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创建历法说_第1页
万年创建历法说_第2页
万年创建历法说_第3页
万年创建历法说_第4页
万年创建历法说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范文最新推荐万年创建历法说万年创建历法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 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 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 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 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 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 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 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 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 道

2、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 并派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 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 当他登上 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见此,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万分惧怕 万年因创建历法而得宠,国君会怪罪自己提出祭祀天神的主意。于是, 他阴谋策划,派了一个刺客去除掉万年。刺客攀上日月阁,见万年正 在阁上观察星斗,便张弓搭箭,准备射死他。谁知,刺客被卫士发现,

3、被当场缉拿。祖乙知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 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 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冬 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 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 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 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 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的。这就是春节的来历。人日民间传统节日。正月初七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 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

4、 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 节俗,魏晋后始重之。汉东方朔占书云:岁后八日,一日鸡,二 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睛, 所主之物育,阴则灾。”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范文最新推荐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楼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 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注载北方人日有食煎饼之俗,称为熏 天。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 又登高大宴群臣。唐李适人日宴大明宫恩赐绦缕人胜应制诗:“宝 帐金屏人已帖,图花学鸟胜初裁向夕凭高风景丽, 天文垂昭象昭 回。”宋苏辙踏青诗序:“眉之东门有山曰

5、莫颐山每正月人 日,士女相与游戏饮洒于其上。”俗又以此日天气阴晴占休咎。遵生八笺:“七日为人,是日日色晴明温暖则安泰,值风雨阴寒、气 象惨烈,思预防以摄生。”江南常熟县志:“正月七日为人日, 晴则少疾疫。”故民间有“人逢人日喜天晴”之说。本草纲目则谓此日吞食赤小豆可祛病,直隶广平府志:“人日点面灯以祭本 命星辰。”晚近之世,已不重人日。人日还跟人生转世的观念有关。古人认为,人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死 去,灵魂则在正月初一寄生于鸡体内。初一的鸡死后,灵魂在初二转 寄于狗。之后灵魂又分别在羊、猪、牛、马中转生,初七转生到人体。 灵魂在转生到人体内后,开始以人的形象出现。但是不久这个转世的 人也会死去,

6、灵魂从而寄寓于谷物中。而后灵魂再次转生,完成第二 次再生。这一过程被称为正月的转世。而这一传说至后来,变成了初 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羊初七不行刑的风俗。压岁钱春节,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也是全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民间俗称” 过年”或“过大年”。年的本意是说谷物熟了。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过 年或过大年最初的含义,就是庆祝五谷丰收。在黄河流域,由于谷物是一年一熟,大约在西周时期,年就由谷物成 熟之义引申为表示时间的用语了。 古代由于历法的不健全、不统一和 统治者对岁首的改动,年节并不固定,或十月,或一月,或十二月。 到汉武帝时期,才改定以夏历孟春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今。正月

7、初一日,历史上曾有元日、元旦、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 正、正旦、正朔等三十多种名称。称为春节,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情。辛亥革命后,各省代表云集南京开会,议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把公 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日改称春节。但是并没有正式 命名和执行。公元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才正式决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正月初一 日正式被命名为春节。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机关要放假三天庆贺。有钱无钱,回 家过年,一直是山西人的传统心理。而民间传统的过年,时间拉得很 长,从头一年的腊八节以后就算开始了。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 为庆贺阶段,要一直延续到正月

8、十五日,甚至二月初二日。民俗有“忙 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节中套节,节日不断,喜 庆祥和是过年期间最大的特征。范文最新推荐从正月初一日零点开始,正式进入春节。民间庆贺活动的第一项为接神。原意是迎接天地诸神下界与民同乐, 今天已经成为迎新辞旧的主要象征了。 内容首先是点旺火、燃年草和 响鞭炮等等。旺火位于当院,年草置于门外,要由家长亲自点燃。起 床后不能贸然出门,须先点一个爆竹,从门缝伸出室外爆响,称为开 路炮。点旺火要称发旺火,取意发财、旺盛、红火。在家长发旺火时, 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围着旺火燃放鞭炮。妇女们则收拾家务,整理祭 祀天地诸神、列祖列宗的供品。旧俗女孩在旺火未烧通红

9、时,不出家 门。现在男女平等,女孩子一样和男孩子响鞭炮、放礼花。此时此刻, 村村户户,鞭炮齐鸣,万里长空响成一片。硝烟中夹杂着旺火、年草 燃烧松枝、柏叶的芬芳气味,天上人间全部沉浸在热烈欢乐的气氛之 中。祭祀天地诸神是旧俗接神以后的隆重活动。 家长要率领全家,依次给 各个神位点灯、敬香、摆供、奠酒,三跪九叩。设在当院上方的天地 神位前供品最为丰富。晋北地区习惯摆五盘炒菜,五盘凉菜,五盘干、 鲜水果,五盘油炸小吃,五盘称为“供献”的特制花馍。取意五福来 临。盛器都是专用的细磁小盘。晋南地区除一般供品外,特别讲究全 猪和全鸡。全猪多由四蹄、一头、一尾来代表,源于古代的三牲祭神。 鸡则是取了谐音吉,

10、意喻大吉大利。另外,家庭主妇特别注重在灶君 神位前隆重供上“枣山馍”。“枣山馍”用面粉嵌红枣蒸成三角形 状,取意米面如山。上面饰以面塑的龙、凤、如意、福寿、瓜果等等。大者有十几斤重,往往是女主人灵巧手艺的代表佳作, 已经演化成了 室内灶前陈列的面塑工艺品了。祭祀列祖列宗,是与祭神同样隆重的大事,祭神的所有仪程都要在祭 祖中重演。祖与神已经成了同一概念。不少上年纪的老人,在祭祖时, 要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项禀报家中一年来发生的喜庆事件, 大到 起房盖屋、娶媳、聘女、生儿增丁,小到粮收多少,生活怎样。神情 庄重,态度严肃,充分反映了传统的尊祖孝先风范。拜年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大体上分为家拜、近拜、远拜以及团拜等形 式。家拜是自家人中小辈给长辈磕头。 民间有“大年下的头,马虎不得” 的说法。小辈磕头时,口中要高呼被拜人的尊称,如说:“爷爷,我 给你磕头了! ”一人一拜,既不能一次呼两位长者的尊称,给两位长 者同时磕头,也不能两人同时给一位长者磕头。对此,民间亦有“大 年下的头,一个磕了一个磕”的说法。旧俗讲究三跪九叩,如今多数 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