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医大师贺普仁:如何练习针刺手法作者/贺普仁。编辑/李剑光贺氏针灸手法犹如蜻蜓点水,进针无痛且针感犹如潮起,渐至隆盛至减弱。经过针治 后病人皆有痛苦消失、轻松自如之感,痛苦小而疗效好。练 针先练指 针刺手法是针灸治疗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左手循按揉切腧 穴,右手为刺手是针灸法中的重要手法。疗效好坏皆在于两 手手法及功力。且主要功力又在于拇指、中指及食指,其运 力在于指节,并借助腕臂之力、甚至运动全身之力于指端, 才能使针体轻了无痛。所以必须先将拇、中、食三指练出一番好功力,方能在临床 施术中获得良效。练此功夫宜两手同时练习,若单习一手三 指,则不能随心所欲左右手同时进针。指力努劲与针刺手法有密切之
2、关系,不学针灸则已,欲学针 灸必须练习手指努劲,仅就拇、中、食三指而言,其中拇、 食指为主, 中指为辅, 只要把拇、 食指功力练好, 其功成矣 练指功有四步:第一步,二指禅。贺老自幼练习八卦掌,在此基础上练习二 指禅功,练习此法,首先站立于桌案之前站稳,吸气使气下 沉入丹田,然后两手臂向前抬起伸直,随之弯腰向前,双手 拇指指腹搭桌案边上,自觉丹田之气上贯两肩、臂、肘、腕乃至指端。初练时必觉甚为费力,不能耐久,此时可调换食指,按于桌 案边上,如此交替习之,练习日久之后,则不觉其苦,至此 可以增加练习时间,一般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初练时每次5分钟,每日12次。根据习者的身体素质不 同,以后每
3、日练习时间可增至 15 分钟。大约 1 00天后即可 取得功效。入门后不可间断,仍需平日习之,大约习3 年后可大有成就。第二步,顶指法。初练时空手习之,紧并中、食两指,屈成 钩形,而以拇指屈置中食两指之间,使三指尖相顶,紧紧扣 牢,虎口成圆形, 猛力扣 5 分钟, 每日有空即练, 不限次数。 第三步,夹木锥。此法用 2 个小木锥,夹于右手拇、食、中 指指肚之间紧捏之,木锥长约 3 寸,粗约 1 寸,根粗尖细, 以花梨紫檀质地坚硬为佳。每日有暇则练,半年功可成矣。 练习以上诸法不仅有助于提高针灸疗效,对强健身体也有裨、人益。第四步,捻线法。练习捻线法不用任何工具,具体做法是, 拇、食、中指指肚紧
4、贴,虎口呈三角形,三指肚相贴之处, 以三指的第一节为限,指肚相贴之后,乃贯全臂之力于指, 拇指徐徐向前捻若干次,然后拇指再向后捻转若干次,其捻 转数前后相等。每日不限次数,有暇即练,非常便利。练针 须练气贺老针法是将针灸、气功融为一体的方法。他常说:“搞针灸不练气功,等于医生白费劲,病人白受苦。”针灸医生指功不可不练,而坐功又不可不行,初行功时,应 谨守规矩,调息坐功时,正其心身,巍然竖直,胸硬腰挺, 不可伛偻,左腿抱右腿(即盘腿打坐),两手翻置于膝上,眼观鼻,鼻观心,徐事吐纳,由浅入深。先徐徐将胸中之浊气吐出,再吸入新鲜空气,初期微细,采 天地之灵秀,取日月之精华,吐胸中之恶浊,纳自然界之清
5、 气。每吸一口全部由精神吸入,由胸中经过然后纳入丹田,丹田 即气海,在脐之下小腹之上。 初练时气随入随出,不能收留, 坚持打坐终能存于丹田,气满而道成。针灸者以有形的练习之功,加无形调息之气,用于针刺则能 事半功倍。将武术气功运用于针灸学之中,更是中国针灸有 史以来的一大亮点。据笔者分析,结合了气功与武术的针法之所以能更加快速明 显地取效,就在于其较之一般针法更具振动荡击力,作用于 人体的经络气血,更能迅速激发人体的自然潜能和免疫能 力。“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所以,加强针灸医师自身“内 功”的修炼也显得尤为必要。 【编者按:气功须在专人指导 下练习】针刺手法概要针灸疗效取决于选穴和手法,而手
6、法是比较容易被人忽视的。其实手法同样无比重要,运用得好,患者感觉舒适,病也好得快。灵枢九针十二原云:“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可 见针刺手法的重要性。贺老重视针刺手法,对刺法和补泻手法的历史沿革很有研究,各种文献资料了然于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临床实践中反复应用,在操作中得心应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针刺风格。内经总结了上古以来的针刺手法,内容丰富,为后世针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灵枢官针记载了应不同病变的“九刺”、应十二经的“五刺”和应五脏的“五刺”,讲解了针刺的深度、留针、出针以及补泻手法、针刺禁忌等内容。在补泻手法方面,提出了 “徐疾补泻”,“呼吸补泻”,“迎随补泻”,“开阖补泻”。难经继
7、承黄帝内经的传统手法,又有所发展创新。如重视爪切,强调双手协作的重要性;善用迎随补泻,并说 明不论补或泻,根本方法在于调气,调节阴阳气血。难经还提出了“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利用五行生克关系 的补泻方法。琼瑶神书著于宋代,贺老推崇此书,认为其作者刘党氏 比任何一位针灸学家都重视和倡导针刺手法,是继黄帝内 经之后,创造针刺手法的先驱,全书始终贯穿着多种多样 的针法,是目前发现的手法名称最多的一本针灸书,当时针 灸学仍笼罩在刚刚经历了的唐代 “轻针重灸”的学术氛围下, 因此显得尤为可贵。书中内容对后世影响颇深,书中有“赤凤摇头”“苍龙摆尾”等名。但其文字简单扼要,无手法操作的详细说明,不容易
8、理解。除讲究手法,本书还重视配穴,琼瑶七星针中的用穴很精准,“项强头疼痛不禁,指针须使后溪寻”、“两肋阳陵痛 更悠,腰膝疼痛委中廖”等用穴方法至今仍在指导临床。针刺手法得到昌盛发展的是在金元明时期。窦汉卿是较早应 用“手法”二字来概括针刺操作手技的,提出“十四字手法”, 他主张“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提倡寒热补泻和手指 补泻。标幽赋云:“循扪弹努,留吸母而坚长;爪下伸提,疾 呼子而嘘短。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而进搓,随济 左而补暖”,这段经文是后世“一进三退”、“三进一退”法 操作的渊源,简言之,由浅而深搓进针为补,由深而浅提退 针为泻。徐凤所著的针灸大全中收录了明初泉石心的金针赋,
9、在窦汉卿的“十四字手法”基础上加以总结,也以十四字来概括,即爪、切、摇、退、动、进、循、摄、搓、弹、盘、扪、按、提。作者提出“治病八法”和“飞经走气四法”。治病八法包括烧山火、透天凉、阴中隐阳、阳中隐阴、子午捣臼、进气、 龙虎交战、留气、抽添等手法。贺老善用龙虎交战法,简言之,即左捻九而右捻六的操作手 法。这里所谓的龙,是指补的作用,所谓虎,是指泻的作用。 龙虎交战法,即是补泻交替施用的意思。操作时,以捻转补泻为主。手三阳、足三阴及任脉先捻针左 转九数,行补法,称之为“龙”;继而捻针右转六数,行泻 法,称之为“虎”。手三阴、足三阳与督脉施术,操作手法 与上述相反,先右后左,如此龙补虎泻交替施用
10、,故名龙虎 交战法。此法的作用是通行营卫,疏调经气,目的是移疼住 痛,止痛效果显著。金针赋和标幽赋对针刺手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金元时代产生了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的时间针法,其中以何若 愚为代表,著有流注指微论、流注指微赋,并创立了“接气通经法”,即令患者呼吸不同次数来配合不同经脉长 短和循行的速度。他认为“针入贵速,既入徐进,出针贵缓,急则多伤”,这一进出针方法,仍应用于临床。其后杨继洲在针灸大成 中收载了多家针法,集诸家之大成。现代研究证明,不同的针刺对手法对血管运动、某些生化成 分含量、对胃电、胃运动、皮肤电位等都有不同影响,如有 人用自动博记法记录涌泉、足三里两穴的电位差,看到泻法 较补
11、法产生的电位差要快而大。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就有学者用仪表测量针刺补泻前后人 体温度的变化,大多数结果表明,施行补法后可使受试者体 温升高,施行泻法后可使受试者体温下降。如有人以口腔温度为指标,观察到烧山火手法可使口温上升者占70%,最高可升0.5C;透天凉手法可使口温下降者占 60%,最低可降08C。也有人观察到迎随补法可使针刺局部皮肤穴温上升0.21.2 C,泻法则下降0.10.5C。徐疾补法可使局部皮肤穴温 上升0.43.5C,泻法则下降 0.31.5C。提到针刺手法, 就要关系到针感。 针感为针刺得气时的感觉, 包括受试者主观针感与施术者手下针感,主观针感为酸麻胀 重等感觉,
12、手下针感为沉紧感。对手下针感,内经有明确记载,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 节则皮肤痛。 ”指出针刺必须中穴位,并描述刺中穴位的手 下感觉,因穴位处于分肉间隙,组织疏松,故有游于巷的指 下针感。关于循经感传,灵枢九针十二原:“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这是描述得气及产生循经感传、气至病所的效应,说明针刺得气与否是 取得疗效的关键。而素问宝命全形论:“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 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 如横弩,起如发机。”则更形象地描述了针刺气至及循经感 传(简称循感)的情形。经脉能出现
13、循经感传,是因为分肉之间是管状通道,而循感 的“气”,过去由于时代原因“不知其谁”,现代通过仪器测 试,已经证明经气是一种能量流,包括热能、各种频率的波 谱等,并且常人还存在着隐性循经感传现象。这也说明经脉 是人体的第三循环系统一一能量通道。应该知道,针感与循感是相关联又是不同的,针感是针刺穴 位产生的感觉,循感是得气后经气循沿经脉运行激发周围感 受器所形成的感觉。为了减少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贺教授创造了“贺氏飞针法”,在一两秒内完成针灸治疗。此针 法主要在用气,要求技术纯熟,对穴位的掌握、进针深浅, 成竹在胸,且要有深厚的气功根底。手法的第一感关键是进针的速度,患者都说贺老进针快,痛 苦小,
14、旁人看他进针,觉得有轻描淡写之感,毫不费力,却 看不出门道。进针快实际上是贺老的一大特色,且是长年累月历练出来的绝招。对于进针的速度要求,他常说:“进针就像划火柴一样,没有速度,火柴是点不着的,进针如果没有速度,就不 可能有好的感觉,并且会给病人增加痛苦。”他在进针时发力,聚精会神、手如握虎,看似轻描,实非淡 写,快捷无比,非同寻常。由于贺老武术、气功的功底深厚,针灸时腕力强,手指稳, 手上有一股巧劲,进针顺畅无阻,力度恰到好处。手指上的 气感强,气通过针的媒介作用直达穴位。扎针速度极快。贺老扎针,可以说是胸有真识,腕有真劲,手有真气,投之 所向,无不如意。既灵活自如,轻妙绝伦,又蕴涵着一种实
15、 实在在、巧发奇中的力量,使针入肌肤时,轻而不浮,实而 不拙。病人接受贺老的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可从此消 除“怯针”的心理障碍。针灸的针刺手法基本有两种:提插和捻转。提插法是由浅入深、或由深出浅,捻转法为左右旋转。千金方中说:“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使正气功能 恢复为补,使邪气减弱,或使亢盛的功能下降为泻,针刺补 泻效果是根据针刺时机体的状态决定的。要达到补泻的目的,进针以后,往往需要一定的手法,手法 虽然形式不同,但对机体产生的都是一种效应,这种效应, 通过对机体产生的治疗作用表现出来。临床中要选择适当的 手法,注意针刺方法、刺激强度、持续时间等各方面,以达到最佳效应。针刺治疗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信息交流的过程。针刺者不能心 浮气躁,应心静、气沉,灵枢官能曰:“语徐而安静, 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具体操作时还要强调重“神”, 即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做到心手相合、眼心相合。这里所谓的“神”,可理解为一种信息,强调“守神”的目 的是集中信息,传递给患者,充分发挥其调整作用以取效。针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老护理合同
- 糯玉米采购合作合同
- 花卉及观赏植物供应合同参考模板
- 标准购书合同格式
- 个人二手车抵押借款合同
- 2024年中国工商银行四川自贡支行春季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2024年中国工商银行云南西双版纳支行春季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终身学习与创新能力-全面剖析
- 合同临床试验CRO行业:市场现状与未来合同研究趋势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演化与竞争-全面剖析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大数据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学生档案补办申请表1
- 运动医学 教学大纲
- 「红人」旅游小程序产品需求文档
- 高中英语 外研版 B3U6-第6课时-writing
- 尾矿库工程坝体施工方案
- 2022届上海市16区高三语文一模分类汇编三:文学文本阅读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DB37T 3717-2019 电动汽车充电站验收规范
- TK305水喷砂方案
- 先进加工技术--水切割技术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