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点解析:作文审题与立意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点解析:作文审题与立意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点解析:作文审题与立意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点解析:作文审题与立意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点解析:作文审题与立意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点解析:作文审题与立意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信息包围,而其中不乏虚假、低俗、恶意的内容。这些信息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1.下列关于信息素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信息社会中获取、处理、利用、评价和创造信息的能力。B.提高信息素养有助于我们正确识别信息的真伪,避免受到虚假、低俗、恶意内容的影响。C.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D.信息素养只与青少年的成长有关。2.下列关于信息处理的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对信息进行筛选,只保留与自己需求相关的信息。B.对信息进行分类,方便查找和利用。C.对信息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D.对信息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3.下列关于信息素养与青少年成长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息素养有助于青少年正确识别信息的真伪,避免受到虚假、低俗、恶意内容的影响。B.信息素养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C.信息素养有助于青少年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业成绩。D.信息素养与青少年成长没有直接关系。4.下列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息素养教育应从青少年抓起,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B.信息素养教育应注重培养青少年的信息获取、处理、利用、评价和创造能力。C.信息素养教育应注重培养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D.信息素养教育应只关注青少年的学业成绩。5.下列关于信息素养与网络安全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息素养有助于青少年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避免网络诈骗。B.信息素养有助于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避免沉迷网络。C.信息素养有助于青少年保护个人隐私,避免个人信息泄露。D.信息素养与网络安全没有直接关系。6.下列关于信息素养与国家安全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息素养有助于青少年提高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B.信息素养有助于青少年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C.信息素养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D.信息素养与国家安全没有直接关系。二、古代诗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之善射,不能以教乙;乙之善化,不能以教甲。然甲之射,乙不能及;乙之化,甲不能及。其善者,自善也。其不善者,自不善也。教者,教其不善者也。孔子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子曰:“长善救失,所以为人师也。”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四、文言文翻译(每小题3分,共15分)1.教者,教其不善者也。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五、古诗词鉴赏(每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各题。《登高》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6.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B.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C.诗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困顿。D.诗中“登高”寓意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7.下列关于这首诗的意象,不正确的一项是()A.落木B.长江C.江山D.繁霜8.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语言,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对仗、排比手法。B.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象征手法。C.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具体的形象。D.诗中运用了含蓄、典雅的语言风格。9.下列关于这首诗的主题,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B.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C.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D.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亲情的怀念。10.下列关于这首诗的意境,不正确的一项是()A.壮阔B.悲壮C.深沉D.浅显六、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背影》朱自清我那时候还小,记不清了。只觉得父亲是那般高大,那般威严,那般慈爱。他总是那么忙碌,那么辛苦,那么无私。他为了家庭,为了我,付出了太多太多。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父亲整夜守在我的床前,为我擦汗、喂药、讲故事。我醒来时,看到父亲疲惫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激。还有一次,我考砸了,父亲没有责备我,而是鼓励我,告诉我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信心。他的话语,让我重新振作起来。父亲的爱,是无声的,是深沉的。他从不张扬,却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父爱。1.下列关于父亲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是那般高大、威严、慈爱。B.父亲总是那么忙碌、辛苦、无私。C.父亲整夜守在我的床前,为我擦汗、喂药、讲故事。D.父亲对我的教育方式是严厉的、粗暴的。2.下列关于父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父爱是无声的、深沉的。B.父爱从不张扬,却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C.父爱是通过行动来诠释的。D.父爱是严厉的、粗暴的。3.下列关于文章主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B.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父爱的赞美之情。C.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D.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热爱。4.下列关于文章结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作者对父亲的回忆为线索。B.文章以作者对父爱的感悟为线索。C.文章以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为线索。D.文章以作者对家庭的热爱为线索。5.下列关于文章写作手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运用了描写、叙述、议论等手法。B.文章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C.文章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具体的形象。D.文章运用了含蓄、典雅的语言风格。6.下列关于文章情感色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情感真挚、深沉。B.文章情感细腻、动人。C.文章情感平淡、无味。D.文章情感热烈、奔放。7.下列关于文章主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B.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父爱的赞美之情。C.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D.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热爱。8.下列关于文章结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作者对父亲的回忆为线索。B.文章以作者对父爱的感悟为线索。C.文章以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为线索。D.文章以作者对家庭的热爱为线索。9.下列关于文章写作手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运用了描写、叙述、议论等手法。B.文章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C.文章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具体的形象。D.文章运用了含蓄、典雅的语言风格。10.下列关于文章情感色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情感真挚、深沉。B.文章情感细腻、动人。C.文章情感平淡、无味。D.文章情感热烈、奔放。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1.D解析思路: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信息社会中获取、处理、利用、评价和创造信息的能力,与青少年的成长密切相关,故D项错误。2.D解析思路: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筛选、分类、整合等,传播信息不是处理信息的方法,故D项错误。3.D解析思路:信息素养与青少年成长有直接关系,可以提高青少年的信息识别能力、价值观和世界观,故D项错误。4.D解析思路:信息素养教育应关注青少年的道德素养、价值观、学业成绩等多方面,故D项错误。5.D解析思路:信息素养有助于青少年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避免网络诈骗,故D项错误。6.D解析思路:信息素养有助于青少年提高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故D项错误。二、古代诗文阅读1.教者,教其不善者也。解析思路:这句话的意思是教育者应该教导那些有缺点的人。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解析思路: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析思路:这句话的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析思路:这句话的意思是学过的内容要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不也是君子吗?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析思路:这句话的意思与第4题相同,是孔子关于学习、友谊和君子的论述。三、文言文翻译1.教者,教其不善者也。解析思路:教育者,是教导那些有缺点的人。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解析思路: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析思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析思路:学过的内容要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不也是君子吗?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析思路:这句话的意思与第4题相同,是孔子关于学习、友谊和君子的论述。四、古诗词鉴赏6.D解析思路:诗中“登高”寓意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与D项不符。7.C解析思路:诗中的意象包括落木、长江、霜鬓等,没有江山这一意象,故C项错误。8.A解析思路: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比喻、象征等手法,没有大量的对仗、排比手法,故A项错误。9.C解析思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没有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亲情的怀念,故C项错误。10.D解析思路:诗的意境是壮阔、悲壮、深沉的,不是浅显的,故D项错误。五、现代文阅读1.D解析思路:文章中提到父亲整夜守在作者的床前,为他擦汗、喂药、讲故事,表现出父亲的慈爱,故D项错误。2.D解析思路:文章中提到父亲对我的教育方式是鼓励和关心,没有严厉和粗暴,故D项错误。3.D解析思路: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对父爱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家庭的热爱,故D项错误。4.D解析思路: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