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优秀教案必修1全集3示范教案(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_第1页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优秀教案必修1全集3示范教案(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_第2页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优秀教案必修1全集3示范教案(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_第3页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优秀教案必修1全集3示范教案(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_第4页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优秀教案必修1全集3示范教案(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 课时导入新课问题 :分别在整数范围和实数范围内解方程(x-3)(x3-)=0,其结果会相同吗? 若集合 a=x|0 x2,x z,b=x|0 x2,xr,则集合 a、b 相等吗?学生回答后 ,教师指明 :在不同的范围内集合中的元素会有所不同,这个 “ 范围 ” 问题就是本节学习的内容 ,引出课题 . 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a=x z|(x-2)(x+31)(x2-)=0; b=x q|(x-2)(x+31)(x2-)=0; c=x r|(x-2)(x+31)(x2-)=0. 问题中三个集合相等吗?为什么?由此看 ,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集合 z,q,r

2、分别含有所解方程时所涉及的全部元素,这样的集合称为全集,请给出全集的定义 . 已知全集u=1,2,3,a=1,写出全集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b. 请给出补集的定义. 用 venn图表示a. 活动: 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集合中的元素,提示学生注意集合中元素的范围. 讨论结果:a=2,b=2,31,c=2,31,2. 不相等 ,因为三个集合中的元素不相同. 解方程时 ,要注意方程的根在什么范围内,同一个方程 ,在不同的范围其解会有所不同. 一般地 ,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为 u. b=2,3. 对于一个集合a,全集

3、 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 . 集合 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记为a,即 a=x|x u,且 xa. 如图 1-1-3-9 所示 ,阴影表示补集. 图 1-1-3-9 应用示例思路 11.设 u=x|x 是小于 9 的正整数 ,a=1,2,3,b=3,4,5,6,求a,b. 活动:让学生明确全集u 中的元素 ,回顾补集的定义,用列举法表示全集u, 依据补集的定义写出a,b. 解: 根据题意 ,可知 u=1,2,3,4,5,6,7,8, 所以a=4,5,6,7,8;b=1,2,7,8.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补集的概念和求法.用列举法表示的集合,依据补

4、集的含义,直接观察写出集合运算的结果. 常见结论 :(ab)=(a)(b);(a b)=(a)(b). 变式训练1.2007 吉 林 高 三 期 末 统 考 ,文1 已 知 集 合u=1,2,3,4,5,6,7,a=2,4,5,7,b=3,4,5,则(a) ( b)等于 () a.1,6b.4,5c.2,3,4,5,7d.1,2,3,6,7 分析 :思路一 :观察得 (a)( b)=1,3,61,2,6,7=1,6.思路二 :ab=2,3,4,5,7, 则(a)( b)=(a b)=1,6. 答案: a 2.2007 北京东城高三期末教学目标抽测一,文 1 设集合u=1,2,3,4,5,a=1

5、,2,4,b=2,则a(b)等于 () a.1,2,3,4,5b.1,4c.1,2,4d.3,5 答案: b 3.2005 浙江高考 ,理 1 设全集 u=1,2,3,4,5,6,7,p=1,2,3,4,5,q=3,4,5,6,7, 则 p( q)等于 () a.1,2b.3,4,5c.1,2,6,7d.1,2,3,4,5 答案: a 2.设全集 u=x|x 是三角形 ,a=x|x是锐角三角形 ,b=x|x是钝角三角形. 求 a b,(ab). 活动: 学生思考三角形的分类和集合的交集、并集和补集的含义.结合交集、并集和补集的含义写出结果 .ab 是由集合 a,b 中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ab

6、) 是全集中除去集合ab中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解: 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可知a b=, ab=x|x 是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a b)=x|x 是直角三角形. 变式训练1.已知集合a=x|3 x8, 求a. 解:a=x|x2+3.而 4,5,6 都大于 2+3, (a)b=4,5,6.答案: b 思路 21.已知全集u=r,a=x|- 2 x 4,b=x| -3 x 3,求: (1)a,b; (2)(a) (b),(a b),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结论?(3)(a) ( b),(a b),由此你发现了什么结论?活动:学生回想补集的含义,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数轴来解决.依据补集的含义,借助于数轴求得

7、.在数轴上表示集合a,b. 解: 如图 1-1-3-10 所示 , 图 1-1-3-10 (1)由图得a=x|x4,b=x|x3. (2)由图得 (a) (b)=x|x4 x|x3=x|x3; ab=x| -2x4x| -3x3=x| -2x3,(ab)=x|-2x3=x|x3. 得出结论(ab)=(a) (b). (3)由图得 (a) (b)=x|x4 x|x3=x|x4; ab=x|- 2x4 x|- 3x3=x| -3x4,(a b)=x|- 3x4=x|x4. 得出结论(a b)=(a)(b). 变式训练1.2006 重庆高考 ,理 1 已知集合u=1,2,3,4,5,6,7,a=2,

8、4,5,7,b=3,4,5,则 (a) (b)等于() a.1,6b.4,5c.1,2,3,4,5,7d.1,2,3,6,7 答案: d 2.2005 江西高考 ,理 1 设集合 i=x|x|0,试用文字语言表述a 的意义 . 解: a=x|2x+10即不等式2x+10 的解集 ,a 中元素均不能使2x+10 成立 ,即a 中元素应当满足2x+10. a 即不等式 2x+10的解集 . 2.如图 1-1-3-14 所示 ,u 是全集 ,m,p,s是 u 的三个子集 ,则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_. 图 1-1-3-14 分析 :观察图可以看出,阴影部分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不在集合s 内;二是在集合m

9、,p 的公共部分内 ,因此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集合s 的补集与集合m,p 的交集的交集 ,即(s)(mp).答案: (s)(mp)3.2007安 徽 淮 南 一 模 , 理1设 集 合a 、 b都 是u=1,2,3,4的 子 集 , 已 知(a) ( b)=2,(a) b=1,则 a 等于 () a.1,2b.2,3c.3,4d.1,4 分析 :如图 1-1-3-15 所示 . 图 1-1-3-15 由于 (a)(b)=2,(a)b=1, 则有a=1,2. a=3,4. 答案: c 4.2006 安徽高考 ,文 1 设全集 u=1,2,3,4,5,6,7,8, 集合 s=1,3,5,t=3,6

10、,则(st)等于 () a.b.2,4,7,8c.1,3,5,6d.2,4,6,8 分析 :直接观察 (或画出 venn图),得 st=1,3,5,6, 则(st)=2,4,7,8. 答案: b 5.2007 河北石家庄一模,文 1 已知集合i=1,2,3,4,a=1,b=2,4,则 a(b)等于 () a.1b.1,3c.3d.1,2,3 分析 :b=1,3, a(b)=1 1,3=1,3. 答案: b 拓展提升问题 :某班有学生50 人,解甲、乙两道数学题,已知解对甲题者有34 人,解对乙题者有28 人,两题均解对者有20 人,问 : (1)至少解对其中一题者有多少人?(2)两题均未解对者

11、有多少人?分析 :先利用集合表示解对甲、乙两道数学题各种类型,然后根据题意写出它们的运算,问题便得到解决 . 解:设全集为 u,a= 只解对甲题的学生,b= 只解对乙题的学生,c= 甲、乙两题都解对的学生, 则 ac= 解对甲题的学生, bc= 解对乙题的学生, abc= 至少解对一题的学生, (a bc)= 两题均未解对的学生. 由已知 ,ac 有 34 个人 ,c 有 20 个人 , 从而知 a 有 14 个人 ;b c 有 28 个人 ,c 有 20 个人 ,所以 b 有 8 个人 . 因此 abc 有 n1=14+8+20=42( 人 ), (a bc)有 n2=50-42=8( 人)

12、. 至少解对其中一题者有42 个人 ,两题均未解对者有8 个人 .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 : 全集和补集的概念和求法. 常借助于数轴或venn 图进行集合的补集运算. 作业课本 p12习题 1.1a 组 9、10,b 组 4. 设计感想本节教学设计注重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因此在 教学过程 中要重点指导学生借助于数轴或 venn 图进行集合的补集运算.由于高考中集合常与以后学习的不等式等知识紧密结合,本节也对此也予以体现,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有关解不等式的知识. 习题详解(课本 p5练习 ) 1.(1)中国 a,美国a,印度 a,英国a. (2)a=x|x2=x=0,1, -1a. (3)b

13、=x|x2+x-6=0=-3,2,3a. (4)c=x n|1 x 10=1,2,3,4,5,6,7,8, 9,10, 8c,9.1c. 2.(1)x|x2=9 或-3,3; (2)2,3,5,7; (3)(x,y)|6-2xy3xy或(1,4); (4)x r|4x-53 或x|x2. (课本 p7练习 ) 1.,a,b,c,a,b,a,c,b,c,a,b,c. 2.(1)aa,b,c. (2)x2=0,x=0. x|x2=0=0. 00. (3)x2+1=0, x2=-1.又 xr, 方程 x2=-1 无解 . x r|x2+1=0=.=. (4). (5)x2=x,x=0 或 x=1.

14、x|x2=x=0,1. 00,1. (6)x2-3x+2=0,x=1 或 x=2. x|x2-3x+2=0=1,2. 2,1=1,2. 3.(1)由于 1 是任何正整数的公约数,任何正整数都是自身的公约数,所以 8 的公约数是1,2,4,8,即 b=1,2,4,8. ab. (2)显然 ba,又 3a, 且 3b,ba. (3)4 与 10 的最小公倍数是20,4 与 10 的公倍数应是20 的倍数 ,显然 a=b. (课本 p11练习 ) 1.a b=5,8,a b=3,5,6,7,8. 2.x2-4x-5=0, x=-1 或 x=5. a=x|x2-4x-5=0=-1,5, 同理 ,b=-

15、1,1. ab=-1,5 -1,1=-1,1,5, a b=-1,5 -1,1=-1. 3.a b=x|x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x|x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4.b=2,4,6,a=1,3,6,7, a(b)=2,4,52,4,6=2,4,(a) ( b)=1,3,6,7 2,4,6=6.(课本 p11习题 1.1) a 组1.(1)(2)(3)(4)(5)(6)2.(1)(2)(3)3.(1)2,3,4,5; (2)-2,1;(3)0,1,2. (3)-32x- 1 3, -22x 4.-1x2.又 xz, x=0,1,2. b=x z|-32x-13=0,1,2.4.(1)y|y

16、-4; (2)x|x 0;(3)x|x54. 5.(1)a=x|2x-3-3,b=x|x 2,-4b,-3a,2b,ba. (2)a=x|x2-1=0=-1,1, 1a,-1a,a,1,-1=a. (3);. 6.b=x|3x- 78-2x=x|x 3,ab=x|2 x4x|x 3=x|x 2,a b=x|2 x4 x|x 3=x|3 x4.7.依题意 ,可知 a=1,2,3,4,5,6,7,8, 所以 ab=1,2,3,4,5,6,7,81,2,3=1,2,3=b,a c=1,2,3,4,5,6,7,8 3,4,5,6=3,4,5,6=c.又 bc=1,2,3 3,4,5,6=1,2,3,4

17、,5,6. a(b c)=1,2,3,4,5,6,7,81,2,3,4,5,6=1,2,3,4,5,6.又 bc=1,2,3 3,4,5,6=3, a(bc)=1,2,3,4,5,6,7,8 3=1,2,3,4,5,6,7,8=a. 8.(1)a b=x|x 是参加一百米跑的同学或参加二百米跑的同学. (2)a c=x|x是既参加一百米跑又参加四百米跑的同学. 9.b c=x|x是正方形 , b=x|x 是邻边不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a=x|x是梯形 . 10.ab=x|3 x7 x|2x10=x|2x10, (ab)=x|x 2 或 x10.又 ab=x|3 x7x|2x10=x|3x7,(ab)=x|x3 或 x7.(a) b=x|x3 或 x 7 x|2x10=x|2x3 或 7 x10,a(b)=x|3 x7 x|x2或 x 10=x|x2或 3 x7 或 x 10.b 组1.a=1,2,ab=1,2, ba. b=,1,2,1,2. 2.集合 d=(x,y)|2x- y=1 (x,y)|x+4y=5 表示直线2x-y=1 与直线 x+4y=5 的交点坐标 ; 由于 d=(x,y)|54yx1y-2x=(1,1), 所以点 (1,1)在直线 y=x 上, 即 dc. 3.b=1,4, 当 a=3 时,a=3, 则 ab=1,3,4,a b=; 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