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陈师曾风俗画作品中的文人情怀_第1页
赏析陈师曾风俗画作品中的文人情怀_第2页
赏析陈师曾风俗画作品中的文人情怀_第3页
赏析陈师曾风俗画作品中的文人情怀_第4页
赏析陈师曾风俗画作品中的文人情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南美术史赏析陈师曾风俗画作品中的文人情怀推荐精选摘要陈师曾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及理论研究的名家,其艺术主张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尤其是对文人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对陈师曾风俗画中体现的文人情怀的赏析,说明文人情怀对陈师曾产生的深刻影响,并探究其文人情怀的来源。关键词:文人情怀 陈师曾 文人画推荐精选目录摘要、关键词.1一绪论.3二、文人情怀含义的阐释.4三陈师曾风俗画作品中文人情怀的体现.4四陈师曾绘画作品中文人情怀的来源.5五、文人情怀对陈师曾产生的重要影响.7六、结语.8参考文献.8推荐精选一、绪论出生于湖南长沙的陈师曾,是中国近代

2、著名的画家及美术理论家。他通晓古今、学贯中西,在以西方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的主张普遍流行的20世纪初,陈师曾以长远的眼光、清醒的头脑、哲人的睿智以及超人的胆魄和远见卓识,坚定地在继承和发扬民族美学精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绘画新主张。他认为中国画“宜以本国画为主体,舍我之短,秉人之长”,应“融会中西”、“画吾自画”,他推崇宋元以来的文人画,强调绘画的民族性、继承性和时代性,主张以民族绘画的主体性去对抗“全盘西化”和一切否定中国传统绘画的论调。他提出文人画的基本要素为“第一人品,第二学品,第三才情,第四思想。”认为绘画之上品应是“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

3、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认为“文人画重精神,不贵形似。”陈师曾有多部理论著作及文论名篇闻名于世,如文人画之价值、中国绘画史、中国画是进步的等。在绘画上陈师曾坚定地将这种“重气韵”的文人画主张实践在他的画作里。他的绘画,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均有涉猎,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传统文人画形式,加之其不局限于一家一派,以深厚的笔墨功力、意象的形象塑造、单纯朴素的画面效果斐然而成一家之面目的独特风格,体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极高的艺术造诣,把近代以来日趋衰颓的中国文人画,一变为师法造化、深入观察现实生活的当代新绘画,解决了当时画坛上的迫切问题,开拓了新的意境。陈师曾为中国绘画史论的建树、美术创新的探索、

4、美术教育的提倡、团结新老画家、筹建画社画会、开展中外美术交流,以及对中国现代漫画艺术的开创等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那些有关中国画创新问题的精辟见解,至今仍影响着我国众多画家和中国画的研习者。推荐精选二文人情怀含义的阐释“情怀”,字面上的意思是指“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而冠以“文人”开头,这种心境就变得复杂难以解释。“文人”通常是指会写文章的读书人,但这样的解释却十分片面。著名作家张修林在谈文人中对“文人”的定义是:“并非写文章的人都算文人。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严肃地从事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科学的人,就是文人,或者说,文人是追求独立人格

5、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普遍都有着自己的操守,浪漫的情愫,普世的胸怀和“兼济天下”的远大追求。而文人情怀就是一种君子的情怀,是山高水长的君子之风,是文人对生命无常的无奈、对世事变幻的感慨、对人情炎凉的痛心以及对世风日下的疾恶。在这其中饱含着文人对世界、宇宙和人类的深刻思考,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亦有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豁达超脱的心灵和随缘自适的精神。三陈师曾风俗画作品中文人情怀的体现出身于书香官宦之家的陈师曾从小就受到诗书画印的浸淫,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得陈师曾毋须以热衷的绘画篆刻为生,所以他对

6、艺术的追求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身心修养和个人爱好,这使得他的绘画少了许多画工的匠气而多了个人情怀的表达。他的画作中除了文人画风格的山水花鸟,更有别开生面、新意盎然的风俗人物画,其中北京风俗图册最受人称道。推荐精选北京风俗图册作于1914年,以类似速写或漫画的手法描绘北京街头巷尾的风俗人情。相比此前文人画的人物多为寄情怀古的隐者高士、打坐参禅的道释人物或清新俏丽、冷逸幽怨的宫廷仕女为表现对象,陈师曾大胆破除前人约束,以北京风俗为题材,直面描写现实大众的日常生活,以一些生活在北京旧社会底层且不为人所知的劳动人民为表现对象,有磨刀者、泼水夫、吹鼓手、驱车夫、二弦师、跑旱龙船者、掏粪夫、旗下仕女等,内容丰

7、富且典型,表达对底层百姓的关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民国初年北京底层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中国绘画史增添了大量珍贵的艺术佳作。当中亦有为揭示旧社会的阴暗面、反映黑暗的现实而作的带有讽刺意味的绘画,如墙有耳,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写两人立于门墙边做侧耳倾听状,题字中有诗一首:“莫谈国事贴红条,信口开河祸易招,仔细须防门外汉,隔墙有耳探根苗。”映现了民国初年政治风云的变化,揭露军阀统治的黑暗,表现了他对民主自由的向往,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社会性。此图册是陈师曾观察社会关注生活的独特的文人视角下的产物,浸透了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崇高理想,是他心系百姓生活,忧患社会家园的真实体现,是他文人情怀的全面表

8、达。推荐精选四陈师曾绘画作品中文人情怀的来源陈师曾,名衡恪,号槐堂,又号朽道人,1876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名门世家陈氏。其曾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在任期间积极支持维新变法,使湖南成为清末维新派重镇。其父陈散原曾任吏部主事,是清末民初著名诗人,“桐城派”代表人物。其胞弟陈寅恪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出生于这样一个官宦文化世家之中,陈师曾从小就受到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才华出众的他孩童时便展露出惊人的绘画天赋。因他祖父和父亲都是具有维新思想的进步人士,所以陈师曾是在一个文化气息浓郁、思想开明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为他以后文人情怀的养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98年,时年23岁的陈师曾考入南京江南

9、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博物学科,与鲁迅相识并结为挚友。1902年陈师曾赴日本留学,结识了同在日本的李叔同。1909年受聘回国,寄居上海,与海派画家吴昌硕相识,在绘画、篆刻方面受其影响颇深。1913年赴北京任教育部图书编审,与同在教育部任职的鲁迅重逢。在北京期间陈师曾不仅在艺术创作上渐趋成熟,而且积极响应蔡元培的美育主张,关注美术教育。1917年结识了刚从湖南到北京卖画刻印的齐白石,推荐齐白石参加由他组织、在日本举办的中日书画联展。诸如鲁迅、李叔同等有识之士的同伴群体对陈师曾的影响也是促进其文人情怀形成的重要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和腐败无能,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10、。很多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认为是军事、技术、工业等方面的落后,于是掀起了一股西学东渐和向西方学习的浪潮,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艺术成为当时的时尚。在美术领域,出现了新与旧的激烈斗争,掀起了历史上关于中国画的第一次大辩论。康有为、陈独秀等认为传统美术衰败至极,应该革推荐精选“王画”的命,提倡用西方的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一时间,梁启超、蔡元培、徐悲鸿等纷纷响应,这种论调在理论上占了上风。严峻的时代形势与环境激起了陈师曾文人情怀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气节。在这种背景下,陈师曾以超人的胆魄和远见卓识,提出了自己的中国画发展的主张。他为文人画辩护,强调绘画的民族性和继承性、时代性,将

11、中国画审美提升到民族美学的高度。五、文人情怀对陈师曾产生的重要影响对于每一个怀抱文人情怀的画家而言,文第一而画次之。出身于书香官宦世家的陈师曾就是这样的一个富于文人情怀的画家。他六岁就开始学画写字,十岁便能作诗文,自小就具有了极高的文化素养。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著文比作画占了更重要的位置。文人画之价值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一文,他认为文人画是一种陶冶心灵的方式,发表个性与其感想的态度。在他看来,文人画所代表的是中国艺术的精髓,它的不求形似实则是一种进步,不应降低文人画的品格去求取文人画的普及,而应发挥文人画的特质引导提高大众的欣赏水平,复兴文人画,当具备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者乃能完善。陈师曾将人格

12、的修养作为艺术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集学问、道德、素养为一体,体现了一个艺术家人品与画艺的统一融合。他去世后,他在艺校授课的讲义被集结成册刊印出版,名为中国绘画史,这本书条理清晰、体例完整、逻辑严密的记录了美术史的发展与流变,成为近代出版的中国绘画史的开山之作。推荐精选在绘画上,陈师曾受吴昌硕、陈淳、徐渭及扬州八怪等个性派画风影响,自成一家之风。他的花鸟以写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居多,富有浓郁的书卷气息;在山水画写生时他将西方透视画法与传统国画笔墨精神相结合,笔简意足,见微知著,创作的景致精致玲珑、生动自然;他的意笔人物画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与创新,是中国意笔人物画现代转型的先驱,对当时和后世艺术家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六、结语陈师曾是个典型的中国式的文人,他出身名门,接受着传统儒学教育,但他也是西装革履的绅士,他留学国外,接受了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的教育。当康有为等人发起的美术改良运动得到大多人拥护时,他没有随波逐流,他不抛弃传统也不菲薄西方,而是将两者相结合,以西之长补己之短,用西方绘画中的技巧和科学理论来弥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不足之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