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理解古代哲人思想。、顺畅畅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学习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顺畅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难点:学习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导学生分析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在力量薄弱,装备简单的条件下,以弱胜强的原因,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进而导入本文。二、作者简介、文章简介学生阅读学习材料介绍孟子、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以“孔孟”并称。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

2、一天下,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提示要求 )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2、朗读指导 (提示要求 )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3、自由读正音:粟( s)夫( f )畔( pn)通“叛”4、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翻译全文( 1)明确翻译步骤: “读一读课文 ;想一想意思 ;看一看注释 ;议一议难点 ; 说一说理解

3、;评一评正误”( 2)分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质疑 )( 3)教师出示重点及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七里之郭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亲戚畔之得道者多助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翻译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学生组内合作学习完成后,班级范围内质疑、释疑。(5) 重点检测6、男女生比赛读、齐读。四、研读赏析1、文章为了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列举了那些事例?学生思考发言。2、在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语强调了“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环而攻之”总结内容,指导背诵本段3、在叙述第二个事例中使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总结内容,指导背诵本段4、文章到第三段中心论点已得到证明,那么第四段有什么作用?(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得出结论。先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 ,“得人和”则“战必胜”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段中,作者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有普遍意义。 )5、齐读五、拓展反思结合历史和现实举例阐述“人和”思想的重要性。六、当堂背诵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论点:天时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