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除渣系统设计_第1页
锅炉除渣系统设计_第2页
锅炉除渣系统设计_第3页
锅炉除渣系统设计_第4页
锅炉除渣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 前言1 1 大型机组除渣系统投运及设计现状3 2 电厂大中型机组常用除渣系统设计方式分类4 3 各除渣系统方案简述5 3.1 锅炉排渣水力输送脱水仓车或船等外运方案5 3.2 锅炉排渣机械输送渣仓车或船等外运方案6 3.3 其他方式7 4 除渣系统方案的分析和比较9 4.1 锅炉排渣水力输送脱水仓车或船等外运方式方案9 4.2 锅炉排渣机械输送渣仓车或船等外运方案11 4.3 其他方式14 5 除渣设备的设计计算17 5.1 定期出渣方式的湿式水封斗的设计计算17 5.2 定期除渣方式的水力排渣槽的设计计算22 5.3 连续除渣方式的液态排渣锅炉的粒化耗水量计算24 5.4 刮板式捞渣机

2、的排渣量的设计计算25 5.5 连续排渣淹没式刮板捞渣机冷却水系统的设计计算27 6 碎渣设备的设计计算32 6.1 双辊碎渣机的工作参数32 6.2 锤击式碎渣机的工作参数34 6.3 反击式碎渣机38 7 结论42 致谢43 参考文献44 附录 a45 附录 b 51 前言 电站锅炉的除渣设备是电站诸设备中重要设备之一。随着锅炉容量的日趋增大,燃 用高灰分劣质煤的锅炉越来越多,灰渣排放量也越来越大,例如:一台 200mw 机组 670t/h 褐煤锅炉,每天排出的灰渣量约为 150200 吨,因此锅炉的除渣问题显得日益重 要。如何破碎、排放、输送这些灰渣,既要符合环保要求、节约能源、水源,又

3、要考虑 灰渣的综合利用,将是电厂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能否正确的选择、设计和 使用好锅炉的除渣设备,对电厂的安全、经济生产关系甚大。 从广义而言:一整套的锅炉除渣设备应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部分: a.灰渣的排渣设备、粒化设备或碎渣设备(包括排渣槽、粒化水箱、碎渣机等) ; b.将灰渣运送到堆灰场的设备(包括各种机械卸渣设备、捞渣设备、输送设备等)及 系统; c.利用灰渣中热量的设备(如各种热交换器、蒸发器和空气冷凝器等) 。 从狭义而言:电站锅炉的除渣设备大多指 a 和 b 这两部分。 除渣设备的设计计算和选用需根据以下五个主要方面: 1.锅炉燃用煤种的特性和煤灰数量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4、2.锅炉的燃烧方式和排渣方式; 3.锅炉的容量; 4.电厂的水源条件; 5.环保条例。 煤灰的熔融性(灰熔点)和流变特性(粘温特性)与煤灰的结渣特性有密切关系, 于燃用结渣性较强煤的电厂,其除渣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较多。例如:刮板式捞渣 机经常会发生断销、断链、叠链、链条掉道和卡涩,磨损快、不易排出较大焦渣,刮板 易弯曲变形;湿式水封斗除渣设备的活塞缸和灰渣闸门的密封圈老化,闸门密封性差, 排渣时经常被渣卡住、打不开;辊式碎渣机被大渣卡死;锤击式碎渣机的锤头磨坏、脱 落、机体震动和格蓖易被灰渣堵塞等。发生上述问题时锅炉必须立即减负荷运行,及时 排除故障,有时甚至需要停炉处理,将失灵和损坏的碎

5、渣设备机构拆除,形成炉底开放 式连续除渣。使炉底大量漏风进入炉膛,影响炉内燃烧稳定,汽温升高,热效率降低, 风机电耗增大,当灰渣颗粒中 sio2/al2o310 时1,大块焦渣有很高的气孔率(大于 60%)和较大的表面积,炉内结渣严重时,将近 800900的大块高温焦渣不易粒化和 破碎,许多大渣突然掉落水封斗中将会产生瞬时汽化,造成气压聚增,引起爆炸。可见: 除渣设备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锅炉的正常运行。 随着燃料灰分和水分的不同,锅炉排出的灰分数量变化范围就很大。例如:一台燃 用灰分为 15%的次烟煤(30%水分)的锅炉所产生的总灰量几乎为同等容量锅炉燃用灰分 为 10%的高热值、中等挥发分贫煤

6、所产生的灰量的三倍。 锅炉的燃烧方式和排渣方式不同所引起的排渣量变化也很大。例如:链条炉和抛煤 机炉的排渣量占总灰量之比可达 6085%,而煤粉炉一般只占 2040%;液态排渣炉比 固态排渣炉的排渣量要多得多。 电厂的水源条件及灰场大小是决定灰和渣处理系统选用形式(干式或湿式除灰渣系 统,干式循环水或闭式循环水系统)的前提条件。 输送灰渣的水中的油和油脂,全悬浮固形物,ph 值等水质标准是否超过环保规定标 准,也是选择除渣系统中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 以上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除渣设备的设计、排渣方式、碎渣机的容量和选型以及 灰渣的贮存、输送和处理系统的型式等。除渣设备的设计和选型还与电厂锅炉

7、房的整体 布局以及堆灰场地与电厂的距离的远近、高地等有关。电厂的运行实践证明:锅炉的除 渣设备与锅炉的运行密切相关,只有保证除渣设备正常运行,才能保证锅炉以至整个机 组的正常运行。 1 大型机组除渣系统投运及设计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已投运或已设计即将投运的 600mw 机组除渣系统如下2: (1)水力喷射器除渣水力输送至灰场的方式。陆地扎经碎渣机破碎后由水力喷射器 送至灰浆池,再通过灰浆泵送至灰场。采用这类除渣方式投运的电厂有华能石洞口第二 发电厂、扬州第二发电厂一期、北仓港发电厂一期、二期、平圩发电厂一期、二期、哈 尔滨第三发电场二期等。 (2)刮板捞渣机除渣水力输送至灰场的方式。采

8、用这类除渣方式投运的电厂有元宝 山发电厂二期、三期、沙角 c 厂、神头第二发电厂一期等。 (3)水力除渣汽车运输至灰场的方式。锅炉底渣采用水力方式输送至脱水仓,渣经 脱水仓脱水后用汽车运至用户或渣场。采用这类除渣方式投运的电厂有邹县发电厂三期、 盘上发电厂一期、二期等。 (4)水力除渣皮带机运输至灰场的方式。锅炉底渣经螺旋捞渣机捞入碎渣机破碎后, 由渣沟流至渣浆泵房钱池,再由渣泵送往脱水仓,渣经脱水后上皮带至灰场。采用这类 除渣方式投运的电厂有伊敏发电厂一期等。 (5)刮板捞渣机除渣皮带机运输至灰场的方式。排渣系统为炉底渣由刮板捞渣机捞 出输送至管带输送机,由管带输送机输送并提升至渣仓,再由汽

9、车运至灰场。采用这类 除渣方式投运的电厂有广东珠海电厂等。 (6)刮板捞渣机除渣汽车运输至灰场的方式。炉底渣由刮板捞渣机直接运输并提升 至渣仓,再由汽车运至灰场。采用这类除渣方式投运的电厂有山东德州电厂三期、内蒙 古托克托电厂一期和二期、广东台山电厂、河北定州电厂等。 2 电厂大中型机组常用除渣系统设计方式分类 根据灰渣综合利用和环保的要求,目前大中型机组采用水力除渣方式将渣直接输送至 水灰场的方式较少采用,常用的除渣方式归结为以下 3 种3。 (1)锅炉排渣水力输送脱水仓车或船等外运。具体常见方式有:水封式排渣 槽碎渣机水力喷射泵管道脱水仓汽车(或船等)外运;水力排渣槽刮板捞 渣机碎渣机渣沟

10、渣浆泵管道脱水仓汽车(或船等)外运。 (2)锅炉排渣机械输送渣仓车或船等外运。具体常见方式有:水力排渣槽 刮板捞渣机碎渣机中转输送机械(埋刮板机、皮带输送机或斗式提升机等)渣仓 汽车(或船等)外运;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渣仓汽车(或船等)外运。 (3)其他方式。如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活动渣斗车或船等外运;干式排渣 机碎渣机链斗式输送机或气力输送系统渣仓车或船外运等方式。 3 各除渣系统方案简述 3.1 锅炉排渣水力输送脱水仓车或船等外运方案 3.1.1 水封式排渣槽碎渣机水力喷射泵管道脱水仓汽车(或船等) 外运方案 锅炉炉膛排渣连续进入锅炉水封式排渣槽,水封式排渣槽定期排渣,每班一次,每 次约

11、24h。排渣时开启排渣门,渣经碎渣机破碎至粒径不大于 25 mm 的渣粒后进入水 力喷射泵,由高压水泵来的高压水进入水力喷射泵与渣一起经渣管输送至脱水仓。 渣斗溢流水进入渣水坑,渣水坑容纳来自渣斗冷却和水封槽的排水,渣水坑内安装 2 台渣水泵,将 坑内渣水输送至供水系统中的缓冲水池或浓缩机,沉淀后重复利用(脱水 仓的溢流水和析出水也进缓冲水池或浓缩机同样处理)。 供水系统中设有各组数台高、低压水泵及冲洗水泵。 每炉设 2 台脱水仓,每台脱水仓的存渣容积能 贮存 1 台炉设计煤种时约 2436 h 的存渣量。脱水仓 1 台进渣浆,1 台静置脱水,交替运行。渣浆进入脱水仓后,大部分的 渣粒将沉降在

12、仓体内,而溢流水将从脱水仓顶部的溢流堰排出。当 1 台脱水仓装满后, 切换至另 1 台空置的脱水仓进渣浆,料满的 1 台静置脱水。脱水仓内的渣经 68 h 的脱 水后,含水率约 25 30。湿渣从脱水仓排出后由汽车或船外运。 从脱水仓溢流的渣水连续进入高效浓缩机(或缓冲水池)。渣水经处理后,澄清的溢 流水排入清水池,由除灰水泵加压送回除灰系统内的各要求用水点重复利用。高效浓缩 机(或缓冲水池)底部排出的渣浆,则经排泥泵排入脱水仓再行脱水。每台炉设 2 台高效 浓缩机,运行 1 台,备用 1 台。每个排渣单元配 2 台排泥泵 ,运行 1 台,备用 1 台。 2 台炉共设 2 台除灰水泵,其中 1

13、 台运行,1 台备用。由于冲渣水回收重复使用,水 质较差,故除灰水泵选用耐磨杂质泵,以提高使用寿命。在除灰水泵房内还设有回收水 的化学加药处理设施,用于防止结垢与腐蚀。 3.1.2 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碎渣机渣沟渣泵管道脱水仓汽 车(或船等)外运方案 锅炉炉膛排渣连续进入刮板捞渣机上槽体,经水冷却和粒化后由刮板捞渣机捞出进 入碎渣机,由碎渣机破碎至粒径不大于 25mm 的渣粒后排入渣沟,然后由激流喷嘴喷出 的高压水沿渣沟冲入排渣泵房前池。 每 2 台炉设 l 座排渣泵房。进入排渣泵房前池内的渣浆由排渣泵经管道送往脱水仓。 每台炉配备 1 台刮板捞渣机,1 台碎渣机。两者出力均可满足锅炉吹灰时渣

14、量瞬间 大增的工况。碎渣机排渣粒度最大为 25mm。刮板捞渣机及碎渣机安装于钢轨上,当出现 故障时,可以关闭渣井关断门,将捞渣机或碎渣机拉出进行短时间抢修(捞渣机带自驱动 装置),此段时问一般为 24h4。 一般每 2 炉设有 1 座排渣泵房,位于 2 炉的电除尘器之间,与电除尘器综合楼组成 联合建筑。排渣泵房内每炉设排渣泵 2 台,其中 1 台运行,1 台备用,各配 1 根渣管通往 脱水仓。排渣泵由液力偶合器调速传动,以便在运行时,对排渣泵的生产率进行一定范 围内的调节,减少补水量。 脱水仓、渣水处理和回收水系统的设计配置及运行模式与 3.1.1 系统相同。 3.2 锅炉排渣机械输送渣仓车或

15、船等外运方案 3.2.1 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碎渣机中转输送机械(埋刮板机、皮带 输送机或斗式提升机等) 渣仓车或船等外运方案 由于该方案中的输送设备有埋刮板机、皮带输送机或斗式提升机等,以下以埋刮板 机为例论述该方案,对于其它 2 台设备将在方案比较中介绍其优缺点。 炉膛排渣连续进入刮板捞渣机上槽体,经水冷却和淬化后由刮板捞渣机捞出排人碎 渣机,由碎渣机破碎后排人埋刮板输送机转运至渣仓顶部,埋刮板输送机出口设置有三 通切换门,三通的一个出口直接至埋刮板输送机的近端渣仓,三通的另一个出口至渣仓 顶部的带式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排出的渣可由该带式输送机输送至远端渣仓。刮板捞 渣机、碎渣机、埋刮板输

16、送机和带式输送机的生产率均留有相应的裕度,能适应锅炉吹 灰时排渣量瞬间大增的工况运行。捞渣机安装于钢轨上,装有自驱动电机,当出现故障 时,可关闭渣井下口的液压关断门后将捞渣机移至锅炉落渣口旁边进行短时间抢修,根 据渣井容量和液压关断门的情况,此段抢修时间一般不应超过 4h。 锅炉房内设置有一个集水池,刮板捞渣机的溢流水、渣仓析水和除渣设施地面冲洗 水均由排水沟汇集至锅炉房内的集水池。然后,由立式排水泵将水送人高效浓缩机或澄 清池进行澄清处理,澄清后的水排人除灰水泵清水池,由除灰水泵送回除渣系统重复利 用 ,清水池的溢流水 自排至机组排水槽。高效浓缩机或澄清池底部排出的灰浆则由立 式排污泵送至渣

17、仓或沉煤池。 为尽可能提高刮板捞渣机排水水质,降低含尘率,在刮板捞渣机水平段全程溢流水 排出口前设置有渣水滤清装置,以便于溢流水的回收使用。 本方案每台锅炉配 1 台刮板捞渣机,1 台碎渣机,1 台倾斜布置角度约为 45o的埋刮 板输送机,2 台渣仓(配带 1 台带式输送机)。为防止大渣块进入碎渣机而影响碎渣机的正 常运行,刮板捞渣机的出口设置有大渣清除篦子。 每炉对应设置渣仓 2 台(可满足 17h 左右的储渣量),1 台进渣,另 1 台析水卸渣,交 替运行。渣仓内壁配有少量的析水元件,可尽可能地脱去渣内的水分,使湿渣便于运输。 渣仓排出的湿渣由自卸汽车或船外运。 3.2.2 水力排渣槽刮板

18、捞渣机渣仓车或船等外运方案 本方案每台锅炉配 1 台刮板捞渣机,2 台渣仓(配带 1 台带式输送机)。 炉膛排渣连续进入刮板捞渣机上槽体,经水冷却和淬化后由带加长斜升脱水段的刮 板捞渣机捞出,刮板输送机出口设置有三通切换门,三通的 1 个出口直接至近端渣仓 , 三通的另 1 个出口至渣仓顶部的带式输送机,输送至远端渣仓。渣仓共设 2 台 1 台进渣, 1 台脱水和卸渣。渣仓仍然保留有析水元件,使湿渣的含水率充分地降低;湿渣由自卸汽 车排往灰场或综合利用用户。 本方案每台锅炉配 1 台刮板捞渣机(其倾斜段加长至直接进入渣仓),2 台渣仓(配带 1 台带式输送机),可满足约 17h 左右的储渣量,

19、1 台进渣,另台析水卸渣,交替运行。 渣仓排出的湿渣由自卸汽车或船外运。 渣水处理和回收水系统的设计配置和运行模式与 3.2.1 系统相同。 3.3 其他方式 其他方式主要有 :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活动渣斗车或船等外运;干式排渣 机碎渣机链斗式输送机渣仓车或船等外运;干式排渣机碎渣机气力输送系 统渣仓车或船等外运等方式。 3.3.1 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活动渣斗车或船等外运方案 炉膛排渣连续进入刮板捞渣机上槽体,经水冷却和淬化后由带加长斜升脱水段的刮 板捞渣机捞出排入活动渣斗。湿渣由自卸汽车排往灰场或用户综合利用。刮板捞渣机设 置有渣水滤清装置,可对捞渣机溢流水进行初步滤清处理5。 本方案中每

20、台锅炉配备 1 台刮板捞渣机,刮板捞渣机提升倾斜角度约 35o,头部高度 约 7m,其头部在锅炉房内炉膛侧锅炉钢架内。 因该方案刮板捞渣机头部高度受限,每炉设置容积约为 7.5m3的活动渣斗 6 个(总容 积约为 45m3/炉,仅能满足燃用设计煤种时约 8h 储渣量)。活动渣斗排出的湿渣由自卸汽 车或船外运。 渣水处理和回收水系统的设计配置和运行模式与 3.2.1 系统相同。 3.3.2 干式排渣机碎渣机链斗式输送机或气力输送系统渣仓车或船 等外运方案 干式排渣系统包括渣井、关断门、干式排渣机(风冷型)、一级碎渣机、二级碎渣机、 正压气力输送系统或链斗式输送机、贮渣仓、布袋过滤器、真空压力释放

21、阀、卸渣设备 及控制系统等。正压气力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空压机、输送压力容器、空气干燥器输送管 道阀门等6。 炉底渣穿过渣井,进入干式排渣机,在于式排渣机输送带上被空气冷却,被热渣加 热的空气进入锅炉炉膛,冷却后的底渣,经两级碎渣机破碎后,进入压力容器,利用正 压气力输送系统送至渣仓贮存或由链斗式输送机送至渣仓贮存。贮存在渣仓中的干渣可 装车或船外运。每台炉设正压气力输送系统 2 套,1 套运行,1 套备用,为保证输送系统 安全可靠运行,系统中关键设备及阀门进口和整套系统采用程序自动控制,贮渣仓卸渣 采用就地手动控制,各设备设有就地启停按钮。 4 除渣系统方案的分析和比较 4.1 锅炉排渣水力输送

22、脱水仓车或船等外运方式方案 此方式中包括水封式排渣槽碎渣机水力喷射泵管道脱水仓汽车(或船等) 外运方案和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碎渣机渣沟渣泵管道脱水仓汽车(或船等)外 运方案。 4.1.1. 水封式排渣槽碎渣机水力喷射泵管道脱水仓汽车(或船等) 外运方案 国外排渣系统以前大多采用此方案,国内过去在引进机组中采用的也较多 ,如平圩 电厂、北仑港电厂等,最近华东地区(如常州电厂等)的电厂仍然在采用。水封式排渣槽 (大水斗)采用水力喷射泵管道系统将渣定期输往脱水仓。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由于主 厂房区域里是通过管道输渣,厂区卫生环境条件较好。但该系统定期排渣设计需配置较 多设备(包括渣水系统中设备如高低压

23、水泵等),控制点多系统比较复杂,运行要求较高, 耗水量大,水力喷射泵输送效率较低(一般小于 40)、输送长度和扬程有限,对脱水仓 布置距离较远及脱水仓本体高度较高时输送较困难 ,因此,对脱水仓的布置来说受到一 定限制。另外,由于国内运行时煤种变化大,煤品质较差,可能结焦,如果有大块(超过 碎渣机入口尺寸的焦渣形成 ,则影响碎渣机正常工作,造成排渣困难。如果碎渣机运行 一段时间后其出料粒度达不到要求,较大块焦渣进入水力喷射泵更会造成泵或管堵塞。 此外,由于输渣流速较高(一般大于 2.3m/s),输渣管道和弯头通常采用耐磨材料,整个系 统投资和运行费相对较高,运行维护工作量较大另外,由于碎渣机、水

24、力喷射泵、输渣 管道均无备用旦设备、管道出现故障,处理也较麻烦。此外,由于该系统设备(水力喷射 泵等)出力不可调,一旦锅炉燃烧煤质变差 ,系统出力要求加大,就仅能靠增加设备管 道运行循环时间才能实现,相应加重了系统的运行负荷。总的来说,该系统型式与老式 系统相比,占地、投资、运行维护等主要指标均不太经济,适应工况变化的能力有限, 故在选择大型机组排渣系统时,基本上不作推荐方案。 国内有少量的电厂往往采用水封排渣槽定期排放渣水,而采用渣沟汇流渣水后由灰 渣泵排入脱水仓的方案。由于该系统瞬时排放量很大,往往造成渣水 四溢,严重影响文 明生产,且定期排放造成了对灰渣泵的流量需求不均匀,不利于泵在高效

25、率工况下经济 运行。因此,该方案基本不用。 4.1.2 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碎渣机渣沟渣泵管道脱水仓汽 车(或船等)外运方案 渣沟脱水仓除渣方案在国内已有大量的成功运行经验。大型机组工程水力除渣系 统过去也大都采用这一常规方案,运行人员对系统很熟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脱水 效果来看,脱水仓能够基本保证脱水的湿渣含水率低于 25%,对于渣的外运以及灰场的 碾压均有好处。由于脱水仓及其他除渣设备布置在一起,且可以布置在离主厂房较远的 灰渣处理区,装渣点集中,作业方便 ,通道顺畅,污染范围小。与前者方案相比,本方 案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 (1)锅炉排渣方式不同。锅炉排渣方式由水封式排渣槽改为采用水

26、力排渣槽加水浸式 刮板捞渣机连续除渣,经调研比较,后者具有如下优点。 1)降低运行能耗。采用捞渣机不必像水封式排渣槽那样需要大量的高压水源,系统 运行能耗大为降低。 2)捞渣机与渣井组成了严密的水密封系统,可有效防止炉底漏风,改善了燃烧条件, 使锅炉效率提高,煤耗降低。 3)节水。采用捞渣机耗水量仅为水力排渣装置的 1/3。 4)便于渣的综合利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采用捞渣机可降低锅炉的整体高度,根据资料介绍,300mw 以上机组至少降低了 2m,每降低 1 m,可节省投资近 10 万美元。 (2)排渣输送提升设备不同。由于采用捞渣机, 排水同渣一并通过渣沟连续排出, 再由排

27、渣泵通过渣管输送至脱水仓。 1)首先,由于采用了连续运行的方式,设备和管道负荷较小且均匀,系统运行工况 平稳。 2)设备、管道均有备用,检修维护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 较高。 3)由于排渣泵的输送效率较水力喷射泵大幅提高,且输送扬程较大,调节工况能力 较强等特点,使得系统后续设备(如脱水仓等)布置基本不受任何限制,便于整个厂区的 统一协调规划,且运行能耗相对较小。 (3)系统设计的其他不同点。 1)由于渣管输送流速较低(只需大于 1.8m/s)渣管材料可用普通钢管,弯头采用耐磨材 料即可(当然也可采用耐磨管道,则其寿命相对较长)。 2)系统设计较简单,控制点相对较少。 3)

28、可避免渣和排水对主厂房区的污染。 4)系统总投资相对较小,运行维护费用和工作量也相对较小。 锅炉排渣水力输送脱水仓车或船等外运方式虽然具有系统运行总体安全可靠、 设备成熟、主厂房区卫生环境较好等优点,但与下面系统相比仍存在系统复杂、能耗高、 投资较大、运行维护工作量及费用较高的问题,尤其是在锅炉燃用的煤质含有较高 cao 时,脱水仓的滤网常结垢影响正常运行(主要表现在析水元件的检修工作量较大)。此外, 刮板捞渣机脱水仓方案还存在着湿渣捞出后又加水脱水的不太合理的模式。所以,在 2000 年以后设计的大型机组电厂中采用此种模式的系统越来越少。 4.2 锅炉排渣机械输送渣仓车或船等外运方案 此方案

29、包括: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碎渣机中转输送机械(埋刮板机、皮带输 送机或斗式提升机等)渣仓车或船等外运方式和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渣仓车 或船等外运方式。 两方案中渣由刮板捞渣机排出后通过中转机械设备或由加长型捞渣机直接进渣仓, 捞渣机排水由排水泵送人高效浓缩机,排渣、排水从 2 条路径分别排出锅炉房,渣的冷 却水以及设备用水采用闭式循环重复利用,这种模式合理地避免了捞渣机排渣脱水后再 加水的环节。在该方案中,较多工程采用 2 台渣仓形式的配置(也有部分电厂采用配 1 个 渣仓的配置。相比较而言,2 个渣仓具有增加资金不多但对系统而言具有可靠性和灵活性 提高较多的优点),利用了 2 台渣仓的切换而

30、在静置过程中脱水可降低湿渣含水率的优点, 湿渣含水率可有效保证在 25%以下,对于渣的外运以及灰场的碾压均有好处且随着湿渣 含水率降低 ,也可减轻湿渣对道路和主厂房区的污染。 由于本方案不需要设置排渣泵房,也无需较长的灰渣沟,省去了排渣设备转运的过 程。因此,布置紧凑,系统简单,运行环节较少,维护方便且费用低。另外,由于排渣 不需要通过排渣泵的提升,从而降低了除渣系统电耗,运行费用较省。 当然,由于渣仓等设备布置于锅炉房内和锅炉房旁,容易造成锅炉房内区域布置较 为拥挤,渣仓装车作业不太方便。另外,如卸车时错位,卸车车辆漏渣,地面冲洗不及 时,渣仓周围地面会有污染。 在总投资方面,由于该系统中刮

31、板捞渣机(包括中转机械设备)等设备技术要求较高, 其部分关键部件要求采用进口件,投资相对较高,但整个项目总投资仍然较脱水仓方案 低(具体视捞渣机等设备出力和布置尺寸而定)。 4.2.1 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碎渣机中转输送机械(埋刮板机、皮带 输送机或斗式提升机等)渣仓车或船等外运方式与水力排渣槽刮板捞 渣机渣仓车或船等外运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碎渣机中转输送机械(埋刮板机 、皮带输送机或斗式 提升机等)渣仓车或船等外运方式中中转机械输送设备一般采用埋刮板机 、皮带输 送机或斗式提升机等。皮带输送机由于通常为不封闭,一旦锅炉燃烧的炉渣含细渣较多 ,排渣中就会含有较多的水 ,

32、渣水一是会沿着皮带两侧流到地面,二是皮带机回程也会 出现漏水漏渣 ,造成锅炉房附近局部很脏,影响环境卫生 ,且造成设备下方污染严重。 设备转动部件也存在一定的磨损 。此外,在有的电厂,细渣遇水后粘性很大,粘在皮带 上无法自行落下,虽采用了增设清扫器等多种方式却不能完全见效。所以,在最近几年 的中大型机组中采用埋刮板机和斗式提升机等密封机械作为中转设备的电厂逐渐取代了 皮带输送机。 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碎渣机中转输送机械(埋刮板机、皮带输送机或斗式提 升机等)渣仓车或船等外运方式(以下简称方案一)和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渣仓 车或船等外运方案(简称方案二)系统设计等差别不大,下面就方案一与方案二进

33、行 比 较分析。 对于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技术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渣的带水、含水方面。方案一由于湿渣经刮板捞渣机后由碎渣机埋刮板机中转后 进人渣仓,其渣的带水、含水问题将比方案二差一些,原因有如下几点7。 1)方案一受刮板捞渣机头部倾角和斜升段设计限制,其脱水效果十分有限,其头部 抬高一般仅约为 6m 左右 ,倾角为 30,斜升段长度约为 10.6m(但真正离开水面行走距 离仅约为 6.8m),在进入碎渣机前渣的带水大部分会沿着刮板捞渣机斜升段流回捞渣机 (捞渣机斜升段底板设计成人字形排水槽以加强湿渣的排水),但仍有不少水与渣一同被 排人碎渣机和埋刮板机中。而方案二采用了大倾角加长

34、段的刮板捞渣机,其头部抬高一 般约为 20m,倾角为 35斜升段长度约为 33m(真正离开水面行走距离约为 30m)。在进 入渣仓前,渣的带水绝大部分会沿着刮板捞渣机斜升段流回捞渣机(捞渣机斜升段底板设 计成人字形排水槽以加强湿渣的排水),实现湿渣的绝大部分脱水。 2)方案一由于碎渣机没有排水功能,埋刮板机虽采用大倾角、长斜升段的布置设计, 其头部抬高一般约为 20m 左右,倾角为 45,斜升段长度约为 28m,但其尾部(碎渣机下 部)等处的设计较为麻烦,一方面此处的排水孔极容易被积渣堵塞;另一方面尾部集渣易 使埋刮板机尾部链轮和链条带渣,设备部件存在磨损等缺陷不易解决,虽然可设计反冲 洗水等

35、措施但运行效果仍可能不太理想。所以,含渣水在埋刮板机段的脱水、排水效果 不太理想,这样含渣水与渣一起被排人渣仓。 3)由于渣仓储渣时间相对较长,渣仓又设计有析水元件(有些厂家的排渣门还设有析 水元件),湿渣在此将得到进一步的脱水。 4)对于设计了 2 台渣仓的系统而言,湿渣的储渣时间相对较长(每台渣仓的储渣时间 约 17 h),且可完全实现静置析水,使渣的含水率减小到最低,给电厂文明生产和卫生环 境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2)系统和设备布置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方面。方案一由于增加了埋刮板机的排水, 且其排水中的含细渣的比例较高(埋刮板机的排水处不可能像刮板捞渣机排水处水平段可 设较长段滤板),相对

36、环节多一些、处理要麻烦一些,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更大一些。该方 案总的来看,方案一设备布置占地较方案二要大一些。当然,由于渣仓设在锅炉房周围, 汽车在此装渣,方案一与方案二一样由于在锅炉房旁卸渣,该区域及运渣道路不可避免 会存在一定污染(当然,若电厂严格管理,情况会好一些),但锅炉房内基本不会存在污 染。另外,刮板捞渣机的布置对锅炉房内的设备及管道均无影响。 (3)运行维护方面。方案一系统较方案二复杂控制点和连锁保护等多一些,运行环节 也相应多一些,运行维护工作量略大。 (4)水处理方面。方案一由于渣系统排水分为刮板捞渣机和埋刮板机分别排出,而埋 刮板机的排水由于未经任何处理水质较差,所以水循环的

37、效果要差一些。 (5)设备国产化方面。方案一由于中转设备一般布置在锅炉房外,相应刮板捞渣机的 设计长度较长,但在这种情况下方案一刮板捞渣机的总长度仍比方案二短许多,提升高 度也较低,相应对捞渣机的技术要求会较低一些,可靠性相对高一些。但埋刮板机的设 计虽较刮板捞渣机在设计宽度、高度上均要小许多,但其设计制造技术要求一点不低, 在设备输送出力、提升高度、倾斜输送、耐磨性及运行寿命等方面对该设备提出了更加 严格的技术要求,鉴于目前国产设备生产厂商的制造能力以及目前尚无投运业绩的情况, 推荐采用国外产品(至少该设备的关键部件需要进口,如链条等)。而方案二目前刮板捞 渣机的关键部件宜采用进 口(如链条

38、和液压马达等)。 (6)运行业绩方面。方案一现在基本上采用国外技术,以确保关键部件和进口设备的 正常运行如深圳电厂等。从国内目前投运和选用的情况看方案一较方案二少一些。 (7)适应性方面。方案一由于该方案所有设备(刮板捞渣机、碎渣机、埋刮板机)的出 力与方案二设备(刮板捞渣机)的出力相同,在出力方面两方案是完全一样,只是在锅炉 结焦方面,方案一由于刮板捞渣机设有排大渣口(地面人工处理)和碎渣机等措施,可将 大渣甚至超大渣块在进入渣仓之前进行处理,适应性相对较好。 由于两方案的系统设计都十分类似,仅使用的设备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从投资上 分析,方案一的投资(包括设备费、安装费、土建费等)将高于方

39、案二,方案一的运行费 也较方案二高一些。 综上所述,方案二在技术上是可靠和合理的,又减少了系统中的一些中间环节,对 于像除渣系统这样长期在恶劣工况下工作的系统,应该是系统越简单越好,中间环节越 少越好,所以,目前大型机组的除渣系统我们建议首推该方案。 4.3 其他方式 主要包括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活动渣斗车或船等外运;干式排渣机碎渣 机链斗式输送机渣仓车或船等外运;干式排渣机碎渣机气力输送系统渣仓 车或船等外运等方式。 由于其它方式在大型机组的电厂中均没有采用,所以本文只对该几种方式进行简单 比较,不作赘述。 4.3.1 水力排渣槽刮板捞渣机活动渣斗车或船等外运方式 活动渣斗方案在技术性方面可

40、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渣的带水、含水方面。湿渣经刮板捞渣机直接进入活动渣斗,其渣的带水问题相 对较多,原因有如下几点8。 1)刮板捞渣机头部的抬高受到渣斗在锅炉房内的风管道布置上的限制,头部抬高一 般约为 7m,倾角为 35,斜升段长度也仅约为 11.33m。在进入活动渣斗前渣的带水大部 分会沿着刮板捞渣机斜升段流回捞渣机(捞渣机斜升段底板设计成人字形排水槽以加强湿 渣的排水),但由于斜升段相对较短,仍然有一部分水会带进活动渣斗。 2)由于活动渣斗的结构设计的限制,加之活动渣斗又较频繁的移动,活动渣斗本身 就不太可能设置析水元件和析水管道(据了解目前投运和设计的电厂均无析水元件),排

41、 渣门也仅能设计为不带充气密封的普通对开式排渣门,渣斗湿渣中的水将得不到很好地 疏导和排放。 3)活动渣斗的储渣总时间相对较短(约 8 h),渣斗又无析水元件,湿渣的含水率加大, 装车后给卸渣点及其运渣道路带来的污染也会更大。 (2)系统和设备布置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方面。湿渣在装渣、卸渣区域成为一个污染 源。由于渣斗运行时有部分含水湿渣进入活动渣斗后,渣斗中的细渣和污水会通过没有 充气密封的排渣门不停地漏至渣斗下地面,加之活动渣斗在锅炉房横向所占面积较宽, 势必造成污染面较大。湿渣对锅炉房内和运渣道路的污染,更进一步对灰场的碾压造成 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活动渣斗由于放在锅炉房内,其设计、安装

42、尺寸受到锅炉钢架、 梁、柱、热风道及其他锅炉管道的限制,场地及空间十分有限(每个活动渣斗仅能设计为 7.5m3),且渣斗在锅炉房内横向布置,对锅炉房的热风道和其他管道的影响比较严重,将 会使这些管道布置改道 ,且布置困难也不合理。该方案总的来看,设备布置占地较小, 但是,汽车在锅炉房内装渣作业不方便,需要电厂严格管理,经常打扫、清除污染环境 的渣、水。 (3)运行维护方面。由于活动渣斗和排渣门数量较多,又需较频繁地移动,系统相对 复杂,控制点较少,运行环节较多,设备需经常启停,运行和维护工作量较大。此外, 由于该渣斗总的储渣时间较短,对汽车运渣的要求也相对严格(无论刮风下雨、道路或车 辆好坏,

43、8h 后必须将渣拉走)。此外,横向布置的活动渣斗在锅炉房内的占地较大,也会 给锅炉房内其他设备和设施的运行、检修、维护等带来不便。 (4)水处理方面。采用与刮板捞渣机渣仓的同样处理方法。 (5)设备的可靠性方面。刮板捞渣机的长度较渣仓方案短一些,但倾角较大,对捞渣 机的技术要求相对低一些(但其链条等仍需采用进口),对于活动渣斗来说,由于经常带 负荷移动、启停,其排渣门、移动机构、料位机构的可靠性较低、机械故障率较高,因 而,对电厂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将造成不利局面。 (6)运行业绩方面。活动渣斗方案在近几年也有采用并投运,但总的来说不多,甘肃 平凉电厂、兰州第二电厂等已投运,由于渣量较少,运行情况

44、还好。 (7)工程工期及进度方面的影响。由于活动渣斗设在锅炉房炉膛侧锅炉钢架内,需多 占用长 5.4m(汽车通道长度),宽 13m(活动渣斗宽),高 8.62m(活动渣斗高)的场地和空 间,相应会引起锅炉钢架的梁、斜撑和锅炉有关部分的设计配合和修改,带来较多困难 和麻烦,在目前锅炉厂订货任务比较饱满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工期进度。由于活动渣 斗设在锅炉房炉膛侧锅炉钢架内,其空间和场地受到限制,给锅炉安装和活动渣斗的安 装也带来较多的困难和麻烦,也可能会影响工程的工期。 (8)适应性方面。由于有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区别,该方案在南方地区可能不太适应, 原因如下9。 1)南方地区不像北方气候干燥,渣斗下

45、地面的污水会风干,其潮湿性气候会显得环 境较差。 2)南方某些地区的煤多为劣质煤,其灰分含量较大,需排除的渣量较多,燃烧后的 炉渣带水较多(细渣量较大,不易脱水)。 3)煤质的变化较大,因而燃烧后渣量可能还会加大,由于渣斗的容积不可能加大 , 因而运行的压力会很大。 4)试运期间,渣量会急剧加大,运行的压力将会很大。 5)锅炉运行结焦时,同样渣量会急剧加大,运行的压力相应会很大。 从投资上分析, 该方案的投资由于刮板捞渣机的提升高度相对较低 ,活动渣斗容积小,其总投资将低于 捞渣机渣仓方案。 综上所述,该方案一般仅适合机组容量较小、煤含灰量少,渣量少,工程进度要求 不太急,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的电

46、厂。 4.3.2 干式排渣机碎渣机链斗式输送机渣仓车或船等外运方案和干 式排渣机碎渣机气力输送系统渣仓车或船等外运方式 两方案的关键设备干式排渣机在大容量机组中仅三河电厂投运,该设备为进口 设备,投资太大,而今年以来国产干式排渣机在大容量机组中尚无投运业绩,仅在中小 型机组中有所采用,且投运业绩也为小型机组,其国产生产厂商的设计和投运经验还不 太多。虽然该系统具有提高国内燃烧效率干渣综合利用条件好、节约水资源等优点,但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在大型机组中暂不作推荐。气力输渣系统目前投运的业绩也仅为一 些小型机组电厂,其主要原因是该系统能耗高,运行不太经济,设备和管道磨损较严重, 适应性还有待提高,

47、目前,在大型机组中暂不作推荐。链斗式输送机目前也仅在一些小 型循环流化床等锅炉机组中采用。 5 除渣设备的设计计算 锅炉的各种燃烧方式或排渣方式下的排渣量占锅炉总灰渣量的大致份额见下表(表 5-1)10。 表 5-1 各种排渣方式时锅炉的排渣量 tab5-1 various reliefway when the boiler slag discharge amount 燃烧方式或炉膛型式排渣量占总灰量之比(%) 煤粉炉1550* 链条炉7080 固态排渣 抛煤炉6075 开式炉膛2035 煤粉炉 半开式炉膛3045 卧式8085 立式前置无烟煤 5060;其他煤种 6080 液态排渣 旋风炉

48、立式下置褐煤 8085 *1550%随燃用煤种的不同而异:对无烟煤,取 15%;对低和中等挥发分的烟煤, 宜采用 1520%;对高挥发分烟煤,则采用 2030%;对烟煤和褐煤,宜采用 3050% 的排渣量来确定除渣设备容量。 5.1 定期出渣方式的湿式水封斗的设计计算 水封斗湿式定期出渣方式在国内采用的时间还不长,设计时一般均参照国外锅炉, 或采用国外的设计数据。目前,国内几个大锅炉厂采用美国 c-e 公司的技术的较多。按 照美国 c-e 公司的规定,水封斗的容积应能储存锅炉运行 12 小时所产生的渣量,每 8 小 时排渣一次。 锅炉的排渣量按下式计算: (5-1) z arnete ar z

49、 ab qqa g ) 10033727100 ( , %35110) 10033727 4 . 195310 . 2 100 76.18 ( t/h7 . 7 式中:锅炉额定负荷下的排渣量,t/h; z g 锅炉额定负荷下的耗煤量,t/h;b 燃用煤的收到基灰分,%; ar a 未燃尽炭的热损失,%; e q 燃用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j/kg; arnet q , 排渣量占总灰渣量的份额,%,查表 1; z a 炭的热值,kj/kg。33727 关于渣量的计算,也可以通过线算图 5-1 查得锅炉总灰渣量,然后乘以值即可。 z a 图 5-1 锅炉灰渣量线算图 fig5-1 boiler

50、calculating chart ash 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型的电站煤粉炉,燃烧状况控制得较好,燃烧较充分,未燃炭的 热损失所引起的灰量修正在式 1 中可不作考虑。因此,可简化为式(5-2)的形式: 100 z ar z ab a g (5- 2) 考虑到:炉膛吹灰时,除渣设备因处理事故而停止炉膛出渣或推迟出渣时间;停炉 或甩负荷时落渣量变化;液态排渣炉的锅炉负荷从低负荷不流渣工况提高到临界负荷以 上开始流渣工况时排渣量剧增等因素,还必须计算出锅炉最大排渣量: max z g zzz gkg max 7 . 73 t/h 1 . 23 式中:灰渣量不均匀系数,一般取 3。 z k 最大排渣量

51、可作为确定除渣装置最大出力,即确定捞渣机链条最大线速度以及 max z g 校验传动强度等项的依据。 水封渣斗所需的容积可用下式计算: zd v s z z zd v g v (5- 3) 358 88 . 0 7 . 7 105m3 式中:渣斗设计容积,m3; zd v 干渣堆积密度,t/m3; z 设计存渣时间,h; 渣斗上部水容积,m3。 s v 干灰渣的堆积密度,据资料介绍,有几种取值,见表 5-2。对于干渣的堆积密度,据 以往经验:国内一般取用 0.80.9t/m3;美国 c-e 公司推荐取用 0.88 t/m3。 表 5-2 灰、渣的密度 tab5-2 ash and slag d

52、ensity 名称数值(t/m3)备注 干 渣 堆积密度 0.80.9苏联资料 0.851.0 液 态 渣 堆积密度 1.11.4闸北电厂 1.11,户县电厂 1.53 灰 渣 真实密度 2.22.4苏联导则推荐 2.65,闸北电厂试验数据 2.23 液 态 渣 真实密度 2.62.7 闸北电厂数据 2.63 户县电厂数据 2.73,捷克资料 2.5 细 灰 堆积密度 0.60.7闸北电厂 0.69,苏联资料 0.60.7 细 灰 真实密度 2.02.2 抚顺电厂数据 2.132.15,苏联导则 推荐 2.1,成都电厂数据 2.1 渣斗上部的水容积,即在渣的占据容积之外另加的容积值,它与渣斗的

53、结构特点、 s v 渣斗的容量、灰渣特性、排渣的时间间隔(即存渣时间)以及水封装置的设计等因素有 关。渣斗的容积应能容纳当锅炉燃用设计的最低热值和最高灰分燃料并在满负荷条件下 运行 12 小时所产生的灰渣量。这一导则是建立在美国每班 8 小时除渣一次的常规情况下 的。根据燃料灰分和锅炉负荷,通常清除渣斗灰渣所需的时间为 13 小时。渣斗的容积 根据其宽度一般是用正常水位以下 1224in(305610mm)的平均水位来确定的(见表 5-3 及图 5-2)11。 表 5-3 有效灰位的确定 tab 5-3 the effective ash 耐火衬垫内的 渣斗宽度(见 图 2)ft(m) 正常水

54、位下 的有效灰位 ft(m) 耐火衬垫内的 渣斗宽度(见 图 2)ft(m) 正常水位下 的有效灰位 ft(m) 7(2.13) 8(2.44) 9(2.74) 10(3.05) 0.8(0.24) 1.0(0.31) 1.2(0.37) 1.4(0.43) 11(3.36) 12(3.66) 13(3.96) 14(4.27) 1.6(0.49) 1.8(0.55) 2.0(0.61) 2.2(0.67) 图 5-2 正常水位下有效灰位与渣斗宽度的关系 fig5-2 under normal water and effective ash dregs width of the fight 渣

55、斗应设计成有利于排渣型式,排渣闸门不宜布置在渣斗中心线上,应偏离值。 3 l 渣斗结构尺寸如图 5-3 所示。图中有关尺寸的选取,推荐如下: 根据、渣斗水容积、水封装置结构确定;取 6.5m 4 l 1 l 选取 5055,易结渣锅炉取较大值;取 50 选取 0.81.6m,易结渣锅炉及大容量锅炉应选取较大值;取 1.5m 2 l 值过小,会使炉内对渣斗的辐射热值大水温升高,还可能使下落渣飞溅的aa 水打到水冷壁冷灰斗上,引起频繁的交变应力,加剧水冷壁腐蚀;值过大,a 会减小渣斗水容积。值应根据水封结构、渣斗水面与冷灰斗出口必需高差a 以及水冷壁膨胀而定。值应大于 0.672m;对 100mw

56、 以上锅炉,值一般aa 取为 1.21.7m;取 1.5m 根据是否布置冲渣喷嘴和灰渣的流动安息角实验确定。当有冲渣喷嘴时, 1 4555;无冲渣喷嘴时,35;取 45 1 1 一般按无冲渣喷嘴时的情况,考虑排渣门设计需要,取为3035; 2 2 取 30 与、有关,一般取 0.4m; 3 l 1 2 3 l 根据所需的渣斗水容积而定;取 8.5mh 根据锅炉总体布置与碎渣机布置要求确定。取 11m 3 h 图 5-3 渣斗结构尺寸 fig5-3 slag dou structure size 5.2 定期除渣方式的水力排渣槽的设计计算 设计时应按照下列一些原则12: 1)渣斗倾角取 3545

57、; 2)灰渣沟的倾斜度为 1.251.5%; 3)计算渣斗有效容积的高度一般是从浇水(或称淋水)喷嘴水平线以下开始计算; 4)如落入灰渣沟中的灰渣粒度较大(=70100mm) ,则必须相应提高冲渣水压头 (冲灰水泵和出口水压应大于 0.12mpa,到冲灰喷嘴时应大于 0.8mpa) ; 5)排渣口的宽度应与底槽的铸件的标准宽度相一致,排渣口的长宽比应根据锅炉出 渣量的多少来选取。对低熔点的易结渣煤,为防止大块焦渣卡死在排渣口上,排渣口应 选取较大值。中压锅炉的出口宽度一般为 8501000mm,高压锅炉为 10001400mm; 6)当锅炉容量大于 220t/h 时,排渣量较大,排渣槽宜横向布

58、置(即出渣口布置在前 墙或后墙,见图 5-4) ,渣斗容积的裕度应较大,储渣有效容积应能保证锅炉在最大负荷 时连续运行 12 小时的存渣量; 7)横向布置排渣槽与纵向布置排渣槽相比,在相同标高下前者的排渣槽容积较大, 可并列布置多个出渣口。其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两台锅炉之间的空间,相邻出渣口较近, 不便于运行操作维护。排渣槽的布置方式还要根据锅炉容量大小、电厂所有锅炉的排渣 槽布置以及灰渣沟的流向等具体情况决定; 8)浇水喷嘴的喷头间距取 0.640.85m,喷头数量 1630 个,每个喷头上的孔数及 孔径为:30 个、2.5mm 或 18 个、3mm,要求水压 147103pa,接管尺寸 60

59、3mm,为连续式喷水;摇摆喷嘴和后部喷嘴为 223mm,要求水压 490103pa,接管尺寸 833.5mm,为出渣时才开启喷水; 9)浇渣喷嘴耗水量计算 浇渣喷嘴耗水量计算适用于浇水喷嘴、摇摆喷嘴和灰渣沟中的激流喷嘴。 耗水量: 3600 2 p g fmnqx (5- 4) 360010147 1000 81 . 9 2 ) 2 105 . 2 (14 . 3 7 . 03030 32 3 6 . 597m3/h 式中:喷嘴头数,个;n m喷嘴头上开孔数,个; 流量系数,根据喷嘴开孔型式决定,一般采用 0.50.7; 每个孔的截面积,m2;f 喷嘴水压差,pa; p 水的密度,1000kg

60、/m3; 换算因素,=9.81kgm/kgfs2。gg 图 5-4 横向布置的水力排渣槽 fig5-4 horizontal arrangement of hydraulic slag discharge groove 5.3 连续除渣方式的液态排渣锅炉的粒化耗水量计算 5.3.1 灰渣的平均比热c (5-)(1006 . 0 17 . 0 186 . 4 21 3 ttc 5) )601700(1006 . 0 17 . 0 186 . 4 3 kj/(kg)12 . 1 式中:液态渣温度,一般为 15001700 1 t 经粒化冷却后的炉渣温度,一般按 60计算。 2 t 5.3.2 粒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