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景观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景观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景观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景观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景观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外文翻译)题 目 法云弄养老村老年活动空间景观设计 姓 名 章烨 学 号 31110098 专业班级 艺术设计1103班 所在学院 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 王玥(讲师) 二一四 年 十二 月 二十六 日42毕业设计(论文)开 题 报 告(包括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设计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辅助方法、预期设计成果、设计工作进度计划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据卫生部相关数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1.8亿,而且每年还以500万-800万的数量不断增加。到了 2050年,这个数字将

2、会达到3.32亿,超过总人口的23%。目前,我国31个省市当中己经有26个进入老龄化状态。老龄化社会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并将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针对我国未富先老、人口基数大、家庭人口结构变化等一系列特殊的国情,如何使老年人能够健康、舒适地安度晚年,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1。在我国, 多年来家庭养老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家庭供养老人的功能逐渐减弱2。新兴养老模式养老村的出现,养老村内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医疗康复、文化生活和饮食服务等各方面完整的配套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完整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在解决老龄化加剧问题的同

3、时,更好的提升了老年人服务的质量。本次的课题研究位于法云古村,法云古村自然环境条件优越,非常符合养老对优越自然环境的苛刻要求,加上该古村靠近灵隐寺、佛学院等历史文化遗址,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针对杭州老龄化严峻趋势与杭州有着众多老年艺术家的现实问题,希望通过将自然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的法云古村改造成一个艺术家的养老村,从而解决杭州大批老年艺术家养老的难题。1.1 选题的背景1.1.1社会背景据统计,早在1987年,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已超过10%,1994年,浙江省率先进入老龄社会,到2006年底,杭州市(市区)60 岁以上老人共有634711 人,占总人口的15.34%。由此可见,

4、浙江的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水平3。而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人口密集,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所以随着杭州老龄化的加剧,杭州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空间需求也随之增大。经过资料调查和实地调研得出,杭州老年人户外休闲娱乐活动主要包括静坐、晒太阳、阅读、看报、农作、种花、喝茶、打牌、聊天、下棋;户外身体锻炼活动主要包括散步、慢跑、太极、舞剑、体操。通过调研发现,杭州老年人对户外活动空间有着迫切的需求,对杭州老年户外活动空间的研究与设计有利于提升杭州老年人养老的质量和老年生活品质的提高。同时,杭州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一方面,吸引着全国大量的老年艺术家到杭州书画的学术交流、创作和居住的活动,另一方面,中国美术学院有

5、大量退休的老年艺术家群体。这些老年艺术家退休后的养老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年书画艺术家除了有一般老年人的户外活动之外,还有艺术创作、学术交流和作品展示等针对艺术家这一特殊群体的活动,除此之外老年艺术家喜欢寄情山水,喜欢在自然环境优美的安静的生态环境当中养老,而杭州是一个自然风景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具有天然的自然和文化优势,为这些老年艺术家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本次选题就是针对以杭州大量的老年人艺术家的养老活动空间景观的研究和设计。 思考如何在养老村中设计针对老年艺术家这一特殊群体提供的公共活动空间,既满足他们居住、生活、休闲的功能的同

6、时,也能满足其身为艺术家创作(工作)、交流、展览功能相结合的老年人养老村,从而解决杭州老年艺术家的养老问题,进而能够促进杭州艺术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1.1.2 项目背景(1)基地区位及周边交通:本次的课题研究是位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距杭州市中心20分钟车程。法云古村东临灵隐寺风景区,南沿中法路,西邻永福寺,北靠杭州佛学院,基地包括周围茶园在内,总面积为0.144平方公里。(图1.1,图1.2,图1.3) 图1.1法云古村在西湖区的位置 图1.2法云古村区位图 图1.3法云古村周边佛学院、灵隐寺展示图(2) 基地现状分析:基地位于杭州市灵隐寺旁边的一个小山村,名为法云古村,占地面积共计14.

7、4公顷,始建于唐朝,曾为附近茶园村民所住。1984年落实私房政策后,原来国家包租部分的住户陆续搬出。期间杭州政府对西湖名胜区的保护与整治,到2005年底,法云古村原有住户近400户,已全部迁出了古村。法云村地处两山交界山谷处,总地势相对平坦,总高差在3米左右。古村中心处有一条长约600米自西南流向东北贯穿整个村的石板路,与这条石板路相对平行的也是一条同样贯穿于整个古村的河流,河流流经该村的落差变化非常大,村口处河流底部至人形路面约有一米左右的高差,但是越往村内河流高差越大,流出村口处的高差可达4米左右。古村的东南部的山坡较陡,西北部的山坡较为平缓。(图1.4,图1.5) 图1.4村口处河流与人

8、行道间高差小 图1.5村内深处河流与人行道间高差大古村的老建筑主要用泥土和木头两种材料做成。泥土做的房子主要是由用黄泥、秸秆、碎瓦夯筑起的土墙,还有些事用木头做的木板房。法云古村公共绿地主要是自然山体绿地和宅间绿地,并且村内有很许多的名树古木。经调研发现该古村户外活动空间形式单调,人群使用率低。(图1.6、图1.7) 图1.6法云古村户外活动空间现状图 图1.7法云古村内自然环境与古树展示图 法云古村东临灵隐寺风景区,西邻永福寺,北靠杭州佛学院,浓厚的文化底蕴与优美生态环境,为艺术家养老村居住、生活、研讨、交流、活动的打造增加了自然环境和文化的优势。1.2 国内外发展现状1.2.1 国外老年社

9、区景观设计发展及现状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他们在社会政策、老年福利设施和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4。1938年出版的老龄问题第一次对老龄化人口给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5。美国首先颁布了社会保护法条例,随后 ,在英国、日本、德国建立了相应的法规,就对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进行了研究。在日本,在居住区内除了提供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比如健身中心、音乐厅、泳池、活动中心、绿化草坪、室外舞池、座椅等,用于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一些需求之外,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实际出发进行设计。比如,为了更深切地体会老年人

10、的生理特点,日本设有专门模拟老人或者是残疾人行动的体验场,可以带上特殊的眼镜、穿上腿上或背上负重的特制服装,模拟老年人进行爬楼梯、入浴池等系列动作,带着模拟白内障老人的视觉眼镜,观察和体验在室内外周围的环境,感觉色彩和灯光在老年人眼中的样子,通过从亲身体验中得到老年人的感受,设计出更符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空间、尺度、灯光、色彩等的设施和景观空间6。以全球老龄化形势位居前十的新加坡为例子,近40年来,新加坡政府在非常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进行了大面积的城市绿化公园进行规划,将其城市公园体系分为3大部分,Regional Park(区域性公园)、Community Park(社区公园)、Park Co

11、nnector(公园廊道)。Community Park(社区公园)又细分为Town Park (新镇公园)、Neighborhood Park (邻里公园)Playground(游戏场),其社区公园的主要特点就是功能性强,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年龄、性别和娱乐爱好等来区分场所性质,并提供非剧烈娱乐活动场所和器械,使各类固定使用人群在公园中占有各自的活动空间,诸如:长凳、凉亭和花架等,这些都是在社区公园的规划与设计中,特别是老年群体7,非常明确老年人的场地、空间和活动、设施。美国环境设计大师哈尔普林指出:“我们所作所为,意在寻求两个问题:一是何者是人类与环境之间共栖共生的根本;二是人类如何才能达到这

12、种共栖共生的关系?我们希望能和居住者共同设计出一个以生物学和人类感性为基础的生态体系。”8从环境设计大师哈尔普林的话中可以得出,空间环境设计主体是“人类”,而人类的“行为”则是人与空间环境联系的纽带。所以在环境景观设计的时候要第一考虑的是使用者人群的分析,第二则是考虑人的“使用”,功能的确定。LOFT是艺术家、前卫、先锋、当代等关键词构成的组合,是当代艺术家、前卫艺术家或自由艺术家们的集聚中心,在20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纽约,LOFT作为居住的方式首次出现。之后LOFT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结合,并随着全球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而成为LOFT文化 。 20世纪70年代后,越来

13、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LOFT这种新的文化和社会价值,LOFT因其极大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而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肯定。从此,LOFT文化很快从苏荷地区传遍了西方各地,进而引发了全世界对LOFT居住方式结合的体验9。1.2.2 国内老年社区景观设计发展及现状我国老龄事业发展起步晚、步伐慢,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我国城市社区绿地建设产生了明显影响。一方面,原有的社区公共绿地设施很难满足快速老龄化带来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现阶段的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建设现状带来的影响4。 虽然我国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在不断的快速发展,但是在社区的建设中由于对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等原因,导致居住区建设中

14、针对老年人的配套设施、社区服务十分缺乏,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也相对较低12。在居住区室外活动空间上,从早期的不重视景观活动空间,到目前盲目对景观空间进行风格的美化设计,对社区景观过渡强调与追求各种风格、潮流、美观,而忽略了使用群体的实际使用功能。特别是现在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对户外活动空间需求的增加,使得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配套设施、社区服务等各方面的的要求备受关注。 我国目前除了社区中老年人占有活动空间较少之外,由于缺乏相对成熟的理论和经验的支撑,在已建成的社区公园中在各方面都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公共座椅和休息空间、户外健身器和体育设施等严重缺乏,导致许多老年人在居住社

15、区内找不到休息坐的椅子和活动空间,从而减少在室外活动、和休闲活动12。其次,因对老龄化的不重视导致以老年人为主题的公共活动小空间不是很多,如供老年人聚集、活动、交流的小花园、小公园、小广场等不足,使得社区内的老年人不得已减少对户外空间的利用率,从而严重制约了老年人的社会交往,非常不利于老年人晚年的发展。除此之外,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要多注重老年人的无障碍设计和人性化设计,但是有许多社区对人性化和无障碍化都考虑地非常欠缺。如有的社区因为停车场不够用,而把车直接停在人行道上,这样不仅提高了行人的不安全因素,更加对老年人的出行与活动增加了危险性。同时老年人亦是高发病人群,所以老年社区的医疗保健

16、设施的健全是非常重要的,可做到迅速及时的对老年人进行抢救和护理,并可长期进行治疗直到治愈的作用。 目前国内针对艺术家居住社区景观空间设计的研究比较少,大部分集中在对艺术园区的研究上,比如:对工业废弃用地更新为富有创新景观的艺术园区的研究;对艺术家聚落、园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对老建筑改造为Loft的艺术家居住形态的研究等等。 在中国,早期的圆明园自由艺术村、当今的宋庄艺术社区等,其实就是集居住与工作室于一身的艺术家园区。而昆明创库艺术社区、上海莫干山路艺术社区,则主要是工作室及相关展览功能集合在一起的艺术社区,艺术家在社区主要从事创作活动及部分社交、作品展览活动,而在社区之内作为居住功能利用

17、的的艺术家是少之又少的。2008年,四川音乐学院教职工住宅小区(川音嘉苑)建成,该社区主要以音乐艺术家居住为主,该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用艺术语言的符号化来营造,具有独特艺术家气质的景观环境,用具有音乐艺术家气质的环境景观营造手法来打造艺术家居住社区的特色景观环境9,为艺术家居住空间的景观打造奠定了基础。1.3 发展趋势从国内外老年人社区活动空间发展来看,老年活动空间更注重老年人群体本身,考虑老年人生理、心理及老年的行为活动特征的基础上,应采用人性化、无障碍化的活动空间;在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的前提条件下,在社区配套服务上,需健全医疗保健、健身器材等服务和设施,在心理方面,户外活动空间不仅要满足晒太阳

18、、看报等个人活动需求之外,还应当满足喝茶、聊天、下棋、表演、运动等老人集体活动的需求。从艺术家园区的发展历史上看,国内外艺术园区最开始只用于工作创作和作品的展览,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外的艺术家园区从工作室创作、作品展览逐步转向集工作室创作、作品展览、文化的研讨、交流、居住相结合的一个功能复合型的艺术家园区。所以在本方案法云村老年艺术家活动空间景观设计中,除了运用人性化、无障碍设计、艺术手法打造满足一般老年人活动需求之外,还会满足集工作室创作、作品展览、文化的研讨、交流、居住相结合的一个功能复合型的艺术家养老村,既满足老年人一般的活动、锻炼、娱乐的需求之外,还满足其作为艺术家对艺术景观的艺术

19、氛围的营造功能和学术交流、作品创作、养生养老的功能。2设计的基本内容本论文通过对现有法云古村的调研考察,得出法云古村当地佛文化、茶文化等属于当地的独特的文化特征,加上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得出属于法云古村独特的地域文化,再通过对杭州老艺术家的调研、访谈中得出他们这一独特群体的职业特征、心理诉求、景观环境需求、艺术形态等特征,打造具有杭州法云古村文化特色的艺术景观空间,在体现古村文化,自然环境特色的同时,又能满足艺术家们的心理诉求,创作、交流、展览功能的实现。在打造法云古村老年艺术家活动景观空间应该注意的几个点:(1) 法云古村当地佛文化、茶文化等地域文化、文化元素的运用;(2) 法云古村河流、古树

20、、小桥、山坡等自然地理优势的体现;(3) 老年公共活动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和人性化设计手法的运用;(4) 老年公共活动空间中石板桥、大树、石子路、稻田、油菜花等能唤起老人儿时记忆的场所精神的打造;(5) 对艺术家这一特色群体为其提供创作灵感“天人合一”等创作空间的静环境和艺术交流、娱乐活动动态环境的打造。(6) 针对老年艺术家长时间艺术创作遗留的身体机能问题,进行康复景观的打造。(7) 针对艺术家老年群体,进行“中国风”这一山水墨画的景观风格打造,有利于激发艺术家寄情于山水的创作灵感。 2.1基本内容2.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无障碍、人性化设计通过对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的研究,进行无障碍、人性化

21、的活动空间的设计,满足一般老年人普遍的对各种基础活动空间需求的打造,如下棋、钓鱼、散步等老年人最基本需要的功能。(2)室外灵感创作空间设计针对艺术家这一特殊人群,为满足其艺术创作与作品交流论坛功能的需求,通过对空灵空间的打造,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的创作空间需求。(3)室外展览、交流空间设计通过对室外公共展厅、公共的室外对外交流空间的打造,提供户外的交流、学习的空间。(4)“场所精神”场所设计对场所精神的打造,使养老村成为艺术家们有精神寄托的“故乡”,能唤起他们儿时童年等在故乡成长的美好回忆。如石板桥、大树、石子路、稻田、油菜花等儿时经常看到,接触到的东西。(5)康复功能活动景观空间设计在活动空

22、间中穿插具有康复功能的景观活动空间,有利于解决艺术家长时间艺术创作遗留的身体机能问题。(6)“中国山水画”主题营造设计通过“中国风”这一山水墨画的景观风格打造,有利于艺术家寄情于山水的创作灵感空间的打造。中国风如具有代表的竹子、荷花、屏风、砖瓦、雕塑等中国传统元素的融入。3辅助方法(1)文献分析法在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数字图书馆及网络等资源,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通过系统分析,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2)实地调研、人物访谈法采用问卷、访谈、实地观察的方法对法云古村的现状及杭州老年艺术家进行调研,了解老年艺术家的行为模式与心理需求,通过观察与拍照收集一手资料,进行分析

23、总结。(3)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获取经验和教训,归纳总结案例的特点及启示。(4) 学科综合研究法老年艺术家活动空间景观的研究涉及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建筑学、康复医学、康复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论文尝试从多角度、多学科入手进行研究,力求在此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5) 计算机制图,模型制图等设计的辅助方法将某些重要的节点通过模型制作的方法更直观地体现出来,用不同材料通过对基地地形、高差的体现来表现设计成果。4 预期设计成果本论文力求从艺术家心理、行为需求入手,分别从法云村文化元素的提取、再设计、生态环境的营造、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场所精神的营造以及从艺术家创作时的冥想

24、空间的打造等几个方面满足居住、生活、休闲、创作、交流、展览为一体的艺术家养老村进行探讨,总结出老年艺术家空间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策略。然后通过具体实践,将人性化景观、康复景观运用到本次毕业设计中,完成一个面向老年艺术家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村设计。因此预期的设计成果将是以论文为理论基础,设计为实践途径,最终以模型及设计图纸的方法进行具体展示。设计图纸主要包括区域分析图,景观规划图,功能结构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指示系统规划图,空间景观视线规划图,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图,总平面图,剖面图,局部透视图,景观节点图,整体鸟瞰图。5设计工作进度计划阶段时间段主要任务选题阶段10月中下旬查阅资料,自选选题方向并与

25、导师沟通,最终确定选题开题答辩阶段10月15日10月31日相关资料查阅、收集、整理,外文资料查找11月1日11月10日完成开题报告初稿框架11月11日11月16日为论文收集数据资料,实地访谈调查11月17日11月24日多次与导师交流,修改开题报告,确定论文框架11月11日11月24日不断充实修改开题报告并撰写外文翻译部分11月下旬12月上旬结合导师意见,修改完成开题报告最终版并准备开题报告第一轮答辩12月中下旬进行开题报告一轮答辩,二轮答辩毕业设计(论文)答辩2013年5月中旬(校历十二周)填写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请表,开始答辩毕业设计(论文)文 献 综 述(包括国内外现状、相关设计案例分析

26、、发展趋势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老年户外活动空间景观 1. 国内外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因为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他们在社会政策、老年福利设施和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85年,戴安娜.Y.卡斯坦斯编著了针对老人的场地规划和设计(Site Planning and Deeign For The Elderly),这是一本针对老年人群体需求,分析户外空间规划设计的综合型手册,其从场所规划、设计和细节的处理、总体布局、基于老年人交往和心理需求的设计导则等方面,针对老年人户外空间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对相应的建议10。2001年,在美国

27、的克莱尔·库伯·马库斯与卡罗琳·费朗西斯所著的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老年住宅户外空间”对针对老人的场地规划和设计的概述和补充。此外相关的研究还有劳顿.M.鲍威尔所著的生态与年龄,老年人的空间行为和环境与年龄。从研究成果看,国外对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动场所建设和对公共空间的利用方面11。此外,国外学者对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内容、影响因素方面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Ingeborg Nilsson等人对85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群的休闲活动内容进行研究,阐明了高龄人的活动内容以及这些活动和性别、居住环境、认知状态的关系。Merril Silvers

28、tein和Marti G Parker探讨了瑞典老年人在过去10年中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在户外休闲活动方面是否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结果表明老年群体最大程度的参与户外活动是老年人弥补社交和生理衰退的适应对策。对于部分老人不喜欢户外活动的原因国外学者也进行了实证的研究。Iain K·Crombie等对409位老年人进行了抽样调查,并运用了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对老年人的户外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研究显示老年人勉强去参加户外活动是许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的,这些因素很难克服,而不费力就可以接近的工具可以起到鼓励老年人参与户外活动的作用。这些研究大多数建立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地理学方

29、法对老年人的休闲活动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调查,获得许多有益的结论,有利于户外空间场所的设计11。通过半个多世纪的摸索和总结,西方国家己经在社区公园的规划与设计和特定人群的使用上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思路和做法,尤其近十年来,已经有不少外国学者根据公共绿地空间的分布、规模、类型等方面,对老年人使用社区公园的各种行为特性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将实际成果予以广泛的运用12。1.2 国内研究现状随着老年型社会的到来,我国学者对老年人的户外活动问题也表现出更多的关注。80年代末期我国关于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开始出现一种新的功能分区形式10,即安排老年人活动区。该区域的设置主要是为老年人开展政治、文化和体育活动提供场所

30、和相应的设施,满足老年人对娱乐活动的要求,因而受到社会的肯定,也引起了园林部门的重视11。目前相关政府部门针对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制定了相关法律和规范,例如: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等。同时各个不同城市也制定了相应的绿地系统规划,对不同城市的社区公园布局、设计进行了研究,为建设老年人良好的居住环境提供了理论指导。1992年,东南大学的老年居住环境设计课题标志着建筑界开始投入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不少学者在园林规划领域开始研究老年人活动场所的设计问题12。张亚萍、张建林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和所处社会进行分析,

31、总结了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原则,并提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应设计的内容、要求及绿化设计、硬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3。孙樱从城市老年休闲特征和群体分异机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将社区老年休闲的组织管理与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相结合的建议14。陈春华针对人们休闲需求日益增多与城市开放空间缺乏活力的矛盾,从休闲生活场景的营造,活动的引入和设计、休闲设施和室外环境的室内化设计4个方面提出具有人的尺度和具有生活感的城市设计手法15。2 相关设计案例分析2.1 国外相关设计案例分析案例一:美国佛罗里达太阳城中心老年社区1、背景:人口结构发生变化,30年代婴儿潮老龄化加剧是导致美国老年社区形成。名称缘起:西方不称

32、老年人为夕阳,而是太阳。2、区位:临近海湾;社区坐落于佛罗里达西海岸,位于坦帕和萨拉苏达之间,距佛罗里达最好的墨西哥海湾海滩只有几分钟的路程。3、规模:接近微型城市;社区太阳城中心共有10500个住宅单元,目前入住来自全美及世界各地的住户1.6万4、目标定位和建设理念:社区自1961年开始建设起,便定位佛罗里达乃至全美最好的老年社区;使老年人精神充实、身体健康,享受一种不孤独、不依赖、不满足温饱型的老年人生活。5、整个社区功能分区明确:六大居住社区,各社区共享一个邮局,超市、医疗机构、银行和教堂 6、物业类型为老年人量身定做:“太阳城中心”(独栋别墅)、“国王之殿”(联体别墅)、“湖中之塔”(

33、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庭院”、“阿斯顿花园” (出租的独立居住公寓)、“自由广场” (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7、社区委员会由社区老人构成便于沟通减少隔阂。社区委员会负责社区的日常运作,有常设办公室,每月定期举行例会。(图2.1,图2.2) 图2.1社区委员会办公室 图2.2社区委员会成员均为社区内居住的老年业主8、纯粹老年社区增强老年人的归属感:居民必须55岁以上,18岁以下的陪同一年居住不超过30天9、针对老年人的建筑规划(1)无障碍设计强调方便安全:社区住宅以低层建筑为主,在所有区域布置无障碍步行道、无障碍防滑坡道,设置低按键、高插座(2)极强的空间导向性应对老年人的记

34、忆力感知力下降:对方位感、交通的安全性、道路的可达性均做了安排,实施严格的人车分流(3)针对老年人的社区设施强调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建有医院和老年护理中心,心理健康老年图书馆,社区交流大厅(图2.3,图2.4,图2.5,图2.6) 图2.3社区图书馆 图2.4社区交流大厅 图2.5防滑坡道设计 图2.6电梯内低按钮设计10、丰富的会所运动:室内外游泳池、草地保龄球、网球场,棋牌室,保龄球场,舞厅,健身房,应有尽有。(图2.7,图2.8,图2.9,图2.10) 图2.7草地保龄球 图2.8室内游泳池 图2.9高尔夫球场 图2.10健身室 11、丰富多彩的俱乐部课程:俱乐部丰富了社区活动,各业主联合

35、社区委员会组织的俱乐部活动精彩纷呈。(图2.11,图2.12,图2.13,) 图2.11木工工坊 图2.12瓷器收藏俱乐部 图2.13活动交流中心 12、为老人设置专业、完善的配套设施(图2.14,图2.15,图2.16,图2.17,图2.18) 图2.14图书室 图2.15手工制作中心 图2.16游泳池 图2.17桌球室 图2.18 艺术室案例二: 伊丽莎白和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1、 项目背景:伊丽莎白和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Elizabeth and Nona Evans rehabilitative garden)位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夫兰市植物园内。康复花园占地1200

36、0平方英尺(约1115平方米),地表有6英尺(0.83米)的高差,园内生长着很多成年乔灌木。花园与一个热闹的就餐露台相邻,此外,花园还与邻近的其他改扩建建筑相连接,构成统一协调的整体。 伊丽莎白和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是“帮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健康状况的人们去欣赏植物并从植物在人们生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中真正获益”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观、舒适、无障碍被认为是该花园的重要标准。花园最为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茂密的树木、芳香四溢的花团和葱郁的灌木。2、设计理念:康复花园应该“自然优美,绿意盘然;不仅提供不同的机会、选择和体验,而且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为人们营造出舒适的环境,体现出植物

37、园热情好客的精神实质。注重营造舒适的环境,同时也重视其使用性。3、 总体布局伊丽莎白和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由三处景观构成:供人沉思冥想的静思苑;为独自探索和群体教学活动提供场所的探索区;用于园艺疗法的园艺治疗区(如图2.19)。 图2.19伊丽莎白和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平面图静思苑:静思苑与图书馆批邻是一处简洁雅致的空间。水从低矮的围墙喷出;落入前方的小水池,水池前种着一株成年的白玉兰,水池中种满了地被植物。花园里的草坪将入口、坐席区和远处景色自然地衔接起来。区域内的道路釆用大石板铺就,减少连接点,可方便轮椅行进。凸起的路边对使用拐杖、助行器、轮椅的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区

38、域内浓郁的绿萌给人静溢幽静的感觉。探索区:探索区位于静思苑低矮围墙的后方,该区域内修筑了 6英尺(约1.83米)高的石墙,主耍用作为游客游玩或教育游客的示范探险场地,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同时也是两个园区之问的过渡地带。石墙具有锻炼人们触觉、喚觉、听觉的功能。通过精心挑选产自当地的石块,充满趣味性的植物和水景一个瀑布、一个水池和池内布满苔藓的石块问不断冒出水泡组成了该区域的主要景观。人们在观赏花园美景的同时,可以有不同的触觉和嗅觉体验。视力障碍的人可以通过触摸他们,体验石墙、水景和植物所引起的空间里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感受营造的独特小气候。园艺治疗区:该区域是一个阳光充足、开阔宽敞,色彩绚丽地区。感

39、官刺激尤显突出。不同高度和花期的十多种罗勒属植物可以让轮椅使用者像行走的游人一样感受花香。高低错落的种植床为人们更亲密地接触植物提供了便利。设计师根据行为动力学和满足多人疗养需要的条件进行设计,这里的道路、活动区和欢迎区都很宽敞,而盆景墙和狭长的小路是为没有残疾或疾病的游人准备的。 图2.20 图2.21图2.20 :水流、植栽和墙壁构成了园内一处独特的风景,落入浅水池的水流声发出欢快的声音, 挡住了周围喧嚣的车流声。图2.21 :路边的植被提供给游人不同的触觉体验。道路侧边精心设计休息点,供人们停下来休息、赏景、享受植物的芳香。 图2.22 图2.23图2.22 :一面挡土墙将静思园和演示园

40、分隔开。石墙高6英尺,并点缀点缀错落有致的山石、水景和植栽。图2.23 :靠近静思苑水池的草坪,可经受轮椅的碼压而不需要额外的加固。 图2.24 图2.25图2.24 :栏杆背面刻有盲文,帮助老年盲人更直接地了解身边的美景。图2.25 :转折的石材园路环绕水池和草评构成静思的空间。 图2.26 图2.27图2.26 :可移动的座位为多样的私人及集体聚会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空间。图2.27 :墙边栽种的柔软的植物和流着水流的青苔石壁构成了一处奇妙的 景致。盲人游客可以通过水墙感受到空气中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图2.28 图2.29图2.28 :小路的坡度经过仔细计算,可以缓解疲劳,方便游人休息、赏景、

41、享受花草的芳香。图2.29 : 从园艺疗养园中心的弯曲迎宾道,把游客引向花园和植栽。4、 设计手法分析 (1)营造丰富的空间伊丽莎白和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创造一系列不同的空间满足人们进行群体活动和独处的需求,让使用者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丰富的空间可以使病人远离令人厌烦的环境、活动和事物,减轻人们自身的压力,可以缓解人们的精神疲惫。学习探索区和园艺疗法区为群体活动的使用者提供了增加社会交往的机会和情感上的支持,而一定的社会交往可以缓和紧张情绪的产生。(2)积极分散注意力利用园林要素,伊丽莎白和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创造了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场所,不同于城市中的生硬感

42、,花园中尽显自然的柔和之美和活拨生动之趣。花园利用高大的乔木和流动的水体减轻了周边城市的噪音、烟尘等消极的干扰,能培养人们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感,促进人们心中的愉悦感,激发心理的积极因素。(3)选择保健植物,采用园艺疗法园林中尽可能的多选用植物材料,减少硬质景观。植物除了具有生态效益外,还具有很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元素,如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挥发芳香气味和释放植物精气,这些都对人体身体有直接的保健作用。同时,通过对植物栽培和其他园艺活动,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等方面也有改善调理作用。(4)避免含糊、复杂的环境对于病人来说,一些抽象复杂的环境会增加病人的焦虑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康复园林的设计中

43、应该运用简单明了的景观元素。在空间分割上,也应该简洁明确,避免模糊复杂的空间。特别是园林道路设计,应尽量保证园路的导向性,避免出现迂回和令人失去辨识度的支路。(5)人性关怀的细节处理“人性化设计”是当前景观设计十分流行的口号,其内容包括铺设导盲砖和设置无障碍坡道、盲文标志等措施,这些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为残疾人的使用提供了方便,但是太过刻意的设计将非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划分的太过明确,没有顾及到非健康人群的心理感受。伊丽莎白和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的设计理念是让每个角落都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在细节处理上更加人性化。如道路铺装不仅考虑材料的耐用性和艺术效果,更加考虑材料表面的光滑程度,轮椅

44、防滑铺设的最小角度、人们走在上面的感受等;考虑植物种植床的高度等使轮椅使用者可以和行走的游人拥有相同的感受植物触感、芳香的机会;在栏杆背面手能够触摸到的地方刻上反映景色的诗歌,帮助盲人更好的感受身边的景色。2.2国内相关设计案例分析案例一:川音嘉苑艺术家社区景观设计分析项目背景:前期分析:经过近70年的历史变迁,具有悠久高等艺术教育历史的四川音乐学院成为一所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的综合性等艺术院校。与学院新校区毗邻的教职住宅小区理应具有“艺术场”的氛围,与艺术院校相呼应,营造独特的环境景观。新校区教职工住宅占地186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总户数2564户,容积率2.2以下

45、,绿化率35%以上。小区南北长约585米,东西宽约235米,基本呈规则状地块。(图2.3)图2.3本案地理位置图示景观表达手法:由情建景适时、适地、适人的景观格调尊重居住对象,尊重居住人群的感情,才能营造“景观场”的氛围。(1)、对居住人群的定位分析居住人群他们是音乐家、作曲家、舞蹈家、雕塑家、画家;他们是社会精英,是教授级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有极高的审美能力和阅读理解设计的能力。居住人群的生活特征他们的生活演绎的是激情、节奏与自我。那么,有着特定居住对象的川音嘉苑的居住环境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如何用景观空间的设计语言来表达生活环境呢?(2)对景观空间格调的定位分析通过初步讨论,设计组认为,整个基

46、地内景观格调可定义为灵动空间,其中,强调部分开放空间和个性空间,满足艺术家群体的展示需要和个性张扬需要(图2.31) 图2.31符号化景观空间语言1、有情生景“D.C.L”景观空间语言的表达 D Diversity 用溪流传递动感 C Colourful 用色彩表现生活 L Landform 用地形塑造空间与“韵律、节奏、自我”居住人群生活习性相对应的景观空间品质“灵动空间、开放空间、个性空间”,我们着力体现在以“溪流、色彩、庭院”为物质载体的设计上。(1)D Diversity 用溪流传递动感,灵动空间的设计水体象征着文明与灵性,渲染着住宅区的生机与艺术的魅力,它的风韵、气势、清音,能给人以

47、美的享受,引起无限的遐想。因此,本社区的北部别墅区结合环境品质的较高要求进行以水为主题的景观设计。(图2.32) 图2.32高品质以水为主题的景观设计a、平面造型在本案的别墅区范围的水体没计借用,借用跳动的音乐符号,夸张地运用“九曲回环”的平面形状,部分节点水面放宽,以水体、地形的相互配合,形成循环、流动的水体,徜徉在别墅区内,滋润着每一寸土地,最大程度地实现景观的均质化。b、水体形态设计水体的动态设计不仅体现在平面意向上,更体现在立体造型组合上。因此,我们设计了水体的动态与静态对比,有声与无声对比,点状与现状的对比,综合运用了水体的造景功能。 如在水流的源头,我们设计“溯溪寻源”跌水景观,中

48、段“浣花溪流”细流景观、“山涧马帮”静态水景、“平湖秋月”湖面景观。综合考虑了喷泉、跌水、水池、自然式溪流等多种形态水景。(图2.33) 图2.33喷泉、跌水、水池、自然式溪流等多种形态水景(2)D Diversity 用溪流传递动感,灵动空间的设计丰富的色彩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体验,渲染着环境的情绪,带领人们进入设计的空间。因此,多层次、多维度的色彩变化是表达节奏与韵律的重要手段。a、铺装用色(基面色)飞舞的游步道形成动态的游览路线,飘逸的花廊用于静态观赏,动感的花带镶嵌其中,整个画面形成螺旋花径。地面硬质铺装成了跳跃的元素,把零散的建筑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跃然纸上。现状设计的富于变化、美丽飘

49、舞的花带、模纹,充分表达了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自然的能动性和潜在性。因此,本案的地面采用米黄色地面砖与仿木地板、水磨石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与绿色植被、蓝色水体的彩色对比。(图2.34) 图2.34 b、立体用色(围护面用色) 人们需要交流,害怕孤独我们设置公关活动场地、露天舞台等多种交流空间;人们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我们设置健身广场、休息椅;因此,植物的草花色彩、玻璃轻钢廊架、树池的选材用色既要考虑具有时代感,旋律感,也要考虑具有安全感和稳定感。(图2.35、图2.36) 图2.35 图2.36(3) L Landform 用地形塑造空间如何考虑在有限的居住面积内创造无限的现象空间,是现代居住景

50、观设计的重要着眼点。在本案中,我们充分利用景观的延展性,大量设计了微地形,在有限的空间里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激发居民去感受自然亲近自然。游步道有宽有窄,自然伸缩,最宽处可演化成小广场,聚人气,以促进邻里交流,最窄处仅符合规范,简洁明了,用做通信,而且游步道设计弯弯曲曲,蜿蜿蜒蜒,好似悠闲的主人自然踩就,引导人们轻快的走向目的地。在游步道的两侧进行地形设计,通过地形的氛围营造与植物的蓬荫营造“城市山林”的空间体验,此举一方面可以改善植物种植条件,提供阴、阳、缓坡等多样性环境,而且可以组织景观空间,形成层次丰富、优美的园林景观。(图2.37、图2.38) 图2.37 图2.38此外。还尝试通过覆土

51、建造的方式设计小区次入口造型,通过地形设计,藏大门于地形中,既可拟态成乐器如鼓的形态演绎,又具有较好的生态建筑效果。3、由景入意综上,通过对四川音乐学院教职工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实践,我们试图在以情景创作的方式,感性的思考该艺术家社区的环境景观设计。通过居住人群的特性分析,适时、适地、适情的进行景观设计的激情创作,将对艺术形式的热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点、线、面,以及物质实体营造艺术的氛围,将崇高的艺术带入我们的日常的生活。案例二: 安吉老年养生基地灵峰小山庄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邻近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迅速崛起的一个对外开放县,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全县交通便利,距湖

52、州64公里,上海220公里,杭州73公里。安吉县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县境内山清水秀,绿荫环抱,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9.4%,尤以“竹”而闻名天下,素有“中国竹乡”之称。人文景观有文天祥驻守抗元的独松关、千年名刹灵峰寺、五代古迹灵芝塔、一代艺术大师吴昌硕的纪念馆、故居等。灵峰小山庄是一个集养老、娱乐、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养生基地。小山庄位于安吉经济开发区灵峰山麓横山坞村,与安吉景点竹博园、灵峰寺毗邻。距县城大约十公里,交通便捷、气候温和、雨水充沛、自然环境优美等;平均温度在15.5度左右,森林覆盖率95%以上,为负离子极高的天然氧吧;而它也是一个比较小型的村落,整座小山占地面积约8万平

53、方米,利用村庄里的水田、山林、梨园、竹园、茶园等,建立了一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总规划面积约200亩;庄园入口处樟荫参天,曲径通幽,小桥流水。竹亭茅舍,充满着山村田园的静谧之美。山庄的餐厅设置在竹海深处,增添了一种远离世俗的超然之感如感 。(图2.39) 图2.39 灵峰小山庄规划图为迎合“回归自然”的生态养生理念,山庄开辟了乡村倶乐部农耕园,供游客在此耕作、种植,体验农事活动,感受农耕劳作的乐趣。同时,游客也可以参与登山挖笋,田园采果,摸鱼垂钓,野外烧烤,游泳漂流等休闲活动。山庄还建有标准网球场可以运动健身。基地现在规划有养老别墅群、休闲度假房和养老公寓房等多种度假房。养老别墅为二层楼小洋房,单幢别墅建筑面积约130左右,别墅面湖背山,整体装修可根据各自爱好、风格不同自行解决,也可委托公司代为施工。养老公寓房为单层农村用房结构,四面绿色环绕,单户居住面积为28-45 ,房间完成初步简单装修,其他所缺设施客户根据不同需要自行添置。休闲度假房是以基地内标准客房或山川农庄内标准客房为基础,提供公共厨房。(图2.40,图2.41,图2.42,图2.43,图2.44,图2.45) 图2.40灵峰小山庄一角 图2.41养心湖 图2.42老年乐园 图2.43滨湖别墅群 图2.44特色餐厅3发展趋势从上述国内外现状及案例中可以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