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阅读练习汇编(含答案)_第1页
《幼时记趣》阅读练习汇编(含答案)_第2页
《幼时记趣》阅读练习汇编(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时记趣阅读练习汇编(含答案)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蚁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7.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必细察其纹理必

2、先苦其心志B .以虫蚁为兽扶苏以数谏故C.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D. 驱之别院盖追先帝之殊遇&用讲述大意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A.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B.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9.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文:10. 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语是()A.明察秋毫B .物外之趣C .怡然称快11. 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答:7. A(A代它B把;因为。c被;给。D代它;的。)8 .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庞然大物:指高大的东西。也用来形容外表强工团大实际却很脆弱的东西。9 .

3、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10 B 11 童年的 我”,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我善于观察和发现,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821题。(18分)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选自两小儿辩日)乙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

4、,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 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18.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盘盂(y u)B .探汤(t mg)C 鹤唳(1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日始出时去人近()(2)故时有物外之趣(3)日初出沧沧凉凉()(4)项为之强(20.翻译句子。(6分)(1)孰为汝多知乎?译文:(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译文:D 怡然(y )21 甲乙两段文字均表现了儿童的聪明智慧,但各有侧重。甲段通过对话表现了儿童的特征,乙段则通过描写表现了儿童的特征。你欣赏这两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吗?请

5、简要说说你的理由。(6分)18 . A(2分)19 . 去:距离 故:所以(3)苍苍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4)强:通僵”僵硬的意思。(以上每小题1分,共4分)20 . (1)谁说你见多识广呢?(或:谁说你很智慧 呢?谁说你很聪明呢?)(2)(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以上每小题3分,共6分。孰、汝、知、私、拟”等几个词要落实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得满分。如个别重点 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12分。翻译的句子与原意相差甚远的.不给分。)21.探求事理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凝神观察,大胆想象,富有好奇心示例;欣赏第一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是因为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6、,大胆质疑;欣赏第二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因为他能 专注地观察事物,且能驰骋想象,这能大大地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本题6分,前两空每空2分,意义相近即可。后一问 2分,分析合理即可。第二空中的三句答案任答出一句都可 给满分)22 略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 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

7、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吓蟆,舌一吐 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7、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A、细察其纹理(细小)B果如鹤唳云端(果真)C、方出神(正)D徐喷以烟(慢慢地)1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每句2分)(1) 蹲其身,使与台齐。译文:(2)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文:19、课文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分)答:17、( 2分)A18、( 4分,每句2分)(1 )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2)舌头一吐,两

8、只小虫全被它吃掉。19、( 3分)(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写出内容 1分,写出理由2分。示例: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理由:正当我”看得格外入神时,癞虾蟆破坏了 我”的兴致。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这充分地写出了我”儿时的天真活泼和独特的生活情趣。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213题。(8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 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 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9、,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 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 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2本文第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像,第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察。请从这 两段中各找一个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丰富想像: 仔细观察: 13本文生动描述了 时有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请任选两件加以概括。(4分)丰富想像的语句如: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仔细观察的语句如:见二虫斗草间舌一吐而二虫尽

10、为所吞每空2分,共4分。3观蚊如鹤 神游草丛(花台)鞭驱虾蟆(观虫斗,驱虾蟆)每空2分,共4分。(概括合理均可)五阅读下文,完成5-8题。(15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 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

11、一吐 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5、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 )项为之强 强: ( 2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 (3)捉虾蟆,鞭数十鞭:6、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答:7、 本文记述了几件什么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答:。8、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5分)答:5、通僵”,僵硬被鞭打 6、遇见细小的东西必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事物之外的乐趣。7、本文记述了观飞蚊、观草木、观虫斗三件趣事8、这些小事之所以能成为作者幼年时的趣事, 是因为作者对这些事物进

12、行了细致的观察, 并对所观察 的事物进行大胆而富有童心的联想和想象,这启示我们应当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永葆童心,敢 于想像联想,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少年。(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 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1.幼时记趣选自 ,作者,字,苏州人,代作家。2 .解释字词。(1)拟()2 )强()(3)素()(4 )唳()3 .翻译下列句子。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作青云白鹤观4.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13、”这句话既是夸张又是比喻,为什么这样说?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二)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 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 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 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哪两件事?_2 .给加粗的字注音。 以土砾()凸者为邱 凹者为壑()3 .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凹者为壑() 捉蛤蟆,鞭数十()4 .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5. 分别指

14、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常蹲其身()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怡()然自得盖一癞蛤蟆()也不觉呀然惊恐()以土砾凸者为邱()使与台齐()余年幼,方出神()神游其中,怡然自得()鞭数十,驱之别院()6 .翻译句子:(一) 1.浮生六记 沈复 三白清2 . (1)比做(2)僵硬(3)白色的(4)鸣叫。3 .我心里这样想,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我把这个景象)比做 青云白鹤”的景观。4 把蚊子的鸣叫声当作雷声,当然是比喻;而蚊声无论 如何也没有雷声大, 所以是夸张。这句话强调了作者的 心之所向”和全神贯注,起到了突出中心 的作用。(二) 1.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2 .

15、砾(I怡(y D壑(h e)癞(I di) 3 . 山谷惊异的样子用鞭子打碎石4 .在同把正5 .自己丛草、虫蚁、 土砾 二虫 癞蛤蟆 6 用鞭子打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舌头一吐,二虫全 部被它吞下。基础题(1)藐小()(2)鹤唳()(3)怡然()(4) 土砾()(5)丘壑()(6)庞然()(7)童稚()(8)凹凸()()(9)癞蛤蟆()()()为下列加粗词的词义选择正确答案。(16分)(1)作青云白鹤观()A.作为B.当作C .造成D .制造(2)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A.观察B .明白C .考察D .苛求(3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A.完成设计 B .成全打算C .现

16、成横行D .成为比作(4)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A.明亮B.光明C.眼力D.透明(5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A .僵硬B.强硬C.强大 D.超强(6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A .机关 B.神气C.精神 D.神灵(7)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A.白色B .单纯C .原有D.向来(8 )故时有物外之趣()A.特意B .故意C .原因D .因此2.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2 分)A. 做B.当作 C .认为 D .因为 E .被F.是(1)项为之强()(2)以丛草为林()(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4 )凹者为壑()4.其”字通常有下列几种意思,请给句中的其”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7、8分)A.第三人称代词B .自己的 C .这、那 D .连词(1)神游其中()(2)常蹲其身()(3)使其冲烟飞鸣()(4)必细察其纹理()5.解释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2 分)(1)拔山倒树而来()(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6.写出下列各句中 之”的用法相同的两项(4分) ()()A. 观之正浓B .驱之别院C .故时有物外之趣D .项为之强7.先解释加粗字的意思,然后翻译句子。(8分)(1)-癞蛤蟆也。(2)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填空。(2分)幼时记趣选自 ,作者,字,苏州人,代作家。(一)1.浮生六记 沈复 三白清2 . (1)比做(2)僵硬(3)白色的(4)

18、鸣叫。3 . 我心里这样想,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我把这个景象)比做 青云白鹤”的景观。4 .把蚊子的鸣叫声当作雷声,当然是比喻;而蚊声无论 如何也没有雷声大, 所以是夸张。这句话强调了作者的 心之所向”和全神贯注,起到了突出中心 的作用。(二) 1.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2 砾(I怡(y D壑(h e)癞(I di) 3 山谷惊异的样子用鞭子打碎石4 .在同把正5 .自己丛草、虫蚁、 土砾 二虫 癞蛤蟆 6 .用鞭子打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舌头一吐,二虫全部被它吞下。综合题1. 课文描写了童年时期的哪些趣事?作者笔下的种种事物为什么能写得如此真实生

19、动,富有生活情趣?2 仔细阅读课文第一、二两段,然后答题。(1)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词句加以分析。(不少于两处)(2) 作者儿时 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3) 这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基础题1. ( 1) mi do (2) l i( 3) y ( 4) l i( 5) he (6) p ang ( 7) zh i(8) ao t u (9)l ai ha ma2. ( 1)B (2)A( 3)D(4)C( 5)A ( 6) C ( 7) A (8) D3. ( 1)D (2)B( 3)E(4)B4. ( 1)C (2)B( 3)A(4)A5.

20、( 1)连词,表修饰(2)连词,表承接6. A、D (均代情景”)7. ( 1)句首发语词,解释原因,相当于 原来是”原来是一只癞蛤蟆。(2)均为动词,意 思分别为鞭打”,赶”(我)心神安定下来,赶忙捉住蛤蟆,鞭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浮生六记沈复三白清综合题1. 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三件趣事:观蚊如鹤、观虫相斗、鞭打蛤蟆。因为具有细致的观察力、 丰富的想像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2. ( 1)如 夏蚊如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并隐含比喻的修辞手法。 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是细节描写,表现了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中吐和 吞”两个动词,极为生动地

21、表现了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动作的迅速,准确传神。(2)原因是: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3)这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 总分”关系(或 先总后分”)。等第评定参考意见:优:解答第一题要点要具备,解答第二题既找出例子,又能作具体分析。良:第一题要点略有缺漏,第二题只分析一例。中:第一题只答1点,第二题仅写出例子,未作出分析。下:第一题概括不准确,第二题举例分析均不正确。基础储备卷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余忆童zh ()时果如鹤l ()云端以土 1()凸者为邱凹者为he()y()然自得半一 la h ama ()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2 分)明察秋毫()见藐小

22、微物() 心之所向()徐喷以()烟作青云白鹤观()()其冲烟飞鸣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驱之()别院常蹲其身( )3、积累:(5分)幼时记趣节选自 ,作者是 ,他是朝家。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中,心之所向, 。4、翻译下列句子:(10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中。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5、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5分)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中的 山”和 树”指什么(用文中原话)? (4分) 文章所记童趣有多种,请用文中句子举例:(6分)A、有想象之趣,

23、例如: B、有细察之趣,例如:C、有童稚之趣,例如: 在童趣里,作家告诉了我们怎样获得物外之趣”请简洁地说说。(5分)综合提升卷文言文比较阅读(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 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 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 二虫

24、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二)余扫墓山中,检有峦纹可观之石,归与芸商曰:用油灰叠宣州石于白石盆,取色匀也。本山黄石虽古朴,亦用油灰,则黄白相阅,凿痕毕露,将奈何?”芸曰:择石之顽劣者,捣末于灰痕处,乘湿糁之,干或色同也。”乃如其言,用宜兴窑长方盆叠起一峰:偏于左而凸于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廛岩凹凸,若临江石砚状;虚一角,用河泥种千瓣白萍;石上植茑萝,俗 呼云松。经营数日乃成。至深秋,茑萝蔓延满山,如藤萝之悬石壁,花开正红色,白萍亦透水大 放,红白相间。神游其中,如登蓬岛。置之檐下与芸品题:此处宜设水阁,此处宜立茅亭,此处 宜凿六字曰 落花流

25、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可以眺。胸中邱壑,若将移居者然。一夕,落。(浮生八记闲情记趣)1、解释加点的词:又留蚊于素帐中()怡然自得()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捉虾蟆,鞭数十()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检有峦纹可观之石() 凿痕毕露()此处宜设水阁()尚干造物忌耶()猫奴争食,自檐而堕,连盆与架顷刻碎之。余叹曰:即此小经营,尚干造物忌耶!”两人不禁泪2、 选出与 观之正浓”中 之”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心之所向B、昂首观之 C、乘湿糁之D、置之檐下与芸品题3、选出与偏于左而凸于右"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拔山倒树而来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C至

26、之市,而忘操之D、自檐而堕4、找出通假字并解释。(9分)A、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通B、 检有峦纹可观之石通C、 以土砾凸者为邱通以土砾凸者为丘(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干或色同也(6、翻译句子:(4分)神游其中,如登蓬岛。)乃如其言()经营数日乃成()如藤萝之悬石壁()连盆与架顷刻碎之()5、辨析句中加点的词语:(16分)胸中邱壑,若将移居者然。7、请说说(一)文中发现的 物外之趣”(二)文中小经营”的设置都依赖作者的什么才能实现的? 新颖考题集萃卷(一)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27、技止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 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此耳! ”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 悲夫!1、解释加点的词:(8分)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以为且噬己也()放之山下()蔽林间窥之()虎大骇() 驴不胜怒()技止此耳() 卒不敢取()2、和益习其声”中其”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先自度其足B、神游其中C、必细察其纹理D、使其冲烟飞鸣3、选出 然”字解释不相同的一项()(4 分)A、慭慭然莫相知B、不觉呀然惊恐C、然往来视之D、怡然称快4、 对下面句中加点词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而)B、虎见之,庞然大物,以为神(把 当作)C、虎因喜(于是)D、向不出技(向来)5、翻译句子:(2分)今若是焉,悲夫!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