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训练卷一.doc_第1页
期末训练卷一.doc_第2页
期末训练卷一.doc_第3页
期末训练卷一.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训练卷一第7页,共8页 第8页,共8页1、 基础知识选择题(19分,其中1、4、11题为2分)1.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淳( chn )朴 招徕( li ) 馈( ku )赠 炽(zh)热 藏污纳垢 (gu) B蜿( wn )蜒 禁锢 ( g ) 吞噬( sh ) 稽(j)首 众目睽睽( ki )C缄(jin )默 狩( shu )猎 发怵(ch) 黝(yu)黑 龙吟凤哕( hi)D媲(p )美 笃( d )信 干涸(g ) 执拗(ni) 相形见绌(zhu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1分)A. 矫健 葱笼 园满成功 难以置信 B憔悴 藉贯 重峦叠嶂 谈笑风声C晒笑 殉职 杳无消息 莫忠一是 D门楣 执拗 痛心疾首 顾名思义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1分)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的诗句,意思是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都是俄国著名文学家,茨威格、纪伯伦、星新一、利奥波德分别是奥地利、美国、日本、黎巴嫩作家。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2分)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A本段开头以“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相比较,引出了下文的议论。B“退亦忧”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呼应。C“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D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1分)A 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B “是一只老鼠。”我说,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是一只田鼠。”C 在这个星球上,一切生物都在为了生存而竞争,而那些可怜的旅鼠怎么会想方设法去自杀呢!D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1分)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B、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9、下面这首诗,所写的节日是( ) (1分)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A中秋 B重阳 C端午 D除夕10、下列与课题对应的作者或朝代有误的一项是( )(1分)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 B、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宋代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 D、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初9、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奉节秀美的山川水色,让海城沉醉其中,对“天坑地缝”,他即物起兴,赋诗一首。B老师也追星,但老师追的和同学们不同,我就很佩服作家,他的小说,刻画人物无不曲尽其妙。C有些人缺乏质疑的精神,做惯了思维的奴才,见到署上权威姓名的学说,就颔首低眉,曲意奉承,十足的奴才样!D小健非常聪明,学习习惯又好,所以他的成绩在初2006级几百学生中是鹤立鸡群的。10、填入下面空格处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1分)如果你缺少发现美这一种特殊的能力,没有审美的眼睛,没有审美的耳朵,没有审美的感受,那么 , , 。你谛听春江花月夜只会莫知其然 你置身苏州园林也难以领略其中的佳妙 你面对“断臂维纳斯”只能瞠目而视A B C D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1分)A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夸张写出了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B雷电颂想象瑰丽奇特,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运用象征手法,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含蓄、深沉、凝练。C马说中作者先从反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再从正面展开议论,由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归结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在于食马者“其真不知马也!”。D小石潭记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二、积累与运用(34分)12、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 13、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 14、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 15、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应该是: 16、行路难中表明李白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的句子是 17、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18、余立侍左右, , ,或遇其叱咄, , ,不敢出一言以复。19、李煜曾有诗云“问君能有几多愁, ”写出了忧愁的繁多、绵延,化无形为有形,形象生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 ,”两句与这有异曲同工之妙。20、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语句是:“_ ,_ ”。21、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的诗句描写的那样 “ , 。”22、岳阳楼记中点明全篇主旨的千古名句是: 2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用美妙的比喻写北方雪景的句子是: 24、常言道“春雨贵如油”,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和草的两句诗是: , 。25、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让人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 。26、 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_、_三部传记。其中,_(人名)饱受耳聋折磨。(36、37共3分)27、雷电颂想象瑰丽奇特,将屈原的情感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结合你的情感体验,用上适当的修辞完成句子。(任选一题)(2分)在你失意痛苦时,风_ 。雨_ 。 在你得意欢欣时,风_ 。雨_ 。28、补写句子,要求语意顺畅.(2分)失去了太阳,可以欣赏满天的繁星;失去了青春,可以得到丰硕的金秋; ; 。 29自习课上,吴明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他很想问同桌正在读书的数学尖子赵聪,而赵聪不喜欢别人在他读书时干扰他。吴明怎么说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引起对方不满呢?(不超过40字,2分)吴明说: 。 三、阅读理解(57分)(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和小石潭记选段,回答问题。(14分)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3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猛浪若奔( ) 蝉则千转不穷(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以其境过清( )( )31下列成语中的“过”字与“以其境过清”中的“过”字意思不同的是( )。(1分)A过犹不及 B矫枉过正 C文过饰非 D言过其实3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 33与朱元思书选段中描写“水”的语句有_;小石潭记选段中描写“水”的语句有_。两篇文章都突出了“水” _的特点。(3分)与朱元思书表达了作者_的志趣,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_的情绪。(2分) 34、语言品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一句是写溪身的,若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换成“曲曲折折”好不好?为什么?(2分) (二)、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115题。(10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35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遇其叱咄 B、当余之从师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无从致书以观 D、未至,道渴而死 色愈恭,礼愈至36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7摘录原文回答: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1分)49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答: 38、宋濂的苦读并不比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更动人,却能流传至今。请从对学习有借鉴意义这个角度,说说本文为人称颂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三)、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39、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单调: 凛冽: 目光灼灼: 40、文章开始, 仅用“ ”四个字, 就 , 并因为它同时调动了 ,运用两个 ,把江南的雪比作 , .所以给读者的印象鲜明而深切。41、用“ ”划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并说说它们的作用。“暖国的雪,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这句话中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中“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雪什么特点?43、本文最后一句话如何理解?44、 作者写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运用了 写法,作者更为欣赏的是江南的雪还是北方的雪,为什么?45段首用“但是”,有什么作用? 46朔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它象征什么? 47对朔方的雪的赞颂,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体现了鲁迅什么样的精神品格?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0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8、八月秋高风怒号一句中怒用得好,试简析。(2分) 49、找出第一节后三句中的动词,说说这些描写中透露出诗人当时怎样一种心情? (1分) 50、第二节从表达方式看,主要属于什么?归来倚杖自叹息的自该如何解? (2分) 51、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包含了什么历史事件?你学过的杜甫哪首诗也与这一历史背景有关,请写出这首诗的名字。(1分) 52、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 (2分) (五)、心灯如月(13分)晚饭后散步回来,我、儿子和妻一如既往地达成默契:我写作、儿看书、妻弹琴。我们各自关严了门,沉浸在各自所钟情的天地里去。电就是在这时停的,房间里顿时漆黑如罩,琴声戛然而止。也不过片刻,妻摸索出了那只陈旧的蜡烛,“嚓”的一声响,客厅里先亮起一束毛笔尖似的烛光。蜡烛燃烧得静极,火苗儿纹丝不动,柔柔的光款款地投向四壁,屋里多起隐隐约约的黑影。妻和独生子不习惯这样的暗淡,轻掩房门到院中纳凉去了。我无奈地搁下笔,借此点了支烟,静坐桌前,目光落在了烛焰上。屋里是少有的静,烛光下青翠文竹和墙上的字画条幅被罩上了一层朦胧;烛光的芳香淡淡弥漫。烛,营造出满屋的馨香和温情。我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静如处子的烛焰。凝望它,它就幻化成了一盏油灯,蓦地点燃凝固于我心头已有十数个年头的思绪。油灯对于我来说记忆尤为深刻。抑或,我所有智慧的开启,无不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约是在上小学五年级时,因为要升初中,我们晚上开始上自习课。那时,故乡偏僻尚未通电,30多位同学端着油灯汇集到教室里来,一俟点燃,亮光如柱,立即四壁生辉。第一次处在几十盏灯同时点燃的辉泽里,我们原本就十分活泼的童心越发地激动不安,素来宁静的教室搬桌挪椅,呼应嬉笑,难得安宁。有调皮者趁人不备,扑地吹灭同桌亮着的灯,那正在看书的同学先是一愣,继而就要动手揪人,揪不着便扑地也将对方的灯吹灭这个晚上正值隆冬,有米粒大的雪花飘然摇落。间或就有一股北风透过窗棂缺了玻璃的豁口吹进教室来,齐刷刷一片的火苗儿先是被吹得蜷缩了身子倾向一边,陡然变暗,未待挺直恢复先前的亮,便纷纷地熄灭,大家就又一阵惊呼。惟角落里剩下一二盏孤灯,成了“火源”。众人一窝蜂拥去,争着要先点亮自己这盏,接着就听到油灯坠地的脆响。整个冬季,每晚自习总会有十几、二十分钟这样的嬉戏,简陋窄小的教室里温馨平添,多了份浪漫,少了份凝重,我们负重的童心因此而变得轻松、愉悦。初中大家都考上了,或许是年长了,或许是课程骤然增多,或许是有了两年之后要考高中的压力,我们从入学这天起便开始上晚自习。灯还是过去的灯,人还是过去的人,而教室里却是再也看不到先前众人笑闹的情景了,个个面孔紧绷,神无旁及,火苗儿袅袅而燃。肃穆的教室里更加沉寂,心里泯灭已久的那种压抑和负重感又悄悄地萌发上高中是在十几里地外的公社,没有想到晚上会是在电灯下看书的。虽然吊在屋梁上的只是普通白炽灯,但与过去的油灯相比,那就是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了。电是校办工厂发的,尽管一到夜晚柴油发电机的响声会打破校园的宁静,却丝毫不会使人觉得嘈杂,仿佛那突突的响声是夜的伴奏曲,夜因为有这样节奏分明的轰鸣而变得富有活力,充满生机。不过,油灯是未敢抛弃的,那时柴油价贱,供不应求,学校常因缺油而停电,所以,从初中带来的油灯始终在抽屉里占有它的位置。而1978年的夏天,每个晚上的自习我们几乎无一不是在油灯下熬过的。这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初夏,数以百计的补习生、插班生涌入校园,同我们应届生一起迎接高考。教室里异常闷热,能静下心来复习是不可能的事。每到夜晚,所有的课桌都被我们各自搬到教室旁一溜儿排开的几个篮球场上,或三五合并,或独处一隅,然后点亮油灯。这是一个庞大的灯阵,数百盏油灯,灿然的火焰,在夜的空间跳动,星点相连,忽闪摇曳,若星河般绚烂,圣火降临般壮丽晶亮的月升起来,能够看到月光下油灯淡蓝色的烟雾随夜的气息飘逸缭绕,翻动书页的响声窸窸窣窣,笔尖与纸的磨擦声窸窸窣窣,隐伏着繁忙与竞争。桌左前方那盏油灯是在我目光里跳动数次之后熄灭的,接着听到灯下传出无奈的叹息声。我注视着那片暗淡,久久地,那盏灯却是再也没有亮起来。我忍不住走过去。“没油了,买不起油,我用的是爹娘吃的棉籽油,他们一个多月没吃油了。”那是个补习生,他说。我知道他是初中毕业后因父母双双患病而辍学的。恢复高考,他被浇灭的继续求学的希望得以复苏。他曾是全公社所有的初中生中的尖子,所以他想创造初中生考大学的奇迹。我把我的油灯连同桌子移过去,我知道他缺少的不是智慧,而是缺少点燃智慧的光亮。他瞪着惊奇的眼睛盯着我,嘴唇翕动不语。感激是不需要语言的。月升到了中天的位置,清辉如许,月光下的油灯的火焰更妩媚、洒脱、灵光鼓荡。这年的秋天他创造了想要创造的奇迹,而我却落榜了。他在大学里给我来信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