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复习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复习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复习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复习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复习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上古文知识点复习4.?古代诗歌四首?诗歌的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 近体 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0 其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叙事诗、写景诗、友情送别诗、爱国怀乡诗、 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一、?观沧海?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 末年的政治家、军事 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 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

2、观著称.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牛、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 实写,描 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3、中央思想:汶首写景杼情诘: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叶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 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名句填空?观沧海?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竭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2、“树木从牛,百

3、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4、“树木从牛,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风格,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5、“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 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 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这为千古名句.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背景: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 示慰问.2、译

4、文:暮春时节,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 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 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3、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 绪.4、赏析要点: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 规啼.诗中写“杨花 “子规的作用是什么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 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 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

5、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 悲苦、哀怨的心情.1、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 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 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2、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答: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由于月照中大,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3、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

6、, 又是为什么答: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闻、“遥 可证.三、?次北固山下?1、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2、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气氛,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 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 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 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 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

7、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 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 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 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 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 量.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 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照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

8、全篇笼罩着一 层清淡的乡思愁情.3、中央思想:?次北周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 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土,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次北固山下?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在描绘长江景色.2、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新事物孕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 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名句一一诗苑奇葩,艳丽千秋.3、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见雁思亲,表现了淡淡的思乡愁绪.4、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都是对偶句.5、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一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

9、,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 恰似王湾?次北周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景.四、?天净沙秋思?1、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有“曲状元之称.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王实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几 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 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一一被称为“秋思之祖.2、题目解说:“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里的思念. 题眼是“思,“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内容.3、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 着整首曲的情思:

10、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 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 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 “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 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4、此曲描绘了秋天黄昏的景色,衬托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倦于漂泊的 凄苦愁楚之情.13句:用九个景物构成一幅水墨画,竭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 乡的人的惆怅之情.45句:用了夸张.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思乡的悲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8.?世说新语?二那么一、译文:?咏雪?译

11、文:谢太傅在严寒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与小辈谈论文章的义 理.不久,雪下急了,谢太傅快乐地说:白雪纷纷落下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胡儿 说:大体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而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起.谢太傅大笑起来很快乐.这就是谢太傅大哥的女儿谢道鼠,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便丢下他离开了.等太丘走后,友人才来.陈元方当年7岁,在门外 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复说:等您很久不来,已经走了.友人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自己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 亲约

12、定在正午,过了正午还没来,就是没有诚信;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 节.友人惭愧极了,下车拉元方,元方跑进门去,看都不往回看一下元芳头也不 回地走进家门.二、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一 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 二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2.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动词今义:日期,名词.3 .太丘舍去.:古义:离去、离开今义:前往.4 下 车 引.之:古义:拉.今义:引用.5 元方入 门不顾:古义: 回今义:照顾或顾客.、课文分析 1、“寒雪“内集 “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点拨:融洽欢快轻松.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

13、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 比喻雪点拨:“撒盐 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拟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 一喻好在有意象,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撒盐 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3、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盟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4、?陈太丘与友人期?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人要老实守信,重视礼仪,也即文章的主旨.5、文中对谢道盟的评价如何点拨:聪明有才学.6、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点拨: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

14、,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 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 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 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7、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点拨: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 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 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表达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8、在友人“惭 “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点拨: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认.认为

15、元方并非无礼的理 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 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 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 一时之错便彻底否认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 有修养吗9、通过文章对这两个人的描写,以及对这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元方:明事理、懂礼仪;友人:不守信用、不懂礼貌知错能改启示: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10.拓展延伸:1除“柳絮 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

16、吗词: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一一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欲渡黄河冰塞JI,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2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答: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王冕四岁画画 曹植七岁做诗甘罗十二岁做宰相岳柱八岁指瑕12.?论语?十二章一、原文及译1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16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 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快乐吗人

17、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屡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3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能不被 外物迷惑,五十岁时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能顺 从自己的意愿却不越过法度.4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译文:孔子说:“温

18、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5 .子日:“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为政?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6 .子日:“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 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 质是多么高尚啊!7 .子日:“知之者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译文: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8 .子日:“饭疏食饮水,

19、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述而?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 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9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译文:孔子在河边感慨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11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的

20、志气.1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译文:子更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能多考虑当前的 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文学常识填空1 .?论语?是 儒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 以 语录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 ?大学?、?孟子? 、?中庸? 并称“四书.2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上,字 仲尼,春秋末期的 思 想家 、 政治家、教育家 , 儒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 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万世师表,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 孔子并称“孔孟 .、给以下字注

21、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那么罔不学那么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四、解释加点词语7 .传不习乎指老师传授的知识8 .三十而立指能有所成就9 .四十不惑迷惑、迷惑.10.不逾矩越过法度11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12 .学而不思那么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惘而无所适从13 .思而不学那么殆迷惑 14 .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 作为 15 .人不堪其忧能忍受.1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知道的人 喜爱、爱好18 .饭疏食饮水吃粗粮 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着胳膊 表修饰 20 .不义而富且贵 不正当的手段21 .于我如浮云对 2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 于此,意思

22、是在其中23 .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方面,优点24 .子在川上曰河边 25 .逝者如斯夫往,离去代词,这,指河水 26 .不舍昼夜止息 27 .三军可夺帅也指军队28 .匹夫不可夺志也这里泛指平民百姓29 .博学而笃志坚决30 .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年的事情 五、通假字1 .不亦说乎.说 通 悦,意思是 愉快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 、意思是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六、古今异义词语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每天今义: 时间 .习,古义: 温;今义: 日子 .三,古义:1 .学而时习之按时温习 2 .有朋自远方来从.3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恼怒1 .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时习;今义

23、:习惯 .屡次 ,今义:数次4 .不亦君子乎指有才得的人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5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屡次进行自我检查3 .温故而知新古义: 学过的知识 ;今义: 旧的、过去的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词类活用:1.非学无以广才广:使动,使4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好的方面,优点 ;今义: 好的 . 从,古义:引中为学习;今义:跟从 .5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 允许 . .七、一词多义1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作为2 .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 温故而知新 表承接 3 .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道温故而知新理 解和体会4

24、.乐:不亦乐乎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以为快乐八、词语活用归类1 .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2 .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 .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指老师传授的知识4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作动词,喜爱,爱好意动用法,以为快乐5 .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6 .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方面,优点 .7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 . 九、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温故知新、不耻下问、随心所欲、1 .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2 .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

25、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5 .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 .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7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16?诫子书?一、原文及译文:?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 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德才兼备

26、人的品行,依靠内心恬淡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央句“志当存高远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到达远大的目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 静 志的关系学习必须静下心来,专心致志 ,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有 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淫慢那么不能励精,险躁那么不能治性.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急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后就像衰老的树叶般一片片 凋落,这样的人大多

27、对社会没有任何奉献, 到那时守着贫穷的小屋,悲伤叹息, 知道要悔过,又怎么也来不及了.【启示】 本文的主要写了诸葛亮希望儿子可以珍惜时间, 刻苦学习,学有所成 他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 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 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比照鲜明.二、?诫子书?知识点2 .非志无以成学成:使动,使成3 .多不接世多:形作名,多数人4 .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作名,高远的目标二、文学常识:1 .三国蜀汉 诸葛亮181

28、234,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琅哪郡阳都人.是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他出生于时代官宦家庭,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 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2.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 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 在大的原那么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表达出对子女 的细微关心.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 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 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9、有速度的力量:“淫慢那么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那么不能治性;有惜时的 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 诫子效果好得多.3、本文论述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4、出自本文的成语:淡泊名利、宁静致远5、学习的最正确境界:淡泊宁静6、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多用对偶句,句式整洁,节奏感强,文义周密深刻三、按要求背默:1、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

30、须静也.2、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4、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非淡泪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5、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四、与诸葛亮有关的诗句或对联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八阵图?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对联:“

31、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20.?狼?一、原文及译文: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一一郭沫假设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一个屠户黄昏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 紧跟着走了很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