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测定方法的进展_第1页
血糖测定方法的进展_第2页
血糖测定方法的进展_第3页
血糖测定方法的进展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糖测定方法的进展张铭伟【摘要】糖尿病( 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且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 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因此, 对 MD 的预测和早期干预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指标是血糖, 故血糖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该文综述了近几年血糖检测方法的进展,旨为寻找更为简单准确的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关键词】糖尿病血糖检测方法空腹血糖浓度的正常参考范围是L (70 110mg/dl ),正常人在神经激素肾肝等多种因素调解下及在肝肌肉脂肪组织等各种器官代谢协调下,维持在正常水平,对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各种病理因素的作用下,糖代谢紊乱

2、,致使血糖水平异常,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人们生活的习惯环境及饮食方面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致使糖尿病的发病率出现逐年递增现象。糖尿病( DM)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作用低下或(和)分泌不足而导致的,其特征是高血糖症DM 长期高血糖将损伤到多个器官,导致多器官的功能紊乱及衰竭,尤其会引起心脏神经肾眼和血管系统发生病变。DM 是目前全球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在发达国家发病率为2% 5%,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达2% 3%,且出现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的现象因此对于糖尿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显得格外重要,而血糖的检测对于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

3、性的意义。1 血糖检测的主要方法目前有葡萄糖氧化酶法(GOD法)己糖激酶法( HK 法)葡萄糖脱氢酶法邻甲苯胺法葡萄糖氧电极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和无创血糖测量法等下面就上述几种方法进行简单介绍。葡萄糖氧化酶法(GOD-POD法) 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GOD)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生成的过氧化氢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经过氧化物酶( POD)氧化,生成水氧和红色醌类化合物生成物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葡萄糖的含量成正相关,与同样处理的标准管比较,即可求得标本中葡萄糖含量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试剂比较稳定,价格亦适中,操作较方便,是当前全国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

4、常规方法 5 但此法中过氧化物酶的特异性远低于 GOD维生素 C 尿酸血红蛋白胆红素四环素 尿素和谷胱甘肽等可与过氧化氢竞争色原性氧受体抑制呈色反应,导致血糖测定结果偏低。己糖激酶法 (HK 法) 己糖激酶法经两步反应:第一步 , 己糖激酶作用于葡萄糖与 ATP 发生磷酸化反应,有葡萄糖 -6- 磷酸与 ADP 生成第二步,生成的葡萄糖 -6- 磷酸经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G6PD)催化,葡萄糖 -6- 磷酸脱氢,有 6- 磷酸葡萄糖酸( 6PG)生成,同时 NADP 被还原为 NADPH,NADPH的生成速率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NADPH在波长 340nm 处有吸收峰,可在分光光度计波

5、长 340nm 监测吸光度升高速率, 计算血清中葡萄糖浓度己糖激酶法测定结果非常稳定,是葡萄糖测定的参考方法 7 刘阳等人研究发现, HK 法比 GOD 法结果稳定, HK 法特异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是临床上公认的血糖测定的标准方法,且对避免血清中过氧化物色素和浊度的影响较为有效 但由于试剂稳定性较差价格昂贵,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普及,卫生部推荐 HK 法可用于急诊检验 在我国,相比 HK 法,临床实验室检测血糖应用较多的方法还是 GOD法 但刘阳等人研究表明,对于高尿酸血症的病人, HK 法与 GOD 法测定血糖的测定值有明显差异, HK 法的测定值明显高于 GOD 法,且随着尿酸的浓度升

6、高差异也随之增大, 因 GOD法测血糖受还原性物质尿酸的干扰,测定值低于真实值 因此对该类患者测其血糖浓度采用 HK 法为最佳,若用 GOD 法,测得的血糖结果应给予修正 .葡萄糖脱氢酶法( GDH法) 葡萄糖脱氢酶是一种氧化还原酶,在该酶的催化下,葡萄糖发生脱氢氧化反应,有葡萄糖酸内酯生成在反应的过程中,生成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PH) 的含量与葡萄糖的浓度成正相关,且一般浓度的抗凝剂、防腐剂、尿酸、胆红素等对血糖测定不产生干扰。周丽萍等9 人通过方法学试验对此方法测定血清葡萄糖进行了评价,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为 %,重复性试验中批间 CV 值为 % 、批内 CV 值为 % 、总 C

7、V 值为 %,干扰试验一般浓度的胆红素 、尿酸 、防腐剂、抗凝剂等对葡萄糖测定不产生干扰,比较试验与 HK 法比较其相关性为 Y= r= ,通过一系列方法评价认为 GDH 法测定血糖所得结果准确可靠,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能够满足临床血糖检测的要求,可以用于临床血糖的测定。另外 , 用 GDH 法测定血糖与 HK 法和 GOD 法相比 , 操作更简便 , 只需一种酶参与反应即可达成 , 采用连续监测法分析 ( =340nm)或终点法,可用于许多自动化分析仪测血糖,有较高的灵敏度,许多人都认为目前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可以选择葡萄糖脱氢酶。但当前在我国葡萄糖脱氢酶是依赖进口 , 因此近几年许多科

8、研工作者都在关注葡萄糖脱氢酶的自主开发且成效显着。,邻甲苯胺法(O-T 法) 在强酸条件下,加热葡萄糖与邻甲苯胺,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与邻甲苯胺发生缩合反应,脱水后生成雪夫氏碱( Schiff base),其生成物的颜色(蓝色)的深浅与葡萄糖的浓度成正相关, 在 630nm 处比色测定。 O-T 法的优点是特异性高, 操作简单 , 试剂成本也比较低 , 目前在规模较小的基层医院或教学实验中用于测定血糖,还是可取的。但此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要发生反应所要具备的条件是浓酸和高温 , 且试剂组成中的某些有机化合物还有一定的毒性 , 易损仪器又有害于健康 , 因此在用该法做血糖测定时须特别注意。葡萄糖

9、氧电极法 葡萄糖氧电极法采用了氧消耗速率法,即在含有适量的葡萄糖氧化酶的溶液中插入葡萄糖氧电极,然后加入样品,样品中的葡萄糖被葡萄糖氧化酶氧化而消耗氧。由于氧的消耗量与血葡萄糖含量呈正相关,而溶液中的氧的含量又与电极的极限扩散电流()呈正比,因此样品中血糖浓度可由氧电极 值来反映。费维伦等人通过对 GOD-POD法、 HK 法和葡萄糖氧电极法进行比较而得出:三种方法之间相关性良好。葡萄糖己糖激酶法线性范围大于氧电极法大于氧化酶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己糖激酶法精密度均高于氧电极法,己糖激酶法、氧化酶法的批内变异小于葡萄糖氧电极法,而二者批间变异则大于葡萄糖氧电极法。溶血对葡萄糖己糖激酶法、氧电极法

10、有影响,对葡萄糖氧化酶法无明显影响。 所以说三种方法均符合临床对血清葡萄糖检测的要求。葡萄糖氧电极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反应快速、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只是所需的电极成本较高, 适用于急诊项目的检测 11 。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MS 法)目前测定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同位素稀释质谱法主要有(LC-IDMS) 法和气相色谱 - 同位素稀释质谱( GC-IDMS)法。GC-IDMS法测定血糖的含量 , 首先是葡萄糖的标准贮备溶液的配制, 其次是葡萄糖标准贮备溶液及校准比值混合溶液的标记,然后向血清样品中加入 D- 13C6葡萄糖标记物作为内标。再经离心沉淀,去除样品中的蛋白质后,经两步衍生化,通过气相色

11、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高标校准混合液、低标校准混合液和血清样品中标记葡萄糖以及葡萄糖的峰面积比,利用括弧法计算血清样品中葡萄糖的准确含量。丁兆婷等12 人试验得出:本方法大幅降低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与测定血糖浓度的其他方法比较,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度好,不易受血清中还原性物质的干扰等特点。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血糖的浓度,首先是葡萄糖的标准贮备溶液的配制,其次是葡萄糖标准贮备溶液及校准比值混合溶液的标记,然后向血清样品中加入D- 13C6葡萄糖标记物作为内标。再经离心沉淀,去除样品中的蛋白质后,吸取上清液,过有机滤膜进行测定。此方法测定准确度、精密度好,样品前处理亦简单,可用于血清中葡萄糖含

12、量的高准确度测定 13 。GC-IDMS法样品前处理相对复杂,但较 LC-IDMS 法 的 研 究 更 加 成熟 。 目 前采 用 LC-IDMS 法对血清葡萄糖高准确度定值的相关研究报告还较少13 。无创血糖测量法目前采用无创测量技术测定血糖浓度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电化学法和光学法。电化学法 实验研究表明, 体表渗出液中的葡萄糖的含量与人体血糖的含量具有关联性,可以采用电化学法来测量人体体表的渗出液(如汗液、泪液、唾液等渗出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来反应出血糖浓度。目前可以通过在电场中 , 人体皮肤受到刺激,通过皮肤的渗透作用 , 一部分血糖分子穿过皮肤集聚在电极的周围,然后再采用生化的方法测量

13、体表渗出液中的葡萄糖的含量, 从而得出人体血糖的含量。该法的优点是方便使用,精确度高。但仪器测头比较昂贵,且需要经常更换,提高了使用成本。由于血浆或组织中其它成分的存在,干扰了该法对血糖浓度的测定,以及电化学传感器对人体表皮的穿透性较低,致使电化学传感器使用的范围受到限制。光学法光学法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检测手段,其具有方便、无痛、检测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该法包括近红外光谱法、 荧光法、光声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 14 。在此重点介绍一下近红外光谱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速度快、无创伤、无疼痛、不需化学试剂、多组分同时检测的分析技术。近几十年,已在化工、食品、农业等领域广泛运用。在医学领域,可应用于无创血糖检测技术。但该法在测量血糖浓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主要困难在于:不同人体存在着个体差异,同一个体存在不同部位的差异, 个体饮食与新陈代谢等方面亦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针对这一技术难题,卢启鹏 15 提出基于血流容积变化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理论上可以去除人体组织背景的干扰, 单单含有血液信息的单一光谱可以被提取出来。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在技术上还有很大的难度,该方法需要一台信噪比足够高的测量仪器。若能在此有所突破,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将有望应用于临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