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成本设计的关键技术及其概念模型_第1页
面向成本设计的关键技术及其概念模型_第2页
面向成本设计的关键技术及其概念模型_第3页
面向成本设计的关键技术及其概念模型_第4页
面向成本设计的关键技术及其概念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中科技大学毕 业 设 计 论 文 题目:面向成本设计的关键技术及其概念模型院系: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XX:周 兵指导教师:李小清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XX:周兵班号:14 院系: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同组 XX无指导教师:李小清一、课题名称面向成本设计的关键技术及其概念模型二、课题内容全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阐述了面向成本的设计(DFC)的含义;其次论述了 DFC 的关键技术。分析了目标成本的确定和成本估算方法。最后,提出了DFC 的概念模型。三、课题任务要求1. 观点正确,论证充分。2. 结构合理,逻辑严密。3. 满足一定的阅读量。四、同组设计者无五、主要参考文献【1】Ste

2、phen Chan, Helium Mak, Nathalie Cloutier,: Product Data Sharing with STEP. Concurrent Engineer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 V.,1993:277298【2】 Krause F L., Ochs B: Potentials of Advanced Concurrent EngineeringMethods. IFIP Workshop: Manufacturing in the Era of Concurrent

3、Engineering ,April 13-15,1992:28【3 】 J. K. Wu, F N. Choong: Data and Process Models for ConcurrentEngineering of Mechanical Systems, Concurrent Engineering : tools and Technologies for Mechanical System Design,SpringerVerlag,Berlin,1993.:139169【 4 】 Sohlenlus Getal. Concurrent Engineering. Annals of

4、 theCIRP,1992,41(2):645655【5】 中国注册会计师教材编审委员会,成本管理会计,中国人民大学,1995,1【6】 X 继红,DFX: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8,9:3436【7】 余绪樱,简论当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会计研究,1995,7:14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此任务书装订时放在毕业设计报告第一页)中 文 摘 要并行设计是并行工程的核心内容 ,DFX(design forx )是并行设计的关键 . DFX 中的 DFC(design for cost)是指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 ,通过分析和研究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个部分的成

5、本组成情况并进行评价后 ,对原设计中影响产品成本的过高费用部分进行修改 ,以达到降低成本的设计方法 .实现 DFC 需要的关键技术有 :面向并行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的建立 ;设计结果评价和改进设计建议的生成 ; DFC 与其他 DFX 工具的集成等 .根据成组技术和特征建模技术 ,提出了一个实现 DFC 的概念模型 ,并在其中使用作业成本估算方法进行成本估算 .运用此概念模型可以对机械零件和机械产品进行有效的成本估算 ,并可指导并行设计工作的开展 .在面向成本的设计方法中,全生命周期成本数据可以分为发生在企业内和企业外两部分,对于发生在企业内的成本数据一般可以通过对成本会计的数据得到。对于

6、发生在企业外的成本数据(如:维修成本和报废成本数据),需要通过用户调查等方法得到。对于得到的原始成本数据需要去除异常值、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后才可以使用。本文通过全生命周期成本与成本核算中成本信息的分析,给出了全生命周期成本数据的收集和使用的途径和原则,为 DFC 中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打下了基础关键词:成组工艺 ;并行工程 ;面向成本的设计 ;作业成本英文摘要The Important Technology and Concept Model about Design For Cost(DFC) Abstract: Concurrent design is the core of concu

7、rrent engineering. Design for x is the key technology in concurrent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define DFC as a design method which analyses and evaluates the product s life cycle cost , then modify the design to reduce the life cycle cost. In order to use DFC, the authors need some key techn

8、ologies: establishment of life cycle cost model, evaluation of design result and generation of design suggestion, integration of DFC and other DFX methods. Finally, the authors propose a concept model about design for cost. The concept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group technology and feature- based mode

9、ling. And ABC method is used to estimate life cycle cost of the product in the conceptual model. It can estimate life cycle cost of mechanical parts and products and direct concurrent design work.Key words: group technology/ concurrent engineering; design for cost; activity- based costing目录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10、1中 文 摘 要I英文摘要II目录III第一章 绪论11.1 面向成本的设计(DFC)的含义11.2 DFC 的设计的特点21.3 DFC 的研究内容2第二章 DFC 的关键技术32.1 基于并行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32.2 目标成本的确定32.3 与其他 DFX 工具的集成32.4 设计结果评价和改进设计建议的生成42.5 成本估算方法4第三章 DFC 的概念模型43.1 模型的工作流程53.2 模型的主要组成模块53.3 模型的特点说明5第四章作业成本的估算方法简介64.1 成本的概念64.2 准时化生产64.3 作业成本的关键6第五章企业外 LCC 数据的收集方法75.1LCC 原始

11、数据的处理与使用8第六章结束语9致 谢10参考文献11第一章绪论1.1 面向成本的设计(DFC)的含义从当今国际形势看,生产周期、质量、成本和服务仍然是竞争的焦点,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新的制造哲理不断涌现,如:并行工程、虚拟制造及敏捷制造等。在国内人们对并行工程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对于并行工程中的成本问题研究得还很不够,而成本问题是不能忽视的。众所周知,产品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成本,例如:对Rolls Royce 公司的调查表明,2000 个部件在产品设计阶段决定了最终产品成本的80;据 General Motor 经理称卡车变速器 70的制造成本是由设计决定的; Ford Mo

12、tor 公司估计在设计、材料、劳动力和制造费用四个因素中,70的生产节约源于设计的改进。但是降低和控制产品成本必须在刚刚开始设计的阶段,此时产品设计者拥有最大的自由度来改进设计并使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成本最小化。虽然并行工程已经在设计及其他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设计者仍不易获得准确、及时的成本信息。这是因为:(1)传统上产品设计者对成本信息一般是不予充分重视的;(2)设计者缺乏合适的工具获得新零件的成本信息;(3)异构的、分离的数据没有集成化。面向成本的设计,它最早出现于九十年代初期,是指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通过分析和研究产品制造过程及其相关的销售、使用、维修、回收、报废

13、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部分的成本组成情况, 并进行评价后,对原设计中影响产品成本的过高费用部分进行修改,以达到降低成本的设计方法。DFC 将全生命周期成本作为设计的一个关键参数,并为设计者提供分析、评价成本的支持工具。本文通过全生命周期成本与成本核算中成本信息的分析,给出了全生命周期成本数据的收集和使用的途径和原则,为 DFC 中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打下了基础。面向成本的设计(DFCDesign For Cost)是指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降低成本,通过分析和研究产品制造过程及其相关的销售、使用、维修、回收、报废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部分的成本组成情况,并进行评价后,对原设计中

14、影响产品成本的过高费用部分进行修改,以达到降低成本的设计方法。1.2 DFC 的设计的特点(1)在工程系统研制开发中,应将费用(成本)作为一个与技术、性能、进度和可靠性等要求列为同等重要的参数给予确定;(2)要求在工程项目的全部生命周期内考虑成本问题;(3)确定准确的生产、使用和维护等阶段中的DFC 参数(如:每单位的装配成本、每单位的使用成本等),并使得这些参数与进度、性能、可靠性等参数之间达到一种最佳平衡;(4)确保向工程设计及有关人员进行成本信息的及时交流与反馈,以便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1.3DFC 的研究内容建立目标成本说明书和对照表:目标成本是企业在管理中对成本进行的预测,也是

15、企业追求的目标,建立目标成本后,一般可采用材料选择、加工设备选择等方法来降低成本;研究成本分配情况并对高成本部分进行标识:在成本会计中,一般需要对成本进行分析,以加强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依据产品和投入工程的费用进行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有的工程项目或产品在设计开始前,就已经知道可以获得多少投资(如:军事订货等情况),此时需要根据可获得的投资进行设计工作;依据市场情况进行设计和成本的平衡: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只是具有最低的成本已经不够了,必须寻求最佳的性能/价格比,即在客户能接受的 X 围内以适当的价格提供最佳的功能,而价格主要是由成本决定的, 产品性能与设计是密切相关的,即成本与设计之

16、间需要进行平衡;为设计者提供制造材料对成本的影响信息:在一般情况下,材料成本在制造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材料的信息一般比较容易获得且比较准确, 因此材料对成本的影响不可忽视;选择制造手段,降低制造成本:在现代企业中,制造手段多样化(如: 净成型、快速成型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同的制造方法其成本差异很大,选择制造手段已经成为降低制造成本的有效方法。第二章.DFC 的关键技术DFC 是并行工程的支持工具之一,是 DFX(Design For X)的重要组成部分, DFM、DFA 等是面向产品生命周期某一环节的,而DFC 是面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即成本问题在设计、加工、装配、检验、使用、维修、回收

17、和报废等环节中是一直存在的,这一点是与DFM、DFA 不同的。DFC 的实现需要以下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持:2.1 基于并行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此模型必须能够在产品的不同设计阶段对成本进行相应的估算。2.2 目标成本的确定在目前还缺乏精确的方法对目标成本进行确定,实际中一般是考虑市场、利润、工厂条件和生产批量等因素,利用历史资料进行确定。2.3 与其他DFX 工具的集成由于 DFC 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这就要求它必须能够与其他 DFX(如: DFM、DFA 等)工具协调一致进行工作,即需要建立不同评价标准的协调原则和方法。2.4 设计结果评价和改进设计建议的生成这一工作需要在其他 DFX

18、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即不能只考虑成本一个要素, 而且还要综合考虑其他的评价模块提供的评价依据,才能生成合理的设计建议。2.5 成本估算方法不同的估算方法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怎样合理地确定估算方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一般来说在并行工程中,由于不同的设计阶段所产生的信息的完整程度不同,所采用的成本估算方法也不同,例如:在设计的初期,可采用参数化估算方法、神经网络等方法;在详细设计阶段,可采用手册估算方法、详细估算等方法。而且,生产批量、产品类型、产品生命周期长短的不同在选择估算方法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所选方法应该是灵活易用、可靠准确的。总的来说,为了解决上述关键技术,应该综合运用特征建模技术、

19、拟实技术、人工智能、成组技术、工业工程和信息集成等技术。第三章DFC 的概念模型图 1. 按费用设计程序:针对不同的设计类型有不同的成本估算方法,也就存在不同的 DFC 实现方案。设计是一种创造性行为,但是创造性设计在实际的日常生产中所占比重不大,而变型设计和模块化设计确占很大比例,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变型设计的 DFC 模型进行探讨。成组技术是为了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的需要,将品种繁多的机械零件,按其形状、尺寸、工艺等相似性分类归组,扩大其加工批量,用大量生产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来解决小批量的生产,达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目的,并且在设计阶段按相似原则进行标准化,减少零件的品种以利于生

20、产技术和设备的准备并促进生产组织合理化。成组技术在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它为并行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并行工程中,与产品设计并行工作的工艺、装配、检验等下游工作都是在产品信息和制造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以成组技术为基础的设计思想关键是利用产品的相似性,在原有相似零件和产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后形成新零件或新产品,而不是“一切从头开始”,这一点有力地支持了并行工程的应用。从线框造型、表面造型、实体造型到特征造型CAD 系统的功能日益完善,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就是基于成组技术和特征建模技术的。3.1 模型的工作流程首先,设计人员根据用户要求采用特征造型技术

21、进行零部件的设计,然后系统自动对所设计的零部件进行成组编码,并根据编码搜索与之近似的零部件,若有相似零部件,则可按相似的零部件估算成本,否则,进行成组工艺设计,并根据加工特征估算成本。在零部件成本估算的基础上对产品成本进行估算,所得到的成本信息再反馈给设计人员,进行设计上的修改,保证既定成本目标的实现。这些工作可以反复进行直到满意为止。3.2 模型的主要组成模块(1)特征建模工具:主要由特征造型CAD 软件组成,以帮助设计人员完成产品或零件的表达。(2)成组编码和分类识别器:对新设计的零件进行成组编码,并根据编码对其进行识别和分类。(3)成本估算模块:主要完成零件及产品的成本估算和成本的分配。

22、在进行成本估算时,利用成组技术的相似性原理通过类比进行成本估算。在产品成本估算时,分阶段计算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主要包括:装配成本、销售成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和回收报废成本。图 2.基于主模型并行设计思想进行模型设计3.3 模型的特点说明此模型利用特征技术和成组编码技术实现零件特征的分类和识别,并根据成组技术估算其成本;在产品成本的估算中考虑了用户使用成本、维修成本和回收报废成本,体现了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特点;而且,在具体计算成本时还选择应用了国际上正在兴起的作业成本计算方法,保证了成本计算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下面就对这一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第四章作业成本的估算方法简介4.1 成本的概念“成本”

23、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解释,即使在同一学科的不同分支也有不同的解释,在本文中我们采用成本会计中的定义:即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经济资源价值牺牲进行对象化计算的数额。按经济用途分类它一般包括制造成本( Manufacturing Costs)和非制造成本,制造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Manufacturing overhead 构成。4.2 准时化生产准时化生产(JITJust In Time的出现促使作业会计的兴起,JIT 试图确定与生产相关的成本动因(Cost Drivers),一旦确定了成本动因,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改进设计和过程工作来降低成本,而不是增

24、加成本要素。在自动化时代,间接费用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作业成本(ABCActivity Based Cost) 制度就始于这种状况,作为对以直接人工成本或直接人工小时为制造费用分配基础的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替代品,进而形成了新的“企业观念”。所谓新的企业观念,就是把企业视为最终满足客户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activity chain)。每完成一项作业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个作业,按此逐步推移,直到最终把产品提供给客户。最终产品,作为企业内部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凝聚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客户的价值。从客户

25、收回转移给他们的价值,形成企业的收入。收入补偿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的价值后的余额,成为从转移给客户的价值中盈得的利润。4.3 作业成本的关键作业成本的关键在于识别可增加价值作业(value-added activities)和不增加价值作业(nonvalue-added activities)。将不增加价值的费用的分配由全企业 X 围改为由若干个“成本库(cost pool)”分别进行分配,增加分配标准由单标准(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分配改为多标准分配,即按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多种“成本动因”进行分配。一个成本库由同质的成本动因组成,对库内同质费用的耗费水平负有责任。总之,ABC 是一种决定产

26、品成本的方法,它集中发现驱动成本的那些作业, 而与传统上不同。在传统成本计算中产品成本通过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进行计算。在完全成本计算中(比较流行的成本计算方法),产品成本的分配是基于这一假定,即固定费用消耗与可变成本成比例,由于可变成本与批量有关,故此分配方法是基于批量的分配方法。在应用这一方法计算成本时,会产生一些偏差。这一点在 ABC 法的实际应用中表现了出来,对于产量高、复杂程度低的产品,其成本在传统方法中被多计算了,而低产量、复杂程度高的产品的成本被少计算了。ABC 抓住了很多动态变量,得到的成本信息是一个区间近似值,而不是传统中的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的精确数字。它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信

27、息”,而传统会计只能提供“绝对不准确的信息”。在本文中,运用特征造型技术使自动成组编码易于实现,即可以通过特征的自动识别来进行成组编码;成组技术的应用为成本估算提供了方便条件,当进行成本估算时可以充分利用成组编码对历史数据加以利用并易于实现历史信息的自动检索;应用 ABC 法进行成本估算时,需要利用历史数据对每一作业生成的单位成本计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然后对于新产品的成本估算即可通过新产品消耗的作业来进行计算,其中利用历史数据这一工作由于使用了成组编码而易于实现自动化。因此,可以说运用特征技术、成组技术和作业成本估算方法在本文提出的模型中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五章企业外LCC 数据的收集

28、方法在企业外部发生的 LCC 数据主要有:用户的使用成本、维修成本、报废和回收成本。对于使用成本来说一般可以从产品设计的数据中发现一些关键参数,如能源消耗成本是可以知道的。维修成本的计算与在销售时是否给予用户免费维修的承诺有关,如果是免费维修则这一成本是企业可以直接得到的,否则就只有通过产品的可靠性参数进行估算,或者通过用户对产品的反馈调查得到。对于回收和报废成本数据的收集有两方面,一是对物资回收部门进行有关的数据收集,另外就是对用户在实际使用后对产品的报废,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较少。对于上述成本数据的收集,主要方法是进行调查,据文献【7】介绍,组织调查的方式主要有:(1)普查:是专门组织

29、的一次性普遍调查。其特点是对每个调查单位都进行调查,一般在调查单位较少时采用此方法,当调查的单位较多和内容复杂时, 需要动用较多的人力和物力,组织工作也比较繁重。(2)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专门调查,即在全部调查单位中选取一部分重点单位,从而了解调查对象的主要情况的方法。虽然被调查的单位只是全部单位中的少数,但它们却在调查总量中占较大的比例。如产品销售额中的大客户。(3)典型调查:是在对总体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少数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典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掌握调查对象的资料和特性。采用这种调查方法的目的是不仅要收集数据,而且要掌握被调查单位更具体的情况。与其他方法相比此

30、方法具有调查 X 围小,调查单位少,节约人力和物力的优点。而且因为调查的单位少,调查指标可多些,使调查研究更深入细致。除了以上的方式外,还有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等。根据调查方法的特点分类有:(1)访问法:是指调查者根据事先准备的提纲或问卷,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由被调查者答复,从而获取资料的方法。可以采用面谈调查或留置问卷调查。(2)通讯调查法:通过邮寄问卷或通过了解信息,前者时间长,回复率低, 后者费用高,调查项目有限,不能深入细致地了解情况,采用网上调查可以克服两者的缺点,但对被调查者仍无约束力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实验调查和观察法等。随着 Internet 的迅速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用户信息

31、的反馈是个非常可行的方法,但这就需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的水平,至少需要有企业的。需要指出的是,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与用户保持良好的关系和经常的联系都是必要的。为了鼓励用户对调查的积极性,可以对提供信息的用户给予相应的报酬。5.1LCC 原始数据的处理与使用从调查等方法中得到的原始数据是不能直接应用的,这是因为在原始数据中不可避免地包含有错误、异常等情况,同时,根据不同的使用方法也存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本文重点探讨与 DFC 有关的数据处理与使用方法。为了建立成本与设计的关联,对于 LCC 原始数据需要去除与设计无关的部分,当然在收集数据时做此工作也是可以的,但对于数据的收集来说不

32、一定只是应用于 DFC,当然收集到的数据中包含的信息量越大越好。是否与设计有关其判断标准为:在设计产品时此成本是否受设计变更的影响。数据是资料的具体形式,它可以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和变化。从经济预测的角度看,在定量预测方法中数据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缺少数据或数据异常,将不能建立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模型,因而也得不到正确的预测结论【8】。因此,一般来说,为了得到正确的预测结论,应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鉴别。成本估算实质就是预测,因此对于值得怀疑的数据,首先要调查这些数据资料产生的背景,鉴别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便去伪存真,加以修正和处理。对于数据的鉴别可以采用图形观察的方法,也可用统计的滤波方法。图形

33、观察法的过程是首先作出数据的图形,观察图形的分布情形,对大起大落、数值变动较大的数据进行背景调查和定性分析,然后判断这些数据是否为异常数据。对于异常数据一般可以采用剔除法或还原法。剔除法就是直接删除异常数据, 在数据量少时,剔除法不能使用的,这时可以采用将异常数据“还原”为正常的数据,即采用还原法。对于时间跨度较大的数据,还需要去除时间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一般可以采用统一的计算标准,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进行处理。LCC 数据是应用于成本估算的,这就要求数据必须与成本估算方法相适应,不同的估算方法所使用的数据是不同的。如:神经网络方法就要求输入数据必须是通过量化处理的, 即数据需要值一般在 01

34、 之间。第六章结束语并行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在成本问题上的研究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本文在分析 DFC 含义及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成组技术和特征建模技术提出了一个可行的 DFC 概念模型,它可以对机械零件和机械产品进行有效的成本估算,并可指导并行设计工作的开展。在全球市场竞争环境下,成熟的消费者关心的不仅仅是产品的销售价格,还比较注意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成本。从全社会考虑,产品的报废和回收需要消耗相当的资源,并以一定的方式转嫁给企业或消费者来承担。传统的仅仅考虑设计制造消耗的产品成本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评价产品的经济属性了。在设计阶段,尤其在设计早期阶段估算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35、,由于进行估算所需的数据不全和不精确,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作详细精确的计算,通常是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性的成本分析。传统的生产成本核算的理论和方法无法用于 DFC。建议采用多域特征映射技术和灰色关联分析和 GM(1,1)建模技术,根据产品各个设计阶段的设计特征,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与设计参数、材料重量、直接人工、辅助人工费用之间进行了关联分析,得到了符合实际的结果,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致谢本论文是在导师李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结构到资料的整理等工作都得到了导师的悉心指导。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导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实践经验,循循善诱的指导方式,令学生终生受益,谨此表示学生最衷心的感谢。在攻读本科的这几年时间内,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工作、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