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育随笔_第1页
名师教育随笔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师教育随笔 “新教育实验”十分强调行动, 而且把 “只要行动,就有收 获”作为实验的价值取向。 “新 教育实验”的行动,其主旨不是提出多少深刻的教育理念,而是改 变我们的教育行 为,是 一种追求教育行 为改变的行动,是群众性、人人可以 乐而为之的行动。 “六大行 动”就是“新 教育 实验”的看得 见、摸得着的具体 实践。 “新教育 实验 ”所有的理念、 观点、追求的目 标都 将体现和转化为“六大行 动”。 我们觉得,我 们的老师和孩子们实际 上是在一个相 对封闭的校园里生活。他 们虽然也 接触世界,但是他 们所接触的世界是 经过选择 了的世界,他 们所听到的声音主要是老 师 和 家长的声音,

2、他 们所接受的教育就是从 应试走上就业的教育 小学、初中、高中,通 过 层层的考试,再考取某所大学,大学 毕业以后再就 业。 有人开玩笑 说:我 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去求 “饭碗”的。但因 为饭 碗数本身有限,到 最后把 抢饭碗又归结教育。所以在 2003 年初的“两会”期间,就业方面的 问题显 得很热。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我曾指出 “旧业”的概念并不完全。我 们的毕业生中如果有百分之五的 学生能够去创业,他们不是去抢饭碗而是去制造 饭碗,那么他 们就能够为另外的百分之五, 甚至是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提供就 业的机会,那就 业的压力就会大大减 轻 。比 尔盖茨大学没毕业,但创造了无数的就

3、 业岗位。然而这种情况在我 们国家很难发生:我 们从小学起就区教孩子如何去考 试,如何去就 业,如何去适 应,却很少提供真正意 义上的 创业教育。学生很少有 创业的冲动。 创业的激情都要靠什么呢 ?很大程度上都要靠窗外的 声音去培养。因 为我们绝大部分的老 师没有创业的经历,要教孩子 们创业 几乎不可能。 我提出要 让孩子们听窗外的声音。把社会的名流、 优秀企 业家请到课堂上, 请到学生 面前。目 标是:一个孩子在校期 间要听 100 场报告。我们可以请他们讲一讲公司的创业史、 成长史,或是 讲一讲他自己的成 长史,是如何从一个就 业工人成 长为总裁的, 这到底经过 了多少摔打与磨 炼?学校还

4、可以请来成功的 艺术家们, 让他们讲讲 自己的 艺术人生。成功 人士谈自己的成 长道路时往往充满了回忆、充满了真实的故事, 这每一个故事都能 够打动 孩子。孩子 们听他的 报告比听课堂中的 讲 课感兴趣。 有时候,一个 报告就可以改 变某一个孩子或者某几个孩子的命运。人是需要榜 样的, 生活在一个没有榜 样的世界里的人是很 难有精神的。我 们的孩子在成 长中需要一个个英雄 的丰碑去影响他 们,用感人的故事去征服他 们。 这就是教育, 这样的教育会 给我们带来很 多意想不到的 东西。 这一行动容易使人将它与一般意 义上的双 语教育产生混淆。一般意 义上的双语教育, 是指强化另一种工具 语言,使学

5、生能像使用母 语一样熟练地运用这一种语言。 对此,我们 的理解有一点不同。我 认为,双语教育可以 强调外语的重要,但母 语的表达能力培养无疑 是第一位的。所以我理解的双 语教育的基 础就是 让每一个学生都 讲起来,而且 应当是 母语优 先。 话语 能力是一个人 终身最有效的重要本 领。讲话 是一个人展示才 华的能力。在 实际教 学中,在我 们的语文教学中,我 们更多培养的是学生的听、 读(或是接受 )能力,而 话语 (也 就是输出)能力相对不佳。 说得严重点,我 们实际 上在培养新一代的失 语症。因 为在课堂 上,老 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孩子们即使在讲,也是不需要 动脑子思考的,表达的也不是

6、 自己的思想。在家里,父母与孩子交流也不多,而且父母常常也是 话语霸主。我 们要培养 孩子们用语言自由地表达自我的能力,要 创造机会 让他们开口说话。允许他们聊天,允 许 他们在回答问题时讨论 ,鼓励他 们辩论 ,组织他们对话 ,让他们习惯 在众人面前一 样镇定 自如地 说话 。学校里可以建立学生 论坛 ,要有学生 说话的地方,不能 让孩子说话 畏首畏尾, 让孩子讲话时 不要像蚊子一 样。嗓门大小也是一个人自信心的大小的表 现。现在一些外国 公司在中国招聘人 员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你会不会表达。日本有一家公司在招聘人 员 的时候 就是看 谁会讲话,谁的嗓门大。总经理在 50 米以外, 让你讲,讲的

7、我听得 见就录取,听 不见就不录取。 这个案例我曾写 进管理学教科 书。 在国 际化与信息化的 现代社会,学会一 门外语也是十分重要的。既然我 们越来越多地 使用“地球村 ”这个概念,那么同一个村落的人 总得交流吧,英 语便是一门十分流行的交流 工具,在互 联网发展的时代,英 语显得更为重要。印度也是一个 发展中国家,但其 IT 行 业在全球 处于领先地位 ;与中国内地、日本相比,新加坡与我国香港的青年在美国更容易地 找到 IT 类 的高薪工作。 这一切便是因 为印度、新加坡与香港普遍的英 语水平要高,在工 作交流上没有障碍,更容易与他人沟通、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 视 培养学 生

8、的外 语能力,外 语也是高考的三大必考科之一,且高学 历教育、 职称评定都有一定的英 语(外语)水平要求。但 长期以来,由于 测试 形式的局限性,学生常常是听、 读有余,而 说、 写不足, 语言能力 发展失衡。我希望在新教育 实验 学校中有一个良好的英 语学习的环境。 对于英语教育,我 们不主张系统的、语法的教育,我 们主张生活化的英 语,让孩子学能 够 开口的英 语,能够交际的英语,而不是 “哑巴英语”。什么是英 语教育的真正目 标?我想能 够 自由、熟 练表达自己的思想,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要求, 这 才是最重要的。 新教育是什么 ?这是许多人 经常问我的问题 这个问题,80 多年前, 陈独

9、秀曾 经回答过。他说,“旧教育的主 义是要受教育者依照 教育者的理想,做成 伟大的个人, 为圣贤,为仙佛, 为豪杰, 为大学者,新教育不是 这样 , 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会,不 专在造成个人的 伟大。 ”与他同 时代的蔡元培、陶行知、 陈 鹤琴等也都回答 过这个问题 。 80 年后, 新教育是什么 ?在许多新教育人看来, 新教育首先是一个 变 革的梦想, 一种 成长的激情。 “教育是一 项崇高的事 业,其崇高建立于 对每一 颗稚嫩生命的呵 护 和关爱, 对每一份生命尊 严和质量的扶植, 对 每一 颗纯 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当教育被世俗的功利 污染 时,许多学校的 课桌有了,精神且没了 ;楼房高

10、了,思想却矮了。 纯粹、人文、博 爱 这 些教育的本真被 滚滚红尘 淹没了。而 这些属于梦想人生价 值,新教育 坚持了,呼 唤了, 并且行动了。新教育的理想 让人崇高,让人有一种宗教般的情 怀。我对新教育的理解 是:新教育其 实就是教育的本真,是 应该被还原的教育梦想。 ”这是苍南县教育局党委 书 记、局 长梁峰 为苍南新教育文 丛叙写的 总序里的一段 话。 是的,新教育 实验的确要求它的参与者 对教育和生命 怀有一种宗教般的虔 诚、激情、 期盼与信任。它用不断 唤醒人们的方式, 滚雪球般地推 动着实验的进展。通 过用激情点燃 激情,用梦想推 动梦想的方式,新教育在各地 寻找着“尺码相同的人

11、”,然后,通 过授予卓 有成效的 课程, 让这 些有梦想有激情的人 们获得可 见的教育教学成就,成 为新教育 实验的 榜样。而实验管理者则不断地言 说榜样, 让榜样们言说自己的历程,就这样,新教育 实验 唤起了越来越多从教者的激情。所以,旗 帜鲜明地重申教育 乌托邦、理想主 义,强调 激情 与梦想, 强调职业认 同, 这是新教育 实验最鲜明的一个特点,舍此,便无新教育 实验 。 也有媒体曾 经用“心灵的教育 ”来概括他 们对于新教育的理解。他 们认为 ,相对以分数 为主要导向的应试教育,新教育注重与人 类的崇高精神 对话,强调一个人的精神 发育史就 是他的 阅读史,并且通 过晨诵、午读、暮省的

12、儿童生活方式, 让学生拥有一个博 爱而敏感 的心灵,重塑他 们的精神世界的 蓝图 。 而我们,在学理的 层面界定新教育的 时候, 则提出新教育 实验是一个以教 师的专业发 展为起点,以六大行 动为途径,帮助教 师和学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为目的的教育 实验。 我们认为 ,教育当然 应该面向未来,但是教育同 时更应该 面对当下。教育本身就是生 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 动的方式。教育在作 为促进 美好生活,在作 为一种手段的 同时,它本身就 应该 是目的, 应该让 所有的与教育 发生关系的人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新教育认为,教育生活 应该是幸福的。教育既然是努力的去促 进每一个人

13、 过一种幸福 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 应该是幸福的。我 们强调过 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 仅仅有对 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当然更 还有对当下某些教育的 问题的担忧与不满。我们遗憾 地看到, 许多地方和有一些教育,孩子已 经没有童年,他 们 的学 习充满了失败。很多孩子 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冲 动,失去了 尝试成功的勇气与感 恩的情怀。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我们的孩子和老 师们没有幸福和快 乐可言, 这样的教育 还 有必要 吗 ? 我们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两个字,因 为我们知道,如果 仅仅强调 幸福,很容易 让大家 过分重视情感的体 验,甚至会 误认为感官的享受。尤其

14、是在当下的教育中,我 们的教育是 单向度的,是畸形的,是片面的,是唯分数的教育,其中最大的 问题 是缺乏做人的教育, 缺乏德行的教育。其 实,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美好的人性, 进而建 设美好的社会。人的完 整性首先是建立在善的基 础之上的。人 应该是完整的,包括他 (她)自己个性的完整性。 让人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 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然, 这也是我 们新教育 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在 这个意义上,我们赞成把新教育命名 为“心灵的教育 ”。 最近读钱 理群先生我的精神自 传一书时,看到了他关于 对教育原点的追 问的提法, 很有同感。 钱先生说,现在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中小学的

15、问题,也不仅仅是大学的 问题, 而是整个国家的教育 问题 。其中最根本的 问题就是,教育的精神价 值的失落。如果要解决 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教育原点上来 进行追 问,我们办教育是干什么的 ?大学是干什么的, 中小学是干什么的 ?如果这些根本的 问题不解决,其他的枝 节问题就无从 谈起。 是的,最近几年,国家 对教育的重 视 与投入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似乎全社会 对教育 的满意程度并没有得到相 应的提高。素 质教育的问题,减轻中小学生 课业负担的问题,讲 了多少年,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路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 们的方向 还不明确, 我们 不知道教育是什么,不知道教育要干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好

16、的教育 !这样 一个看似 简 单,其实决定着教育全局的根本性 问题,被我 们忽略了。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教育哲学的思考,需要教育思想的引 领。首先解决 “教育的根 本问题,想清楚教育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 ”这样的根本性 问题,教育才有正确的方向, 投入才有真正的效率。我 们似乎都知道,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 业,教育不 仅仅 是 给孩子 分数, 还要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但是,在我 们的中小学教育生活中,分数恰恰成 为了教育 至高无上的追求,成 为了衡量教育品 质的标准;在我 们的大学,就 业成为了最急迫的任 务, 成为了判断大学最关 键的指标。分数与就 业,异化 为我们整个教育的原点和教育的重

17、要追 求, 这是中国教育 许多问题 的滥觞。 新教育人一直 认为 ,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 业,是一个通 过培养人、 让人类不断走向 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 业。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 务,是塑造美好的人生、培养美好 的人格、使学生 拥有美好的人生。判断教育的好坏, 应该 从 这样 的原点出 发;推进教育的改 革,也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开始。我 们主张,应该让 教师与学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就是基于 这样 的考 虑。美好的人生, 应该从幸福的童年开始。把童年和童心 还给孩子, 这 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不 仅是为未来的幸福做准 备,教育生活本身就 应该 是幸福的。 这 样的幸福不是 简单的

18、感官的快 乐,而应该是完整和谐的。因此, 给孩子多样化的教育, 发 现每一个孩子的世界,帮助他 们获得多 样性的发展,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成功地解决了 “穷国办大教育 ”的难题 ,逐步从一个人口大国走 向人力资源大国。但是,教育面 临着一个 “再出发”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追问教育 的原点 ;应该进 行教育的启蒙 ;应该 尽最大的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教育素养, 应该让 每一个公 民重新 认识 教育,思考教育,理解教育的使命。任何一个教育改革的 规划或者方案,都会有 一个战略主 题。这个主 题是整个改革的灵 魂,是所有改革方案的基 础。如美国就曾 经用“国家处在危 险之中,

19、教育改革 势在必行”和 “不让一个孩子掉 队”等作 为国家教育改革的 战略主题。 战略主 题 的清晰、平 实、可感, 对于规划本身的 实施具有重要的意 义。那么, 对于正 在制定的我国 2020 年教育 发展中 长期规划,应该提出什么 样的战略主 题呢? 我个人的建 议是: 办好每一所学校。理由是,首先,从科学 发展观和办人民满意的教 育的要求来看,中国教育面 临的最大 问题还是教育公平的 问题,东西部教育的 发展不均衡, 城市与 农村的教育 发展不均衡,同一个地区学校与学校的 发 展不均衡, 择校的矛盾依然尖 锐,优秀教 师 集中在城市好学校的情况依然突出。老百姓 谁 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一所好学 校读书 ?其实,中国的很多教育 问题 是从这个问题派生出来的。 其次,要 办好每一所学校,自然也涉及到效率与品 质的 问题 ,“好”的标准会有具体的 软件与硬件的指 标。这就会 让各级政府有一个具体的工作目 标。 再次,一个好的改革方案, 应该 有一句老百姓一看就明白的口号, 这样 才有号召力、 凝聚力、影响力。 这个口号就是我 们的教育改革的 战略主 题 。 办好每一所学校,首要的一点是要加大政府 对于教育的投入,尤其是 对薄弱地区的教 育投入。2002年1月8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