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年级教师数学课件精编_第1页
2021年一年级教师数学课件精编_第2页
2021年一年级教师数学课件精编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年级教师数学课件精编【导语】课件(courseware)是具有共同教学目标的可在计算机上展现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素材的集合。以下是整理的一年级教师数学课件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一年级教师数学课件认识米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能根据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胶带、标签纸等。学生按小组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标签纸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

2、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个字“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二、初步认识1米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谈话老师的身高是1米72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估计)谈话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地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启发(指拉开的绸带)这段绸带的长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能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可以用尺量一量)说明对于“米”,学生在生活中

3、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身高谈起,再让学生大胆地进行估计,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2、认识1米。出示米尺。谈话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提问看一看、数一数米尺上的刻度,你能发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3、用米尺量。谈话怎样用米尺量出刚才绸带的长度是不是1米呢谁来试一试指名量出一根1米的绸带,再让每个小组照样子量出1米长的绸带。提问张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谈话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呢同桌合作,互相量

4、一量。讨论标签离地面都是1米,为什么贴的位置各不一样呢说明学生的年龄小,合作学习的经验不足,适时进行合作的指导和示范,可以使合作更有秩序,更富实效。同时,又兼顾并重视了合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个体体验与思考。谈话现在同学们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大家张开双臂,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一些,还是短一些小组活动后,组织交流。提问你能用两手比画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用手比画1米的实际长度。谈话请每个小组在教室里任意选一样东西,量一量,看从哪儿到哪儿的长正好是1米。小组活动后,交流汇报。说明让学生先用自己的一庹和1米比一比,再伸出两手比画1米有多长,学生的比画有了参照,就会比画得更准确。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

5、感悟了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了1米的长度表象。三、深化对1米的认识(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排,大约有3人)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2)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小组活动后,组织交流。(3)谈话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睁开眼睛,伸出双手,比画一下1米的长度。(4)提问知道1米有多长了吧如果不用米尺

6、量,你能剪出一根1米长的绸带吗学生活动后,用尺量一量剪出的绸带是不是1米长。说明通过排1米长的队伍需要几人,走1米长的路需要几步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1米的认识。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静静的思考,通过闭眼想和再次比画,力求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1米的表象。进而,再次让学生根据表象剪出1米长的绸带,并借助测量加以调整,学生头脑中1米的表象将逐步精确。(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6)完成“试一试”。先分别估计黑板的长和宽、教室门的宽和高,再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7)谈话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到一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

7、的距离正好是1米能再找到一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再找到这样的位置吗学生纷纷站在老师身边,最后围成一个半径是1米的圆形。四、课堂总结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篇二】一年级教师数学课件十几减9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经历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比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能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

8、用数学的意识。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三、教学难点经历探究计算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小棒五、教学过程十几减9教案(一)热身赛8+9=15-9=17-9=6+7=13-9=7+9=18-9=9+5=14-9=11-9=(1)集体订正(2)评讲请你说说17-9你是怎样计算的(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4)师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几减九的几种方法,那么老师希望大家在后面学习过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题。好,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的十几减九的练习课。(板书

9、课题十几减九的练习课)(二)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喜羊羊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今天喜洋洋他们来到我们的课堂了,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生你们好师今天一大早懒羊羊村长把大家召集了起来,交给他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原来灰太狼趁大家没注意,把羊村的宝藏偷走了,现在任务就是要小羊们找回宝藏。当然这一路上困难重重,大家有信心帮他们夺回宝藏吗生有!师好,下面就进入我们的闯关活动。1、速度大作战师我们来和喜羊羊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吧12-9=16-9=14-9=18-9=17-9=11-9=16-9=13-9=用你最喜欢的算法算算18-9=()2、看图写算式师跑那么快,大家一定都渴了,看,同学们,我们来到了草莓地。3、力

10、气大作战师同学们吃饱了,大力士泰哥要和我们比力气呢(在圆圈里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者等于号)4+317-915-95+97+89+64-915-516-913-912-99+44、地雷大作战(想加算减)师同学们要小心了,可不要踩到地雷哦9+()=129+()=189+()=159+()=1112-9=()18-9=()15-9=()11-9=()5、看图讲故事师我们安全的走过了雷区,现在休息一下来讲故事吧(三)活动师同学们,在你们聪明才智的帮助下,喜羊羊他们顺利的夺回了宝藏,看,他们来向我们表示感谢了呢!为了庆祝一下,他们邀请我们一起跳舞,大家准备好了吗(音乐找朋友)(四)师喜羊羊他们完成了任务

11、,要回羊村去复命了,他们想买一些礼品带给大家,现在请大家一起去自选商场帮他们挑选礼物吧!(1)妈妈给了你16元钱,你最想买什么,还剩多少钱(2)如果可以买两样,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钱(五)学习了十几减九的几种计算方法,你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说说15-8和13-7怎样计算(六)谈收获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师大家这节课学会了讲故事,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等很多东西,还利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推理出了如何计算十几减八和十几减七这些我们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七)师你喜欢灰太狼吗生不喜欢,他老做坏事师对,灰太狼总喜欢搞破坏,但是老师觉得灰太狼有一个优点,他虽然每次都失败,但是却从未放弃,这一点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12、。那这节课靠我们大家的智慧,喜羊羊他们一次次战胜灰太狼,灰太狼一次次失败,我们胜利了,我们就是喜羊羊!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大屏幕出示)【篇三】一年级教师数学课件找规律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5页例1以及课后的“做一做”。教学目标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

13、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师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做几节律动,看谁的眼睛亮最先学会,好不好(教师示范拍手两下拍肩两下。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可以跟着老师做。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四、五遍后教师喊停)师真不错,那再换一组头部运动左右左右左右。(学生随着老师的示范不由得跟着做下去。)师做得真好!刚才小朋友们为什么学得这么快生因为动作太简单。生就是几个相同的动作重复做下去。师那你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组这样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一做(学生思考,自己比划。)师好,谁先上来把你创造的动作教给大家,看谁最勇敢。生一边说边做。师真棒!创造了这样特

14、殊的动作让我们大家做,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自己的动作。师像这样的一组动作重复做下去就叫做规律。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兴趣是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课始我安排了“做律动”的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感知了规律的存在。】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1、观察场景,探究规律师同学们开了联欢会,特意把场地装扮了一下。看,漂亮吗用什么打扮的(出示课件)生有花、彩旗、灯笼。师都是什么颜色的生有红旗和黄旗,有红灯笼、蓝灯笼,还有红花和紫花。师它们是乱摆乱放的吗生它们排列的也有规律。师那好,我们就来

15、研究都有怎样的规律。(出示彩旗的课件)彩旗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之间合作)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生黄红黄红黄红。师能完整的说一说吗生我发现彩旗在排列时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重复地排列下去的。师很棒,那是以什么为一组排列的呢请你试着在书上圈出来。生是按黄红为一组重复地排列的。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找规律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要想完整的表达却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把规律说完整、说清楚,既加深“规律”在学生脑中的印象,又体现了对学生学会完整表达自己思考方法习惯的培养。】师是啊!彩旗是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再看看灯笼

16、呢(课件出示灯笼的排列,留给思考的时间)生灯笼是按一个红两个蓝为一组这样排列的。师是这样吗(是)看小朋友又有怎样的规律看谁找的最快。生小朋友是一男一女为一组排列的。师是的,彩旗是按黄红一组重复排列的,灯笼是红蓝蓝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小朋友是一男一女为一组有规律的排列的。从这里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棒极了!师看,谁能猜一猜这个后面是什么生后面是一个红色三角。师可以怎样想呢可以先观察形状再观察颜色。生因为前面的图形是按一红一黄有规律的排列的,所以后面是一红一黄。师小朋友们同意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说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本环节设计了“想

17、一想”的场景,让学生在自己喜欢活动中,探究发现规律、体验规律,使学生在动眼、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加深规律的概念】2、图形的规律师按你找到的规律,把后面空白的图形涂上颜色。(学生拿出图涂色)教师巡视,发现有涂完的同学,可以让互相介绍自己的想法。师谁来介绍你的方法生我是这样涂的。前面是按绿黄一组重复排列的,到了这里正好是涂绿色和黄色。而三角形是按黑红紫这样的顺序重复的,后面就要是红色和紫色。(学生到展示台前介绍)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生同意!师检查一下,有没有涂错的同学生没有。师把纸和彩笔放在桌子的最前面,看谁收拾的最快!师看到小朋友们都能找到图形的规律,顽皮的智慧星想来考考大家,故意把一些图形藏了起

18、来。(课件演示顽皮的智慧星笑着挡住了每一组其中的一个图形)师看!智慧星先把谁藏起来了生红色的圆形。师同意吗生同意。(课件演示智慧星消失。)师智慧星又把谁藏起来了生黄色的倒立的三角形。师对吗生对。师这个智慧星的后面是谁生绿色的三角形。【几组图形的规律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当课件演示掌声想起时,学生的热情很高,会忍不住也鼓起掌来,充分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并且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问题。】3、猜规律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猜对了。下面,老师也想摆一摆有规律的图形,请看老师做的。(出示ppt)。师谁来猜一猜,老师下面接着会怎样摆生1会是一个红色正方形和一个蓝色圆形。生2可能是一个黄色的三角形。(教师接着操作)师谁猜一猜,下面会是什么图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一个红色的三角形,两个蓝色的圆形。)师为什么第一次答案多种多样,这一次都认为是一个红色的正方形和两个蓝色的圆形呢生因为前面就两个图形,还没有找到规律,后面找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