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育才学校 张敏教学目标1、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2、在等高线地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判读坡的陡缓。学会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3、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积极态度和持久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在等高线地图上识别地形部位,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原理。山脊、山谷的等高线特征的区分。教学模式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流程(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做一个活动:把直径大小不等的三枚硬币,按小的在上,大的在下叠放在一起。然后把叠放一起的硬币转化成平面图。谁能做到?学生画图。思考:怎样才能把立体的山转化成平面图?认识一座山:屏显图。我敢说你们见过山,但我不敢说你们能说出山的每一部位的名称。学生随师的指示部位回答后,思考:在地图上又怎样识别山的不同部位,判读坡的陡缓呢?(板题)明确学习目标第一步自主学习(学案导学 导引诱思)根据互助提纲的提示,阅读教材P24-25,完成自主学习问题: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定义: 海拔是地面上某一地点高出 的 距离;相对高度是某一地点高出 的 距离。2、地面高度的计算: 甲地海拔 米,乙地海拔 米,甲乙相对高度是 米。3、等高线定义:在地图上把 相同 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画出右图的等高线。4、等高线的特点:闭合的 (选填“曲线”或“直线”); 同一等高线,高度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注(选填“相等”或“不等”)。 第二步互助释疑(展示交流 点拨提升)师友就自主学习问题进行交流。老师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点拨。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1、海拔与相对高度学生回答定义后强调定义中关键词。学生说出图中数字哪个是海拔,哪个是相对高度。我们知道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8844.43米,而青藏高原的人们说它只不过4500米你知道为什么吗?一组师友说出身高,请同学们说出他们的海拔和相对高度(前提是地面为海平面)。若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海拔和相对高度就更厉害了。等高线地形图就是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图。什么是等高线呢?2、等高线的定义及特点学生动手把海拔相同的点连线。回答老师任意点点地方的海拔和相对高度,从而完成学习目标2中“会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观察等高线有什么特点?(等高线的形状,每条等高线的高度是否相等,相邻等高线海拔差是多少。)学生根据师的提示顺利完成自主学习的第4题,归纳等高线的特点:闭合曲线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过渡: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特点来评价下面你画的等高线地形图。3、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学生活动:一看:看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看老师视频讲解等高线地形图原理。二说:通过刚才看,找学生简单说一说等高线地形图是怎样绘制的。三画:小组合作:一组在黑板上画(利用老师制作的等高线山体模型),其他学生4人一组在课桌上画。四评:小组制作完成后,教师展示学生的3幅绘图。指出优点,说出不足。评价的标准就是等高线的特点。评价的级别分完成、合格、典范。五改:各小组根据教师指出的绘制等高线地形图问题,修改自己组画的图。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小组再次合作探究:对照模型及其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并总结坡的陡缓与等高线疏密关系以及地形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点,然后展示成果。1、陡坡与缓坡的等高线特征师友回答后,师板书陡坡线密集,缓坡线稀疏。教师点拨:以后阅读等高线地形图你能找到更轻松省力的路线吗?2、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特征学生小组代表发言。师板书判读山体不同部位的特点:中高周低为峰、线重为崖、凸高为谷、凸低为脊。师重点讲授山脊与山谷的区分。图示法:垂线法:沿弯曲等高线的走向作垂线,两边高中间低的是山谷,两边低中间高为山脊。山谷易形成河流,山脊是分水岭。再用拳头法(左手握成拳头,看成是一个地形区,然后在手上绘制等高线,说出山体不同部位名称等),在动手的乐趣中巩固加深合作探究问题,完成目标2.拓展:咱们以上学的都是高出海平面的山体,其实大家都知道没有高山,就显不出低地。那海平面以下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不叫等高线,是等深线 。它上面标注的数字,可看出海洋的深浅,它的疏密可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4.31米,相对高度是多少?8998.74米!第三步互助巩固(当堂巩固)学生或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或整理学案,或快速记忆,师傅负责检查帮助学友达标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2、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3、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的山体部位是 。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突出的山体部位是 。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突出的山体部位是 。等高线重叠的山体部位是 。4、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名称。第四步互助提高(达标检测)读图回答1.该图的等高距是_米,图中给等高线标注的数值表示_(选填“海拔”或 “相对高度”)。2.图中A点的海拔为_米,B点的海拔为_米, 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为_米。3.指出图中 处表示的地形名称。 _ _ _4.如果我们要进行爬山比赛,我们应选择等高线 的地方。能看见有河流的山体部位是 (填序号),该处河流的流向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十二课 我做小玩具教学设计 华中师大版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1章 第1节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 第四单元唱歌《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 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技术培训
-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教学设计 中图版
- 冀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5.3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实数6.2 立方根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2011课标版地理七年级下:6.2 亚洲的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 人的由来第一节 人的起源和发展教案配套
-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享受学习教案设计
- 2024人防工程设计指南医疗救护工程分册
- 2024年海洋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70题)
- 应急管理数据标准化与共享
- 风险控制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4年
- 药剂科考勤管理制度
- 学徒签约合同协议书
- 山东省济南市等2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
- 07SG111-2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 最简单高空作业安全免责协议书
- 大棚建设承包合同范本一
- 医疗设备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