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齿机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滚齿机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滚齿机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滚齿机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与范围:明确工作职责,保证滚齿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本文件适用于抽油机减速器齿轮的滚齿加工作业。 2职责:指导滚齿机床操加工操作及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 3.  工作流程 3.1  作业流程 3.1.4校对工量具;齿轮坯自检 3.2. 基本作业: 3.2.1.开机前对机床进行检查:开机前检查机床各手柄位置及传动部位是否合理,并擦拭各滑动导轨,加施润滑油, 各油池、油盒、弹子油盅等按规定进行加油。 3.2.2.遛车,检查油泵压力及油位:低档速,开机运行3分钟。并查看

2、油窗油位是否达到了1/3油窗位置,否则按设备说明书规定加油。 3.2.3.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度的需要。 3.2.4.阅读图纸及工艺:熟读图纸及加工工艺,确定加工基准和加工步骤以及加工所需工、量具滚刀等。 3.2.5.自检齿轮坯;校对工、量具:按图纸及工艺领取齿轮坯,检查齿轮坯是否符合要求;领取加工所需工、量具及滚刀并进行校对。 3.2.6.1 在滚齿机上安装滚齿夹具时,要擦拭干净并找正调整好。人字齿轮滚齿夹具的定位工作端面跳动按表1对应值的2/3选取。目前,左右旋齿轮滚齿夹具定位工作端面由外圈分开的六部组成。工作时,这六部分要求等高并构成同一平面滚

3、齿定位工作端面,且其六部分作为滚齿定位工作端面时的端面跳动按表1对应值的2/3选取。应制作整体夹具  3.2.6.2 在滚齿机上装夹齿轮坯时,应注意标记,将基面向下,使其与支承面贴合,不得垫纸和铜皮等物。 压紧前用千分表检查齿坯外圆径向跳动和基准端面跳动,其跳动公差不得大于表1所规定的数值。压紧后 需再次检查,以防压紧时产生变形。        表1              

4、                     mm   齿轮精度等级 齿 轮 分 度 圆 直 径 125 125400 400800 8001600 16002500 25004000 齿顶圆轴向、径向跳动和定位基准端面跳动公差 8 3.2.6.3 齿轮轴的装夹 3.2.6.3.1 检查主动轴,中间轴有效定位面是否与胎具有效工作面相符。 3.2.6.3.2 在滚齿机上装夹齿轮轴时,

5、应用百分表检查其两基准轴颈或一个基准轴颈与一个齿顶圆的径向跳动。其跳动公差应按表2选取。滚齿机上端尾座顶尖的径向跳动也按表2选取。 3.2.6.3.3 在齿轮轴滚齿前或过程中,检验员对左,右旋齿分别按20比例随机抽检3.2.6.3.2内容,并记录。 3.2.6.3.4 在滚齿机上装夹齿轮轴时,应用千分表检查齿顶圆母线与刀架垂直移动的平行度,在150mm 长度内不得大于0.01mm。 表2                 

6、60;               mm   模数 25 5 跳动公差   齿顶园 基准轴颈 3.2.6.4齿坯装夹压紧时,压紧力应通过支承面,不得压在悬空处,压紧力应适当。 3.2.7安装滚刀后,仔细核对工件螺旋角和刀具螺旋角,计算并设置刀架角度。转动刀架并矫正角度后,将刀架锁紧。 3.2.8 调整行程长度:逆铣时,刀架行程的最终位置必须超出被切齿轮端面。具体为:对刀齿旁边的测齿脱离被加工齿轮端面。 3.2.9.1 滚刀对中

7、:以滚刀中部齿槽或中部齿依次作为主切削刃齿对刀齿进行对刀,这样每把滚刀可以每一次刃磨使用两次。推举使用滚刀中部齿槽对刀,不同意从端面数第二齿作为对刀齿。滚刀对中后啃花,验证对刀状态。观察滚刀是否对中均匀,并进行补充调整。 3.2.9.2 试切啃花,检查分齿、螺旋方向是否与制定要求相符。检查啃花与齿的划线的位置状态并调整。 3.2.10切齿并检查:所有工件加工完了以后都要进行自检,发现问题须马上报告质检部门。 3.2.11 对刀合槽:大于模数5的齿轮粗滚完成后要改换滚刀并进行对刀合槽。具体方法:工件齿槽与滚刀对刀齿转至相切位置,通过拔齿小滚齿机拔叉慢慢对齿。合适后再启动机床,进行合槽。该过程可以

8、重复进行。 3.2.12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持续加工。 3.2.13送检:工件加工完后及时送检,不得锈蚀,送检过程中避免磕碰,并在轮班作业计划签字。 4. 工艺守则 4.1.本守则适用于滚齿切削法加工7-8级精度双圆弧圆柱齿轮。操必须熟悉滚齿机操作顺序和性能,严禁超性能使用设备。 4.2.1.加工斜齿轮,必须验算差动挂轮的误差,差动挂轮误差应计算到小数点后有效数字第五位。 Y31125H滚齿机:检查系统压力表P1压力不低于2.5Mpa;刀架向上压力表P2压力0.6Mpa,向下压力表P2压力0.7Mpa;润滑系统压力表P3压力0.4Mpa。检查

9、大立柱,工作台,传动箱和各部分的油池和润滑点是否润滑,并做相应调整。  Y3180H滚齿机:检查系统压力表P1压力不低于2.7Mpa;刀架向下快速移动压力表P2压力1.7Mpa。检查分度涡轮副,床身导轨,工作台水平移动机构,工作台油标,立柱顶油池,传动牙箱,进给牙箱等各自动润滑点是否来油;并依据油量大小做相应调整。 4.3.1 刀杆及滚刀装夹前,刀架主轴孔及所有垫圈、刀杆、支承轴套、滚刀内孔端面都必须擦净。 4.3.2 滚刀在装入刀杆中和在刀杆中卸下时应轻轻推入推出,严禁敲打。 4.3.3精加工用刀垫两平面平行度不得大于0.005mm。 4.3.4 滚刀安装后必须检查滚刀轴台径向圆跳

10、动,其跳动公差不得大于表3规定。 4.4 刀架的调整:滚刀的安装角即滚刀轴心线与工作台上平面的夹角。按同向相减,异向相加的原则调整。即左旋滚刀加工左旋齿轮时,工件,滚刀的螺旋角相减。当左旋滚刀加工右旋齿轮时,工件,滚刀的螺旋 角相加。其中滚刀的螺旋角刻在滚刀的端面,工件的螺旋角在图纸中。具体可依据刀架上的刻度尺和滑板 上的副尺来进行调整。 表3                     &

11、#160;           mm   齿轮精度等级 8 跳动公差   齿轮模数5 齿轮模数5 4.5.1.滚刀选择:依据被加工齿轮的精度7-8级的要求,选择A级滚刀。 4.5.2.滚刀磨钝标准:在滚齿时,如发现齿面有光斑、拉毛、表面粗糙度变坏等现象,必须检查滚刀磨损量,其磨损量不得大于表4的规定。 表4             

12、60;                   mm   滚 刀 模 数 28 814 磨损量 粗滚刀 精滚刀 4.5.3 精滚刀每次刃磨后均需检查合格,方可使用。 4.5.4原则上应使每把滚刀至少使用两次后,再视滚刀磨损状况决定是否进入滚刀刃磨工序。逐步实施。 4.6 每周设备保养期,必须清洗液压油泵滤油网,必须清洁冷却液过滤器。 5. 规范内容: 5.1 挂轮 5.1.1 按工件模数、螺

13、旋角和所用机床选择相对应的分齿挂轮、差动挂轮。 5.1.2为了保证滚齿机在加工过程中的平稳性,分齿挂轮、差动挂轮啮合间隙应为0.080.15mm。 5.1.3自制挂轮必须经质检部门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使用。 5.2 切削用量:依据被加工齿轮的技术参数、精度要求、材质和齿面硬度等状况决定切削用量。用单头滚刀时推举采纳以下加工规范: 滚切次数:模数在6以下时,粗滚、精滚各一次。模数在6以上时,粗滚、半精滚、精滚各一次。 5.2.2切削深度:采纳两次滚切时,粗滚后齿厚需留有0.501.00mm精滚余量。 采纳三次滚切时,第一次粗滚深度为全齿深的7080。第二次半精滚齿厚需留有1

14、.001.50mm的精滚量。    5.2.3切削速度滚刀转速: Y3180H: 粗滚 4050转/分钟 , 半精滚 5063转/分钟,精滚 5063转/分钟。     Y31125H:粗滚 31.545转/分钟,半精滚 4563转/分钟,精滚 4563转/分钟。  5.2.4轴向进给量走刀量 Y3180H:粗滚   钢料0.631.00mm/r。球墨铸铁0.871.16mm/r。 半精滚 精滚   钢料0.560.87mm/r。球墨铸铁0.631.00mm/r。  

15、0;    Y31125H:粗滚   钢料0.791.57mm/r。球墨铸铁1.102.20mm/r。 半精滚 精滚   钢料1.101.57mm/r。球墨铸铁1.101.57mm/r。 注:上述切削用量仅适用于公司现有滚齿机及双圆弧减速器齿轮   滚切渐开线齿轮时应取较小的切削用量 5.3 粗精滚齿应严格分开,有条件时,粗精滚齿应分别在两台滚齿机上进行。 5.4 对检查旋齿深的人字齿轮等,实际齿顶园直径已由检验人员标注在人字齿轮退刀槽处;实际旋齿深按 下式计算:     &

16、#160;     实际旋齿深=理论旋齿深 +实际齿顶园直径-理论齿顶圆直径/2 5.5不管本工序后有无去尖角毛刺工序规定,本工序加工产生的毛刺均应在本工序去除。 5.6切削过程中,假设机床、滚刀、工件等发出不正常的声音,或表面粗糙度突然变差,应马上停车检查。 5.7加工中进行自检测量时要正确使用量具。使用公法线千分尺、百分表、千分表等时,事先应调好零位。 6. 注意事项及设备保养 6.1必须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时按公司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6.2 按设备要求定期改换润滑油、切削液。 6.3 每次机床主轴运转前检查确认工件

17、是否夹紧。 6.4 机床导轨面及工作台面严禁放置工、量具及杂物。 6.5 机床安全防护装置要保证齐全完好,修理、清洁拆卸后及时装上,随时保证设备的完好。 7. 生产施行与管理 7.1 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本作业指导书。任何员工不能随意更改,变幻。 7.2 对因设备等原因,不能达到作业指导书要求的项点,只能由技术质量部主任、技术副总或总经理授权指定的人员之一以书面形式认可,才能做超出本作业指导书的行为。其书面认可中要求注明:更改原因,生产批次、认可有效范围和有效时间,认可人签字姓名和日期等内容。 7.3 设备管理部门每周必须书面报告至少两台滚齿机性能状态,如刀杆的跳动值、刀架导轨与工作台回转

18、轴线的平行度等GB/T 8064-1989中规定的滚齿机精度要求值,以及液压系统压力表值;同时对设备做相关维护,形成维护报告记录。                                                          技术质量部 编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