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_第1页
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_第2页
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_第3页
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_第4页
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治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 .1可有外伤后治疗不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2腰背部酸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及劳累后可使病症加重;3腰背部有固定压痛点或压痛较为广泛,背部肌肉僵硬,沿竖脊肌走行方向常可触到条索状的改变;4 X线检查无阳性体征.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邱贵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2021年进行诊断.1腰背部、臀部广泛疼痛,常因剧烈活动或严寒诱发;并具引发放射区,即重压肌筋膜区皮下结节,除在该点有酸胀感外,还可在该点周围或距离稍远区域引

2、发疼痛或肌紧张;2腰部活动受限、肌肉痉挛,局部患者有明确的疼痛扳机点;3 X线检查无阳性体征.二证候诊断1.风寒湿阻证:腰部疼痛板滞,转侧不利,疼痛牵及臀部、大腿后侧,阴雨天气加重,伴恶寒怕冷.舌淡苔白,脉弦紧.2.湿热蕴结证:腰背部灼热疼痛,热天或雨天加重,得冷稍减或活动后减轻;或见发热、身重,口渴、不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3.气血凝滞证:晨起腰背部板硬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活动后减轻.舌暗苔少,脉涩.4.肝肾亏虚证:腰部隐痛,时轻时重,劳累后疼痛加剧,休息后缓解.舌淡苔少,脉细弱.二、治疗方法一外治法1.手法治疗1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由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施行揉按和才衮

3、法.点按肾俞、腰阳关、八髅和腰痛区阿是穴.双手拇指在激痛点上反复揉按,如果触及到筋结或筋束,可用捏拿、分筋、弹拨、掐揉等手法松解,恢复其舒缩功能术者以掌根或小鱼际肌着力,在患者腰箭部施行揉摸手法,从上而下,反复进行35次,使腰箭部感到微热.隔日1次,7次一疗程.2考前须知:急性期或体质较弱,或孕妇;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等疾病患者;体表皮肤破损、溃烂或皮肤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等,忌用或慎用手法.2.外用中药1中药熏蒸熏洗:以中药热熏洗腰背部.推荐方药及用法如下:熏洗汤加减,透骨草、伸筋草、归尾、寻骨风、川断、海桐皮.根据辨证适当加减.上药加水1500ml浸泡1小时,文火煎开 1

4、0分钟后备用.采用自动熏蒸床熏洗患处,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考前须知:重症高血压、心脏病、急慢性心功能不全者,重度贫血、动脉硬化症,心绞痛、精神病、青光眼等;饭前饭后半小时内、饥饿、过度疲劳;妇女妊娠及月经期;急性传染病;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年龄过大或体质特别虚弱的人禁用中药熏蒸熏洗.2中药贴敷: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具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作用的中药膏外敷.3.穴位注射疗法用当归注射液或香丹注射液循经取穴或痛点注射.4.针灸治疗针刺阿是穴、肾俞、腰阳关、委中、昆仑等穴,亦可使用电针,或配合艾灸.5.拔罐疗法1操作方法:俯卧位,暴露拔罐部位,薄薄涂上凡

5、士林油膏.用血管钳夹取95%乙醇棉球,点燃.左手持罐,罐口向下,右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血管钳,迅速伸入罐内绕一圈,立即抽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穴位上,如肾俞、腰阳关、八髅和腰痛区阿是穴等.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1015分钟.起罐时,左手按住罐口皮肤,右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隔日一次,7次为1个疗程.2考前须知: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孕妇,月经期或有出血倾向者;有严重心脑疾患或脏器衰竭以及精神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软组织感染倾向者等,忌用拔罐治疗.二其他疗法1.物理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红外线、超短波、TDP、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仪、蜡疗等.2.镀

6、针治疗1操作方法定位:患者触诊寻找压痛点或筋结点,用指端在皮肤垂直向下做“十字压痕,注意“十字压痕的交叉点对准压痛点的中央.消毒:按局部常规消毒.进针:针尖对准皮肤“十字压痕的中央,快速进针,当镀针穿过皮下时,针尖的阻力较小,进针的手下有种空虚感,当针尖刺到深筋膜时,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持针的手下会有反抗感.松解:松解是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针刺的深度以镀针穿透筋膜即可,不必深达肌层,这样可以预防出血及减少术后反响.出针:完成松解以后, 用持针的棉球或纱布块压住进针点,迅速将针拔出,按压进针点12分钟.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2考前须知:针具要严格消毒,预防感染.局部软组织存在炎症反响、有出血倾向

7、、严重心脑疾患或脏器衰竭及肝肾等疾病及糖尿病患者忌用.3.小针刀治疗1操作方法:选择痛点或软组织条索处,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针刀局部进行粘连带的松解,刀法有:切、割、推、拨、针刺等,一般1次即可,不愈者隔7天做第二次.超微针刀疗法:选择痛点或软组织条索处,无需麻醉,直接针刺,切割深浅筋膜13刀.2考前须知:刀具要严格消毒,预防感染.施术部位皮肤有炎症表现者;施术部位有重要器官、大血管、神经干等无法避开,可能引起损伤者;孕妇,月经期或有出血倾向者;有严重心脑疾患或脏器衰竭以及精神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软组织感染倾向者等,忌用小针刀治疗.4.梅花针治疗1操作方法:将针具及皮肤常规消毒后

8、,手握针柄,针尖对准叩刺部位,使用腕力,将针尖垂直叩打在皮肤上,并立即提起,用力要均匀柔和,遍刺腰部疼痛部位,3日1次,3次1疗程.2考前须知:局部皮肤有疮疡?破溃或损伤等,孕妇、月经期或有出血倾向者;有严重心脑疾患或脏器衰竭以及精神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软组织感染倾向者等,忌用梅花针治疗.5.封闭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当归注射液等进行封闭治疗,每周一次,2次为一疗程.严重心、肝、肾脏疾病;局部软组织感染;糖尿病、月中瘤及结核病,禁用局部封闭.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风寒湿阻证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推荐方药:舒筋活血汤加减.独活、羌活、防风、荆芥、当归、续断、青皮、牛膝、杜仲、红花、枳壳等.中成药:独活寄生合剂、金乌骨通胶囊等.2.湿热蕴结证治法:清热除湿,舒筋止痛.推荐方药:四妙散加减.苍术、黄柏、牛膝、慧以仁、川茸等.中成药:四妙丸、痛风定胶囊等.3.气血凝滞证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荒、川茸、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灵脂炒、香附、牛膝、地龙等.中成药:七厘散等、盘龙七片、通滞苏润江胶囊等. 4.肝肾亏虚证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推荐方药:补肾壮筋汤加减.当归、熟地黄、牛膝、山茱萸、扶苓、续断、杜仲、白芍、青皮、五加皮等.中成药:养血荣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