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阐释到思辨_第1页
从阐释到思辨_第2页
从阐释到思辨_第3页
从阐释到思辨_第4页
从阐释到思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阐释到思辨阐释和思辨,可以说是高考议论文论证思维展开的两种基 本模式。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曾说:“理解必须被 视为意义事件的一部分,正是在理解中,一切陈述的意义一一包 括艺术陈述的意义和所有其他传承物陈述的意义一一才能得以 形成和完成。”理解,就是阐释,就是把握事物及陈述的意义。 面对一个题目,大部分高中生都是从“阐释”的思路来构思文 章,这几乎已经形成一种套路,如果能在“阐释思维”的基础上, 发展一种“思辨思维”,那么,议论文的立意一定可以走向深刻。一、阐释与思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阐释与思辨都是议论文论证思维的方法, 两者都与“思”有 关,但前者重在“论证”,后者重在“辨析”。论证

2、,就是依据 推理逻辑,运用证据证明论题和观点;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思 考、辨析、区别、分辨、质疑、分析等。思辨,是一种具体的思 维方式,更是一种审慎的思维品格。思辨,则是一种多向度思维,一种辩证化思维。例如以“分 享”为话题的写作,多数同学会去思考什么是分享,分享什么, 为什么要分享,如何分享等问题,这就是“阐释思维”。思辨, 并非要完全抛弃阐释型思维,而是在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与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与人分享?分享有没有界限,有没有弊端?分享与隐私的关系何在?如果能够追问这些问题,就标 志着思维已经从“阐释”逐步走向“思辨”了。二、思辨技术:阐释思维的再追问 阐释与思辨并非绝对对立,

3、而且两种思维都能够实现“深 刻”的等级追求。有时候,深刻并不意味着主题的宏大,并不意 味着思想的深邃。思辨,也是直达深刻的通道。议论文的“思辨 技术”,需要实现“三个追问”。第一,本质追问。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 是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 是事物内在的共同的东西。 在写作议论 文时,教师一定会引导学生进行“本质思维”, 例如引导学生思 考材料中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造成这件事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等等。 对于新材料作文而言, 阐释型思维在审题立意方面的最 突出表现莫过于概括材料, 提炼观点。 这种思维有时候并不能揭 示事件的本质。例如 2014 年新课标卷作文题目:“山羊过独木桥”

4、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 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 矮独木桥, 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 最后以全队通过人 数多少决定胜负。 因此习惯上, 双方相遇时, 会像山羊抵角一样, 尽力使对方落下桥, 自己通过。 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 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 过了桥。 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 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 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二,价值追问。价值,从认识论上来说,是指客体能够满 足主体需

5、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 的一种效用关系。对与错、好与坏、是与非就是最基本的价值范 畴。议论文的“思辨思维”,就是要摈弃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 绝对化思维,建立全面分析、具体分析的思维方式。例如 2016 年广东省语文适应性测试作文: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 给你们一份工作。流浪汉拒绝了。于是,这位先生也举了一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 很饥饿,求帮助”。一位先生上前说:“我可以举块牌子,站在他们身后,牌子上面写着一一我给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但他们拒绝了。” 流浪汉很尴尬,想要换个地方,这位先生又跟了过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内

6、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这道作文题很容易陷入是非对错的绝对主义泥潭, 较多考生 会认为先生的做法是正确的, 流浪汉的行为是错误的。从文章写 作的角度看,部分考生会选择流浪汉的角度, 批判他们的行为以 及背后的价值观念,部分考生会选择好心先生的角度, 对其行为 表示支持与赞赏。但这样立意的话,文章便会千篇一律,出现“一 边倒”的状况。更可虑的是,考生可能会站在某种道德的制高点,对流浪汉与好心先生的行为进行道德评判。这样的立意难免单 一,缺少思辨性。如果我们能够全面、具体考量流浪汉与先生的 行为,摈除是非对错的对立化思维, 或许可以得出更为圆满的结 论。首先,流浪汉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7、方式,本质上是他的自由。他们虽然好逸恶劳,但并没有妨碍他人的生活,没有妨 碍社会的正常运转,也没有触犯法律。而且,他们没有主动行骗, 是否得到金钱完全取决于路人的态度。或者说,他们的行为虽然与主流行为方式不符合,但没有违反法律,甚至没有违反公共道 德。作为路人,或者好心人,可以对其进行规劝,也可以提供恰 当的帮助,但采取如此咄咄逼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方式,恐怕有点过分。其次,流浪汉拒绝了工作,说明他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方式 有问题。作为真诚想帮助他们的好心先生, 仅仅是采取某种极端 的手段“逼迫”他们就范, 强行塞给他们一份工作,以为只要有 一份工作,流浪汉就可以获得温饱、体面的生活。这种想法未

8、免 过于简单。再次,面对流浪汉的行为,他没有去具体分析造成流 浪汉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没有与流浪汉进行进一步的沟通, 而是站在某个高度,采取极端做法,吸引路人的眼球,从而使流 浪汉感到没面子。在我看来,如果不从内心深处改变流浪汉的思 想意识,不从价值观角度改变他们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只是采取如此直接简单的行为手段,恐怕是治标不治本。即使他们得 到了工作,思想观念与价值观不改变, 他们的生活依然得不到根 本的转变。好心先生的行为,出发点是好的,他也是在行善,但 行为本身却需要从价值与方式等方面进行辩证分析。第三,情境追问。事情本身是很复杂的,用笼统的眼光来看 待,一定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结论

9、。我们在分析问题时,一定 要采取具体分析的思路,例如去考虑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 的细节、具体的结果等,即进行情境追问。例如这道材料作文题: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 些” “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不然要糊 了”“唉,怎么能放这么多油,油放多了不好!”“请你住口!”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想让你知 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面对这道作文题,多数同学会写学会体谅他人, 站在对方的 角度和立场看问题,写关心他人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这些立意都没有错,但过于笼统,忽视了具体的情 境。例如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 妻子是出于何种目的在丈夫开 车的时候“喋喋不休”?而丈夫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在妻子炒菜 时“唠唠叨叨”?丈夫用这种方式让妻子明白一个道理真的合 适吗?难道妻子在明白这番道理之后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吗?也 就是说,这样的情境并不具有强烈的普遍性与抽象性,运用阐释思维得出的结论,可能忽视了具体的语境。因此,这样的作文如 果写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观点,就显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