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两篇(附课堂教学实录)_第1页
《认识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两篇(附课堂教学实录)_第2页
《认识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两篇(附课堂教学实录)_第3页
《认识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两篇(附课堂教学实录)_第4页
《认识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两篇(附课堂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认识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一)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选手,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认识轴对称图形 。 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教育部审定 2013 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第一课时“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内容,第 28、 29 页及练习七。(二)说教材分析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这是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是图形运动方式之一。本节课则是认识轴对称图形,这是学生要求在第

2、一学段学习的内容。对此,学生在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中的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在这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空间观念。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 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儿童心理特征,本节课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直观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辨认轴对称图形。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对称现象,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

3、系,感受数学美。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准确 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判断生活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四、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鉴于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以及标准( 2011) 的要求, 教学时应注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 帮助学生认识对称现象,再过渡到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体现数学的学科特征。同时,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在学生抽象的图形知识时, 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而观察与动手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应多次加以利用。因此,我采

4、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辩一辩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机会,在观察与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和发现,感知并掌握对称的特征。五、说教学流程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 设计如下教学程序: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认识对称;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研究对称;第三个环节:学以致用,内化对称。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认识对称。首先创设情境,参观“对称王国” , 导入新知。课件演示对称图片,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并引导他们去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安排小组讨论并汇报, 老

5、师适时点拨。 预设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很直观地感知出这些物体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形状和大小都完全相同,能说出“左右一样”“两边一样”等等的话语,从而认识对称现象。师:你猜猜对折后会发生什么情况?(演示图形两侧重合的动画过程)师小结: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这些图形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像这样两边一样的图形,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 (板书课题:对称)然后,即时做判断题数学书第 29 页做一做,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从直观观察作出判断,进一步掌握对称的特点:两边一样,能完全重合中。最后,通过小精灵的提示: “这些都是对称的,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现象?”,让学生说说生

6、活中的对称现象,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老师也提供素村,如民间艺术剪纸,美丽的建筑物,神奇的大自然等欣赏生活中的对称。 (欣赏片配有音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对称的美,丰富学生的视野,同时与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对称做了一个呼应,将抽象的语言相信变为直观的事物欣赏)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研究对称。例 1 以动态操作的方式教学轴对称图形。我通过示范剪纸及图文结合的方式给出折纸片、 画图和剪纸片的过程, 展现了形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进而达到以下 3 个目的: 首先, 使学生明确对折后剪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其次, 使学生通过折痕认识对称轴; 最后, 使学生明确用对折的方法可以判断一个

7、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为保证操作的有效性,我会通过合适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其教学目的。第一,向学生提出任务: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师提问:怎样才能使图形左右形状一样?学生同位讨论,并汇报(对折) 。师问“为什么要对折纸?”预设学生会说因为对折再剪, 两边才会一样, 使学生体会到是为了使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以“为什么只在一边画图?”使学生体会到因为对折了,剪出来的两部分是同样的,能完全重合。第二,学生动手实践,教师适时指导。第三,展示学生作品,认识对称轴。师: 老师展示的这些作品, 虽然形状、 大小不同, 但是它们有一点相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会说有一条折痕。 师又以 “观察展

8、开的剪纸上的折痕, 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 师小结: 像这样通过对折,再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就叫作对对称轴。教师指导学生在剪出来的图形上描出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完善板书)在通过展示-观察-讨论,抽象归纳出这些图形都要沿着中间的直线对折,图形两边比起来是完全一样的,而我则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概念。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 动眼观察, 动脑思考和动口归纳,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第三个环节:学以致用,内化对称。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

9、习。第一层,基础练习。首先,我出示直观判断题,即数学书第33 页练习七第一题和第二题。通过直接观察,判断,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认识。师:既然数字图案中有轴对称图形,那请你想一想,在英文字母图案中,又有没有轴对称的英文字母呢?请你说一说。这两题是巩固轴对称图形的基本习题, 都采用学生熟悉的素材, 既可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可以开阔学生眼界,联想到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然后,出示数学书第36 页第 13 题“猜图形” ,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想象出完整的图形,作出正确的猜想民。第二层,综合练习。在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完成数学书第 33 页第 3 题,些题借助剪出的图形和剪

10、剩的材料,让学生依托想象解决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师 : 老师这还有一些剪纸,但剪下来的图形和剪剩下的纸边并不对应(出示课件) , 你能猜出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的纸上剪下来的吗?第三层,拓展练习。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对称轴,意在让学生明白观察的角度不同,找到的对称轴也不同;同一个轴对称图形能有多条对称轴。师: (出示长方形纸片)它是对称吗?它有几条对称轴?师:观察是一种好方法。除了观察,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进一步来验证?(对折)请大家拿出长方形的卡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1同桌合作动手完成并交流2学生代表演示师:对!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课件显示对称轴)提问: 正方形有

11、几条对称轴呢?圆呢?用对折的方法找出正方形和圆形的对称轴。3学生动手折纸后全班演示,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逐个演示操作过程。重点指导圆,并启发学生说出: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课件显示)5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能在一个对称图形里面找出不同的对称轴。不同的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数量也不同。有的只有一条,有的有两条,有的有无数条。在拓展部分,让学生动手折一折,依次折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对称轴, 这部分知识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边实践、边汇报,让学生得出结论。既培养了学 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充分体现了 “自主、合作、探究”的 新理念。六、说板书设计。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两边一样,能完全重合

12、对称轴:折痕(虚线)学生作品展示认识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二)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轴对称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评价与反思几个方面 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图形的对称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 而作 为新课程中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 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对称的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 掌握对称的方法以及学会分辨对称图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结合实例, 初步感知对称现

13、象。 能辨认轴对称图形。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参与对称现象的探究活动,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数学美。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难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二、说教法实践操作法 : 二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 学习数学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 是一个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而生动的思维活动。 因此, 本节课在设计运用电子白板中的部分功能, 并让学生动手撕一撕、辨一辨、剪一剪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运用多感官参与

14、学习,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多依赖直观这样一个矛盾, 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二、说学法情景学习法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让学生从身边事例出发,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小组合作法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能用数学进行交流, 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 在合作中探索、 发现和发展使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三、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生活实践, ,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出示游乐场主题图动画, 利用电子白板中的聚光灯分别找出游乐场中每项游乐设施, 再用放大镜功

15、能进行放大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揭示对称现象。并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玩”引出本课教学内容。2、探究新知,感受体验在此环节出示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 小、图案上观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时。利用电子白板中的窗口播放器演示图 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过程。在学生形成初步感知后,引 导学生总结得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3、应用反馈,巩固新知紧接着动手操作,剪一件上衣。利用电子白板中的窗口播放器演示剪上衣过 程,让学生跟着剪一剪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运用。 再让学剪其他图形。将学生 剪出来的对称图形在电子白板中的展台进行展示,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进 行总结

16、像上面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 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图形中间的 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再利用电子白板中的笔和工具中的格尺 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4、提高训练,具体感知。在这一环节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课本 29页做一做和练习七第一题。找出对 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在用白板中的展台进行汇报检测新知,查缺补漏。5、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所学的的知识,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美图形。五、说板书设计、对称r、沿一条直线对折°物体或图形: J (对称轴、虚线),轴对称图形左右两边完全重合【J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六、说评价与反思轴对称图形这节课的教学中,

17、我分理解教材,挖掘创造使用教材。教学过程中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电子白板中的功能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并采取“折一折,撕一撕,辨一辨、剪一剪”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的能力。不足 1、 轴对称图形一课,就教材特点来说,很容易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但本节课有点欠缺,就是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对折后完全重合)强调的不够。2探究新知的教学环节有点零乱,应做适当的调整。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实录与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简析: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

18、换。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很陌生。本节课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先设计了“贴蜻蜓”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引导学生观察一组对称的实物图(树叶、松树、蝴蝶、鱼等) ,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然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剪纸的活动,同学们在观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对称的秘密” ,了解了对称轴。教学目标:1经历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的过程,了解对称现象,并能识别对称图形。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欣赏

19、数学美。学与教的材料准备:CAI 课件、剪刀、彩纸、图片教学过程:(一)情景活动、感知对称1贴蜻蜓,感知“对称”师: (电脑播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在夏日的傍晚,我们经常能见到满天飞舞的蜻蜓。 今天, 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只蜻蜓的图片, 谁愿意帮我贴一贴?(出示红、黄两只蜻蜓图片) (同学们看后大笑)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位同学贴的蜻蜓,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 1:黄色的蜻蜓两边的翅膀一样大。生 2:红色的蜻蜓翅膀大大小小不一样,怎么能飞呀?(4 个翅膀大小都不一样)师:你说得非常好!怎样才能让红色的蜻蜓飞起来!生 3:把它两边的翅膀换成一样大就

20、行了。师:对!要让红蜻蜓飞起来呀,必须要两边的翅膀一样大。 (手指着说)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 (先贴一半,再贴另一半)(有:树叶、蝴蝶、衣服、葫芦、树)2观察讨论、揭示课题师: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 1:我发现老师是一半一半的贴。生 2:我发现左边一半和右边一半同样大。生 3:我发现这些圆形两边是一样大的。师: 大家都说得非常好! 象这样两边一样大的图形, 我们就说他们是对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 板书 。 评析:采用有趣的贴蜻蜓比赛导入,让学生经历了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过程,非常巧妙,抓住了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体验、感知对称,从参与面上看,全班学生都调动

21、起来了,参与热情也比较高,并且教师很注意顺着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学生的释疑,很自然地引出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对称1剪一剪,议一议。师:你能试着用剪子剪出一个象这样对称的图形吗?试试看!(教师巡视、辅导,并贴图)师:请同学们先停下手中的剪刀,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几幅图( )你认为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生 1:我认为1 号、2 号、3 号图不是对称的。生 2:我认为4 号图也不是对称的。生 3:我认为5 号、6 号、7 号、8 号图是对称的。师:(指2 号图)你能说说你是怎么剪的吗?生:我这样用剪子弯了一下。师:(指3 号图)你能给大家说说是怎么剪的吗?生:我拿着纸,这样剪了一下,

22、又剪一下。师:噢!原来你们是随意剪的。看来,这样是很难剪出对称的图形。师:我们就请( 5 号图形)这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剪的吧!生:我先这样一折,再用剪子剪。师:很好!来,示范一次给大家看。(指 6 号图)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生:我先对折,然后再剪,就剪出这个图形了。师:真棒! (掌声)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 5 8 号)他们能剪出对称的图形,而他们( 1 4 号)不能呢?秘密在哪儿?生齐说:他们没对折。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在这些对称的图形中发现什么?生 1:有一条印。生 2:有一条线。生 3:都有折痕。师:对!这个折痕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对称轴” 。请同学们读两遍。师: 谁能

23、上来画画其它图形的对称轴?其余的同学请在自己剪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评析:让学生剪一剪、议一议,探究出了对称的秘密。恰当的评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猜一猜,折一折。师: (出示长方形纸片)它是对称的吗?猜一猜,它有几条对称轴?师:到底有几条对称轴?请大家动手折一折,谁能给大家演示一遍。师:对!长方形有2 条对称轴。再猜猜看,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师:谁能说说圆又有几条对称轴?然后动手折折看。生 1:有一条。生 2:有四条。生 3:有十条。生 4:有一百条。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都不一样,我们请电脑来帮忙。 (电脑画面显

24、示很多条对称轴并伴随着声音:我也折累了,不想再折了。 )师:圆到底有多少条对称轴?生 1:数不清。生 2:无数条。师:对!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评析:说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充分让学生猜一猜, 并动手折一折,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巧妙地、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加深了对对称知识的体验和感悟。 (三)拓展运用、强化表象师: 在日常生活中, 除了这些图形是对称的以外, 还有许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举例说一说吗?(学生举例有: 桌子、 椅子、 文具盒、 橡皮、 窗户、 黑板、 衣服、 飞机、 脸、人等等)师:你能指一指人的对称轴在哪儿吗?师:谁能指一指

25、书本的对称轴在哪儿?师: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物体是对称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电脑播放:蝴蝶、蜻蜓、脸谱、小鹿、飞鹤、8. A、北京体育馆、艾菲尔铁塔、民间剪纸等)师: 欣赏完美丽的画面, 你们想不想动手剪一剪?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剪出一个更美丽的图案!试试看。(在学生动手剪时播放音乐)(学生剪完后自己将作品粘贴在黑板上)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剪的象什么?生 1:我剪的象窗帘。生 2:我剪的象梅花。生 3:我剪的象火箭。生 4:我剪的象宇宙飞船,我长大了要当宇航员。 评析: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教师巧妙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科学” 、 “艺术”

26、、 “建筑”等学科中,注重了学科知识的整合, 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上的难度, 还使得单调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四)全课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对称” ,这些对称的图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 1:很美丽!生 2:很好看!生 3:很有趣!师:对!这些对称的图形是很美,老师送给大家一个“美”字。 (贴一个对称的“美” ) 总评:这节课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教学中,教师充分给学生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课堂教学通过贴对称感知_剪对称探究_拓展对称_应用对称的过程使学生在交流和分享探索知识的快乐中, 主动学习知识, 形成了技能, 掌握了数学方法。 【课后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结合新课标的精神,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的较为突出: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生活中有许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