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_第1页
“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_第2页
“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_第3页
“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_第4页
“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专业(群)建设方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组2010-5-24目 录 1.项目建设的意义11.1.行业背景11.2.人才需求分析2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有的工作基础及优势32.1.搭建校企共育平台,人才培养初显成效32.2.课程与教材建设力度大,效果明显32.3.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形成稳定的双师结构团队42.4.内外开花,校企共建良好实训平台42.5.重视科研与社会服务,积极对外交流52.6.共建共享,辐射带动专业群共同成长53.专业建设目标63.1.总体目标63.2.具体目标63.2.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目标63.2.2.课程

2、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目标63.2.3.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目标63.2.4.师资队伍建设目标73.2.5.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目标73.2.6.科研与社会服务建设目标83.2.7.专业群建设目标83.2.8.质量管理与保障建设目标84.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措施84.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84.1.1.人才培养目标84.1.2.创新的“双平台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84.1.3.职业素质培育工程104.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124.2.1.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岗位+拓展”课程体系124.3.实习实训条件建设214.3.1.校内实训基地214.3.2.校外实习基地264.3.3.实训实习基地内涵建设264.

3、4.“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284.4.1.专业带头人培养284.4.2.培养和引进骨干教师284.4.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284.4.4.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294.5.专业教学资源建设294.5.1.建设优质课程294.5.2.开发优质教材344.5.3.专业教学资源支持中心建设344.6.社会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建设344.6.1.科研与技术服务344.6.2.培训服务和技能鉴定354.6.3.学生创业就业支持354.6.4.与广东边远地区高职院校开展对口交流354.7.专业群建设354.7.1.拓展专业方向,构建信息服务专业群354.7.2.共享建设成果、实现多方共赢364.8.质量

4、管理与保障体系建设374.8.1.建立质量标准374.8.2.建设质量生成机制384.8.3.建设质量监控机制395.资金预算和建设进度416.建设预期效益58 “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重点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群内专业: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项目组组长:林向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信息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高级系统分析师)项目顾问:陈丹(广东华际友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软件外包企业)刘生健(广州示达科技公司总经理、信息增值企业)秦湘军(广州金锐控股董事长、it运维服务企业)文艺清(广州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物联网(

5、rfid)应用企业)马逢辉(广州市邦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it运维企业)李战旗(广州捷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信息增值企业)项目组成员:校内专任教师(1) 内涵培育组:刘力铭、吕学松、王越超、王建平(2) 实践服务组:洪洲、许健才、唐世文(3) 质量保障组:朱冬玲、刘晓瑞(4) 档案材料组:邹丽珊、杨桂珍校外兼职教师:王均(广州市金锐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艳萍(广东华际友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工)何招学(广州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培训经理)陈雄(广州示达科技信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1. 项目建设的意义1.1. 行业背景信息服务业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手段的现代服务业,目前信息化

6、产业整体上有向信息服务业转型的趋势,信息服务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依赖度低、污染排放低和产业渗透力强的特点,是当今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国家、省、市近期均已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现代信息服务业。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积极推进 “三网”融合,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2009年国务院发表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11月广东省的关于加快发展我省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意见、2009年4月广州市的关于加快“信息广州”建

7、设的意见及在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均提出跨越式发展信息产业,着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等现代信息产业。2010年起,广州作为 “两化融合”的试点城市,将以亚运会为契机,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信息广州”建设将覆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着力推进服务业领域的自主创新, 信息服务产业成为广州市发展较快和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预期到2015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7%,其中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比重超过80%。形成服务广东、带动华南、辐射东南亚的国际服务外包中心,推动广州成为具有信息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 2009年,多家广东信息服务

8、业的龙头企业先后组成了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行业协会和广州市现代信息服务行业协会,其中本校计算机专业群的合作企业广州市金禧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远望谷信息有限公司、广东华际友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均是行业协会的核心企业,使本校计算机专业群与行业企业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通过调研,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将以信息服务业中以下发展方向作为专业建设切入点:(1) 物联网应用技术服务以互联网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是信息服务业今后培育重点,是目前被加速热捧的新应用技术之一,也将是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其中推动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个重要拓展方向。据

9、预测,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750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30。(2) it运维服务it运维服务越来越成为企业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之一,主要是针对企业it基础设施保障、应用系统运行保障、及it终端维修、信息安全等服务保障,目前中国运维服务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发展趋势,年增长了20%。1.2. 人才需求分析与信息服务业的高速发展要求相比,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一个的巨大缺口。2009年教育部、商务部部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意见中指出在今后5年要加快培养120万信息服务人才,符合职业标准的信息服务技术员成为我国发展信息服务业的瓶颈,信息服务技术员成为当前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紧缺人才。

10、经调研广东省内66家高职院校,目前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院校有46家,主要专业方向为:信息管理,信息安全技术,动漫设计方向,游戏方向,计算机维护与管理方向,互动媒体技术,it运维与管理等。其中“it运维与管理”方向仅有1所院校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相关方向在省内46家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校中暂未有出现,为响应国家、省市对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应加强信息服务人才培养工作。信息服务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和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为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我院将从信息服务业的相关应用方向和职业岗位出发,选定物联网应用服务、it运维服务等信息服务专业方向进行专业

11、建设,打造一个全新的信息服务专业群,在全省高职院校中起引领示范作用。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有的工作基础及优势我校于1996年开办成人类“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1999年开办高职类“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2005年本专业更名为“计算机应用技术”,现有07/08/09三个年级在校生共274人。多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之路,与it企业、政府信息职能部门、行业协会进行了广泛而富有成效的合作,促使教学始终紧跟行业发展方向,校企共育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it技能型人才,形成了自身的专业办学特色,为示范建设打下基础。2.1. 搭建校企共育平台,人才培养初显成效本专业与企业搭建校企共

12、育平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it服务人才。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与多家企业合作建设了“软件外包人才培训中心”、”it服务外包培训中心”、“锐捷网络学院”、“rfid人才培训基地”等合作项目,紧紧把握服务区域的方向,开设rfid专业方向和it服务外包专业方向。稳步推行“双证书”制度,双证率保持90%以上 ,全面落实学生半年顶岗实习与就业工作,近3年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2007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确立为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同年计算机应用技术基地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基地;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市级示范性专业,同时成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2.2. 课程与教材建设力度大,效果明显在

13、“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思想指导下,本专业加大课程改革的建设力度,(1)推行2+0.5+0.5的培养模式。(2)优化课程模块,加强实训教学建设,实践教学超过总学时60%。(3)构建了专业群平台课程体系,平台课程约占课程的50%。三年来,本专业和企业合作,开发hibernate培训教程等校本教材和所有实训课程的实训指导书,公开出版高职教材4本。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市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网络课程2门。2.3.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形成稳定的双师结构团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目前有教师人数22名,其中专任教师15名(含专业带头人1名)。专任教师通过赴德国、美国、新加坡进修学习和到美国花旗

14、银行、中大软件工厂有限公司参加生产性实践等方法,提高技能水平和丰富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具有双师素质的比例达到80%,同时还聘请了7名具有丰富专业技能和经验的兼职教师,形成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2.4. 内外开花,校企共建良好实训平台(1)本专业已建成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2)我校是广州市rfid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投资280万元建成广东高职院校中首个rfid实训中心。(3)我校是广东省教育厅批准高职类“软件蓝领”的第一批院校。(4)通过“筑巢引凤”,与企业共建软件外包、it服务外包、rfid技术等领域的人才培训中心、考试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研发基地(见表2-1)。(5)稳定的校

15、外实习基地22个,能满足学生专业实训和半年顶岗实习的需要。(6)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华罗庚软件基地”被确立为广州市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表2-1: 已建校内特色实训室一览表实训室名称共建企业合作项目企业投入软件开发综合实训室广东华际友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软件外包人才培训中心java开发平台、商业智能管理平台(价值万)企业信息管理综合实训室深圳华罗庚软件基地生产型实训基地世纪桥misd开发平台80套(价值40万)软件测试实训室广州示达科技有限公司软件研发基地项目管理看板系统.net开发平台(价值万)数字媒体综合实训室网络综合管理实训室锐捷网络公司锐捷网络学院锐捷华南区考试中心锐捷网络管理平台(

16、价值万)网络组建综合实训室广州金禧信息服务有限公司it服务外包培训中心it运维服务管理平台( 价值万)系统管理综合实训室广州捷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基地开发平台(价值万)综合实训室广州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fid人才培训基地rfid实训体系2.5. 重视科研与社会服务,积极对外交流我院是广东省计算机水平统考试定点考场、广州市高新技术考试中心定点考场、it专业技能鉴定中心定点考场、锐捷网络华南区考试中心定点考场。每年均承担了一定的职业培训与鉴定任务,同时,通过引进企业的产品和真实环境的软件开发环境为企业员工和客户提供培训服务;另一方面,我们也派出学生到公司,与该公司软件开发人员共同开发真实项目

17、的信息系统软件。教师积极参加企业横向课题7项,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6. 共建共享,辐射带动专业群共同成长信息服务专业群的三个专业同属信息技术类,就业岗位相近、教学资源共享,具有较强互补性,专业群按照整体规划,平台构筑,重点突破、特色互补的专业群建设思路进行建设。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重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做强做大;以软件技术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为辅,努力凝炼特色,做精做巧;三个专业实现相互分工协作,共建共享,努力提高专业群的综合建设能力和竞争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信息服务技能型人才。在建设中专业群还能注意提高社会效益,为广州市社会经济服务,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创新了结合多种工学结合的校企合

18、作教学模式。目前计算机应用专业为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软件技术为广州市示范性建设专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教育教学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今后将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条件完善、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达到示范校建设的要求。3. 专业建设目标3.1. 总体目标本专业紧密结合广州城市信息服务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培育广州地区城市信息服务业需要的it运维服务、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服务人才为目标,创新“双平台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岗位+拓展”模块课程体系;打造“专兼一体”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校企联盟,共建生产

19、性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规模化的的顶岗实习基地群,完善校外顶岗实习管理规程和相应机制;大力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以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为龙头,辐射和带动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内的信息服务专业群建设,同时辐射其它专业(如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的建设;在广东省内培育信息服务人才的同类专业中起引领示范作用。3.2. 具体目标3.2.1.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目标本专业建设校企技术能力培养平台和校社服务素质培养平台,融合技术能力培养与服务素质培育,融合企业实践与社区锻炼,构建“双平台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实践与社区锻炼两条实践途径,实现学生的技术能力与服务素质的双线培育,加强学生的服

20、务素质的培养,做到“以技术促服务,以服务长技术”。3.2.2.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目标积极与企业、社区合作,根据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职业岗位群要求,以通用岗位课程和企业订单拓展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岗位+拓展”的课程体系,做到“岗位课程保技能,拓展课程促就业”。确保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服务 “岗位”相应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下,可根据就业的具体定位,选择企业订单“拓展”方向,进入校企共建的“教学工厂”,接受订单企业能力拓展实训和顶岗实习课程,完成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3.2.3.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目标按照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原则,构建包括四个实习基地群和一个校内实训基地的“四海一家”实习实训

21、基地格局,实现“校内基地一体化,校外基地规模化”。与企业和社区共同建设融教学、生产为一体、具有社区服务功能的的校内服务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服务实训基地(一家),改扩建“it运维服务实训室”等六间现有实训室,新建“物联网应用开发实训室“等三间实训室和 “项目孵化中心(教学工厂)”;建立以“远望谷”为代表的“物联网信息服务实习基地群”,建立以“金禧时代”为代表的“it服务外包实习基地群”,建立以“华际友天”为代表的“软件开发服务人才实习基地群”,建立以“示达科技”为代表的“信息增值服务实习基地群”等四个规模化的顶岗实习基地群(四海)。完善管理制度,实施“一中心两考核四途径” 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每

22、年为400名学生安排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3.2.4.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通过培养、引进和聘请方式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到2013年,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聘请兼职专业带头人1-2名,培养9名骨干教师,增加专任老师3-5人,增加兼职教师15人,建成50人的兼职教师库。通过出国培训、高校进修、主持参与教研科研项目、职业资格培训、到企业参与it项目开发或深度培训、参加国内外专业进修交流等方式提升专任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以“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为途径,提升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聘请在行业企业中具有丰富物联网应用、it运维项目实施和社区信息服务素质培养经验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和兼职教师,促

23、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优化建立一支既具有企业实践经验又能适应高职教学需要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3.2.5. 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目标发挥重点专业示范作用,完成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开发,建设7门以上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其中建设省级以上精品课程1-2门,市级精品课程2门,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10门;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高职教材和信息服务职业素质培养类教材7本,其中公开出版3本以上的教材。建设专业教学资源支持网站,实现课程标准、实践技能测试标准、技能测试题库、案例库、教学设计与教学视频等建设成果的资源共享。3.2.6. 科研与社会服务建设目标与社区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建成“

24、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构建教学科研团队,开发有自主著作权的信息服务应用产品2-3套,开发与rfid等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或教学软件;大力开展社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每年开展社会培训和鉴定服务不少于500人次,开展对边远地区院校的对口支援。真正做到学校合力社区,科研助力服务。3.2.7. 专业群建设目标实现专业群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师资、基地等资源的共享,共同探索和实施“双平台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岗位+拓展”的课程体系,软件技术与网络技术专业各建设两门优质核心课程,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和2名骨干教师。3.2.8. 质量管理与保障建设目标完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质量保证与评价体

25、系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从组织保障、软环境保障和管理措施保障等多方面形成质量生成机制,采取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教学信息网络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教学评比等方式监控教学质量。4. 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措施4.1.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4.1.1.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服务广州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信息技术产业、现代城市服务业中的信息服务业为宗旨,培养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文化水平和职业道德,不断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并有不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事物联网技术应用、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的信息服务高技能人才。4.1.2. 创新的“双平台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

26、培养合格的信息服务人才,除需要技术能力保障之外,还需要优秀的服务素质。在前期专业建设中,我们已初步搭建了校企合作的技术能力培养平台,在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同时,我们还需要重视与加强学生服务素质的培养,结合我校社区学院的优势,与社区合作共同搭建学生服务素质培养平台,通过社区锻炼,培育学生基础信息技术服务能力,通过企业实践,培育学生专业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为此我们从“立足技术、服务社区”为出发点,以校企合作构建技术能力培养平台,校社合作构建服务素质培养平台,技术能力培养与服务素质培育相融合,企业实践与社区锻炼相融合,创新“双平台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4-1所示。图4-1 双平台双融合人才培养

27、模式企业开发技术课程顶岗实习 生产实训建设实训基地组织顶岗实习进行能力评价服务素质培养平台技术能力培养平台学 校“双平台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社区订单拓展设计服务方案 指导创新创业建立服务网络进行服务评价合格职业人合格员工社区服务社区创新融合技术能力企业实践社区锻炼融合社区学习组建服务团队制定培养方案1. 以“校企联盟”为基础建立技术能力培养平台。密切联系省市现代信息服务行业协会,联合合作企业共建“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校企联盟“,学校为企业提供必要资源,使学校成为联盟企业的人才培养及储备基地;建立完善机制,以“物联网应用技术”、“it运维服务”等专业领域,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和相关开发平台对学生进行技

28、术技能训练,使联盟企业全面参与学校课程、实训基地、师资、教材等专业建设工作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同时为实现订单培养提供广阔空间2. 以“服务社区”出发建立服务素质培养平台。通过成立“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和“项目孵化中心”承接科研开发项目,组织学生成立“it运维服务团队”,“软件外包创新团队”,“rfid技术创新团队”等社区信息化服务队伍,开设“社区信息服务”课程,鼓励学生深入社区,利用已掌握的计算机技术为社区提供服务。在校园、社区建立信息服务点,构建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中学习”培养学生服务素质。3. 以“技术技能培养融合服务素质培育”,构建基于技术+服务的“岗位+拓展”课程体系,通过对学生技术

29、能力与服务素质进行双线培育,做到以技术促服务,以服务长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达到“合格职业人”的要求。4. 以“企业实践融合社区锻炼”,通过企业实践与社区锻炼两条途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社区主要锻炼信息技术基础服务能力,在企业主要实践信息技术专业能力。经过两条实践途径的培养后,提高了学生在社区和企业的就业能力。4.1.3. 职业素质培育工程1面向社区的服务素质培育利用广州社区学院的功能与定位,以社区为载体,针对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服务能力的锻炼,加强学生服务素质培育。1) 在课程体系中将社区信息服务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培养期内社区服务类课程总学时应不少于60学时。针对信息服务业在社区

30、的服务情况,确定了社区信息服务课程可选模块(见表4-1)。表4-1 社区信息服务服务模块描述:课程模块(可选)工作描述社区网站开发管理发布社区信息,制作社区或小区网站,建立小区论坛。社区电脑安装维护社区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维护,计算机性能优化,计算机安全保护社区电脑培训推广讲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推广新信息技术社区网络管理维护社区局域网络安装与维护,网络安全保证其它2) 通过学校、社区的合作,本专业重点与社区科技协会、小区物业管理公司it部门合作,成立“社区服务校社合作机构”,组建社区信息服务网络。3) 通过指导学生建立“运维服务”协会、“网站建设”服务团队、“网络管理维护”服务团队、“物联网应用

31、”创新团队等学生创新服务组织,定期组织社区信息服务活动,将社区信息服务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联系起来。学生可参与各类社区服务团队,开展社区服务。4) 社区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包括计算机教材、it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资源,开展社区信息服务。2面向校园文化的职业规范培育为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深化“校企共育、寓教全程”的职业素质教育模式,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与企业共同制定方案。按照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礼仪、善合作、懂表达、会沟通”的职业素质要求,重视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文化素养、身心素质、礼仪修养、语言表达、沟通协调等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

32、、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开设两课、国学精粹、廉政教育、it服务人才综合素质、it运维服务规范等课程,并且在所有实践课程中均以职业规范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实施校园文化职业素质培育计划,定期组织“学生职业规范网页比赛”、“基地企业文化建设方案设计比赛“等方式,利用校园文化这个平台,开展职业素质培育活动。4.2.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4.2.1.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岗位+拓展”课程体系1.“岗位+拓展”的课程体系结构“岗位+拓展”课程体系结构(图4-2)由岗位平台课程模块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拓展课程模块构成:。其中岗位课程模块包括岗位平台课

33、程模块和岗位方向平台课程模块,拓展课程模块包括校内拓展实训课程模块和学生顶岗实习课程模块。从横向来看,课程体系由“岗位+拓展”构成;从纵向来看,分别以技术和服务为主线,划分为技术类课程和服务类课程。从而构成立体化的课程体系结构。图4-2 “岗位+拓展”模块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岗位+拓展”课程体系的学期设置是第一、二学期开设岗位平台课程,第三、四学期开设岗位方向课程,第五学期开设拓展课程,第六学期提供学生顶岗实习课程。“岗位+拓展”模块课程体系的开发中,职业岗位课程模块是基于“一般工作过程”开发的;拓展课程模块是基于订单企业“具体工作过程”开发。整体课程体系从“一般工作过程”入手,再深入到“具

34、体工作过程”,实现一般性与具体性的统一,“通用基础岗位”与“具体拓展岗位”的统一,构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岗位+拓展”课程体系。2.“岗位+拓展”课程体系实施方案按照“双平台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以it运维服务的工作过程和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为导向,形成“岗位+拓展”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主要步骤包括:第一步:工作过程分析。根据本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调研分析,提练出典型工作任务。第二步:行动领域归纳。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确定行动领域第三步:学习领域转换: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分析岗位职业能力,由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确定学习领域。第

35、四步:学习情境设计:通过教学过程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学习情境设计来实施课程方案,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如图4-3所示。图4-3: 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拓展”的课程体系开发思路通过对信息服务企业的岗位调研,确定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的岗位的职业描述(见表4-2)。表4-2: 岗位职业描述序号职业岗位工作描述1it运维服务技术员(核心岗位)设备管理、应用软件管理、服务器管理、数据存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2it实施服务技术员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的售前安装、调试与实施以及售后培训等服务等3rfid系统开发技术员(核心岗位)制定rfid解决方案、系统开发和集成、rfid

36、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或管理等4rfid应用支持技术员rfid系统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达到上述岗位职业技能培养目标,根据工作过程的分析,确定典型岗位工作任务,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确定出行动领域,并转换成学习领域(见表4-3、表4-4)。表4-3: 确定工作任务、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it运维服务方向)it运维服务方向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组装微机硬件it系统安装调试计算机设备维护与管理安装与优化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组装、升级便携式设备排除计算机硬、软件故障it设备与软件系统维护使用与维护打印机与扫描仪排除网络系统故障与安全控制设置局域网络与连接互联网网络架设与配置计算机组网技术及工

37、程了解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确定网络设备的选型网络设备选型使用超级终端、路由器ios软件配置及测试静态路由设备基本配置使用交换机和vlan 配置ospf、标准访问列表、ppp协议动态路由协议、交换机与vlan排除网络系统故障网络故障排除识别双绞线、光缆、同轴电缆、各类连接件识别不同类型的线管、线槽、桥架、机柜了解综合布线系统器材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工作区设计水平子与垂直子系统设计管理间、设备间与建筑群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电气保护与屏蔽保护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接地与防火保护综合布线系统的保护设计安装金属管与金属线槽(桥架)安装pvc线槽、机柜布放电缆与光缆管槽施工、机柜安装、线

38、缆敷设技术制作双绞线制作信息模块连接配线架端接与光纤模块端接和光纤连接技术应用操作数字证书密码技术网络安全与防火墙配置天网个人软件防火墙使用isa server网络防火墙网络防火墙技术安装使用session wall实时入侵检测软件安装使用snort入侵检测软件入侵检测系统使用杀毒软件与预防网络攻击组建虚拟专用网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维护管理网络操作系统安全配置web服务器与ftp服务器使用ssl构建安全的web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使用网络操作系统的应用与管理维护与调优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维护数据库应用与管理学习it服务工作规范学习it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服务礼仪it服务人才综合素质训练it服务人才综合素

39、质训练表4-4:确定工作任务、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物联网应用技术服务方向)物联网应用技术服务方向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识别rfid设备rfid设备的识别物联网识别技术描述rfid设备工作特点rfid设备的选择选择rfid标签选择rfid天线选择rfid读写器安装rfid系统rfid系统实施实施rfid系统选择rfid中间件设备rfid中间件安装物联网接口技术设计rfid中间件设计rfid中间件测试rfid系统rfid系统测试检测rfid系统故障rfid系统故障管理分析rfid系统故障rfid系统接口管理识别rfid系统接口编写rfid系统接口程序使用敏捷开发软件开发原型物联网开发平台应用

40、快速开发软件设计使用java开发技术java程序设计使用.net开发技术.net程序设计建立基于rfid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开发技术设计rfid应用系统整体架构rfid应用系统结构设计rfid应用系统开发设计rfid应用系统工作流程开发rfid应用系统rfid应用系统开发编制rfid应用系统相关文档了解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rfid应用系统开发文档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了解面向对象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开发方法选择编制可行性报告系统可行性报告编制系统需求建模系统需求报告编制系统结构化分析编制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系统概要设计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编制编制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系统详细设计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编制系统数据库设计

41、编制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设计系统代码系统程序代码编制编写系统测试计划系统测试报告编制设计系统测试用例编写系统测试报告编制用户手册系统移交使用编制项目总结报告提供物联网项目支持服务物联网项目支持服务物联网项目支持服务基于专业岗位工作过程,结合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方式以及知识、技能的先后次序,引入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确定学习领域对应课程,初步形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岗位+拓展”模块课程体系课程(见表4-5)。表4-5: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岗位+拓展”课程体系课程模块岗位基础能力课程(专业群平台)it运维服务方向(it实施服务和运维服务岗位)物联网应用服务(物联网

42、应用系统开发和技术支持岗位)岗位技能课程岗位基本能力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技术平台课程模块程序设计基本技能c语言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it设备维护服务计算机设备维护与管理物联网设备识别及选择物联网识别技术网络基础应用能力网络基础网络组建与维护服务计算机组网技术及工程物联网中间件应用和接口管理物联网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能力计算机组成与维护综合布线服务网络综合布线物联网开发平台应用java程序设计、.net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开发技术网站开发基本能力网页设计web应用开发技术服务器操作系统维护网络操作系统的应用与管理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rfid应用系统开发数据应用管理能力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系统

43、维护数据库应用与管理物联网系统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服务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服务平台课程模块it服务工作礼仪与沟通能力职业道德与团队合作能力it服务人才综合素质训练it运维服务规范it运维服务规范物联网项目支持服务物联网项目支持企业拓展课程校内拓展实战模块社区信息服务项目(学生自选)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学生自选)国学活动it运维服务项目综合实训物联网系统综合开发实训企业岗位订单培训课程企业岗位订单培训课程校外顶岗实习模块it运维服务校外顶岗实习物联网应用校外顶岗实习4.3.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按照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原则,构建四个实习基地群+一个校内实训基地的“四海一家”的实习实训基地格局,实现“校

44、内基地一体化,校外基地规模化”。4.3.1. 校内实训基地本专业与“华际友天”、“示达”、“金禧”、“远望谷”等公司共建、共管和共用一个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国家级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服务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校内服务实训基地物联网应用技术服务中心软件开发技术服务中心it运维技术服务中心校企合作项目孵化中心(新建) 图4-4:计算机应用技术校内实训基地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校内服务实训基地拟建成一个包括物联网应用服务中心、软件开发技术服务中心、it运维技术服务中心和校企合作项目孵化中心四部分(见图4-4、图4-5),基地既是一个能够覆盖物联网信息服务、it运

45、维服务、软件开发、网络设计与管理、网络安全、软件外包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等学习领域的项目实训功能,并能开展学生校内顶岗实习和生产创新活动的多元化生产型实训基地。同时还是一个具有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功能,为学校师生和社区开展“科研、开发、培训、维护”等的公共信息技术服务的基地。校内基地的建设模拟it公司的系统开发、测试、维护和技术支持等阶段的实际工作过程,满足专业技术课程和服务课程实践要求,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得到真正的锻炼。物联网应用技术服务中心rdif技术实训室(已建)物联网应用服务实训室(新建)企业信息管理实训室(已建)软件开发技术服务中心软件设计实训室(完善)网站开发工作室(完善)软件

46、测试实训室(完善)软件外包服务实训室(完善)(完善)信息增值服务实训室(新建)(新建)图4-5: 各分中心结构it运维技术服务中心网络管理实训室(已建)网络综合实训室(完善)it运维服务综合实训室(扩建)综合布线实训室(新建)计算机组装维修实训室(已建)根据本专业面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要求,按照教学的环节和教学内容,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拟完善改造现有专业实训室6间it运维服务综合实训室、软件设计实训室、网站开发工作室、软件测试实训室、网络综合实训室,软件外包服务综合实训室,新建3个专业实训室物联网信息服务实训室、信息增值服务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商业智能应用实训室,新建1个校内顶岗实习和项目

47、开发基地校企合作项目孵化中心(教学工厂),以保证实验、实训、生产性实训和实习整个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各实训室建设思路、内容和将要实现的功能如下:(1)改造实训室l 完善it运维服务实训室在现有的基础上,增添it运维服务实训室相关设备和改善实训环境,按照“金禧”企业工作流程及管理规范,营造生产环境,可进行it运行维护真实项目的开发、实施与维护,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该室可同时容纳60人项目实训。l 完善软件外包服务实训室在现有的基础上,增添软件外包服务实训室相关设备和改善实训环境,按照“华际友天”企业工作流程及管理规范,营造生产环境,可进行软件技术真实项目的开发、实施与维护,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48、;该室可同时容纳60人进行项目实训。l 完善软件设计实训室。在现有的基础上,更换和增添设备,建成能同时容纳60人进行软件编程(java方向)实训、j2ee项目实战实训、软件编程(.net方向)实训、.net项目实战实训,培养学生基于j2ee平台或.net平台的编程能力。l 完善网站开发工作室在现有网络环境的基础上,更换和增添设备,建成能同时容纳60人进行界面设计、网站前台设计与制作、网站后台开发和信息发布等项目实训,培养学生网站建设与管理能力。l 完善软件测试实训室在现有的基础上,更换和增添设备,培养学生功能测试和集成测试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到软件企业参与实际软件项目测试工作奠定基础。l 完

49、善网络综合实训室按照网络操作系统管理、网络安全、网络存储管理的功能要求,按“锐捷网络”企业标准,通过全国高校综合实训室综合网关,实现与全国其他各协议内成员高校间网络综合实训室的互连共享;可同时容纳60人进行项目实训。(2)新建实训室l 新建综合布线实训室按照国标gb50311-2007、gb50312-2007相关规范,搭建生产环境,进行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安装施工和验收,培养学生综合布线职业能力,可同时容纳60人进行项目实训。l 新建网络信息增值服务实训室增添网络信息增值数字化设备,按照“示达科技”企业工作流程及管理规范,营造生产环境,开展基于主流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实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50、力,使学生了解网络信息增值服务项目开发流程。l 新建物联网信息服务实训室增添rfid物联网应用实训室相关设备,按照“远望谷”企业开发体系及管理规范,搭建生产环境,可进行软件技术真实项目的开发、实施与维护,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可同时容纳60人项目实训。l 新建校企合作项目孵化中心(教学工厂)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方案及实施思路,联合校外企业,共同打造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相配套的学习型生产性研发基地,按通用软件与信息服务公司标准和运行管理模式运作,按职场环境建设实训环境。项目孵化中心下设市场部、开发部、多媒体技术部、测试部、技术服务部和数据库服务中心等部门,由企业软件工程师、学院教师和

51、学生共同组成项目组,将“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的部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生产,学生可在校内顶岗实习,培养学生企业工作经验与能力,亲身体会到公司的工作和文化氛围,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承接外包的系统开发项目,项目孵化中心所选择的项目都是企事业单位需求的产品,并采用实用和适度超前的新技术,按照项目工程管理方法进行产品和项目开发,使学生在产品和项目开发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实际工程经验。建设情况见表4-6表4-6: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表序号建设内容时间建设方式机位适用专业主要岗位课程主要拓展课程1软件设计实训室2010改造60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程序设计类课程2网站开发工作室2

52、010改造60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开发类课程3软件测试实训室2010改造30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系统测试4it运维服务实训室2010改造60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设备与维护it运维综合项目it运维企业订单培训社区信息服务5综合布线实训室2010新建60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综合布线it运维综合项目6网络综合实训室2011改造60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组网技术与工程网络操作系统应用与管理网络安全与防火墙社区信息服务7软件外包服务实训室2011改造60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项目管理、项目支持软件外包企业订单培训社区信息

53、服务8物联网信息服务实训室2011新建60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物联网识别技术、物联网接口技术物联网系统综合开发物联网企业订单培训9网络信息增值服务实训室2012新建60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平台系统开发信息增值企业订单培训10新建商业智能应用实训室2012新建60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库类课程物联网企业订单培训软件外包企业订单培训10校企合作项目孵化中心2012校企共建60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创业科研社区信息服务职业资格认证4.3.2. 校外实习基地为了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加强实习教学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现有22个合

54、作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增加20个校外实习基地,并建设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实习基地6个。进一步完善校外基地的专业功能,建立以“金禧时代”为代表的“it服务外包实习基地群”、以“远望谷”为代表的“物联网信息服务实习基地群”、以“示达科技”为代表的“网络信息增值服务实习基地群”、以“华际友天”为代表的“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实习基地群”等四大实习基地群,每年为400名学生提供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4.3.3. 实训实习基地内涵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坚持校企共建共管的原则,强调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管理;由行业指导教师和校内的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共同评价;校企共同开发贴近生产实践的实训项目,这样有助于实现零距离就业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具体工作有:l 校企双方共同成立实训基地的组织和管理机构,拟聘请一位it企业专家作为兼职顾问,保证基地与it企业发展一致性。l 成立校企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实训室建设方案和工作计划表。l 校企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和实训课题,聘请行业中具有丰富项目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基地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开发相应的实训指导教材。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