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之审题定稿_第1页
材料作文之审题定稿_第2页
材料作文之审题定稿_第3页
材料作文之审题定稿_第4页
材料作文之审题定稿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材料作文之审题技法指导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开达校区 郭敏 【学习目标】 1.初审材料作文,了解材料作文的特点。 2学习材料作文审题的审题方法:抓关键句法、由果溯因法、多角度分析法、去异求同法、意象联想法。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对材料作文进行审题。 【教学重难点】多角度分析法和意象联想法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材料作文的审题。材料作文是中考作文的重要题型样式,河南省已经连续三年采用材料作文 和命题(半命题)二选一的形式进行写作能力考查。在“二选一”情况下,我们往往不敢触碰材料作文,好像材料作 文是带刺的玫瑰。其实,一般考生不敢轻易尝试材料作文的写作,关键在于

2、不会审题。今天,我们就来突破这个难 点。 师:“审”就是认真分析,反复思考。审题就是认真分析,反复思考题目的含义和要求。那么,材料作文该如何审题 呢?我们先来看一则材料。 二、审要求 【2015河南卷】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 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年后,它成为了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要求: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师:这则材料由几部分组成?(两部分)分别是(材料和要求)。请男生读材料,女生读要求。 师:审题

3、可以分为审要求和审材料,我们先来审要求。请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要求的理解?(生畅所欲言) 师总结: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从要求中我们了解到了材料作文的特点:高度的开放性和严格的限制性。 三、审材料 (一)师:明确了要求,我们看看材料,老师翻阅历年中考试题,发现材料作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根据材料多 少可以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寓言类、叙事类、评论类、诗歌类等。无论哪种形式,我们今 天学习的方法都能有效的解决它。 师:来看材料一,请大家齐读这则材料。 【材料一】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老鹰从山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

4、的本领 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 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 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 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师:这是一则什么类型材料?(寓言)哪位同学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了这则寓言的寓意? 生:我们不要盲目模仿他人。 师:太棒了!你一下子就找到了。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吗? 生:我从“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看出来。 师:好,看来你通过找关

5、键句把握住了材料的主旨。在材料作文中,关键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可 以将其作为把握材料、选择中心的突破口。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在材料作文中哪些句子是“关键句”呢? 生畅所欲言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抓住这些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议论句、抒情句、反复出现的句 子,就像找到了快速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师:哪位同学还能用不同的方法找到这则寓言的寓意呢? 生答 师:这位同学另辟蹊径,从乌鸦模仿老鹰抓羊失败的结果中,找到了它失败的原因恰恰是它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 盲目模仿他人。从原因当中其实就提炼出了这则材料的中心。这种方法就叫做“由果溯因法”。 师:通过阅读,我们发

6、现这则材料涉及人、事较多,请大家找出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 生:老鹰、乌鸦、牧羊人、孩子、山羊 师:哪个是主要对象?哪个是次要对象? 生:乌鸦是主要对象,其他是次要人物。 师:次要对象中老鹰、山羊不是主动行为的发出者,我们可以忽略。也就是说,这则材料的主要对象是乌鸦,次要人 物是牧羊人和孩子。这两个人对乌鸦分别是什么样的态度? 生:孩子认为这只乌鸦很可爱。 师:孩子为什么认为乌鸦很可爱呢? 生:“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生找不全,其他同学补充。 师:从这些句子里我们可以看出孩子认为乌鸦很可爱是因为乌鸦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7、 生:乌鸦很有理想和目标。 生:乌鸦勇于实践。 师:将两者结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观点呢? 生:我们不仅应该有理想还应该勇于实践。 师:非常好,我们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寓意。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寓意吗? 生: 师:老师想请问大家,同样是乌鸦学老鹰,牧羊人和孩子对乌鸦的看法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谁是褒?谁是贬? 师:牧羊人是贬,孩子是褒。 师:为什么对于同一件事,他们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呢?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寓意? 生:人们由于认识不同会对同一件事产生不同的看法。 师:很好,我们又得到了这则材料的第三个观点 师:同学们通过发散性思维,找到了这么多观点。在以上这么多观点中,其中有一个是最佳寓意?是哪个

8、呢? 生:我们不要盲目学习他人,丧失自我。 师:你是怎么确定这是最佳寓意呢? 生畅所欲言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有道理。为什么要找最佳寓意?(生答) 师:写作时从最佳寓意入手,能够有效地避免跑题、偏题。在中考中,材料作文一旦跑题、偏题将直接归为三类文, 得分在30分以下。所以找准最佳寓意也就为你写作的成功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怎么找到最佳寓意?1.全面而准确 的理解材料2.明确材料的主要对象 3.明确出题人的思想倾向。最佳寓意应该符合以下要求:1.观点正确。2.思想积极 3.情调健康。 师:回顾学习过程,我们从多角度来分析材料的寓意,具体来说1.找对象2.定主次3.明褒贬4.析行为5.定中心。 这

9、就叫做多角度分析法。多角度分析法适用于涉及人、事较多的材料,它能让你在繁乱的材料中快速理清头绪,有效 的找全找准材料的观点。请同学们记在学案上。 师总结:通过对这一则材料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一则材料是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的,这些方法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 综合使用,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无论什么方法,只要你能快速有效的找准材料 的中心,就是最好的方法。这就叫做“殊途同归”。 (二)师:学以致用,学习了以上三种方法,我们来看学案上2013年重庆中考题。这种题型有什么特点?(多材料 组合) 师:这种多则材料组合的形式在考试中也非常常见。请同学们用刚刚学习的方法,找到每则材料

10、的中心,写到学案 上。时间为2分钟。(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师:请小组内交流每则材料的中心,然后找出三则材料的相同点,并有条理地将材料的相同点概括为一句话。(四人 小组合作,合理分配任务,限时2分钟。) 【材料一】奥斯勒是一位加拿大医生,他为了从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读书,规定自己在每晚睡觉之前必须读15分 钟的书,不管忙到多晚,一概雷打不动。他天天读书,坚持了半个世纪,共读了8000多万字、1000多本书。日积 月累,不断探索,最终成为了加拿大著名的医学家。 【材料二】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一一杜邦公司的总裁。他每天挤出一小时来研究世界上最小 的鸟蜂鸟,并用专门的设备给蜂鸟拍照

11、。权威人士把他撰写的关于蜂鸟的书,称为自然历史丛书中的杰作。 【材料三】科尔是美国的一位数学家。20世纪初,在数学界有这样一道难题,那就是2的76次方减1的结果是不是 人们所猜想的质数。很多科学家都在努力地攻克这一数学难关,但均未如愿。后来,在纽约数学学会的年会上,科尔 通过令人信服的运算,成功地证明了这道难题。有人问他:“您论证这个课题一共花了多少时间? ”他回答:“三年 内的全部星期天。” (小组合作,老师巡视各小组,帮助指导。) 师提问一小组,请三个同学同学分别回答,其他小组可以作补充。 明确:【成功源于坚持和积累】【成功源于坚持和兴趣】【成功源于坚持和毅力】 相同点:成功源于坚持。 师

12、总结:很好,多则材料的相同点就是它的最佳寓意。这种适用于多材料组合题型的方法就叫做去异求同法,首先找 到每则材料的中心,然后找出三则材料的相同点,最后有条理地将材料的相同点概括为一句话,明确最佳寓意。 (三)师:刚才我们审题的材料形式主要是中考常见的寓言类和叙事类,但在中试中,还有一类材料作文,既是一个 考点也是一个难点,那就是一一诗歌。 师:诗歌难,难在哪儿? 生畅所欲言 师:是啊,我们对诗歌类材料审题是常犯的问题是:1.朦胧感知,悟不出真意 2.抓“一鳞”而弃“全鱼”3.抓现象而 弃本质,就“诗”论“诗”。今天我们就来攻克这个难点。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来读这首小诗。 【材料三】阅读材料,然后

13、作文。 土 附着在大地上 就是土壤 漂浮在半空中 只能是尘埃 师:既然要对诗歌审题,我们就要从诗歌的特点入手。同学们想一想,诗歌是通过什么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的? 生:意象。 师:什么是意象呢? 生: 师:我们回忆一下,初一时我们学过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写的一首乡愁,诗中是通过什么来表达余光中浓浓的乡 愁的? 生:船票、邮票、坟墓、海峡。 师:好,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来说,这种在诗歌中寄托 了作者情感的事物就是?(生齐答:意象) 师:很好,诗歌就是通过意象来表达作者感情的。所以,我们拿到一首诗,首先要抓意象。这首诗的意象是什么? 生:土。 师:好。

14、由土衍生出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土壤和尘埃。 师:对于土壤和尘埃,人们的倾向分别是什么? 生:赞美土壤,批评尘埃。 师:为什么人们赞美土壤批评尘埃呢? 生:因为土壤附着在大地上,成为有用的东西。滋养万物,而尘埃漂浮在空中,污浊了空气。 师:请你展开联想,联系生活,由土壤你会想到具有哪些精神品质的人呢? 生:脚踏实地的人。 师:由尘埃你会想到具有哪种精神品质的人? 生:不脚踏实地、浮躁的人;脱离集体的人。 师:将两者结合,你能找到这首诗歌的寓意吗? 生: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 师:我们还能联系生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吗? 生思考 师:再来看,“附着在大地上,就是土壤”,如果大地是集体的话,由土壤你

15、会想到什么? 生:个人 师:个人与集体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个人依靠集体 师:个人依靠集体的结果是什么? 生:实现自我价值。 师:很好,由尘埃你又会想到什么? 生:脱离集体的人。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首诗的另一个寓意:融入集体实现自我价值。 师:这就是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意象联想法。具体来说1抓意象2 抓关键3辨倾向4 查原因5.联生 活。请大家记在学案上。 师:学习了破解诗歌的方法,我们来练一练吧?请看这则诗歌。老师来读这首诗。 星星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师:请同学们意象联想法来找这首诗

16、歌的寓意,可以同桌交流。 生答:明确寓意【透过现象看本质】【距离产生美】 师:其中最佳寓意是哪个? 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四、反馈练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五种破解材料作文审题难的方法。如果能很好的掌握这些方法,材料作文的审题就不再 是让你一筹莫展的险途,而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道。那么,这些方法同学们都掌握了吗?我们来通过砸金蛋的小游戏 来练一练吧?哪位同学愿意来试一试? 【材料一】【抓关键句法】 (2015河南卷)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 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

17、年后,它成为了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 【材料二】【2011河南卷】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记者问:你最想和哪个后卫合作? 姚明说:这个名单很长,有时候你不能挑你希望的东西,你得去适应你自己可以拥有的东西。 【我们要去适应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材料三】(2013?河南卷)女儿问:“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父亲说:“甜的西瓜是因为被阳光 照耀的时间长。” “那地里的西瓜不都是在接受阳光的照耀吗? ”女儿又问。父亲说:“是啊,阳光是公平的,它一 视同仁地照耀着所有西瓜。可是有的西瓜怕热,躲在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 【只有不畏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材料四】(

18、2008?河南卷) 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成功】 【材料五】 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他灵机一动,有了办法。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 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离开的时候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乐这样做了,他付给伯乐一天的工钱。伯乐照着赵国人 的话做了,马很快卖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卖马人:不应为了个人利益而欺骗他人;遇到困难,要善于动脑;头脑灵活,懂得利用名人效应】 【伯乐:名声比利益更重要;名人更应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买马人:追星不要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