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霉菌性肺炎.doc_第1页
肉种鸡霉菌性肺炎.doc_第2页
肉种鸡霉菌性肺炎.doc_第3页
肉种鸡霉菌性肺炎.doc_第4页
肉种鸡霉菌性肺炎.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肉种鸡霉菌性肺炎概述:2004 年 7 月,哈尔滨市某肉种场引进了 3 批共 15000 只雏,每批都从大约 56 日龄开始出现食欲不振、昏睡、羽毛逆立、伸脖呼吸、气喘、脚软、痉挛、歪脖、转圈运动等症状, 11 日龄左右,出现眼睑肿胀,角膜浑浊、变白,失明,流泪,2430 日龄时开始死亡(见表 1)。经诊断,本病是由烟曲霉污染的垫料引起的霉菌性肺炎。 表 1 霉菌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群进雏日期只数发病日龄死淘只数死淘率(%)12004 年 7 月 5 日 500053077015.422004 年 7 月 10 日 50005304759.532004 年 7 月 17 日 50005303106

2、.21 病理学检查剖检 10 只 511 日龄病,观察其病理变化。然后采取肺、小脑、眼睑,用10%福尔马林固定后,按常规法用石蜡包埋,苏木素 伊红染色,镜检。见肺、气囊和眼睑均可见到针尖大至粟粒大 的黄白色干酪样结节,其他脏器无显著变化,见表 2。病理组织学变化:4 日龄发病中,有 5 例的肺细支气管及其周围小叶内都可看到很多肉芽肿。肉芽肿的中心含有菌丝及细胞崩解物 嗜酸性坏死块占据,其周围为淋巴球、组织球等单核细胞。再往外,还经常看到多核巨细胞及其上皮细胞。病灶部位的菌丝,全部有间隔,常呈 y 字型分支,12 日龄病肺的肉芽肿比 4 日龄的小,多核巨细胞明显可见,菌丝很少被多核巨细胞吞噬。每

3、个病例的眼结膜都形成了 肉芽肿病灶,可看到增殖的菌丝。2 病原学检查无菌采取 5 只 511 日龄雏肺、肝、肾,接种于 5%绵羊血琼脂培养基、脱氧胆酸盐硫化氢乳糖(dhl)琼脂培养基、萨布 罗氏培养基,37培养 2472h。取垫料用灭菌磷酸盐缓冲液 10 倍滴度稀释,用上述 3 种培养基培养,分离真菌。结果:病料在萨布罗氏培养基上于 37下经形成灰白色毛霉样菌落,在同一培养基上,经 培养,形成青绿色丝绒状菌落;镜检可见前者菌丝无间隔,形成葡萄枝与假根,孢子球形,黑褐色,此为根霉菌。后者菌丝有间隔,顶囊乳棒状,有梗,分生孢子球形,此为烟曲霉。从日龄例的肺及例的肝、脾都分离了烟曲霉和根曲霉。由日龄

4、例的肺和例的肝、肾、脑分离出了烟曲霉。大部分病例都分离出了根曲霉。另外还分离到了少数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乳 酸菌等细菌。由垫料分离真菌时 ,每克垫料分离出个烟曲霉,同时也分离到了根曲霉。3 血清学检查对发病群的 10 只 30 日龄雏进行了血清学检查。禽毒支原体(mg)和滑膜支原体(ms)的抗体采用平板凝集试验,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传染性法氏囊炎(ibd)抗体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新城疫(nd)抗体采用血凝抑制试验。结果:ms、mg、ibd 抗体全为阴性,ib 抗体有 35%的雏是阳性,nd 的 hi 抗体价的几何平均 值是 6.5。4 防治尽早淘汰病,停止使用污染垫料,全群用制霉菌素饮水,iu只,全天饮用。育雏舍停止育雏,用福尔马林彻底熏蒸消毒。6.4 积极做好甘薯的收获贮藏工作。在收获甘薯时,尽量不要擦伤表皮,贮藏时,地窖应选在地势高燥的地方,而且要保持密封,温度应控制在 1115 为宜,以防止甘薯被霉菌污染;对于黑斑病甘薯 和霉烂甘薯不能喂给奶牛,要集中进行深埋处理。6.5 为了提高甘薯的种植经济效益,消灭甘薯长喙壳菌和茄病镰刀菌等,防制甘薯感染发病是关键。因此,生产上可选用脱毒、无病、无伤、无冻和无虫咬的优良的甘薯新品种育苗种植;也可采用 50%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