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咨询 /苏州厨房小家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苏州厨房小家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泓域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分析报告说明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从一味要求低价,逐渐向高端、品质、品位、智能转变,时尚高雅的外观设计、方便快捷和多样化的功能、安全品质、节能环保等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同时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在小家电生产中的应用,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业设计和材料选型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养生小家电而言,企业还要结合养生食材对产品功能不断优化升级。例如养生壶可以烹饪燕窝、煮花草茶、养生药膳、五谷粥、温酒等,针对不同的功能,要求企业从材料、电子部件、结构、温控程序等软硬件优化设计,保证烹饪食品达
2、到口感和营养俱佳的效果。本行业具有一定的技术研发壁垒。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63099.1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9367.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24%;建设期利息1313.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8%;流动资金12418.6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68%。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071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88163.79万元,净利润11226.1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3.97%,财务净现值4615.24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7.01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
3、回收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苏州战略转型升级必须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创新与创意为核心的现代要素驱动;必须更加注重增强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必须更加注重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融入全球城市网络;必须更加注重发展城市软实力,全方位重塑苏州城市魅力。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苏州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趋势,准确把握苏州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新的任务要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心,
4、锐意进取,奋发作为,谋求战略转型新突破、绘就城市发展新蓝图,推动经济建设。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物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充分地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地预测未来前景。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第四章 产品规划方案第五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第六章 建筑物技术方案第七章 原
5、辅材料成品管理第八章 技术方案第九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第十章 劳动安全生产分析第十一章 节能可行性分析第十二章 组织架构分析第十三章 项目进度计划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第十六章 招标及投资方案第十七章 风险防范第十八章 总结说明第十九章 附表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苏州厨房小家电项目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144.74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可行性研究范围及分工根据项目的特点,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1
6、、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2、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3、资源综合利用条件;4、建设用地与厂址方案;5、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6、投资方案分析;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四、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1、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五、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作为大众消费品行业,厨房小家电企业对品牌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品牌集中体现了产品质量、档次、性能、服务和市场地位。
7、目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越来越理性,日益重视产品品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忠诚度。新进入企业在行业中要提升品牌知名度所需的成本更高、时间更长,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高端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也在降低,在缺乏品牌知名度的情况下,仅凭借低价策略去扩大市场份额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我国的小家电市场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中国市场上小家电无论是消费者可供选择的品类还是消费者实际的拥有情况,都和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发达国家,小家电是居民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用品,小家电品种丰富,平均每户拥有20-30件小家电,而中国每户小家电的保有量平均水平较低,不到10件/每户。我国小家电普及水平与西方发达国
8、家有着较大差距,未来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度、时尚化的需求将不断涌现,将有助于小家电产品的普及渗透以及产品设计和功能升级。另一方面,小家电产品技术的提升,也在不断地推动用户的消费升级,小家电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根据前瞻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小家电零售规模为3,155.00亿元,同比增长12.52%,2018年将增长到3,553.00亿元,复合增速接近12.60%。2019年中国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未来五年(2019年-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63%,并预测2023年,我国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460亿元。从中长期
9、发展趋势看,苏州战略转型升级必须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创新与创意为核心的现代要素驱动;必须更加注重增强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必须更加注重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融入全球城市网络;必须更加注重发展城市软实力,全方位重塑苏州城市魅力。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苏州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趋势,准确把握苏州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新的任务要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作为,谋求战略转型新突破、绘就城市发展新蓝图,推动经济建设。(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96493.24(折合约144.74亩),预计场区规划
10、总建筑面积117721.75。其中:生产工程65688.74,仓储工程13302.56,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6239.25,公共工程32491.20。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厨房小家电1190000台/年。六、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63099.1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9367.21万元
11、,占项目总投资的78.24%;建设期利息1313.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8%;流动资金12418.6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68%。(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49367.21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44188.8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945.83万元,预备费1232.55万元。八、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071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88163.79万元,税金及附加3967.98万元,净利润11226.1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3.97%,财务净现值4615.24万
12、元,全部投资回收期7.01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96493.24约144.74亩1.1总建筑面积117721.75容积率1.221.2基底面积55966.08建筑系数58.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32.301.4基底面积55966.082总投资万元63099.102.1建设投资万元49367.212.1.1工程费用万元44188.83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945.832.1.3预备费万元1232.552.2建设期利息万元1313.202.3流动资金12418.693资金筹措万元63099.103.1自筹资金万元36299.
13、103.2银行贷款万元26800.004营业收入万元1071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88163.796利润总额万元14968.237净利润万元11226.178所得税万元3742.069增值税万元3773.3710税金及附加万元3967.9811纳税总额万元11483.4112工业增加值万元29630.7913盈亏平衡点万元24385.69产值14回收期年7.01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3.97%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4615.24所得税后九、主要结论及建议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前瞻性;项目产品技术及工艺成熟,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且项目产品性能优越,是推
14、广型产品;项目产品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方案;项目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经评价分析是可行的;根据项目财务评价分析,经济效益好,在财务方面是充分可行的。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一、行业背景分析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小家电产品类别不断丰富,以便捷实用、时尚智能、节能环保的优势,给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显著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2016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指出,将家用电器作为重点领域,适应家用电器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改善新兴家电产品的性
15、能和消费体验,优化传统厨用、个人护理用小家电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设计。工信部2016年8月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开发绿色、智能、健康的多功能中高端产品,支持骨干企业加快智能家电开发和市场推广,以“提品质”促进有效供给能力提升。(2)城镇化推进,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升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换档为中高速这一新常态,正在经历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消费升级的进程,消费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远远超越投资和出口,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马车。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镇化率从200
16、0年的36.22%提高到2018年的59.58%,但是,我国城镇化率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同时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未来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行业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受益中国经济继续稳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6.3%),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3
17、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城镇居民消费总体处于小康向享受型过渡阶段,农村居民则正在从温饱向小康发展,为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我国消费结构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80、90后以及中产阶层群体正在崛起,逐渐成为小型家用电器的消费主体,他们拥有更高水平的购买力,追求精致健康、时尚科技的生活方式。出于对生活舒适的追求,相比产品的功能和价格因素,新一代的消费者们更注重产品品质和美感带给用户的附加值。因此,拥有技术创新、个性和时尚外观的养生小家电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小而美”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小家电市场发展的主旋律,高客单价的高端产品越来
18、越受消费者青睐。我国小家电产品结构不断升级以及高端化态势渐现,由功能性消费到品质消费转变。(3)健康养生意识逐渐增强,促进养生小家电市场繁荣发展受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加快和压力骤增、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已经不容乐观,“亚健康”、“慢性病”等也逐渐成为生活的热点话题。国家先后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和加快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及规范从业人员培训等重要文件,多角度着手提高我国居民健康管理水平。因此,旨在提高生活品质的小家电产品已有超过生活必需品的趋势。在厨房小家电领域,消费者更愿意尝试智能化、高端化的产品。这将推动小型厨电行业不仅在市场规模
19、上取得快速增长,更将成为家电产业科技创新、优化升级的前沿阵地。在此背景下,新兴小家电品类快速普及,破壁料理机、养生壶、电炖锅等现代时尚养生产品销量持续走俏。养生壶是电水壶顺应消费者健康、养生需求而衍生出来的高端品类,在我国办公和居家场景中的普及度还比较低,整体市场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初期。从长期来看,受我国产业政策推动、产品技术的迭代升级、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健康养生意识的增强等多因素驱动下,未来养生类小家电行业成长空间巨大。(4)技术创新驱动小家电产品迭代升级厨房小家电产品品类日益增多,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时尚科技与生活品位,对厨电产品外观、功能要求更加多
20、样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成为市场发展关键的驱动因素。近年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加速应用,厨房小家电产品的结构设计、智能便捷、安全健康等方面不断迭代升级,推动了小家电新功能、新品类的涌现和普及。在养生壶市场上,高品质玻璃材质、电子元件、精密温控和过热保护系统等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专门针对各类东方养生食材和药膳设计开发的烹调功能,使养生壶产品不仅优雅时尚、操作智能、安全无害,更使烹调的养生食品达到口感和营养俱佳的效果,获得了消费者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信赖。(5)互联网的普及,线下体验店的兴起,推动行业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
2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0%;2018年新增网民5,653万人,较2017年末增长3.80%;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0%,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0亿,较2017年底增长14.4%,网民使用比例为73.6%;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5.92亿,占手机网民的72.5%,年增长率为17.1%。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商、移动电商、社区营销等新兴业态不断冲击卖场、家电连锁、专卖店等传统家电渠道,已成为小家电行业新的增长极。在此背景下,线下渠道积极拥抱互联网,电商平台也在逐渐下沉,家电实体店的体验功能不断得到强化,消
22、费者不仅可以享受在线下单和物流配送的便捷服务,更能够进入实体店全方位体验家电新产品的功能和品质,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显著推动小家电行业的发展。对于养生小家电来说,企业通过体验店开展陈列展示、现场烹调、养生知识讲解等活动与消费者形成良好互动,传递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消费者健康养生意识。体验店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传递品牌内涵、引领新型生活方式的重要窗口,对养生小家电的发展起到长期推动作用。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厨房小家电产品作为烹调食物的器具,与食品卫生安全息息相关。低劣的产品可能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甚至在操作过程中引发短路、起火等事故,危及生命
23、财产安全。近年来的小家电安全事故和抽检不合格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倡导和推动绿色消费,日益严格小家电产品有害物质的安全指标,2016年7月开始执行的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减少和限制铅、镉、汞等有害物质的使用,保证小家电产品的使用安全。未来行业进入门槛有望进一步提高,消费者选购产品日益成熟和理性,安全性高、低碳环保的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加速洗牌,推动行业进入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2)国内基础配套能力不足,关键基础材料和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目前虽然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家电制造产业基地,形成了珠三角产业
24、集群,但我国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及部分高端关键装备依然受制于进口。近年来,扩大有效供给、高端供给,推动我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跃升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国家相继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和规划文件,长期来看,有利于夯实工业基础,实现关键基础材料的自主保障。二、产业发展分析1、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推进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对家用电器、汽车、建材等主要产品,基于绿色技术标准,从设计、材料、制造、消费、物流和回收、再利用环节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绿色认证。积极开展第三
25、方认证,加强认证结果采信,推动认证机构对认证结果承担连带责任。2、家用电器行业实施“三品”战略蓝皮书(2017年版)系统剖析了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品种、品质、品牌的现状、特点和问题及家电企业实施“三品”战略的变化和成效,总结优秀企业经验,推动家用电器产业进一步升级发展。3、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六大政策来助力电商和快递协同发展;优化协同发展政策法规环境;完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基础设施;优化电子商务配送通信管理;提升快递末端服务能力;强化标准化智能化,提高协同运行效率;强化绿色理念,发展绿色生态链等。4、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适应家用电器高端化、智能化
26、发展趋势,加大团体标准和高水平企业标准的供给力度。开展家用电器产品分等分级和评价标准化工作,改善空气净化器、家用清洁机器人等新兴家电产品的性能和消费体验,提高空调器、电冰箱、洗衣机等传统大家电的产品舒适性、智能化水平,优化电饭锅、剃须刀等传统厨用、个人护理用小家电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设计。提升多品种、多品牌家电产品深度智能化水平,推动智能家居快速发展。5、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推动家用电器工业向智能、绿色、健康方向发展。加快智能技术、变频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应用、关键零部件升级等核心技术突破。重点发展智能节能环保变频家电、健康厨卫电器、智能坐便器、空气源热泵空调、大容
27、量冰箱和洗衣机、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等高品质家电产品,满足消费结构升级需要。6、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十三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成为电器工业发展的主线和根本途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电器工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变,以增强行业的竞争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电器工业继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技术追随者”转变“技术引领者”,谋求未来发展主动权。7、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加快推动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等产业转型升级,瞄准国际标准和细分市场需求,从提高产品功效、性能、适用性、可靠性和外观设计水平入
28、手,全方位提高消费品质量;支持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数字媒体等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消费品发展。8、中国制造2025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在再平衡中实现艰难复苏。全球经济版图深度调整,经济重心持续向亚太地区移动,中国国际地位快速提升。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的突破,新一轮产业转移渐次展开。国际环境总体有利于苏州实施创新驱动
29、发展战略,有利于深层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同时,全球经济依然处于后危机时代,全球投资贸易规则主导权争夺日益加剧,发达经济体加速推进的TPP、TTIP、BIT等投资贸易协议谈判将引发世界经贸格局发生新一轮调整。发达国家实施工业4.0和再工业化战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绿色低碳经济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对兼具外贸依存度高、工业经济为支柱和高碳结构的苏州,可能产生较大的压力和难以估量的不利影响。面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苏州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转型,加快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从国内看,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
30、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三期叠加”矛盾凸显,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滑,产能过剩有所加剧,社会矛盾逐步累积,苏州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也将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举措;同时,提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行动纲领,这将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变革,深层次激发市场活力。苏州只有紧跟国家战略步伐,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从全局看,苏州已经具备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和先导优势。进入改革发展新的关键时期,苏州所具有的战略区位优势、国际制造优势、开放平台优势、历史人文优势、生态本底优势等方面的核心优势将
31、进一步体现,为成功谋求“二次创业”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必须清醒的看到,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创新驱动内生乏力,经济增长支撑不足,城市功能有待提升,空间结构亟待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社会矛盾压力增大,各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进一步显现。所有这些表明,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任务仍然艰巨,因此,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趋势,谋划战略转型新定位、新目标将是致胜关键。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一、行业基本情况(一)品牌壁垒作为大众消费品行业,厨房小家电企业对品牌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品牌集中体现了产品质量、档次、性能、服务和市场地位。目前消费者的消费
32、观念越来越理性,日益重视产品品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忠诚度。新进入企业在行业中要提升品牌知名度所需的成本更高、时间更长,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高端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也在降低,在缺乏品牌知名度的情况下,仅凭借低价策略去扩大市场份额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二)技术研发壁垒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从一味要求低价,逐渐向高端、品质、品位、智能转变,时尚高雅的外观设计、方便快捷和多样化的功能、安全品质、节能环保等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同时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在小家电生产中的应用,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业设计和材料选型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养生小家电而言,企业还要结合养生食材
33、对产品功能不断优化升级。例如养生壶可以烹饪燕窝、煮花草茶、养生药膳、五谷粥、温酒等,针对不同的功能,要求企业从材料、电子部件、结构、温控程序等软硬件优化设计,保证烹饪食品达到口感和营养俱佳的效果。本行业具有一定的技术研发壁垒。(三)产品质量壁垒对于小家电而言,产品品质是企业的生命线。随着人们对品质的不断追求以及消费的不断升级,人们对小家电的安全、耐用性等方面也越来越重视,产品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作为直接与食物接触的家用电器,厨房小家电的材质非常重要,不仅需要耐高温,长时间烹煮后也不能产生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另外,为了提高产品耐用性,要求发热盘、线路板、芯片等部件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产
34、品使用故障或引发安全事故,不仅影响消费者体验,也对企业品牌形象产生巨大损失,因此企业面临很高的产品质量控制壁垒。(四)营销渠道壁垒我国家电渠道经历了供销社、批发商、专卖店、大连锁、区域连锁、电商、移动电商等渠道业态的变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商、微信、社区营销等各种新型业态不断兴起。对于不同的小家电产品类别和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企业通常选择不同的营销渠道,这对企业的渠道建立和管理能力提出较大的挑战。对于线下渠道而言,高端卖场面向高消费人群,进驻企业的品牌、产品的技术品质以及服务等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认证。对于品牌专柜和体验店更需要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单店运营效率。完善的营销和服务网络构成
35、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五)规模和成本控制壁垒小家电生产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盈利能力。由于小家电品类繁多,企业通常按订单驱动的模式安排生产,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定制化生产特点,在进行规模化生产同时更需要具备对产能进行柔性调控能力,新进入的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在成本、规模、管理经验等方面形成优势。二、市场分析(一)行业概况小家电一般是指除了大功率输出的电器以外的家电,一般这些小家电占用电力资源比较小,或者机身体积也比较小,所以称为小家电。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小家电可以分为以下种类:(1)按照消费习惯分类,小家电可以分为中式小家电和西式小家电。西式小家
36、电主要消费地在欧美市场,如电热水壶、多士炉、烤箱、面包机、咖啡机、搅拌机等。中式小家电主要消费地在国内及周边市场,如电压力锅、养生壶、豆浆机、豆腐机、电饭锅等。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东西文化的渗透,中西生活方式相互融合,中式和西式小家电的划分并不绝对,个别产品上有交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西式小家电开始走进国内大、中型城市家庭。(2)按产品用途分类,小家电可以分为厨房小家电、家居小家电和个人护理小家电。厨房小家电是小家电领域的重要细分领域,我国的厨房小家电行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虽较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滞后近30年,但是发展后劲却很足。发展之初,厨房小家电仅仅包括
37、电饭煲,开水壶等,产品单一,功能简单,市场规模小;进入90年代后,厨房小家电行业发展迅速,随着微波炉、电饭煲产品进入市场,厨房小家电种类迅速增多;到了21世纪,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以及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厨房小家电产品也从经济、耐用向环保、健康、时尚、个性化转型,各种高新技术和新材料被广泛运用于厨房小家电,产品多功能化、智能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二)行业发展前景我国的小家电市场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中国市场上小家电无论是消费者可供选择的品类还是消费者实际的拥有情况,都和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发达国家,小家电是居民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用品,小家电品种丰富,平均每户拥有20-30件小家电,而中
38、国每户小家电的保有量平均水平较低,不到10件/每户。我国小家电普及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未来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度、时尚化的需求将不断涌现,将有助于小家电产品的普及渗透以及产品设计和功能升级。另一方面,小家电产品技术的提升,也在不断地推动用户的消费升级,小家电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根据前瞻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小家电零售规模为3,155.00亿元,同比增长12.52%,2018年将增长到3,553.00亿元,复合增速接近12.60%。2019年中国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未来五年(2019年-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
39、2.63%,并预测2023年,我国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460亿元。(三)厨房小家电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全球小型家用电器市场平稳增长,新兴市场逐渐崛起尽管大部分成熟市场的小家电拥有量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小家电科技创新活跃,新产品、新概念不断注入,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带来大量换购需求。同时受益于经济增长、购买力的提升、中产阶层规模日益庞大以及零售渠道逐步完善,新兴经济体正成为全球家电消费市场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分工体系的日益深化,欧美品牌商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逐渐集中于市场调研、新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逐步将开发、生产制造、装配、物流等业务链向具有劳动力优势的国家转移,伴
40、随小家电产业集群的成长及产业链的日益完善,竞争优势进一步凸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小家电生产基地。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从2008年以来,中国家电出口在全球市场比重持续上升。2018年全球家电进出口额为1,421亿美元,中国家电出口额约占全球出口市场的39.40%,其中中国大家电出口额约占大家电全球出口市场的33.40%,小家电出口额约占小家电全球出口市场的46.50%。(2)我国家电市场整体成熟,小型厨电产品出现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家电市场整体较为成熟,进入横盘及产业升级期,但小型厨房电器市场表现突出。据欧睿咨询统计,2015年我国小型厨房电器(非炊具)销量达3,880万台,同比增长12%,
41、成为家电行业新的增长点。2016年冰箱、洗衣机等品类继续低迷,整体家电市场规模为15,805亿元,仅增长3.20%,而当年厨房电器市场规模达到847亿元,同比上升14%,远高于整体家电市场的增长水平。根据中怡康的数据,2018年家电市场(含3C)规模为16,920亿元,同比微幅下跌1.75%,2016-2018年的年复合增速达到3.47%。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显示,我国2018年家电行业整体零售额8,104亿,同比增长1.9%,以厨房电器为主的新兴家电(洗碗机、集成灶、吸尘器、破壁机等)规模发展迅速,“品质化”、“高效化”“细分化”成为2019年家电行业
42、发展的主要方向。(3)健康、养生理念逐步普及,养生厨房小家电备受青睐随着全民养生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食物天然营养和健康养生指标已经成为左右大众消费趋向的关键标准,养生概念被引入了家电市场,小型家电领域逐渐衍生出养生电器新品类。养生类电器将中国传统饮食养生理念结合现代营养学成果,通过家电相关技术的应用,实现饮食烹饪过程中的营养均衡与营养量化,简言之就是通过精细烹饪及营养量化的方式达到养生目的的家电产品。目前,小型健康家电备受消费者青睐,在小型厨电领域,养生壶、破壁机、电炖锅、原汁机、料理机等各类主打健康功能的小家电层出不穷,成为我国家电行业中增长最为迅猛的细分领域之一。养生类厨房小家电不仅成为居
43、家必备产品,也成为假日里走亲访友的时尚“礼品”。同时,更多新颖和本土化产品的推出,以及品牌体验店的萌芽,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和进化。(4)线上消费渠道异军突起,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我国家电渠道经历了供销社、批发商、专卖店、大连锁、区域连锁、电商、移动电商等渠道业态的变革,而互联网电商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电商的兴起,深刻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据国家统计局、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35%,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同时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较2017年同期规模,同比增长了17.10%,达到5.92亿人。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家电
44、网购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家电整体网络零售额达到5,765亿元,同比增长达17.51%,其中小家电网购市场规模达1,060亿元。以2018年小家电3,553亿元的规模计算,网络渠道渗透率达到29.84%。2018年网购市场持续增长,成为家电市场“新常态”。报告显示,2018年小家电产品网上零售额达1,060亿元,同比增长达39.47%。从线上渠道格局看,京东占据家电整体网购市场约60%的份额。(5)智能家居成为发展主流,小家电智能化是大势所趋2016年6月国务院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求适应家用电器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提升多品种、多品牌家电产品深度智能化
45、水平,推动智能家居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是家电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家居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产品市场规模达到3,254.70亿元,而智能家电(包括智能大家电和智能小家电)市场规模达2,828.50亿元,占比86.90%。其中,智能厨房电器的市场规模仅占整体智能家具市场的5.40%,厨房家电的智能化水平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6)行业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将不断提升随着工业4.0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智能制造已是家电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2016年8月,工信部印发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将在食品、家用电器、皮革和家具等基
46、础条件好的行业推进智能制造,加快智能制造软硬件产品应用与产业化。中国家电行业在发展之初,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进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承接全球品牌商的生产制造,并逐渐发展为全球最重要的家电生产基地。但随着人工成本上涨,企业面临较大成本压力。使用机器人、机械臂等技术设备代替人工,深度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速提升家电生产的智能化、柔性化水平,不仅可以减轻生产成本压力,更能提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物耗、能耗和排放。第四章 产品规划方案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96493.24(折合约144.74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17721.75。(二)产能规模根据
47、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厨房小家电1190000台,预计年营业收入107100.00万元。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第五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一、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应符合当地工业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
48、,并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保护相一致。2、项目选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特别需要保护的敏感性目标。3、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4、项目选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以满足工艺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5、项目选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水源、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供应充裕,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6、项目选址应靠近交通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市场信息。7、地势平缓,便于排除雨水和生产、生活废水。8、应与居民区及环境污染敏感点有足够的防护距离。二、建设区基本情况苏州位
49、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73202之间,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总面积8657.32平方公里。全市地势低平,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太湖水面绝大部分在苏州境内,河流、湖泊、滩涂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6.6%,是著名的江南水乡。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2019年平均气温17.5,降水量1216.2毫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林果等。低洼塘田较多,出产莲藕、芡实、茭白等水生作物。特产有鸭血糯、白蒜、柑橘、枇杷、板栗、梅子、桂花、碧螺春茶等。长江刀鱼、阳澄湖大闸蟹和
50、太湖白鱼、银鱼、白虾等为著名水产品。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在再平衡中实现艰难复苏。全球经济版图深度调整,经济重心持续向亚太地区移动,中国国际地位快速提升。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的突破,新一轮产业转移渐次展开。国际环境总体有利于苏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深层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同时,全球经济依然处于后危机时代,全球投资贸易规则主导权争夺日益加剧,发达经济体加速推进的TPP、TTIP、BIT等投资贸易协议谈判将引发世界经贸格局发生新一轮调整。发达国家实施工业4.0和再工业化战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绿色低碳经济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对兼具外贸依存度高、工业
51、经济为支柱和高碳结构的苏州,可能产生较大的压力和难以估量的不利影响。面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苏州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转型,加快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从国内看,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三期叠加”矛盾凸显,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滑,产能过剩有所加剧,社会矛盾逐步累积,苏州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也将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举措;同时,提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行动纲领,这将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变革,深层次激发市场
52、活力。苏州只有紧跟国家战略步伐,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从全局看,苏州已经具备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和先导优势。进入改革发展新的关键时期,苏州所具有的战略区位优势、国际制造优势、开放平台优势、历史人文优势、生态本底优势等方面的核心优势将进一步体现,为成功谋求“二次创业”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必须清醒的看到,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创新驱动内生乏力,经济增长支撑不足,城市功能有待提升,空间结构亟待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社会矛盾压力增大,各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进一步显现。所有这些表明,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任务仍然艰巨,因此,深刻把
53、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趋势,谋划战略转型新定位、新目标将是致胜关键。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万亿元,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1.8亿元,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0亿元,增长6%。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20亿元,增长8%,其中工业投资1200亿元,增长8.9%。工业经济稳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4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率提高0.5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3.4%,提高1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1%,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新
54、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9个、特色基地2家,启动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的起步之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做好今年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当前,虽然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给我市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创新发展、率先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着眼长远发展,围绕“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愿景,推动思想再解放、开放再出发、目标再攀高,再创一个激情燃烧、
55、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奋力走在高水平开放最前沿、高质量发展最前列。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进出口总额总体稳定,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左右,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10%左右,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件,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6%左右,工业增加值率高于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三、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开放提升战略,坚持区域协调、内外联动,更
56、好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战略,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争创开放创新转型新格局,加快建立起双向互动与深层融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一)主动对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积极呼应“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完善物流新通道,创新贸易合作方式,扩大贸易合作领域。坚持面向全球、互利共赢、优进优出,实施国际国内双向开放战略,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水平。(二)深度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参与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快对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上海
57、国际航运中心,共同打造全球城市区域,积极谋求创新转型新格局。(三)不断优化涉外投资体制机制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扩大对外投资力度和领域,不断优化投资贸易体制机制。四、“十三五”发展目标经济强。以质量效益为中心推进“经济强”,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构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三五”期间保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提前完成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0%,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数达到92,全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冀教版
-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冀教版
- 15 白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2024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第2课时 煤的干馏 苯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2
- 《清理厨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劳动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 《年月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8 搞好个人卫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皖教版
-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 1.2.2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教学设计 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3.2我们的学校我介绍 第二课时 桂师星球版
- Unit 2 My class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公司制造分公司职工代表登记表
- 接生术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
- 养老机构服务与管理全套教学课件
- 乘着风筝去旅行故事
-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图
- 一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病例分析培训课件
- 蚂蚁集团上市招股书
- Q∕SY 1502-2012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施工规范
- 软件代码审查报告
- 建设工程法人授权委托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