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1页
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2页
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3页
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年辽宁省鞍山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副标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 小题,共6.0 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诸葛亮接受邀请,出山辅佐刘备时,正逢天下倾覆。 他在前出师表 中以“ _ ,_ ”两句,高度概括了他接受辅佐使命二十一年来他所面临的蜀汉危局。蜀道难中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情景的句子是:_ , _ 。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_ , _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 小题,共9.0 分)2.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组宋诗,完成下列小题。丰乐亭游春三首欧阳修【其一】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

2、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其二】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其三】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这三首诗各有用字之妙,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 其一的“荡漾”一词,写出了春风如水的动态,也表现了游人的愉快心境。B 其一的“鸟歌”“花舞”运用拟人修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满生机。C其二的“拂”有轻轻拂过之意,传神地描绘出了春色依依,春意撩人的情态。D 其三的“老”字有的版本作“尽”,但“老”字更妙, 它更能表现春意阑珊的程度。这三首诗都写出对春天的深情,但是又略有不同。请简要赏析。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

3、小题,共11.0 分)3. 某中学将举行高考备考冲刺大会。 以下是 X 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一处格式不妥,一处词语运用不简明,三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尊敬的各位家长:我校将于 2019 年 4 月 15 日早 8 时在大礼堂举行 2019 届高考备考冲刺大会,我们谨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诚邀家父家母到场观礼。高考,意味着成长;高考,意味着蜕变。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您的到场实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高考需要您的支持与帮助,也需要您的监督与指导,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请您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2019年 4月 8日X 班班委会格式不妥的一处是:_ 改为_词语运

4、用不简明的一处是:第1页,共 31页_ 改为_词语运用不得体的三处是:_ 改为_ 改为_ 改为_4.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2018 年 9 月,湖南德江的老张脑溢血突发住院,治疗期间, 四名子女轮流照顾。出院后,老张生活不能自理,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调解和见证下,四名子女达成协议,协议写明老张随小女儿生活,费用等由老张名下资金支付,不足部分由小女儿一人承担,如老张去世后有剩余财产由小女儿一人继承等内容。11 月 22 日,老张病情恶化去世,小女儿依照协议继承遗产。2018 年 12 月中旬,老张的其他三名子女提出诉讼称已尽赡养义务,主张调解协议无效,请求法院依法平均分割遗产。子女

5、赡养老人既是美德,也是我国继承法明文规定的应尽义务。此案涉及伦理亲情,即便协议表述真实,但以放弃继承而不赡养或以继承遗产为目的而赡养,有违公序良俗, 不应倡导和支持。 继承法 规定,有赡养能力和赡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法院在查明事实基础上,释法明理,从亲情、道德角度加以引导,让双方珍惜亲情,互作让步,最终达成和解。根据你的理解,推断双方和解所达成的大致结果,并简要陈述推断理由,然后用一个对偶句对此事作出简要评价。和解结果:_ (不超过25个字)推断理由:_ (不超过50个字),简要评价:_ (不超过20 个字)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 小题,共45.0

6、分)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的气息颇为浓烈,在不少学校、商场、超市里,万圣节早就预热了。尤其是一些小学校和幼儿园,家长早早买了南瓜用来做雕刻,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 想必接下来的平安夜、圣诞节也是每年学校的重头戏-洋节崇拜成了另一种“时尚”,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真是要仔细掂量掂量轻重了。节,表面是庆祝或祭祀,实则是以仪式来强调和重复精神特质。因此,节日包含了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的要素,其形成依赖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政治、文化等因素。从这个角度说,洋节崇拜是有着其自身局限性的。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节日来源于商业宣传,之后经过层层包装,嫁接成为一个“节日”。这首先就

7、丧失了人的主体性,将自己的生活娱乐交付给了商业行为。更为深层次的局限在于,多数人消费了表面的节日,只复制过来一个“南瓜头”的形式,忽视了、也根本不可能接触到实质层面的文化底蕴。看似是“过节”,实际只是在娱乐罢了。辩证地看待洋节崇拜,也许结论就不会这么逆耳。首先,过洋节是世界经济破壁发展文化跨区融合的产物,唯有开放的、发达的城市和国家,才有可能不斜视、至少是允许其他文化形式的存在。这一点上,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56 个民族能够和谐发展,对全世界来说都是有示范意义的。其次,即便是过洋节,我们也更应该关注其对美德的强调,而不仅仅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吃个苹果,转过身后仍然我行我素。而更为关键的是,

8、在崇拜洋节的同时,我们是否过好了我们自己的节日呢?除了吃吃喝喝, 打打麻将,传统节日敲黑板强调的精神特质,我们传承好了吗?可以说,坚守传统节日是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是一个触及精神层面的厚重的仪式,更显露着充分的文化自信, 一旦我们舍弃了这沉甸甸的传统文化, 而去对洋节洋文化趋之若鹜,才真的是“丢了西瓜捡芝麻”。“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唯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这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上话,写于抗战胜利时期后。 今日我们的文化自信,有着更为铿锵有力的理由:第2页,共 31页除了悠久的历史根基,我们还拥有坚实稳健的发展现实,这提供了

9、成就的根基;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依旧灿烂辉煌, 更是说明中国找到了符合自己文化传统的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和社会制度,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制度根基。放着底蕴深厚的传统节日而不顾,只是在商业宣传的鼓动下迷恋洋节,甚至在幼儿园、小学的课堂上崇拜洋节,真真是没掂量好分量,比较对轻重。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于个人生活是如此,于学校教育、社会风气更是如此。(选自光明日报,作者李祥)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A 万圣节的浓烈气氛, 为接下来的平安夜、圣诞节等西方传统节日进行了充分的预热。B 我们过西方传统节日时,既要关注其形式,更要关注其内涵

10、,否则容易失去自我的独立性。C吃个苹果,打打麻将,就是过节,我们的节日往往源于商业宣传,又经历了层层包装。D 艰难岁月中,我们未失去文化自信;今天我们更应努力寻找符合自己文化传统的发展道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 文章第一段从时下社会, 尤其是学校的热衷过洋节的现象, 自然引出了“洋节崇拜”的论题。B 文章从人的主体性丧失和忽略文化底蕴两方面深刻揭示了“洋节崇拜”很多只是娱乐的本质。C文章引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的话,我们的文化自信有制度根基提供了例证。D 文章提出问题后,详细分析了“洋节崇拜”的实质,论证了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

11、项是_A 如果不是洋节充斥校园,成为每年学校的重头戏,我们还未觉察到洋节崇拜问题的严重性。B 洋节崇拜有自身局限性,所以过洋节,还要深入了解其特定的历史、政治、文化等因素。C要辩证地看待洋节崇拜,就是要求我们对于洋节有正确的认识,过洋节也有其积极的意义。D 置我们传统节日于不顾,只在商业驱动下迷恋洋节,这中间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原因。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013 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提交提案,建议把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葛剑雄、王明明、白岩松、陈建功、何建明等115名在社会有重要影响的委员均在提案签名。提案认为,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将

12、其视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以国家战略的高度推进国民阅读,其推进阅读的方式,主要为政府立法保障阅读、设立专门机构推动阅读、国家元首亲自倡导阅读等三个方面。提案建议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并提出五项具体建议。2017 年 6 月,国务院法制办办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 (草案),自 2017 年 6 月起实施。(摘编自网络)材料二:第3页,共 31页【注】各个柱形色块由下至上依次对应图书、报纸、期刊、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摘自 2018 年中国全民阅读市场现状及发展潜力分析(中国报告网材料三:2014 年起,“全民阅读”已经连续4 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

13、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的提法更是升级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 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倡导全民阅读,发扬传统文化精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浅显易懂的名人名言充分说明了读书的好处。开卷有益、读书增智,阅读是一个国家精神发育的基本途径,是建设学习大国的重要内容。要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引导人们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社会。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4、和创造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建设书香社会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浓郁的书香社会,有利于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摘编自何祥全民阅读的意义)材料四:今年全国两会, 扎实推动全民阅读、 改善国民阅读状况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主席欧阳黔森表示,倡导全民阅读恰逢其时。如果一个民族失去阅读,将会失去活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建议,建立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工作协

15、调机制,成立国家全民阅读促进委员会。关于如何深化全面阅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包括设立国家阅读节、政府推动书目研制、支持举办共读活动、倡导“高铁阅读”等。全民阅读是一项普遍而持久的公共事业,而阅读是由个人决定、承担和完成的私事。全民阅读这项公共事业的落实,最终要体现于个人的阅读质量。因此,无论政府还是社会组织,在引领阅读风尚、提供阅读服务、实施阅读推广的过程中,都要遵循阅读规律,以保证个人阅读的权利、提高个人阅读的质量为宗旨。(摘编自洪兆惠加强阅读推广,促进全民阅读,2018-03-13 光明网时评频道)第4页,共 31页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

16、确的一项是_A 我国纸质图书日均阅读时长,从2009年的 14.7 钟到 2016 年的 20.2 分钟, 七年来只增加 5.5 分钟,中间还经历了起伏。B.2009 年互联网日均阅读时间为34.1 分钟,一直到2011 年都呈快速增长态势。手机日均阅读时间则基本在加速增长中,至2016 年增至 74.4 分钟。C对比各媒介日均阅读时长, 2009 年到2016 年纸质媒介呈现逐年下滑趋势,而数字化阅读则正好相反,逐年大幅增加。D 我国日均阅读时长,从 2009年的不足100 分钟,到 2016年的将近 200 分钟,约增长一倍,七年来国民阅读状况有了极大改善。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17、正确的一项是_A.2017 年 6 月,由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提交的,有 115位委员联合签名的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由国务院法制办办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B 全民阅读连续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说明国家层面对全民阅读的重视。而由“倡导”到“大力推动”的提法的变动,则证明全民阅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行动。C“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要知天下事, 须读古人书。 ”这些名人名言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由古至今都把阅读作为国家精神发育的基本途径。D 全民阅读是一项普遍而持久的公共事业,而阅读则是由个人决定的私事,所以推行全民阅读,要充分尊重个人的阅读权利,政府和社会组织不能主

18、动干预。有效促进“全民阅读”,需要哪些相关方相互协作?请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个字的故乡周伟故乡是一篇干脆的散文。故乡里最长最长的一个字是等,最深最深的一个字也是等。等太阳爬上树梢,等月亮落到水里。等油菜开了花,等稻子抽了穗。等黑发染成白发,等背脊弯成弓犁。你看,八太婆不还在村口那棵树下等吗?一棵小小的桃树等成枝繁叶茂的一棵老树。八太婆被抓了“壮丁”的崽还没有回来。有人劝她,不要等了。她说:“等!等着等着就回来了。 我常常看见村口的路尽头, 有木娃欢蹦乱跳的身影 ”有人替八太婆伤心,要是真等不着呢?八太婆先是一怔,继而喃哺自语:“等,就一定等得到!等过了,也算

19、等到了。”等到了,是一种胜利和满足; 等过了,是一种踏实和美丽。 等,不单单是等一个人,不仅仅是等一种结果,更重要的是用整个心在等。心与心的等待,超越时空,超越语言,比什么都重要。故乡里最美最美的一个字是怀,最暖最暖的一个字也是怀。高兴了,汉子们就开怀大笑,在火塘边,大碗大碗地喝着苞谷烧,咬着猪头肉。嫌不过瘾,干脆伸出手去抓,肉肥汪着哩,也把手弄肥滑了,晶亮晶亮地流着油,脑门上的汗一线一线地,从满脸的黑土地上流下来。火塘里的火,旺旺地,开怀地呼呼呼地笑。就是有个鸡零狗碎的事,乡里乡亲谁也不放在心上,袒露胸怀,总是检讨自家的不是。姑娘开了怀, 小伙喜癫了, 欢快地追逐着, 嬉戏着。山川田野上,

20、走一路, 笑一路,写下一路抒情的篇章。有过一回,让人美丽感动一生。一生再也难以忘怀。故乡开怀的日子, 大多选在金色秋天的收获季节里, 甚或把欢乐陶醉在油亮亮香喷喷的腊月里。也许,他们的春天太忙碌,夏天太多情。故乡里最怕最怕的一个字是单,最真最真的一个字也是单。走山路,最好多凑几个人,一个人太单了。还记得,晚婆婆总在山路这头送走一起一起的过路人。白天,她定要过路的人先歇上一会儿,喝口水,呷杆烟,养足劲才走。晚上,给过往的行人点一个火把。这时,一律地说,不怕!你只管往前走,不要回头,我看着你走,我就站在你的身后,你就不觉得单了。第5页,共 31页后来,我晓得晚爷爷有一天也是从山路这头走过去,再也没

21、有走回来。晚婆婆哭得山摇地动,“一七”(七天)水米不进,一句话也不言语。后来,就常见晚婆婆唠叨:单,单了,啥都不怕,就怕单了。老鬼走了,我一个人,单了;老鬼在那头,就他一个,日夜里过,也太单。要走,总得一块走,手牵着手。故乡的文章里,要说的字还很多很多,都储存在我的脑海里。动不动,就会一个一个地蹦出来。故乡的山川土地,雄浑,肥沃,壮美无边。在乡人眼里,就不仅仅是山,就不仅仅是水,就不仅仅是地。是亲人,最亲最亲的人!是父亲,是母亲!他们一个字就把人生说透,世间看穿。父亲是山,母亲是地。父亲的伟大都长在山上,母,亲的慈爱都生在土里。是的,他们再没有办法,故乡的字都是生长在父亲山母亲地的土壤中,一个

22、字一个字都是打磨了几千年的。一个字就是浓缩的一页历史,沉甸甸的。要读懂她,其实,什么也不用说,什么也不用做。要说,只轻轻地说一个想字,在梦里说了千万次的那个想字。一个想字,说起来很轻很轻,看起来很淡很淡,却要胜过浓浓的爱字千倍万倍,千锤百炼,千万钧地重。一辈子望穿秋水,日思夜想,行色匆匆,几千里路云和月,到头来,投到故乡的怀抱里,只会捧一杯黄土,贴着胸;掬一捧山泉,甜着心。啊,故乡!回,回了,我回到你的身边来了!回,四四方方的两个方圈,大圈套小圈,不管走到何方,思想却在故乡。记住一个回字,就能走准一生,方方正正地做人。来来去去,生生死死,无论贫穷和富有,得意或失意,风光也好无名也罢,都一样地走

23、了一圈,回到原地,回到最后的安居地。一个回字,一生的体验,尽在不言中。故乡,年年月月,日复一日,总是这样吝啬,吝啬到不肯多用一个字。哦,我一个字的故乡!(原载散文 ?海外版,有删改)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A 八太婆喃喃自语“等,就一定等得到!等过了,也算等到了。”其实老人也知道这种等待毫无希望,她的等更多是一种心安的态度。B 文章第七段通过火塘边的场面描写,刻画了故乡的汉子们的形象,大碗喝酒,大手抓肉,大汗淋漓,洋溢着开心与快乐。C晚婆婆哭得山摇地动,“一七”又水米不进,这夸张的表达,传递的是晚婆婆刻骨铭心的伤痛和对晚爷爷的一片难舍难离的深情D 本文以“故乡是

24、一篇干脆的散文”开篇,以“我一个字的故乡”收束,首尾呼应,在构思行文上形成回环,结构完整严谨。故乡的人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概括分析。作者说“故乡是一篇干脆的散文”,你如何理解?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古诗中有“ ”,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的“山踟蹰”,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而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正

25、是各色杜鹃花开得最灿烂,像现在虽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便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到山边。看来花虽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 。(),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统统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第6页,共 31页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本应 的,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A 杜鹃花中杜鹃啼花枝招展附会甘拜下风B 杜鹃枝上月三更花枝招

26、展附和自惭形秽C杜鹃花中杜鹃啼姹紫嫣红附和甘拜下风D 杜鹃枝上月三更姹紫嫣红附会自惭形秽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_A 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各色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虽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B 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各色杜鹃花开得最灿烂,像现在虽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便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C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各色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虽已四月立夏,我耳边便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从浅水湾头传自山边。D 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各色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虽已四月立夏,我从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

27、音,传到山边。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A 杜鹃这种鸟从情感上说,还是非常可怜的B 杜鹃这种鸟从认知上说,是很与众不同的C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D 杜鹃这种鸟在生存学上,是很懂得借力的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 小题,共19.0 分)9. 文言文阅读。彭程,字万里,鄱阳人。成化末进士。弘治初,授御史 ,巡视京城。降人杂处畿甸多为盗,事发则投戚里、 奄竖为窟穴。 程每先机制之, 有发辄得。 巡盐两浙, 代还,巡视光禄。五年上疏言:“臣适见光禄造皇坛器。皇坛者,先帝修斋行法之所。陛下即住,此类废斥尽,何复有皇坛烦置器?光禄金钱,悉民膏血。用得其当,犹恐病民,况投之无

28、用地。顷李孜省、继晓辈倡邪说,而先帝笃信之者,意在远希福寿也。今二人已伏重辟,则祸患之来,二人尚不能自免,岂能福寿他人?倘陛下果有此举,宜遏之将萌,如无,请治所司逢迎罪。”帝初无皇坛造器之命,特光禄姑为备。帝得程奏大怒,以为暴扬先帝过,立下锦衣狱。给事中丛兰亦巡视光禄,继上疏论之。帝宥兰,夺光禄卿胡恭等俸,付程刑部定罪。尚书彭韶等拟赎杖还职。帝欲置之死命系之韶等复疏救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终不听是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亦坐酷刑系狱。及朝审,上兴及程罪状。诏兴斩,程及家属戍隆庆。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合疏言:“兴所毙多罪犯,不宜当以死。程用谏为职,坐此戍边,则诈奸枉法者何以处之?”尚书王恕又特疏救。

29、乃减兴死,杖之百,偕妻子戍宾州,程竞无所减。 程母李氏年老无他子,叩阙 乞留侍养。 南京给事中毛埕等亦奏曰:“昔刘禹锡附王叔文当窜远方,裴度以其母老为请,得改连州。陛下圣德,非唐中主可比,而程罪亦异禹锡。祈少矜怜,全其母子。”不许。子尚随父戍所,遂举广西乡试。明年,帝念程母老,放还。其后,刘瑾乱政,追论程巡盐时稍亏额课,勒其家偿。程死久矣,止遗一孙女。罄产不足,则并女之,行道皆为流涕。(选自明史 ?彭程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A 帝欲置之死命 /系之韶等 /复疏救 / 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 / 终不听是 /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亦坐酷刑系狱。B 帝欲置之死 /命系之 /韶

30、等复疏救 /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终不听 /是时 /巡按陕西御史第7页,共 31页嵩县李兴亦坐酷刑系狱。C帝欲置之死 /命系之韶等复疏/救程子尚 /三上章乞代父死终/不听是时 / 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亦坐酷刑系狱。D 帝欲置之死 /命系之 /韶等复疏救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终不听 /是时 /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亦坐酷刑系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A 御史:先秦时指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B 叩阙:扣击宫门。指官吏百姓受冤屈时,在皇宫外叩击宫门向朝廷申诉的行为。C乡试:明清时在各省省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每三年的秋天举行,录取后称秀才。

31、D 论:此处意为判罪、判决,文中“不宜当以死”中的实词“当”,也应取此意。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 彭程巡视京城,治盗有方。任御史巡视京城时,杂居京城地区的投降者多为盗贼,事发后则躲到皇亲或宦官处,他每每占领先机制服盗贼。B 彭程直言敢谏,体恤民生。在巡视光禄时,他看见光禄制造皇坛器物,于是上疏极力反对,认为不应该把民脂民膏浪费在这种无用的地方。C彭程触怒皇帝,几遭处死。皇帝得到彭程奏疏后大怒,认为这是暴露先帝的过错,立即把他投入锦衣卫监狱,欲置他于死地,后将其充军。D 彭程备受同情,多被援救。彭程获罪后,给事中丛兰、尚书彭韶、英国公张懋、尚书王恕、南京给事中毛理等先

32、后上疏救助,但无济于事。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程用谏为职,坐此戍边,则作奸枉法者何以处之?陛下圣德,非唐中主可比,而程罪亦异禹锡。祈少矜怜,全其母子。六、作文(本大题共1 小题,共60.0 分)10.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材料一:中国梦、幸福、创新、佛系青年、网红、巨婴、电游。材料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礼记?中庸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进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梁启超)请从材

33、料一中任选两个词语,再从材料二中任选两则名言,形成有机关联,作为立意基础,并合理引用,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8页,共 31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小题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 【小题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 【小题 3】白露横江 ,于危难之间转石万壑雷水光接天【解析】故答案为:(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重点字:奉)(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重点字:湍,豗砯,壑)(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重点字:露)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 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 给出上句写

34、下句的直接默写。此 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 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蜀道难中名句辑录: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 险的句子有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 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 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尔 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4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 其增添了浪漫主 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 ”这一神

35、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 栈相钩连 。”2.【答案】【小题 1】D【小题 2】【解析】(1)D“但老 字更妙,它更能表 现春意阑珊的程度 ”错误 。在表达春意阑珊的意思上来 说,“老 ”、“尽”两个字,似乎“尽”字程度更深。 “老”字妙在 传达的情第9页,共 31页感方面,它生动的表现了游人的多情。故选 D。(2)“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 归”,明媚春光,令人心醉,但是诗人对于野鸟啁啾,杂花乱飞,他一概不闻不见进入了醉乡,次日酒醒,春无踪迹,原来已悄然 归去了,“明日酒醒春已 归”,表面说醉了一天,实际是醉了整整一个春天,用夸张的语言反衬春景的迷人和春日短 暂,表现出浓厚

36、的惋惜之意;“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 归”,写游人兴之所至,来到丰乐亭,在亭西碰上了欧阳太守,只 见他双鬓和衣襟上插 满了花卉,坐在竹轿上大醉而 归,表现出既有身醉,更有心醉;第三首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青山红树,白日西沉,萋萋碧草,一望无际,“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多情的游客却不管春天将要归去,依旧踏着落花,来往于丰 乐亭前,欣赏这暮春的美景,表达出 对春天的眷恋之情。答案:(1)D。(2) 第一首写惜春之意,第二首写醉春之态,第三首写恋春之情。 第一首写春光令人心醉,诗人也进入醉乡。次日酒醒,春已归去。诗人用夸张的语言反衬春景的迷人和春日的短 暂,带有浓厚

37、的惋惜之意。 第二首表 现了春意的撩人和春色的依依。而太守更是双鬓和衣襟上插 满了花,坐在竹轿 上大醉而归。既有身醉,更有心醉。 第三首写天已暮,春将 归,然而多情的游客却依旧踏着落花,来往于丰 乐亭前,欣赏这暮春的美景。把对春天的眷恋之情写得既缠绵又酣畅。译文:郁郁葱葱的 绿树间交加着鸟儿的啼叫 鸣欢,万里晴空下款款的春 风将落下的花瓣吹拂得四 处飞舞。我就迷醉在 这一片的鸟语花飞的大好春光之中,待到第二天酒醒的时候才发第10 页,共 31页现春天已经将要结束了。头上是暖暖的阳光和淡淡的云朵,脚底青草茂盛主动牵惹游人的衣襟,柳絮纷飞洒落在身上。漫步至小亭前遇到太守,坐着一个小竹轿子半醺半醉的

38、,头上插满了鲜花嘻笑归来。红花满树,青山隐隐,日已偏西。广漠的郊野,草色青绿,看不见边际。游春的人 们,兴趣正浓,哪管春天将去。丰乐亭前,人来人往,落花遍地。赏析:丰乐亭在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 县)西南丰山北麓,琅琊山幽谷泉上。此亭为欧阳修任知州 时所建。他写了一篇丰乐亭记,记叙了亭附近的自然 风光和建亭的 经过,由苏轼书后刻石。美景,美文,美书,三美兼具,从此成为著名的游 览胜地。丰乐亭周围景色四时皆美,但这组诗则撷 取四时景色中最典型的春景先加描绘。第一首写惜春之意,第二首写醉春之 态,第三首写恋春之情。第一首头两句说:绿影婆娑的 树 木,枝叶连成一片,鸟儿在山上林 间愉快地歌唱。阳光下和

39、煦的春 风轻轻吹拂着树枝,不少落花随风飞舞。“交加 ”,意为树木枝叶繁茂,种植紧密,所以枝叶交叉重叠,形成一片 绿阴。“荡漾 ”两字写出春风在青山幽谷、林间草坪飘扬的神理,也写出游人在撩人春景中的愉快心境。明媚春光,令人心醉。诗人呢,野鸟啁啾,杂花乱飞,他一概不闻不见,他也进入了醉乡。次日酒醒,春无踪迹,原来已悄然归去了。第四句“明日酒醒春已 归”,表面说醉了一天,实际是醉了整整一个春天。此句用夸 张的语言反衬春景的迷人和春日短 暂,带有浓厚的惋惜之意。第二首前两句 说:天上是淡云旭日,晴空万里;地上则是春草茂盛,蓬勃生第11 页,共 31页长,碰到了游人的衣襟;而飞舞着的杨花、柳絮洒落在游人

40、的春衣上, “拂了一身还满 ”。一个“惹”字写出了春草欣欣向荣之势,春草主动来“惹”人,又表现了春意的撩人;配上一个 “拂”字,更传神地描绘了春色的依依。此句与白居易的名篇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 马蹄”两句相比,功力悉敌,简直把春景写活了!第三四句写游人 兴之所至,来到丰乐亭,在亭西碰上了欧阳太守。太守在于什么呢?他双 鬓和衣襟上插 满了花卉,坐在竹轿上大醉而 归。篮舆,是竹轿。他不乘一本正 经的官轿,而坐悠悠晃动、吱嘎作响的竹轿,显示出洒脱不羁的性格。因为坐的是敞篷的竹 轿,嵌而人们得以一睹 这位太守倜 傥的丰采。第三首写青山 红树,白日西沉,萋萋碧草,一望无际。天已暮,春

41、将归,然而多情的游客却不管 这些,依旧踏着落花,来往于丰 乐亭前,欣赏这暮春的美景。有的本子 “老”字作 “尽”,两字义近,但“老”字比 “尽”字更能 传神。这首诗把对春天的眷恋之情写得既 缠绵又酣畅。在这批惜春的游人 队伍中,当然有诗人自己在内。欧阳修是写惜春之情的高手,他在一首蝶恋花词中有句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真是令人肠断;而此诗“来往亭前踏落花 ”的多情游客,也令读者惆怅不已。综观三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鲜艳斑斓,多姿多彩;抒情,明朗活泼而又含意深厚。三诗的结句都是情致 缠绵,余音袅袅。欧阳修深于情,他的古文也是以阴柔 胜,具一唱三叹之致。如果结合他

42、的散文名作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来欣赏这组诗 ,更能相映成趣。(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 评价作者的 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 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炼字,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 义(释字)。解释含义除了说明该字或词在诗句中的具体意思外, 还应带考虑语法现第12 页,共 31页象和修辞手法,如活用,拟人,比喻,通感,化静为动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入句)。即用自己的 语言加以想象。再 现诗句表现的图景。点出该字构成了怎 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情感(达意),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即点出表现手法)。(

43、2)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 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 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 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 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 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 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 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如何鉴赏诗歌:一、看类型。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 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 类。 送别类。 怀古类。 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战争或边

44、塞类。 闲适类。 借景抒情 类。 托物言志 类。 爱情类。 民生类。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 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 类型。二、定感情。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 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 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三、定主旨。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第13 页,共 31页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

45、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四、找意象(典故)。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 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 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 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诗代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 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 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 处的五、找技巧。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 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3.【答案】【小题 1】落款处日期在上、【小题 2】 【小题 3】家父【小题 4】【小题 5】敬谢署名在下 ,

46、署名在上、日期在实属是 ,是家母 ,各位家长惠赠 ,赠送不敏 ,深表谢意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 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 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 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 试题型包括用 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落款处日期在上、署名在下,格式错误,改为署名在上、日期在下。“实属 ”,“属”,在文言文中就等于是,语言运用不 简明,改为 “是 ”。“家父家母 ”,称自己的父 亲、母亲,结合“X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 长发出的邀请信 ”分析,改

47、为“各位家长”。“惠赠 ”,称人赠与的敬词,改为 “赠 送”。“敬谢不敏 ”,为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 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改为“深表 谢意”。答案:(1)落款处日期在上、署名在下,改为署名在上、日期在下。第14 页,共 31页(2)“实属是 ”改为“是”。(3)“家父家母 ”改为“各位家 长”。(4)“惠赠”改为“赠送”。(5)“敬谢不敏 ”改为“深表谢意”。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 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内部 语境和外部 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 语言要求和文章中 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

48、对象、目的等。语言表达应注意: 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 有内容。要摒除不合 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 语言,力求清楚、明白。 说话有合理的 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 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 畅 。 语言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4.【答案】【小题 1】小女儿适 【小题 2】“不赡养不继承”“赡养即【小题 3】唯有手足情谊浓当多分财产, 其他三 继承”的协议均不获法律和道德的支胜血,方可金钱利益淡如烟。名子女适当少分财持。而另三名子女也履行了一定的赡养/孝老爱亲循天理, 推功让利产。义务。顺人情。【解析】解答此 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

49、如本题 “推断双方和解所达成的大致结果,并简要陈述推断理由,然后用一个 对偶句对此事作出 简要评价”,需要结合材料内容推断和解 结果。结合 “此案涉及 伦理亲情,即便协议表述真实,但以放弃继承而不赡养或以继承遗产为目的而赡养,有违公序良俗,不应倡导和支持 ”“继承法规定,有赡养能力和 赡养条件的 继承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 ”“互作 让步 ”等分析可知, “不 赡养不继承”“赡养即继承”的协议均不获法律和道德的支持,老 张的其他三名子女提出 诉讼称已第15 页,共 31页尽赡养义务,和解的结果可能是小女儿适当多分财产,其他三名子女适当少分财产。评价可以从 亲情、金钱、道

50、德等角度入手,注意题干要求用 对偶句,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小女儿适当多分财产,其他三名子女适当少分 财产 。(2)“不赡养不继承 ”“赡养即继承”的协议均不获法律和道德的支持。而另三名子女也履行了一定的 赡养义务。(3)唯有手足情谊浓胜血,方可金钱利益淡如烟。 /孝老爱亲循天理,推功让利顺人情。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要解答好此 题需要考生有 较好的分析能力和 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 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 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 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 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5.【答案】【小题 1】B【小题 2】 C【小题 3】 A【解析】(1)A “万圣节的浓烈气氛,为接下来的平安夜、圣 诞节等西方传统节日进行了充分的 预热 ”错误 ,结合文本第一段内容 “想必接下来的平安夜、圣 诞节也是每年学校的重 头戏 -洋节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