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雨霖铃》说课稿(优质)_第1页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雨霖铃》说课稿(优质)_第2页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雨霖铃》说课稿(优质)_第3页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雨霖铃》说课稿(优质)_第4页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雨霖铃》说课稿(优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雨霖铃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八课词七首的一篇文章。这首词写的是才情卓 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的柳永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 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品。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在整体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赏析诗词的表 现手法。按新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语文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 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品位。作为本单元的这一篇课文,它正承担着这一学 习重点。二、说教学目标鉴于大纲的要求与教材的特点,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 1 知 识:了解作者。 2 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 3 理解雨 霖铃的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4 学习鉴赏名句 ,初步掌握鉴赏古 代诗词的方法。 其中 3、4 是教学重点,同时 4 又是是教学难点三、说教法与学法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才能 获得成功。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本身就是教师 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据此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启发诱导式教学法;2、学生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3、运用多 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叶圣陶说:“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 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 于渔”。据此,学习这篇课文,教会学生1 种学习方法:

3、学习名句鉴赏法易 词造意法此外还灵活运用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和板书图示法。学法指导:整体把握察内容;再现意境体诗情;易词造意赏名句;熟读背 诵多识记。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语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提及宋词,不能不提到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这是一首饱含了千种风情的别离诗,人生无常, 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 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北 宋婉

4、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又是怎样写“别”的呢?(二)、 介绍柳永及写作背景。作者柳永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 济, 早年屡试不第,生活穷困潦倒,处世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更多的时 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浪荡自由、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 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他们在一起的悲欢 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 (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和感情。(完成目标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后文理解词的内容作准备)。设计二个程序一个问题:1

5、 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师生一起进行“接力式”的朗读课文师读一句, 生接一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表达的感情,力求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2 个别学生朗读课文,师指导:所谓“独特”就是夸大高低、快慢和强弱, 以便跟别人区别开来。3 朗读后,说一说感受,词写了什内容?(提问学生)(上阕写实,秋天 的一个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阕写虚, 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景是“清秋节”,情是“伤离别”;以清秋之萧 索,写离别之凄恻。词人即景抒情,融情入景,最终情景交融,后人称之为“离 人心上秋”。)(四)、王国维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写 景也就是写情,试分

6、析此词中写景的词句以及这些词句所抒发的感情。1:写景 部分有哪些?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出示板书雨霖铃(1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2 留恋处兰舟催发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4 杨柳 岸晓风残月。)2:词的上阕与下阕分别抒了什么情?(离别时的悲痛 心情依依 不舍,难舍难分 前途渺茫无奈之情 离情之可悲)(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启发学生想象这副画面,把语言形象化进而图象化,提示:两人相对 而立,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此时 无声胜有声”,是“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明示:离别时的悲痛心情b “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极写

7、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 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c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提示:前途渺茫无奈之情。提示学生想象这副画面:作者站在河边,放目 远眺,面前所见:一望无际的海面,远处山色朦胧,海面上层层灰蒙蒙的雾气升 腾,整副画面是灰色调。好象一副山水画。)d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写情,叹息古往今来离情之可 悲。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以“更那堪”衬托自己 离情比古人更深。e 杨柳岸晓风残月。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残月清冷 的形象暗合凄清冷落之感。词人寓情于景,借景传情,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 情别绪。(五)名句鉴赏

8、(老师点拨,学生讨论 发言的形式)主要程序:一个名句引导启发 两个句子练习名句(一)“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问 1:明代词评家贺裳称,柳永此词中有一“千古俊句”,是哪一句呢? 问 2:看似寻常的两句词,何以冠以“千古俊句”?改为“今宵酒醒何外,芳草地晓风残月”如何?问 3:改为“杨柳岸,凄风冷月”如何?问 4:改为“今霄梦醒何处”如何?说明: 如学生有困难可稍作解释“名句”的特征,可用流行歌曲中的名句 类比。此环节需要相机点拔,学生很有可能出现“有所感却说不出”的情况。要 通过诱导让其品出名句的魅力所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

9、争胜的对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词中有画,景中含情。(提示学生想象画面:一舟临 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执手相看泪眼”问 1、情人的离别,照我们当下的情形,一般采取怎样的方式?为什么作者 在这里用“执手”?为什么不用“吻别”“拥别”“话别”或是“挥手告别” 甚至是“挥着手绢”等方式。学生可能只会注意到作者当时没有现在开放,不可能“吻别”“拥别”。但 这种理解是浅层次的,教师要诱导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角度去理解,“执子之 手,与君偕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牵手”,此处“执手”一方面写出其“不 舍”,另一方面,“执手”这一动作大胆直接,充分体现了柳词

10、“俗”与“直” 的一面。此处用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揭示内心活动,大胆率直,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 形象逼真,如在目前。(六)、背诵练习背诵(七 )课堂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重点让大 家把握词融情入景,景景交融的特点。另外还让大家品位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感 情。在此基础上了解婉约词的风格。(八)、课后作业( 出示幻灯片 11)今天我们赏析了一千年前柳永和他恋人的缠绵离别;其实,离别是没有时空 界限的;它会超越历史,跨过江河,不知不觉来到我们身旁;假期结束,要与父 母告别;高中毕业,要与同学分别;出差在外,要与亲人离别同学们,把你 最美好的别离留下来,以“别离”为题 ,写一篇文章。(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