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道数学题谈1.doc_第1页
从一道数学题谈1.doc_第2页
从一道数学题谈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道数学题引起的联想宣汉县新华镇河坝中心校:蔡兴海一天下午,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问我这样一道数学题:买来16米布,用了30元钱。做床单用去了5米,做衣服用的米数和做床单用的同样多,还剩多少米布?对我来说,解答这道题自然不是难事。但当我指导这位小学生完成这道题之后,我被这道题的设计吸引了。现在让我们大家来做这道题:16-5-5=6(米)这时我们惊奇地发现,题中“用了30元钱”这个已知条件在解答中不起作用,是个“无用条件”或“多余条件”!从传统的眼光看,这个有着“多余条件”的数学题是有毛病的。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已知和未知之间,各种数据之间,应当环环相扣,紧紧关联,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链条。这种“多余条件”的设置无疑违背了数学的严密性原则,真可谓匪夷所思。不是吗?“用了30元钱”这个已知条件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这不是故意折磨解答者、故意误导其出差错吗?的确,解答这样的题真是为难了学生们。但我却从这个“多余条件”中体察到编题者的良苦用心,看到了教改的前景。首先,“多余条件”的设置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个大胆的突破。长期以来,人们总是禁锢在数学题的正确答案唯一,而数学题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必须在解题中使用到。由此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解答中玩数字游戏即估计性地把题中数据或加减地列成算式,而不去切实地把握其中的数理逻辑关系。“多余条件”的出现必将迫使他们改变这种惰性,促使其认真分析题意,积极开动脑筋,从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真正做到思维的严密性。其次,“多余条件”的设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以往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学生读死书、做死题,学习能力低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个大课题,许多人都在探索。我认为学生们经常解答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不失为培养学习能力的好办法。因为解答这类题,仅有死知识是不够的,他必须学会分析、学会识别、学会归纳、学会联系;另外,还必须具有一点儿怀疑精神。 再次,“多余条件”的设置是对数学联系生活的一种积极尝试。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各门学科都要联系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也是联系生活,而生活中的数学却不是设计好的数学题,各种数据、各种图像,都需要自己去测绘、去取舍、去组合、去链接。如果在“多余条件”面前就头脑昏昏,在生活应用中只能是不知所措了。何况学习是为了培养一生学习、生活、工作所不可缺少的知识、技术以及意志品质。社会生活是如此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美与丑、真与假、利与弊,我们面临的选择多多,这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头脑清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