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答案 - 图文 腐蚀与防护试题 1化学腐蚀的概念、及特点 答案:化学腐蚀:介质与金属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变质或损坏现象称为金属的化学腐蚀。 是一种纯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即腐蚀介质中的氧化剂直接与金属表面上的原子相互作用而形成腐蚀产物。在腐蚀过程中,电子的传递是在介质与金属之间直接进行的,没有腐蚀电流产生,反应速度受多项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 归纳化学腐蚀的特点 在不电离、不导电的介质环境下 反应中没有电流产生,直接完成氧化还原反应 腐蚀速度与程度与外界电位变化无关 2、金属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条件,举例说明哪些金属氧化膜有保护作用,那些没有保护作用,为什么? 答案:氧化膜
2、保护作用条件: 氧化膜致密完整程度;氧化膜本身化学与物理稳定性质;氧化膜与基体结合能力;氧化膜有足够的强度 氧化膜完整性的必要条件:pb原理:生成的氧化物的体积大于消耗掉的金属的体积,是形成致密氧化膜的前提。 pb原理的数学表示: 反应的金属体积:vm = m/? m-摩尔质量 氧化物的体积: vmo = m/ ? 用? = vmo/ vm = m ? /( m ? ) 当 ? 1 金属氧化膜具备完整性条件 部分金属的?值 氧化物 ? 氧化物 ? 氧化物 ? moo3 3.4 wo3 3.4 v2o5 3.2 nb2o5 2.7 sb2o5 2.4 bi2o5 2.3 cr2o3 2.0 ti
3、o2 1.9 mno 1.8 feo 1.8 cu2o 1.7 zno 1.6 ag2o 1.6 nio 1.5 pbo2 1.4 sno2 1.3 al2o3 1.3 cdo 1.2 mgo 1.0 cao 0.7 moo3 wo3 v2o5 这三种氧化物在高温下易挥发,在常温下由于?值太大会使体积膨胀,当超过金属膜的本身强度、塑性时,会发生氧化膜鼓泡、破裂、剥离、脱落。 cr2o3 tio2 mno feo cu2o zno ag2o nio pbo2 sno2 al2o3 这些氧化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稳定存在, ?值适中。这些金属的氧化膜致密、稳定,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mgo cao ?值
4、较小,氧化膜不致密,不起保护作用。 3、电化学腐蚀的概念,与化学腐蚀的区别 答案:电化学腐蚀:金属与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变质与损坏。 与化学腐蚀比较: 是“湿”腐蚀 氧化还原发生在不同部位 有电流产生 与环境电位密切相关 第 1 页 共 16 页 有次生产物 4、解释现象:试验1:铜块与锌块相互接触,放入稀盐酸介质中,在铜块一侧有氢气产生,而锌块逐渐溶解。 试验2:将铜块与锌块不相互接触,而在体系外用导线连接,若在导线间连接电流表。铜块一侧有氢气产生,而锌块逐渐溶解,电流表针发生转动。 试验3:将锌块置于稀盐酸介质中,可见锌块不断溶解,氢气不断产生。 答案:在电动序上,锌比铜易失去电子,
5、电子通过导线或与铜接触面进入铜块,在铜表面将电子传递给氢离子而形成氢气。同时锌离子进入溶液。 2+ zn zn2e 阳极 + 2h2e(cu) h2 阴极 锌块自身在盐酸介质之中的溶解问题的解释:微观动态腐蚀电池。 结论:将两种不同电极电位的金属相互接触(或用导线连接)放入同一种电解质溶液中。 现象:电位较正的一端产生气泡,较负的一端会逐渐溶解。 5、解释现象:试验:3%nacl水溶液1滴至光亮的铁片上,加少量铁氰化钾(k3fe(cn)6)和酚酞试剂,然后把铁片置于磁场中。 现象:在液滴上逐渐产生蓝红相间的斑点,接着液滴中心变蓝,边缘便成粉红,液滴缓慢旋转。 答案:解释现象: 在液滴上,初期溶
6、解氧一旦被还原,大气中的氧优先溶于液滴边缘,使液滴中心相对贫氧,使整个液滴产生氧浓差。结果:液滴中心较负成为阳极, 2+2+ 发生:fe2e = fe反应。 fe 与k3fe(cn)6作用,形成蓝色。 液滴边缘部位较正,成为阴极, 发生:o2h2o4e 4oh反应。 oh与酚酞作用,形成粉红色。 2+ 又由于液滴中心的fe 向边缘扩散, oh向中心扩散,使在铁片内部的电子流向液滴边缘而形成磁场,在外磁场的相互作用下,使液滴发生旋转。 6、举例说明氧浓差腐蚀 答案:例:金属在土壤中(与土接触点为贫氧,为负极,金属腐蚀;与空气接触点为富氧,为正极,金属不腐蚀。) 船的吃水线附近(水下为贫氧区,为负
7、极,金属腐蚀;水上为富氧区,金属不腐蚀。 搅拌杆与液面接触处(同上)。 7、解释现象:试验:一根铜丝一端置于0.1mol/lcuso4溶液中,另一端置于1mol/lcuso4溶液中。发现,铜丝置于0.1mol/lcuso4溶液中的一端发生腐蚀(不断溶解)。 答案:解释:由于两种浓度的盐通过铜丝组成了同一体系:高浓度一端铜离子有沉积的趋势,低浓度的一端铜有溶解的趋势,则,低浓度一端溶解给出的电子沿铜片流向另一端(高浓度一端),以满足沉积铜所需要的电子。只所以发生电子流动,是因为在两端盐浓差使铜丝两端产生电位差。 8、解释现象:试验:一根铁丝一端置于高温溶液中,另一端置于低温溶液中。发现,铁丝置于
8、高温溶液中的一端发生腐蚀(不断溶解)。 答案:解释:高温部位金属活性强,易脱离金属表面而氧化l 2图中的各条平衡线,是以金属与其离子之间或溶液中的离子与含有该离子的腐蚀产物之间建立的平衡为条件的,但在实际腐蚀情况下,可能偏离这个平衡条件。 3电位ph图只考虑了oh-这种阴离子对平衡的影响。但在实际腐蚀环境中,往往存 -2-2-在cl、so4、p03等阴离子,它们可能因发生一些附加反应而使问题复杂化。 4理论电位ph图中的钝化区并不能反映出各种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等究竟具有多大的保护性能。 5绘制理论电位ph图时,往往把金属表面附近液层的成分和ph大小等同于整体的数值。实际腐蚀体系中,金属表面附
9、近和局部区域内的ph值与整体溶液的ph值其数值往往并不相同。 因此,应用电位ph图时,必须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过分夸大或贬低电位ph图的作用都是不对的。 11、举例说明有哪些可能的阴极去极化剂?当有几种阴极去极化剂同时存在时,如何判断哪一种发生还原的可能性最大?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阴极去极化反应是什么? 答案:(1)氢离子还原反应或析氢反应(电极反应式); (2)溶液中溶解氧的还原反应; (3)溶液中高价离子的还原反应; (4)溶液中贵金属离子的还原反应。 判断:(g)t,p= nfe (g)t,p= nf(ec - ea)其中:ec 为氧化剂电位; ea为还原剂电位。因此, e越负, 反
10、应可能性越最大; 有些情况下可利用氧化剂的平衡电极电位ec来粗略判断阴极去极化反应的可能性大小。 最常见的阴极去极化反应:析氢反应和吸氧反应 12、何谓腐蚀极化图?说明其应用。 答案:一腐蚀电池,开路时,测得阴、阳极的电位分别为e0,c和e0,a。然后用可变电阻把二电极连接起来,依次使电阻r值由大变小,电流则由零逐渐变大,相应地测出各电流强度下的电极电位,绘出阴、阳极电位与电流强度的关系图,就是腐蚀极化图。因此,腐蚀极化图是一种电位电流图,它是把表征腐蚀电池特征的阴、阳极极化曲线画在同一张图上构成的。 腐蚀极化图的应用 (1)极化图用于分析腐蚀速度的影响因素 (a)腐蚀速度与腐蚀电池初始电位差
11、的关系:腐蚀电池的初始电位差(eo,c- eo,a ),是腐蚀的原动力;(例氧化性酸对铁的腐蚀;不同金属平衡电位对腐蚀电流的影响) (b)极化性能对腐蚀速度的影响:若腐蚀电池的欧姆电阻很小,则极化性能对腐蚀电流有很大的影响;(例钢在非氧化酸中的腐蚀极化图) (c)溶液中含氧且及络合剂对腐蚀速度的影响;(例铜在含氧酸及氰化物中腐蚀极化图) (d)其他影响腐蚀速度的因素,如阴、阳极面积比和溶液电阻等。 (2)腐蚀速度控制因素:阳极控制、阴极控制、混合控制和欧姆控制。 13、试用腐蚀极化图说明电化学腐蚀的几种控制因素以及控制程度的计算方法。 答案: 第 4 页 共 16 页 100% 100% 14、混合电位理论的基本假说是什么? 答案:混合电位理论包含两项基本假说: (1)任何电化学反应都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氧化分反应和还原分反应。 (2)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可能有净电荷积累。 根据混合电位理论,腐蚀电位是由同时发生的两个电极过程,即金属的氧化和腐蚀剂的还原过程共同决定的,是腐蚀体系的混合电位。因此,根据腐蚀极化图很容易确定腐蚀电位并解释各种因素对腐蚀电位的影响。而根据腐蚀电位的变化却不能准确判断腐蚀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改进工具》(教学设计)安徽大学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 2024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第一节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教学设计3 浙科版必修2
- 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记 铭 说 志四篇《爱莲说》教学设计1 长春版
- 18《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第一单元 第5课 一、“弹力球”动画简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七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4 Healthy food Unit 2 Is your food and drink healthy教学设计 (新版)外研版
- 7 看谁学得好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北师大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9.2 溶解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课件
-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复习课件
- 共聚焦显微镜zeisslsm700使用说明-中文版lsm
- DB4451-T 1-2021《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枞)茶》-(高清现行)
- 路基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2019
- 35kV输电线路工程旋挖钻孔专项施工方案
- 三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 (新教材)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1.2能溶解多少 教学课件
- PICC专科护士进修学习汇报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2022021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