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诗两篇作业_第1页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诗两篇作业_第2页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诗两篇作业_第3页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诗两篇作业_第4页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诗两篇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诗两篇作业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预习自测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8 / 8怡情(y 1 ) 狡黠(xi a)诘难(ji e n a n)滞碍亿h i )阐证(ch a n)死抠(k o u)sh 6 (涉猎z & o(潴饰统ch 6 u(笛劝ji 6 (硼l an(滥加要ju 6(为li an(统达吹毛求疵(c 1豁然贯通(hu o )味同嚼蜡(ji ao)狂wa ng(费自大2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怡情: 使心情愉快。(2)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2、,而应推敲细思。诘又t : 诘问,为难。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3)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储,味同嚼蜡矣。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4)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5)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6)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豁然贯通:指一下子就彻底明白。3 .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充满

3、充实充分)的理由。(2)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 完 透),懂得其中的道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3)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丢弃放弃放松)了整体。4 .选词填空。(只填序号)周密庄重灵秀深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数学使人,科学使人,伦理学使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5 .仿句练习。原句: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仿句:天生才干犹如未琢之璞 ,读书然后 成稀世之珍 。基础运用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南宋哲学家朱熹

4、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 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汇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 ,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囱囹吞枣,不仅 没能品尝到菜肴 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ye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鹫远 急于求成。你想来得快些,但学得不扎实,结果反倒慢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囱囹吞枣(h u )菜肴(y a o)因y e (喷废食(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融汇贯通”,正确写法是“ 融会贯通 ”。(3) “循序渐进”中“循”

5、的意思是按照 。(4)选段主要运用了 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和引用论证 的论证方法。7.(广西百色中考)为纪念“世界读书日”的到来 ,学校开展以“走进读书馆,阅读经典书”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下面是学校阅览室流程示意图,请用一段简明的文字转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 ,语 言连贯,不超过60字。阅读书刊示例:读者入馆阅读书刊,阅毕后将书归还原处方可离馆 ;若需复印,须办理借印登记,印后办 理归还手续,之后才可离馆。【解析】流程图有先后顺序,所以在描述时,应用“先” “再” “然后” “最后”等词来连接。同时还要说明清楚“若需复印”时有两个不同的流

6、程,一是办理借印登记,二是办理归还手续。(2)根据示例,将下表空缺处的读书方法填充完整。名人主张读书方法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法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质疑读书法(或“独立思考 法”)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 然忘食。”会意法(或“不求甚解 法”)朱熹:“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诙而精 思。”循序渐进法(3)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 ,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名言:一本好书像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打开知识的迷宫。仿写:一本好书像。示例一:一位智者,他能帮助我们打开智慧的大门f 精 a w,佚”示例二:一盏明灯,它能照亮我们前行的

7、道路阅读探究拓展延伸课内精读(一)阅读谈读书,回答问题。8 .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 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的作用。9 .作者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为什么又说“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书上的内容纷繁复杂,对读者来说也许有用,也许无用。不加分析,全盘吸收,效果不会好。10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 ,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 经蒸储,味同嚼蜡矣。”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好

8、书一定要亲自阅读,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11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 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这段话主要用了什么 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精神上的缺陷,可以借读书来弥补的观点。(二)阅读不求甚解,回答问题。12 .结合全文,分析第一段的作用。内容上,开篇点明作者批驳的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为下文蓄足了势 并且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结构上,起总领全文的作用。13 .文章第五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9、 ?有何作用?举例论证。以普列汉诺夫为例 ,从反面具体论证了读书要虚心 ,要不断努力学习,“不能只记 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的观点。14 .作者认为“不求甚解”的含义是什么 ?这对我们读书有何启示?在作者看来,“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 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就启示我们在读书时也应该抱以虚心的态度 ,不要过 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要学会前后融会贯通,并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1拓展阅读(湖北襄阳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

10、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 ,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 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 “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 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一一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白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 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

11、力 ?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 :一种是通过 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 ;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 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 ,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 的意志。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 ,文章笔力雄 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 ,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 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

12、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 ,便深以为耻,曾国藩 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 营养品”。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 ,两季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 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妹20xx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 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 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

13、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 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 :“一个人和书籍 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 ,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 ,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 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 生的独特意义。(选自年4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5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提出人们的疑惑,进而引出下文对阅

14、读的作用的论述。16 .有人认为将第段和第段调换位置不会影响文意的表达,你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会影响。第段和第段分别对应第段中“(阅读)塑造丰盈的内心” “(阅读)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两个分论点;且由“精神”写到“生活”,符合人们的一般认知规律。17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不能去掉。这一组关联词表示递进关系,强调了 “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的重要性,使论证更严密。去掉后无此表达效果。18 .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选文第段提到“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表

15、明这则例子虽已被反复用过 ,但每次引用都足以让人震撼。B.选文第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C.选文第段中武亦姝和雷海为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独特气质就是“内在丰沛”的体现。D.选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阅读的作用,尤其是第段针对一般人可能有的认识进行论述,使论证更严密。【解析】第段画线句子中虽然有“对比”二字,但是这句话只是一般的陈述自己观点的描述性语言,并没有使用对比论证。19 .下面这则材料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请说明理由。二战期间,美国士兵往往因为战争间歇期间生活乏味而士气涣散、训练消极,长官为此头痛不已。在政府向军队提供了 1.2亿本“军供版”图书后,士兵很快就恢复了士气,积极投入 训练

16、中。能。事例中士兵通过阅读丰富了精神生活,恢复了士气,具体论证了本文“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的观点。【解析】判断时,需要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理解材料的内容。材料中士兵通过阅读“恢复了士气,积极投入训练中”,与本文中心论点“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是一致的。写法借鉴提升能力 一培根在谈读书提道:“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 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 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两句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鲜明有力地表明了自

17、己的观点。20 .请你使用其中任意一种论证方法写一个片段 ,谈一谈你对读书的看法。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知识的力量。腹 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才能将枯燥的生活变得鲜活,将遥远的过去变得 亲近,将理想擦得熠熠生辉,将梦想拉得触手可及。读书如串门儿。翻开书面就闯进了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读书的感觉有些像吃,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有些像睡,读完名著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 ,重又生机盎然;有些像搏斗, 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我,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考点链接第13题:分析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判断文章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可以从下面几个方法入手。1 .单纯摆事实、讲道理,为举例论证、道理论证。2 .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为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3 .从正反两方面讲道理,为对比论证。4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论述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