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探析_第1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探析_第2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探析_第3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探析_第4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探析高等教育学论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探析李晓燕(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50 )摘要:在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的工作中,高职院校的职责是制定和完善人 才培养方案。为了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质量,必须明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 理论、政策和工作依据,掌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 确保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体现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符合学校的办 学走位和专业特色,以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关键词: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 ( 2016 )19-0241-02基金项目:2014广

2、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东职业教育集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硏究(课题编号:14g68 )和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 育教学改革项目协同治理视角下广东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的硏究与创新(项目 编号:20130101015 )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李晓燕(1962-),女”辽宁沈阳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女性教育、高职教育研究。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提出,要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相对于国家和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的责任主要是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 教育目标要求,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制订和

3、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要提高人 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水平,高职院校和相关人员必须明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 与原则,掌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 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 色,以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依据l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和现代职业教育 理念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理论依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树 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

4、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 标准,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2. 多元智能理论。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 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只 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和挖掘,就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才。 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因材施教。要以 学生为中心,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 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3. 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是一种科学方法论z能够促使我们以整体的 观点、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及 建构优化

5、的教育教学系统。有学者将系统科学的控制理论引入到高职人才培养方 案的研究之中,采用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方式性控制和全程控制等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二)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政策依据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岀台的职业教育改革文件是制订高职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的政策法规依据。在构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认真研究和分 析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使建立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以法律法规为准 绳。1. 改革三种模式。从200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 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到2015年岀台教育部关于深 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j

6、6号)z 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提岀了系统、明 确、规范的意见,为科学制订与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 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 育人的办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 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正像有学者提岀的那样,人才培养方 案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将人才培养模式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为方 案的逻辑主线,支撑方案的内容与运作,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该遵循的基本原 则。2. 实施五个对接 o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 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7、教职成20119号)提出了 五个对接的专业建设要 求,即努力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 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 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 展的路径选择,成为制订与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3. 建立一种机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岀,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 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 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 才

8、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进一步提出,要建立专业设置动 态调整机制,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结合学校实际,以 专业群变革传统的专业发展方式和教学组织,编制体现专业群特点的人才培养方 案,包括确立基于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具有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模块化课 程体系,创建专业群共享的教学资源,按照专业群组织教学和管理,有利于形成 专业集群优势,也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逐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 制。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基本要求。高职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既有外显的核心要

9、素,又有内隐的核心要素。l外显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1)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 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要的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 也就是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问题,这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核心要素。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包括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所培养人 才的层次、类型、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及所从事的工作等。培养规格是指毕业生应 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职业态度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具体 化o(2)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培养人什么,核心是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从 培养全

10、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出发,设置相应的素质教育通识课 程、职业平台课程、职业方向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形成多元整合的高职教 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既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又要符合专业教育的高等 性”和”教育性”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要求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要与专业培养 目标相契合,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3 )基于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认 知规律,确定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怎 样培养人的问题,核心是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传统的以知识、教师和课堂讲授 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 主体、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

11、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行动导向 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必须创新和转变考核评价方式,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 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评价,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2内隐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1)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所谓内隐的核心要素是指虽然不能直接看到,但却起 重要作用的因素。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样一种内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 素。这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在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统领的作用。不同的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不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

12、规格, 以及不同的人才培养内容与方法。只有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内 化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才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预期目 标o(2)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保障。人才培养需要 走的环境与条件,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固然都很重要,但环境的核心要素是 体制机制平台。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需要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保障, 包括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打造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立 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应用硏究和社会服务等。只有校企协同育人,创新高职专 业人才培养方案才有了机制上的保障。(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3、是由原有的教学计划改进而来的,其框架结构必然应包含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 能力、素质结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教学进程表;必要的说明等。2012年颁布试行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给岀了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框 架,这一框架也应该是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的基本依据。除了人才培养方案核心文本外,有的院校还提岀了 t+4"的人才培养方案文件包”即1个核心文本和4个支撑文本。核心文本是对人才培养方 案的基本规定,支撑文本包括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硏报告、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报 告、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保障。这种思路也得到了部分高职院校的认同。参考文献:1陈解放.模式支撑求解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整体性j.中国高教硏究,2009 ,( 10): 70-71.2祝士明,吴文婕五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