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报告编号:第页共页受控编号: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工程名称:检测代码及项目:检测单位名称委托单位: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声 明1、本报告无检验检测报告专用章及其骑缝章无效;2、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签名无效;3、本报告涂改、增删无效;4、报告复印页数不全、未加盖检验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5、对本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检测单位提出检测单位资质证书编号:检测单位地址:邮政编码: 电话:目录1工程概况 42 检测I述 53检测设备及其安装 64 测试后注浆的要求 95检测结果与分析 96 结论 11附表1XX号桩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 12附表4
2、XX号桩自平衡法静载荷试验计算书 13附图1XX号桩的上、下段桩的荷载-位移曲线,荷载箱上、下位移 -时间对数曲线 14附图4抽检桩平面位置示意图 14附图5XX号桩现场检测照片 14附件1工程质量现场检测见证确认表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见表1。表1工程概况表工程名称XX建设地点XX结构形式概述XX结构,上部XX层,地下XX层地基基础设计等 级XX桩基概况类型XX基础形式XX总桩数XX桩端持力层XX设计竖向抗压 承载力特征值(kN)XX设计混凝土 强度等级XX桩身直径(mm)XXXX功效桩长(m)XXXX(由相关方提 供)力底直径(mm)XXXX地质条件简 述委托方提供的*院XX岩土勘察报告,揭露
3、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土层、厚度、岩土层侧阻和端阻等必要物理力学指标等)报告编号:第页共页2检测概述2.1 检测目的及方法采用自平衡法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2 检测依据1设计图纸;2相关方确认的检测方案;3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GJ/T 403-2017);4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技术规程(DBJ/T 45-031-2016)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 2014)。2.3 检测仪器设备所用仪器设备均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仪器设备如表2.1所示。表2.1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仪器设备型格编p检定/校准证书编号检定/校准后效期1荷载箱1
4、2荷载箱23荷载箱34自动仪5压力感器6位移传感器17位移传感器28位移传感器39位移传感器410位移传感器511位移传感器62.4 抽检数量2.4.1 根据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GJ/T 403-2017)第3.1.1条:自平衡静载试验的检测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应少于一条件下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2.4.2 本工程桩总数XX根,根据上述规定及委托方要求,本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 试验抽检XX根,满足验收规范及设计要求。抽检桩位置由参建各方共同确定(详见附图4)。2.4.3 抽检桩基本参数见表2.2,自平衡静载试验
5、荷载箱参数见表2.3。表2.2抽检桩基本参数表抽检桩编号123成桩类型桩承载性状类型端承桩摩擦桩端承摩擦桩或摩擦 端承桩桩径(mm)扩大头直径(mm)桩端持力层名称桩端持力层设计取值(qpk)桩顶标高(相对由000)检测时桩长(m)单桩设计承载力特征值(kN)荷载箱埋设位置(m)成桩日期检测日期注浆完成日期注:桩顶标高、桩长由施工方提供。表2.3自平衡静载试验荷载箱参数序号埋设工程桩编 号外径(mm)内径(mm)高度(mm)额定压力(MPa)额定出力值(kN)额定行程(mm)3检测设备及其安装3.1 仪器设备3.1.1 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装置可由下列系统组成(图 3.1.1):图 3.1.11
6、荷载箱、高压油管、加载油泵、油压测量仪表组成的加载系统;2位移传递装置、位移传感器、位移基准装置组成的位移量测系统;3采集压力和位移数据并据此对加载进行控制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3.1.2 检测用仪器设备应在检定或校准的有效期内,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检查调试。3.1.3 检测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及设备应具备检测工作所必需的防尘、防潮、防振等功能, 并应能在适用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3.1.4 荷载箱应按基桩类型、检测要求及基桩施工工艺正确选用;荷载箱的技术要求应符 合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GJ/T 403-2017)附录A的规定。3.1.5 采用连接于荷载箱油路的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测定油压
7、,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精度均不应低于0.5级,量程不应小于60MPa ,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 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额定工作压力的 80%。3.1.6 位移传感器官采用电子百分表,测量误差不得大于0.l%FS,分辨率不得低于0.0lmm。荷载箱处的向上、向下位移应各自采用一组位移传感器,每组不应少于 2个, 且应对称布置。3.1.7 检测桩侧阻力、桩端阻力、桩身截面位移时,桩身内传感器位移杆(丝)的埋设应符合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GJ/T 403-2017)附录B的规定。3.2 设备安装3.2.1 荷载箱的埋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受检桩为抗压桩,预估极限端阻力小于预
8、估极限侧摩阻力时,应将荷载箱置于 桩身平衡点处;2当受检桩为抗压桩,预估极限端阻力大于预估极限侧摩阻力时,可将荷载箱置于 桩端,并在桩顶采取一定量的配重措施;报告编号:第页共页3当受检桩为抗拔桩时,荷载箱应置于桩端;下部提供的反力不够维持加载时,可 采取加深桩长或后注浆措施;4当需要测试桩的分段承载力时,可布置双层荷载箱,埋设位置应根据检测要求确3.2.2 荷载箱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 °1荷载箱应平放于桩身的中心,荷载箱位移万向与桩身轴线夹角不应大于1 ;2对于灌注桩,试验荷载箱安装宜按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GJ/T403-2017)附录C进行;3对于预制混凝土管
9、桩和钢管桩,荷载箱与上、下段桩应采取可靠的连接方式。3.2.3 位移杆(丝)与护套管应符合下列规定:1位移杆应具有一定的刚度,确保将荷载箱处的位移传递到地面;2保护位移杆(丝)的护套管应与荷载箱焊接,多节护套管连接时可采用机械连接或 焊接方式,焊缝应满足强度要求,并确保不渗漏水泥浆;3当护套管兼作注浆管时,尚应满足注浆管的要求。3.2.4 基准桩和基准梁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准桩与受检桩之间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 3倍的受检桩直径,且不应小于 2.0m;基准桩应打入地面以下足够的深度,不宜小于1.0m;2基准梁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3固定和支撑位移传感器
10、的夹具及基准梁应减小受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当基准梁暴露在阳光下时,应采取有效措施。3.3 加载方法:慢速维持荷载法。3.4 检测加载卸载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每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值的1/10,其中,第一级加载量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2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宜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且应逐级等量卸载;3力口、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且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 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4采用双层荷载箱时,宜先进行下荷载箱测试,后进行上荷载箱测试。4测试后注浆的要求对于在工程桩上完成的检测,由于抗压桩荷载箱埋设在设计桩端标高以上,
11、为确保 测试后桩正常使用,施工单位应对抗压桩测试时荷载箱部位产生的缝隙进行注浆处理。测试时,组成荷载箱的千斤顶缸套和活塞之间产生相对滑移,荷载箱处的混凝土被 拉开(缝隙宽度等于卸载后向上向下残余位移之和),但桩身其他部位并未破坏,上下 两段桩仍被荷载箱连在一起。测试后,通过位移杆(丝)护套管,用压浆泵将不低于桩 身强度的水泥浆注人,受检桩就仍可作为工程桩使用。这是因为 :1注浆不仅填满荷载箱处混凝土的缝隙,使该处桩身强度不低于试验前,而且还相 当于桩侧注浆,使荷载箱以上10m左右范围内的桩身侧摩阻力提高 40%80%。也就是 说,测试后的桩经注浆处理承载力比原来要高。2测试时已将桩底土压实,测
12、试后的桩沉降量要比测试前小很多。3由于荷载箱置于桩的平衡点处(大都靠近桩底),该处桩身主要承受竖向压力, 且数值不超过桩的竖向极限抗压承载力的一半。荷载箱处进行注浆后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5检测结果与分析5.1 检测过程简述1 X号桩,当测试荷载加至XXkN历时XXmin观测,荷载箱上、下位移及桩顶位移 已达到相对稳定,终止加荷,然后分级卸荷至零。详见附表1。当加载至XXkN时,在桩身混凝土没有破坏的条件下,根据公式以及其它相应条文, 按检测结果计算得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Qu= (Quu-W) /y+Qud=(注:计算过程)2 X号桩,.3 X号桩,.5.2 检测结果与分析1抽检桩自平
13、衡法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见表 5.1;2抽检桩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见附表 1至附表3;3抽检桩自平衡法静载荷试验计算书详见附表 4至附表6;4抽检桩的上、下段桩的荷载-位移(Q-s)曲线,荷载箱上、下位移-时间对数(s-lgt )曲线见附图1至附图3;5抽检桩平面位置示意图见附图 4;6现场检测照片见附图5至附图7;(现场试验装置及末级照片)7检测过程由监理单位见证,工程质量现场检测见证确认表见附件。表5.1抽检桩自平衡法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工程 桩编 号荷载箱承 压刚性板 直径(mm)设计单桩 承载力特 征彳t (kN)取大加 载值(kN)荷载箱顶向上位 移(mm)何载箱底向卜位移(mm)推算单
14、桩竖向 极限承载力(kN)向上总 位移残余沉降值问卜总 位移残余沉降值8结果分析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GJ/T 403-2017)中的有 关规定,结合现场检测结果而绘制的各抽检桩曲线来分析,本次所抽检的X根工程桩中,抽检桩的上段桩的极限加载值-荷载箱上位移(Quu-Su)曲线、下段桩的极限加载值-荷载 箱下位移(Qud-sd)曲线均未出现明显陡降起始点(即第二拐点),荷载箱上位移-时间对数(su-lgt)曲-线、荷载箱下位移-时间对数(sd-lgt)曲线的尾部均未出现明显弯曲的 现象,各抽检桩的曲线属于缓变型曲线。经综合分析,本次抽检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 承载力均为
15、XXkN 。6结论本次抽检的X1号、X2号、X3号工程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均为 XXkN ,均 满足设计要求。检测单位名称:XXX20XX年XX月XX日检测人员:(上岗证号: 号)(上岗证号: 号)报告审核:报告批准:附表1: XX号桩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工程桩编号:一、各级加荷载作m下各测点上、下位移值序 号Qu值 (kN)柿我相出 力值(kN)本级历时 (min)何卜(mm)向上(mm)本级累计本级累计123456789二、各级卸荷载后各测点回弹值12345报告编号:第 页共 页附表4: XX号桩自平衡法静载荷试验计算书工程桩编号:桩径二XXmm桩长=XXm上段桩的桩长=XXm 下段
16、桩的桩长=XXm桩基岩土参数建议值及土层厚度土层名称及土层编号qsik(kPa)qpk(kPa)土层厚度(m)备注对应地勘资 料复印件详 见归档资料根据勘察报告资料结果推算:上段桩极限侧阻力=上段桩自重二上段桩极限上托力合: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容许值q为:下段桩极限侧阻力=下段桩极限端承力=下段桩极限承载力合: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Qu= (Quu-W) / r+QudQu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kN);Quu上段桩的极限加载值(kN);Qud 下段桩的极限加载值(kN);W荷载箱上段桩的自重与附加重量之和(kN )1,附加重量应包括设计桩顶以上超灌高度的重量、空桩段泥浆或回填砂、土自重,地下水位以下应取浮重度计算;Y 受检桩的抗压摩阻力转换系数,宜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硅藻泥行业前景趋势调研及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真丝丝巾产业市场运行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镉行业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工业通风与除尘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昌学院《材料力学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州学院《分布式数据库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桥梁施工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立达学院《广告策划与新媒体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物化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数据库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欢乐运动会:1 我为班级出把力》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 2025年中智集团及下属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东2025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国牛排2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
- 科创板知识题库试题及答案
- UL1450标准中文版-2019电动空气压缩机真空泵和涂装设备中文版第四版
-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一等奖
- 物业社区文化活动培训
- 采购员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