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_大气的受热过程_气压带与风带_第1页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_大气的受热过程_气压带与风带_第2页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_大气的受热过程_气压带与风带_第3页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_大气的受热过程_气压带与风带_第4页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_大气的受热过程_气压带与风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一)低层大气的组成(一)低层大气的组成 低层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的组成: : (1 1)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 (2 2)水汽和固体杂质)水汽和固体杂质 第二节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组成成分组成成分 作作 用用 干干 洁洁 空空 气气 氮氮最多最多 氧氧其次其次 二氧二氧 化碳化碳 臭氧臭氧 水汽和固水汽和固 体杂质体杂质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 需的物质需的物质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植物光合

2、作用的原料;调节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 地表的气温地表的气温 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对地球生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对地球生 命体有保护作用命体有保护作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固体杂质是 凝结核,促成水汽的凝结凝结核,促成水汽的凝结 2 2、大气各成分的作用、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高度高度m m 读图:地球读图:地球 大气共分哪大气共分哪 几层几层? ?划分划分 依据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大气垂直方向大气垂直方向 上的上的温度、密温度、密 度及运动状况度及运动状况 的差异的差异 (二)大气圈的结构(二)大气圈的结构 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对流层 平流层平

3、流层 高高 层层 大大 气气 读图归纳:对流读图归纳:对流 层和平流层的层和平流层的气气 温温如何随高度而如何随高度而 变化变化? ?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 分析:高处不分析:高处不 胜寒的原因?胜寒的原因? 气温递减率是多少?气温递减率是多少? 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对流层 平流层平流层 上上冷冷下下热热 高空对流高空对流 高高 层层 大大 气气 上上冷冷下下热热对对 流运动显著流运动显著 上上热热下下冷冷 气流平稳气流平稳 对流层和平流层对流层和平流层 中,中,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的 特点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 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对流层 平流层平流层 集中

4、大气质量的四分集中大气质量的四分 之三和几乎全部水汽之三和几乎全部水汽 和固体杂质,天气复和固体杂质,天气复 杂且多变,风云雨雾杂且多变,风云雨雾 雪较常见雪较常见 气流平稳天气气流平稳天气 晴朗;很适合晴朗;很适合 高空飞行高空飞行 电电 离离 层层 高高 层层 大大 气气 电离层能反射电离层能反射 无线电波,对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讯有无线电通讯有 重要作用重要作用 不同的大气层对人类不同的大气层对人类 的影响有何不同?的影响有何不同? 分层分层 高度高度(km)(km)特点特点与人类关系与人类关系 对流对流 层层 平均厚度平均厚度 1212 气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随高度增加而降 低;低;

5、空气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显显 著;著;天气天气复杂多变。复杂多变。 最密切最密切 平流平流 层层 12125050 气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随高度增加而增 加;加;空气水平运动空气水平运动为为 主主, ,气流平稳;气流平稳;天气天气晴晴 朗。朗。 利于高空飞行;利于高空飞行; 保护地球生命。保护地球生命。 高层高层 大气大气 5050大气大气 上界上界 空气密度小;有若干空气密度小;有若干 能反射无线短波的能反射无线短波的电电 离层离层。 对无线电通信对无线电通信 有重要作用。有重要作用。 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 垂直变化的曲线是垂直变化的曲线

6、是 ( ) A A B B C C D D 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的电离层位于(的电离层位于( ) A A层顶部层顶部 B B层底部层底部 C C层中部层中部 D D层层 B D 下列是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的描述:下列是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的描述: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低纬地区厚度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厚度大于高纬地区;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 叙述是(叙述是( ) A、 B、 C、 D、 C C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读气温

7、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气层的名称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气层的名称 A B C A B C 层层 部热,部热, 部部 冷,气流以冷,气流以 运动为主。运动为主。 在、三层中:在、三层中: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层;现代飞机多在层;现代飞机多在 层层 飞行,因为该层飞行,因为该层 ; 。 层中有人类生存的天然层中有人类生存的天然 屏障;屏障; 层中的电离层层中的电离层 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重要作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重要作用。 0-50-10050100 温度(温度() 气温的垂直分布图气温的垂直分布图 12 50 对流层对流层 平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高层大

8、气 下下上上 对流对流 A A B B 天气晴朗天气晴朗 大气平稳大气平稳 B B C C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吸收大气吸收19%19% 大气和地面反大气和地面反 射、散射射、散射34%34% 太阳太阳 大气上界大气上界 地面吸收地面吸收47%47%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削弱作用作用 可见绝大部分太阳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可见绝大部分太阳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大气吸收具有大气吸收具有选择性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地地 面面 臭氧:吸收臭氧:吸收 紫外线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碳、水 汽吸收红外线汽吸收

9、红外线 从臭氧、二氧从臭氧、二氧 化碳和水汽的化碳和水汽的 吸收作用,可吸收作用,可 知大气吸收具知大气吸收具 有有选择性选择性。 大气上界大气上界 不同的空气成分对太阳辐射不同光线的吸收有何不同?不同的空气成分对太阳辐射不同光线的吸收有何不同? 实例:在夏季,多云的实例:在夏季,多云的 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是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是 因为因为云的反射减少了到云的反射减少了到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不具有选择性,像镜不具有选择性,像镜 面一样,面一样,反射反射太阳辐太阳辐 射射 参与的大气成分:参与的大气成分: 特点:特点: 云层、较大颗粒云层、较大颗粒 的尘埃的尘埃 无选择性无选择性

10、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 长较短的蓝、紫光最易长较短的蓝、紫光最易 被散射。被散射。 特点:特点: 具有选择性具有选择性 事例:晴朗的天空多成蔚蓝色,事例:晴朗的天空多成蔚蓝色, 是因为是因为空气分子对波长较短的空气分子对波长较短的 蓝色光散射造成的。蓝色光散射造成的。早上或傍早上或傍 晚,太阳没出或已落山,天空晚,太阳没出或已落山,天空 仍然很明亮,仍然很明亮,是空气分子对太是空气分子对太 阳光散

11、射的结果。阳光散射的结果。 削弱削弱 作用作用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作用的特征作用的特征 吸收吸收 作用作用 反射反射 作用作用 散射散射 作用作用 质点是空气分子质点是空气分子 尘埃、水滴、云层尘埃、水滴、云层 臭氧、氧原子、臭氧、氧原子、 水汽、二氧化碳水汽、二氧化碳 选择性选择性 无选择性无选择性 选择性选择性 地面辐射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大气吸收 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 大气上界大气上界 地地 面面 (二)大气的保温效应(二)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辐射大气辐射 被地面吸收被地面吸收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大气吸收19 19 大气地面的大气地面的 反射散射反射散射3434%

12、 % 地面辐射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大气吸收 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 地面吸收地面吸收 % 47%47% 太阳暖大地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还大地 大气上界大气上界 太阳太阳 大气大气 地面地面 A B C 大气对地面的大气对地面的_作用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作用作用 小小 结结 分析:地球热量的根本来源?大气热量分析:地球热量的根本来源?大气热量 的根本来源?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的根本来源?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例例1(2009 南京模拟试题南京模拟试题)下列四幅图中的地点均为下列四幅图中的地点均为 北半球同一纬度、同一季节,其中气温最低的是北半球同一纬度、同

13、一季节,其中气温最低的是 解题思路解题思路:白天与夜晚相比,白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因素,因比夜晚的气温高白天与夜晚相比,白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因素,因比夜晚的气温高, 因此四幅图中,因此四幅图中,A、C的气温比的气温比B、D高,高,A、C相比,相比,C点有云层遮挡,点有云层遮挡, 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因此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因此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所,所 以以C点气温低于点气温低于A点;点;B、D相比,相比,D点有云层遮挡,夜晚太阳已经落山,因点有云层遮挡,夜晚太阳已经落山,因 此此大气热量主要依靠地面辐射大气热量主要依靠地面辐射而来,大气对地面辐射起

14、保温作用,而来,大气对地面辐射起保温作用, 而云层的存在使保温作用加强,而云层的存在使保温作用加强,因此有云的夜晚气温高于晴朗的夜晚因此有云的夜晚气温高于晴朗的夜晚, 因此因此B点气温最低点气温最低。 资料:资料: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4000米以上,太阳辐射很强,是我国太米以上,太阳辐射很强,是我国太 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日照时数也是全国的高值中心。但同时也是我国最冷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日照时数也是全国的高值中心。但同时也是我国最冷 的地区,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只有的地区,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只有10101515度左右,年平均气温只有度左右,年平均气温只有7.17.1度。度。

15、拉萨的年平均气温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就比同纬度的重庆、上海低了拉萨的年平均气温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就比同纬度的重庆、上海低了10101515 度。度。 1、青藏高原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青藏高原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2、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却很低,两者之、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却很低,两者之 间有矛盾吗?为什么?间有矛盾吗?为什么?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海拔最高,太阳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海拔最高,太阳 辐射到达地面前通过大气层的光程较短;高原上大气的密度较小(空气稀薄),大气中的水汽、辐射到达地面前通过大气层的光程较短;高原上

16、大气的密度较小(空气稀薄),大气中的水汽、 固体杂质含量较少,云量少,大气透明度好。上述原因,使得太阳辐射的折射、散射和吸收作固体杂质含量较少,云量少,大气透明度好。上述原因,使得太阳辐射的折射、散射和吸收作 用大大减弱,从而使太阳辐射增强;夏季时也比其他地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所以,青藏高用大大减弱,从而使太阳辐射增强;夏季时也比其他地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所以,青藏高 原是我国太阳年总辐射最高的地区,也是我国夏季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原是我国太阳年总辐射最高的地区,也是我国夏季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 但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层中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但是,由于青

17、藏高原海拔高,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层中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少,大气的保温 作用却很差,不能很好地保存地面辐射的热量,加以高原上风速较大,更不利于热量的积累和作用却很差,不能很好地保存地面辐射的热量,加以高原上风速较大,更不利于热量的积累和 保持,所以,即使是夏季,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也很低,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保持,所以,即使是夏季,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也很低,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 的地区。的地区。 (2008年江苏卷年江苏卷)读图,完成读图,完成12题:题: 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 热源的是热源的是 A B C D 2表示大气

18、补偿地面辐射热量的箭头是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热量的箭头是 A B C D 例例2图图12是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读 图回答图回答23题。题。 3 3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A Aa a B Bb b C Ce De Dd d 4 4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A Aa Ba Bb b C Cc c D Dd d B C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ABC 受热受热冷却冷却 冷却冷却 地面受热:地面受热: 空气膨胀上升空气膨胀上升 地面冷却: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空

19、气收缩下沉 地面地面 高空高空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ABC 高高低低低低 高高高高 低低 400 300 300 1200 1200 1000 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叫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 冷冷 热热 不不 均均 大大 气气 的的 垂垂 直直 运运 动动 同同 一一 水水 平平 面面 的的 气气 压压 差差 大大 气气 的的 水水 平平 运运 动动 热力环流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大气运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 (1 1)气压的高低一般只在同一高度上比较气压的高低

20、一般只在同一高度上比较。 (2)同一地点同一地点,气压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且高低空的气压气压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且高低空的气压 高低相反高低相反. . ( 3)等压面)等压面凸起凸起的地方是的地方是高压高压区,区,下凹下凹的地方是的地方是低压低压区。区。 (高高低低)(高高低低) 规律小结:规律小结:A AC C 高高低低低低 高高 1200 高高1200 低低 1000 B B BAC 300400 300 (百帕)百帕) 1010 受热受热冷却冷却 冷却冷却 冷高压 热低压 (2007年南京调研卷年南京调研卷)地球上的大气运动既复杂又有地球上的大气运动既复杂又有 规律,读图回答。规律,

21、读图回答。 例例3 若上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若上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 有关甲、有关甲、 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甲地比乙地气温高、气压高甲地比乙地气温高、气压高 B B甲地比乙地气温低、气压高甲地比乙地气温低、气压高 C C甲地比乙地气温高、气压低甲地比乙地气温高、气压低 D D甲地比乙地气温低、气压低甲地比乙地气温低、气压低 地面地面 :气流上升的地方温度高:气流上升的地方温度高 地面:气流下沉的地方气压高地面:气流下沉的地方气压高 B 2000米米 等压面等压面 3 12 4 地面地面 AB (1)把)把1至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_ (2)在)

22、在1、2、A、B之间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之间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 (3)A、B哪受热,哪冷却?哪受热,哪冷却? 1、3、4、2 受热受热冷却冷却 (4)A、B、两点都位于北半球同一条纬线,此时、两点都位于北半球同一条纬线,此时 若地球位于近日点若地球位于近日点,则则A点处在点处在_(陆地或海洋)(陆地或海洋) 。 海洋海洋 思考:思考: 2右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右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 1)若)若abcdeabcde为不同气压值,为不同气压值, 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A甲乙丙丁

23、甲乙丙丁 B B乙甲丁丙乙甲丁丙 C C甲乙丁丙甲乙丁丙 D D乙甲丙丁乙甲丙丁 (2 2)若)若abcdeabcde为不同气压值,为不同气压值, 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 A甲甲乙乙丁丁丙丙甲甲 B B丁丁丙丙甲甲乙乙丁丁 C C乙乙甲,丙甲,丙丁丁 D D乙乙甲甲丙丙丁丁乙乙 G G D D D D 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海陆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海陆 风、山谷风等热力环流的成因风、山谷风等热力环流的成因 3.请大家分析:请大家分析: 海陆风的形成?海陆风的形成? 陆地陆地海洋海洋 陆地陆地海洋海洋 海海 风风 陆陆 风风 海陆风 地面地面 :气

24、流上升的地方温度高:气流上升的地方温度高 地面:气流下沉的地方气压高地面:气流下沉的地方气压高 当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中状况时,北半球是夏季还 是冬季,说明判定的原因。 由等压面知识可知,同一水平面相比,等压面上凸气由等压面知识可知,同一水平面相比,等压面上凸气 压高,等压面下凹气压低。在示意图中,陆地上等压压高,等压面下凹气压低。在示意图中,陆地上等压 面下凹,而海洋上等压面上凸,由此可以判定是北半面下凹,而海洋上等压面上凸,由此可以判定是北半 球的夏季。球的夏季。 G G G G D D D D 为何巴山多夜雨?为何巴山多夜雨? 夜晚山坡降温快,夜晚山坡降温快, 气温低,冷空气气温低,冷空

25、气 沿山坡下滑,谷沿山坡下滑,谷 底的暖空气被迫底的暖空气被迫 抬升,成云致雨抬升,成云致雨。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 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 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 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 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天意”,恰恰是诸葛亮,恰恰是诸葛亮 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

26、面空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 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形成低气压区,其中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形成低气压区,其中 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诸葛亮虽然通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诸葛亮虽然通 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否则,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否则, 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为何城市气温比郊区高?为何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百帕)(百帕) 1000 1005 1010 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 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

27、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水平气压水平气压 梯度力梯度力 风风二二. 空气的水平运动:空气的水平运动: a. 垂直于垂直于 等压线等压线 b .b .由高压由高压 指向低压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2.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 (百帕)(百帕) 1000 1005 1010 水平气压水平气压 梯度力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北半球) a.a.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向左偏; b.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方向( (即风向即风向) ); c

28、.c.由低纬向由低纬向 高纬增大;高纬增大; 3.地面摩擦力地面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 (百帕)(百帕) 1000 1005 1010 (北半球)(北半球) 风向风向 地面摩擦力地面摩擦力 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 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水平气压水平气压 梯度力梯度力 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 三种力三种力 力的方向力的方向对风向影响对风向影响 对风速影响对风速影响 水平气压梯水平气压梯 度力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垂直于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由高压指向低压 决定风向决定风向决定风速决

29、定风速 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与风向垂直影响风向影响风向 南左北右南左北右 不影响风速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与风向相反影响风向影响风向减小风速减小风速 5 5、图、图2-2-12-2-1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箭头是()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箭头是() 图2-2-1 B A 风向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B 画出画出AB 两点的风向,比较两点的风向,比较AB两点风力的大小两点风力的大小 画风向技巧:画风向技巧: 1、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 压,与等

30、压线垂直;压,与等压线垂直; 2、根据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规律画出偏、根据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规律画出偏 转方向;转方向; 3、将水平气压梯度力箭头擦掉。、将水平气压梯度力箭头擦掉。 理想环流.swf 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 律的大气运动。如果只 考虑赤道和极地之间的 冷热不均,不考虑地转 偏向力作用,则全球的 大气运动就是一个赤道 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完成高低纬度之间的热 量交换。 若地表 均一, 但受热 不均, 地球不 自转, 会形成 单圈环流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swf 赤赤 道道 低低 压压 带带 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

31、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 中中纬纬西西风风 极地东风极地东风 东东北北信信风风 东东 南南 信信 风风 中中 纬纬 西西 风风 极极 地地 东东 风风 2、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 三圈环流三圈环流 在地球上在地球上 形成了七形成了七 大气压带大气压带 和六大风和六大风 带带 气压带气压带 分布分布 成因成因 特征特征 气流气流影响气候影响气候 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 风带风带 风向风向影响影响 气候气候 北半球北半球 南半球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中纬西风

32、带 低纬信风带低纬信风带 1.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 ) A.甲位于30N B.乙位于30N C.甲位于90N D.无法确定 2.有关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冷性气流 B.是暖性气流 C.是西风带 D.是西南风 A C 气压带 风带随太阳 直射点的季 节移动而移 动。 就北半 球而言,气 压带和风带 的位置大致 是夏季偏北, 冬季偏南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 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 C 读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阴影部分为气压 带带)。完成下题。完成下题。 2.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是图中甲所在

33、地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3、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 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无盛行风地带)。全球无风带的。全球无风带的 分布范围是分布范围是 () A.南北纬南北纬80附近附近 B.南北纬南北纬60附近附近 C.南北纬南北纬40附近附近 D.南北纬南北纬30附近附近 1、判断季节、判断季节 表示北半球表示北半球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 断理由是断理由是 。 (2)一

34、般地说一般地说A地比地比B地降水量地降水量 。 (3)C气流来自的气压带是气流来自的气压带是 ,为什么,为什么C气流与气流与D气流相遇气流相遇 后向上爬升后向上爬升? 。C与与D之间形成的气压带之间形成的气压带 是是 ,该气压带是,该气压带是 原因形成的。原因形成的。 C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该图图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该图 冬冬气压带、风带南偏气压带、风带南偏 丰富丰富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C暖而轻,暖而轻,D冷而重冷而重 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动力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洲亚洲 低压低压 夏威夏威 夷高夷高 压压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大陆大陆 升温快升温快 大洋大洋 升温慢升温慢 1、对气压带的影响 、对气压带的影响 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亚洲 高压高压 阿留申阿留申 低压低压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月份海平面等压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