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春节》教学设计_第1页
《欢乐的春节》教学设计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欢乐的春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1 学生能够通过查字典、同伴互助等方式,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和词语的读法、写法 和用法。2 2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课重点句型的用法,并能模仿其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3 3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4 4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模仿课文一的对话形式进行自由表达。二、过程与方法1 1 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2 2 通过关键词来理清课文的线索。3 3 鼓励学生阅读与本课话题相同或接近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的南方和北方过春节时不同的生活习俗。教学

2、重难点1 1 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生字和词语的认读、识记和应用。2 2 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句型的用法。3 3 指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过春节的图片;音频及视频文件。教学时间5 5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把有关过春节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同学们,请看一下,这张图片上的小朋友和大人在干什么?谁能说一下?二、听录音听生字、生词、课文一和课文二的录音各一遍,让学生纠正发音,培养语感;使学生 对课文内容有整体了解,同时对生字和生词有初步的认识。三、检查预习情况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听写 8 8 个生字:灯、正、农、团、街、世、界、摆。全班集体检查 并纠正错

3、误。四、学习生字“灯、农、正” 教师用卡片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1 1 灯:d dengng,左右结构,火字旁。指照明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的器具。例:电灯、花灯、灯光、灯火等。比较:钉 订 顶2.2.农:n n6ngng,独体字。指农业。例:务家、农民、农村、农活等。比较:浓 脓3 3正:zhzhengng,独体字。指正月。例:正月、正旦等。“正”是多音字,另一个音:z zh hengng。例:正好、正是、正确等。比较:征 证五、学习词语“花灯、正月、农历、团圆”1 1 花灯:名词。用花彩装饰的灯,特指元宵节供观赏的灯。例:看花灯、挂花灯等。 例句:正月十五,妈妈带我去看花灯。元宵节闹花灯的时

4、候可热闹了。2 2正月:名词。表示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例:正月初一、正月初二等。 例句:正月初一就开始拜年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3 3农历:名词。是中国传统历法,与其相对的是阳历。 例句:春节过的就是农历的新年。我奶奶的生日是农历三月二十。4 4.团圆:动词。表示散而复聚。例:家庭团圆、合家团圆等。例句: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中秋节象征着家庭团圆。六、小结1 1 学生自己做本课小结。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例: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呀?2 2 老师总结学习的内容。学习了 3 3 个生字:灯、正、农。学习了 4 4 个词语:花灯、正月、农历、团圆。七、布置作业1 1 口头作业。预习课文一。2.2.书

5、面作业。把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语各写五遍。第二课时、复习让学生在黑板上听写学习过的生字和生词,练习组词和造句。二、导入新课哪个同学能说一下, 除夕晚上人们一般是怎么过的?同学们, 大家看, 老师给你们带了 什么?(出示糖)你们喜欢吗?等会儿老师要把糖奖励给回答问题的同学。三、听录音听生字、生词、 课文一录音各一遍, 给学生纠正发音,使学生对课文一的内容有初步的 了解。四、学习生字“团、街” 教师用卡片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 (可以联系实物讲解)1.1. 团:tutuan n,全包围结构。表示会合在一起。例:团聚、团结、团圆等。 比较:圆 图 国2.2. 街:怕,左中右结构,双人旁。表示街道;

6、街市。例:街道、街灯、街坊、街头等。 比较:彷 征五、学习词语“金鱼、动、摆”1 1 .金鱼:名词。一种观赏鱼。例:金鱼尾巴、一对金鱼等。 例句:我们家养的金鱼非常漂亮。弟弟养了很多金鱼。2.2. 动:动词。表示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例:走动、摇动、搬动、改动等。 例句:微风吹动了树叶。他坐在那儿一动不动。3.3. 摆:动词。表示摇动;安放;排列。例:摆头、摆手、摆放等。 例句:他摆着手表示不同意。艾力把书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六、听录音,跟读课文一,纠正学生的发音七、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一八、学习课文一,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 1 .过春节时热闹吗?2 2.除夕是什么意思?3.3.今天的天气

7、怎么样?4.4. 除夕要于什么?5.5.正月十五要干什么?九、句型练习 学习并掌握疑问句句型“主语 + +动词 + +宾语,是吗对不对对吗是不是”的用法。 学习方式:可以结合课后练习“读一读,换一换”中的句型进行练习。然后,老师用提 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句型提问和回答。例:(1 1)问:今天是星期一,是吗?(2 2)问:现在该上课了,对不对?( 3 3)问:古尔邦节要放假,是吗? 十、小结十一、布置作业1 1口头作业。( 1 1)背诵课文一。(2 2)预习课文二。2 2书面作业。( 1 1)把本课所学的生字、生词各抄写五遍。 (2 2)抄写课文一中你喜欢的句子(不少于3 3 个句子)。第

8、三课时一、复习 1 1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是对联。你们能读一读吗? 2 2让学生在黑板上听写学习过的生字和生词,练习造句。二、导入新课 哪位同学说一说,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呢?(介绍一下放鞭炮的来历)三、掌握生字“世、界、摆” (教师用卡片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1 1 世:shshj半包围结构。表示人的一辈子;或指有世交的关系;社会;人间。例:世 界、世道、世交、世间等。2 2界:jijie,上下结构,田部。表示界限;一定的范围;职业、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 些社会成员的总体。例:界限、届时、地界、边界等。3 3摆:b bdi i,左右结构,提手旁。表示摇动;安放;排列。例:摆动、摇

9、摆、摆脱、 比较:罢四、认读生字“熄、夕、历”1 1.炮:p pao o,左右结构,火字旁,右边是包。表示爆竹。例:炮火、鞭炮等。比较:跑 泡 抱 饱2 2夕:X X独体字。表示晚上。侧:除夕、前夕、夕阳等。比较:歹3 3历:“半包围结构,厂字旁。表示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例:阳历、农历、阴 历等。比较:厉五、学习词语“世界、尾、景、合家欢” (可以用教具、图片等方式)1 1世界:名词。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例:世界各地、世界杯、世 界各国等。例句:我们要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走进儿童文化官就像进了童话世界。 2 2尾:名词。表示尾部。例:尾巴、尾灯、尾声、尾气等. .例句:小兔

10、子的尾巴太可爱了。汽车的尾灯不亮了。3 3景:名词。表示风景。例:美景、风景、景色、景区等。 例句:这里的雪景非常美丽。这里的景色很迷人。 4 4合家欢:名词。表示一家大小合拍的照片。 例句:我们家在公园里拍了一张合家欢。六、学习课文二 1 1让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听一遍课文二的录音。 (1 1)正月十五的晚上,我和妈妈干什么去了?( 2 2)街道上有什么变化?(3 3)花灯做得怎么样?( 4 4)看花灯的人多吗? (5 5)他们全家拍照了吗? 2 2学生根据老师提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大家互帮互学,共同理解课文二的内容。 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回答老师的提问。3 3复习巩固疑问句句型“主语 + +

11、动词 + +宾语,是吗对不对对吗是不是”的用法。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互相提问并回答。七、让学生跟读一遍课文二,然后请学生读课文二八、完成课后相关练习九、小结 十、布置作业 1 1口头作业。(1 1)背诵课文二。( 2 2)熟读本课的生字和生词。2 2书面作业。( 1 1)把本节课所学的生字、生词各抄写五遍。 (2 2)抄写课文二中你喜欢的句子(不少于3 3 个句子)。第四课时一、导入新课 1 1让学生分角色、分组朗读课文一和课文二,用提问的方式检查课文复习情况。 2 2完成课后练习“读一读,换一换” ,训练学生的替换能力。3 3完成课后练习“读一读,扩一扩” ,巩固句型。先由四人小组朗读

12、,再进行大组和全 班朗读。各小组可以自己造句,然后,各小组进行造句比赛。4 4完成课后练习“写一写,练一练” ,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二、小结三、布置作业1 1口头作业。背诵课文一和课文二。2 2书面作业。( 1 1)完成课后练习四“写一写,抄一抄” 。(2 2)根据本课学习的句型造两个句子。第五课时一、导入新课1 1完成课后练习“听一听,选一选” 。先让学生看选项,再播放录音,让学生选择正确 的答案。注意让学生养成安静、专心听录音的习惯。2 2以提问的形式复习并抽查课文二背诵的情况。 3 3默写课文二,进行书写能力的训练。4 4拓展练习。完成课后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然后各小组进行汉语表达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说得最好。5 5读儿歌。学生自己先读儿歌,然后老师领读。6 6学生分小组做游戏“看一看,说一说” 。注意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激发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