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最新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_第1页
年最新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_第2页
年最新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_第3页
年最新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_第4页
年最新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最新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重点、记忆难点汇总(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是发 展起来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是以实用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重点是研究教育问题,目的是揭示教育规 律。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制。其显着优点是教师能 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较好地适应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 能力。但是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益低。5、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

2、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 育问题”。7、教育的历史时代性是指在不同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 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教育学萌芽阶段及人物思想:8、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具体有:a、“有教无类” ;b、“非礼 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氏不 愤不启,不俳不发(启发一词的来源);Ae、“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仁因材施教(“孔子施敎各因其材”朱熹);g、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求学要实事求是;h、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原则。9、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

3、育问题的着作,被 称为“教育学的雏形”。a、“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指出 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 相辅”指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教学; d、“学不蹭等”“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e、教学相长新课程师生关系;仁 长善救失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10、荀子言:“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予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 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蔦11、苏格拉底是历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提出了“苏格拉底教学法",又称“问 答法&q

4、uot;和“产婆术",是一种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教学法”可分为四步:讥讽、 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12、柏拉图,理想国。13、亚里士多德不仅最早明确地提出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划分,而且也是最 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他把每一个人的 教育阶段按每七年为一个阶段来划分,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 源。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政治学。14、古罗马昆良体,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 教育论着。教育学创立或初步建立阶段及人物思想:15、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 门独立的

5、学科提出。16、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书中,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 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般认为该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着作,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的学 科,夸美纽斯也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夸美纽斯和卢梭站在各自的时代背 景,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在西方教育史上开创了“自然主义 教育思想”的高潮。17、夸美纽斯:a、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着作大教学论(1632), 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b、概括了班级授课制度和学年制;c、强调 教育要适应自然(即所谓的“自然适应性原则”);d、提出“泛智思想"

6、;(教育是把 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o18、洛克:a.英国哲学家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 ; b、提出了完整的“绅士 教育理论”;c、提出了“白板说"。19、裴斯泰洛齐:a、瑞士教育家写作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 ; b、 第一个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认为教育科学应该建立在人的 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科学教育学或规范教育学阶段及人物思想:20、康德,康德论教育最早把“教育学"作为大学课程讲授。21、赫尔巴特,德国着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a、着有普通教育 学(1806)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 确

7、立;b、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c、提出传统教育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 材中心";d、提出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明了 :明确观念。 联想:将某个观念与其他观念结合起来。系统:知识的系统化。方法:知识的应 用。);e、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 ;f、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提出 教学具有教育性);g、1873年,着作教育学讲授纲要问世,被称为传统 教育学的代表、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发展多样化阶段及人22、斯宾塞:a、着有教育论(1806) o该书是斯宾塞先期发表的4篇教育论 文

8、智育、德育、体育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合集;b、他反对思 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物的描写和记录,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 生活。23、梅伊曼: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J24、拉伊:着作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25、杜威:a. 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 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着有民主主义与教学我的教育信条学校 与社会我们怎样思维等。他被称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b、提出“教育即 生活,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教育 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c、提出新的三中心:学生中心、

9、活动中心、经验中心;d、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26、杜威: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 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増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 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 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27、凯洛夫1939年着教育学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本指导社会主义教育实 践的理论着作。28、杨贤江:1930年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和方法阐明教育原理、理论联系中国实际的着作。 教育学的分化与拓展阶段 及人物思想:29、布卢姆: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教育目标的分

10、类系统,把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肋教师更 加细致地去确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30、布鲁纳:a、着有教育过程;b、主张“无论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 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c、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31、赞可夫的教育与发展。32、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其他:33、卢梭,发现儿童理论,其代表作是爱弥儿。34、晏阳初针对农村“愚、穷、弱、私”的根本问题,提出“文艺、生计、卫生、 公民”四大教育来救治,其中公民教育是重点,文艺教学中的识字教育是基础。 具体方式是学校式、社会式和家庭式。即平民教育要加强家庭、社会、学校的联 系,渗透

11、到家庭、社会、学校各个领域,通过家庭、社会、学校等各种途径开展 四大教育。35、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 的专着,比西方最早的教育专着一一古罗马昆良体的雄辩术原理(又叫雄 辩家的教育演说书原理雄辩术的培养)一书早了三百多年。36、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 教育之,三乐也”。37、我国民国时期的大教育局陶行知被称为“万世师表"。他主张把“教授法"改为 “教学法”这是因为“教授法"一词不能表达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活动。提出教育即 生活。38、教育的神话起源论认为,教育和其它万事万物一

12、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 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者顺从于天。39、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 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 育的起源归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 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 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利托尔诺(勒图尔诺)和英国的沛 西.能等。40、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 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而这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

13、性的。41、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社会起源说,他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 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劳动起源 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着作劳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 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需 要。 主要观点:a.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者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b、 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前者是社会性 的,因而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c、教育生产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 发展为条件的;d、教育从生产之曰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 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14、e、教育的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4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在公元134年提出,汉武帝时期形成。43、古代社会的教育特征有:a.教育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b、教育与生 产劳动、社会生活相脱离;c、教育组织形式多采用个别教学;d、教育内容主 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强迫体罚,棍棒纪律。44、前制度化教育始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 体教育。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 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 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45、文化教育学又被成为精神科

15、学教育学。19世纪末在德国出现的一种教育学 说,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46、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 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 映经济基础。47、古罗马的学校有两种,是为平民子弟准备的“文艺学校和“游乐学校”,学习“十二铜表法”;二是为贵族子弟准备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第二章教育的功能Is教育功能的类型:a.从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 社会功能;b、从作用方向来看,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c、从作用呈现 形式来看,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2、皮亚杰认知发展

16、理论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 (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类的需要划分为七大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 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4、外锤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一般比较注重教育的价值,对 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持有积极 乐观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主 要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和斯金纳。中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认为: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

17、焉。”英国哲学家洛克“白 板说”,“白板说”认为心灵犹如一块白板 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部的 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外餘论的另一个代表是美国着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华生,他甚至认为,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他可以任 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5、孟子的“性善论”:属于内发论的一种,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 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6、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分别是,言语智力、数 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

18、、体能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自然智力。7、个人本位论: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 社会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增进 他们的个人价值的教育观念。8、教育独立论:1922年3月,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论,认为教育独立应该 包括:经费独立、行政独立、思想独立、内容独立、传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 事业。9、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増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 要力量。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是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10、197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是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n他将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I96

19、0年,他在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以会长的身 份做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 济増长问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认为 “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11、筛选假设理论:简称筛选理论,又叫文凭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 经济学家迈克尔史潘斯和罗伯特索洛提出的。12、劳动力市场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指出劳动力市场是由于 种种制度性力量的影响而被划分为不同的部分。13、教育万能论:法国的爱尔维修主张:“人是教育的产物”“好的立法和教育可 以使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趋于一致,而立法和教育的好坏,又取

20、决于立法者和 教育者”。14、洛克是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他在其着作教育漫画中提出了 着名的教育思想“白板说”。全书的主题是论述“绅士教育",绅士的教育要把德行 的教育放在首位,绅士教育应该在家庭中实施。教育漫画在西方教育史上第 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的论述。它强调环境与教 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白板说":观念和知识都 来自后天,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15、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互补性。16、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

21、化现象,具有:过渡性、非正 式性、多样性、互补性。17、学校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 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他包括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而精神文化包 括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学校的核心文化。18、教育文化具有传承功能、选择功能、融合功能和创新功能。且教育不仅具有 纵向的传承功能,还有横向的传播功能。19、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终身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是非制度化教 育。20、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 教育制度,被称为终身教育。21、社会的政治因素是影响和制约教育功能发挥的最直接的因素。

22、22、社会政治经济对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决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领 导权的决定,二是对受教育权的决定。23、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教育社会功能的一个基本功能,与人类教育共始终。文化 是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出现的,文化是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 文化传递的形势、手段和工具。24、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 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说明教育是一个转化活动。教育可 促进个体个体化。25、人口年龄构成制约各级教育发展规模和进程;人口就业结构制约学校教育结 构;人口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布局,同时也制约着教育质量。26、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教育社会

23、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27、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决定教育的 领导权,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决定教育结构、教育管理体制和部分的 教育内容。28、生产力制约(决定)着教育的发展:a、生产力制约着教育事业大众规模和 速度;b、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C、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9、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和提前条件。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 质前提,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对象,教育对人 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活动是人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决 定作用)。30、工厂手工业与工业的分工使工人片面发展。机器大生产是人的全面

24、发展的物 质基础。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31、教育的本质:a.教育是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b、教育培养人事 有意识、有目的、自觉的进行的;c、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 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内容三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32、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准。3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科学技术能有力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b、 科学技术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c、科学技术影响和制约着学校课程的设 置;d、科学技术影响和制约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25、34、教育对科学发展的作用:a.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b、教育推进 科学的体制化;c、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d、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 的功能。35、教育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 学技术。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承担着生产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 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使命。B、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那么教育则是第一生产力的母机,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36、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以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37、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教育的经济功能成为教育功能取向的重要内容。38、人的身心发展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互补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个体因素。39、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 与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