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中的新型电池与六个难点的突破(二)学法指导_第1页
高考化学中的新型电池与六个难点的突破(二)学法指导_第2页
高考化学中的新型电池与六个难点的突破(二)学法指导_第3页
高考化学中的新型电池与六个难点的突破(二)学法指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高考化学化学中的新型电池与六个难点的突破(二)中的新型电池与六个难点的突破(二) 难点 III:新型电池“充电”时阴极、阳极的判断 仍以铅蓄电池为例说明。放电、充电时图示如下: 突破方法 3:明确原电池放电时正、负电极;弄清电池充电(即电解)时,阳极与电 源的正极相连;阴极与电源(或另一原电池)的负极相连。 例 3. (07 年天津理综)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钴() ,充电时,中被氧化,迁移并以原 2 LiCoO 2 LiCoOLi Li 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中,以表示。电池反应为 6 C 6 Li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262 LiCCoOCLiCoO A. 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66 CLieLiC B. 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22 LiCoOeLiCoO C. 羧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D. 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 解析:选项 A 表示的是放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选项 B 正确;金属较活泼,易跟羧Li 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反应产生,并放出大量的热,故不能用它们作锂离子电池 2 H 的电解质。锂的摩尔质量小,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高。 答案:B 变式题 1. (06 年江苏)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代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 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反应: xeLiC6 (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复合材料) ,正极反应: xLiLiC x16 LiC6 2x1 MOLi (表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 LiMOxexLi 2 LiMO ) A. 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电池反应为: x1622x16 LiCLiMOMOLiLiC B. 电池反应中,锂、锌、银、铅各失去电子,金属锂所消耗的质量最小mol1 C.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向负极移动 Li D. 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 LiCxexLiLiC 6x16 解析:A 表示的是电池放电时的反应;放电时电池内部向正极移,在正极得到电 Li 子;选项 B、D 正确。 答案:BD 变式 2. (06 年广东)某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以为正极,嵌入锂的碳材料为 42O LiMn 负极,含导电固体为电解质。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下 Li 42422 OLiMnOMnLiLi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发生氧化反应 42O LiMn B.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42242 OMnLieOLiMnLi C. 充电时,发生氧化反应 42O LiMn D.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eLi 解析:放电时,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反应是:,将“电池反应” LieLi 减去“负极反应”得到正极反应:。充电时,阴极反应 42242 OMnLieOLiMnLi 为:;阳极反应为:。所以,选项 B 是正LieLi 42422 OLiMnLieOMnLi 确的。 答案:B 难点 IV:新型电池“充电”时阴极、阳极上电极反应的书写 例 4. (05 年江苏)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 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OH8FeOK2Zn3 24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2OHZn3KOH4OHFe2 3 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2OHZnOH2e2Zn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OH4FeOOH5e3OHFe 2 2 43 C. 放电时每转移电子,正极有被氧化 mol3mol1 42FeO K D.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解析:由高铁电池的总反应分析,放电时,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变成,Zn Zn 2 Zn 是负极;中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变成,是正极。 42FeO K 6Fe 3 Fe 42FeO K 电解质溶液是 KOH 溶液,生成的、分别与离子反应生成、 2 Zn 3 Fe OH 2OHZn 。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是“合反应”:;将电池 3OHFe2OHZnOH2e2Zn “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得正极反应:。 3 OH5OHFee3OH4FeO 32 2 4 显然,放电时每转移电子,正极有被还原,正极附近溶液的增 mol3mol1 42FeO K OHc 大,碱性增强,选项 A、D 正确,C 错误。充电时,阳极上失去电子,阳极反应为: 3OHFe e3OHFe 3 ;阴极上得到电子,阴极反应为: OH4FeOOH5 2 2 4 2OHZn 。 OH2Zne2OHZn 2 答案:C 突破方法 4:明确原电池放电时正、负电极的电极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弄清电 池充电(即电解)时,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阳极材料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阴极与原电池及电源的负极相连,阴极材料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难点 V:新型电池在放电或充电时,两极附近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电池在放电或充电时,发生电极反应后,若生成或消耗,则减小,电极 H OH pH 附近溶液的酸性增强;若生成或消耗,则 pH 增大,电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但 OH H 整个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要根据电池总反应来判断。 例 5. (99 年全国)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 的铜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根据此反应式判 OHNiOH 2 1 2 2OHNi 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 pH 不断增大 B. 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 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 电池放电时,是负极 2 H 解析:根据氢镍电池总反应式中元素的化合价分析,OHiONH 2 1 3 2 0 2 12 HOiN 。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上失去电子成为,周围溶液的不断增大,pH 不断减 2 H H Hc 小,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选项 A、B 错误,C、D 正确。 答案:CD 突破方法 5:写出新型电池放电或充电时的电极反应,看电极反应发生后是否有或 H (或)生成,若有,则电极附近溶液中的酸性(或碱性)会增强,pH 会减小(或增 OH 大) 。 难点 VI:新型电池在放电或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 原电池在放电时,负极或负极上的物质失去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正极上,正极上的 物质或离子得到电子。这时,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原电池充电时, 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例 6. (05 年广东)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 是掺杂氧化钇()的氧化锆()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下列对该燃 32O Y 2 ZrO 2 O 料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熔融电解质中,由负极移向正极 2 O B. 电池的总反应是:OH10CO8O13HC2 222104 C. 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 2 2 O2e4O D. 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H5CO4O13e26HC 22 2 104 解析: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分析:C 元素的化合价升OH10CO8O13HC2 222104 高 O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根据 2 2 O2e4O 电荷守恒,在溶液中由正极移向负极。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 2 O 。选项 A、D 错误。OH5CO4O13e26HC 22 2 104 答案:BC 突破方法 6:先分清电池是放电还是充电;再判断出正负极或阴阳极;确定哪个电极 得电子、哪个电极失电子;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失电子的电极(负极或阳极) ,阳离子移向 得电子的电极(正极或阴极) 。 原电池知识的测试,已成为近年来高考化学中反复考查的热点。总的看,测试从三个 方面进行,又以第二方面为主: 一是立足于课本,创设必要情境,考查原电池原理的理解; 二是取材于新型电池,提供相关信息,考查原电池原理的运用和信息获取及加工迁移; 三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