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产生的蠕动将食物输送到胃里。54.通过模拟胃蠕动可知:胃的功能是磨碎和分解食物,帮助消

15、化。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1.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一种吸力,这种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2.在地球上,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也越大。3.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4.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5.安装小车时,要将车子的朝向和绳子的方向保持一致;绳子要拴在车头正中间,防止小车跑偏。6.拉力是由垫圈的重力产生的,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7.注意用手或其他物体挡住小车,让它停止(不会冲出桌面)。8.小车由静止到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外力的作用。9.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

16、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要使运动是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用阻力。10.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时,注意事项:标明小车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从挂第一个垫圈开始,垫圈要一个一个地增加,直到小车运动起来;再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观察小车运动的变化;要及时记录小车每次运动的时间。11.小车从起点到终点所用时间越少,小车运动的越快。12.把气球充足气放开,喷气嘴会无规律收缩、振动,气球会朝着随机方向飞走。1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物体在反冲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反冲运动。14.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15

17、.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16.组装气球小车时,要尽量使喷管对准小车正后方,保证小车可以向正前方行驶。17.使小车行驶得更远的方法:使用更大的气球或更多的气球;减轻小车的质量;使小车车轴转动得更灵活;寻找更光滑的行驶路面等等。18.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19.像橡皮筋这种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容易改变,去掉外力后它们会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20.橡皮筋小车的动力是由橡皮筋提供的。21.组装橡皮筋小车时,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中心位置(车轴中心位置的固定环有个缺口,用来固定橡皮筋)。22.组装好的橡皮筋小车

18、,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松开手后,橡皮筋就会回缩并带动车轮滚动,从而使小车运动起来。23.橡皮筋小车的行驶方向与小车车轴上橡皮筋缠绕的方向有关。24.橡皮筋小车的行驶距离与小车车轴上橡皮筋的弹力大小和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有关(弹力越大、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就越远)。25.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26.弹簧测力计主要由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和弹簧五部分组成。27.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越大,伸长越长;受力越小,伸长越短”的原理来测量力的大小的。28.弹簧测力计都有一个最大测量值,我们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以免损坏弹簧测力计。

19、29.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由刻度板上大格表示的力和小格表示的力加起来的和。30.不同的弹簧测力计刻度板上一大格和一小格表示的力可能不同。3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质量为100克的物体,它的重力约为1N。3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从拉环位置提起弹簧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如果不是,要调零;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几下挂钩,检查弹簧测力计是否灵活;使用前要先估值,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测量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3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

20、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3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这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作用叫滑动摩擦力。3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这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作用叫滚动摩擦力。36.测量摩擦力: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等于它受到的摩擦力。37.在相同条件下,同一个物体滑动时摩擦力大,滚动时摩擦力小。38.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39.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越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运动时摩擦力小。40.增大或减小摩擦力:鞋底的花纹使接触面更粗糙,增大了摩擦力,防止人滑到;车轮与轴之间的滚珠轴承使滑到变为滚动,减小了摩擦力,使自行车运动的更快;轮胎上的花纹和挂上的铁链使接触面更粗糙,增大了摩擦力,防止车轮打滑。41.人类在搬运重物时,使用圆木头代替物体滑动,也是减小摩擦力的方法。42.快速敲击音叉,声音高,能量大;缓慢敲击音叉,声音低,能量小。43.物体在运动时具有能量:飞行的子弹可以把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可以把玻璃打碎;狂风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