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品与安全.doc_第1页
化学药品与安全.doc_第2页
化学药品与安全.doc_第3页
化学药品与安全.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大学答题纸(20 11 20 12 学年第 一 学期)课号: 课程名称:化学药品安全与管理 评阅教师: 学号: JQ090016 姓 名: 马亚南 成 绩: 化学药品安全与管理摘要:本文对实验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主要从人为因素和物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就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避免不安全因素发生、制定安全急救训练及措施、废液的管理、加强实验安全教育等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在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药品种类繁多,需要认真管理。具有辐射和放射性的物质,易燃易爆的药品更为重要。如果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财产和人身的巨大损失,也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因此,针对实验室的管理就尤为迫切。分析实验室安全事故引起的因素,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建立应急处置预案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实验室不安全因素分析 实验室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原因是存在不安全环境和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环境是指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化学药品等物理因素处于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则是指人的不安全因素。1.环境因素 不安全的环境因素是指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化学药品等物理因素处于不安全状态从而造成事故。 (1)剧毒、易致毒危险化学品 一般理科类学校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药品大多数都是易致毒危险品,加之个别实验中也存在剧毒或易爆物品,若操作不当或违反操作规程,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2)易燃、易爆气瓶和压力容器 气瓶和一些压力容器存在于大多数实验室中,若不定期检查,加强防范措施,和规范操作流程,极易导致火灾和爆炸。 (3)放射性物质 随着各个学科的发展,具有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源的实验室逐渐增多,因此对这类物质的防范更应加强。 (4)化学污染 有毒、有害化学废液、废物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如化学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出,导致环境及地下水污染;未经高温焚烧或不深埋的实验动物,导致病毒传染;随意乱倒化学废物、废液导致伤及无辜,甚至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来治理环境。 2.物理因素 物理环境因素是指仪器设备、特种设备、压力容器、水源、电源、热源、辐射源等因素引发的事故。 (1)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事故分仪器伤人和设备损坏,原因是缺乏保护装置和设备老化、超负荷、超载使用造成。特种设备的使用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或防护措施不当引起的事故。 (2)电器火灾 部分高校供电设备设施陈旧,线路老化,乱搭乱接等现象,极易引起短路,防火能力低,操作人员用电不慎,电气火灾和触电、灼伤或电休克等事故。 (3)压力容器 实验室中常要用到煤气、氢气、氧气、液氨、液氮、液氦等压缩气体,盛装这些气体的容器是移动式的,搬运时的碰撞、安置时的位置不当(烈日爆晒、靠近高温热源等)、未固定、易燃和助燃气体放置在一起;一些实验室也存在部分高压容器,如:高压灭菌锅、高压釜等容器。如这些压力容器使用时不慎泄漏的事件。 (4)渗漏水灾 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分布安排不够合理,一些精密仪器或化学药品实验室安放位置靠近窗户,当一时疏忽,忘关窗户造成雨水飘散;或是上一层实验室忘记关闭水龙头,造成屋顶渗漏,损坏下层实验室仪器的现象发生。 3.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指实验室管理人员或指导教师,思想上麻痹大意,生活上精神不佳,能力上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等。 (1)管理体制 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许多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由学校办公室或保卫处负责牵头,但实验室安全管理内容非常丰富,不止是简单的防火和防盗,还涉及一些专业技术防护、防范知识,若这些高校没有专门的部门、没有专业人员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地排查和完善,就会造成许多管理漏洞、盲区、责权不清晰等巨大隐患。 (2)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淡薄。往往在实验课程前,教师都会对实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是经常是流于形式,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未真正重视。此外,当发生事故后,有些教师缺乏必要的救护知识,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便手足无措,不能使事故消灭或减免到最小,从而避免酿成大的事故。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1、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凡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不得擅自动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安全设施,不准在实验室吸烟,就食,不准随地吐痰。2、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参加实验的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安全条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实验室内安全设施、标志必须齐全有效。4、实验室供电线路的安装必须符合实验教学的需要和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定期检查,及时维修。5、实验室要做好防火、防触电等工作,要配备灭火机等消防器材。6、实验室要采取防盗措施,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非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仪器保管室内。7、每日最后离室人员要负责检查水、电、门窗等有关设施的关闭情况,确认安全无误,方可离室。节假日前各室人员应进行安全检查,并作好记录。8、对实验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整改,若发生安全事故,应在采取补救措施的同时如实报有关部门,对造成安全事故者,应根据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9、实验室工作人员作为实验室安全防护的当然责任者,应随时随地按照本制度进行检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院领导要经常督促检查。十、实验中如发生事故,应有急救措施,同时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有关部门。三、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第1类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a.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b.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怀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第6类有毒品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机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mg/kg;?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量LD50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汽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第7类放射性物品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第8类腐蚀品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y的固体或液体。四、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害1 危险化学品的毒性a.刺激:二氧化硫、氯、煤尘会引起气管炎,甚至严重损害气管和肺组织。b.过敏:环氧树脂、胶类硬化剂、偶氮染料、煤焦油衍生物和铬酸可引起皮肤或呼吸系统过敏,出现皮疹或水疱等症状。呼吸系统过敏可引起职业性哮喘,这种症状的反应一般包括咳嗽,特别是在夜间,以及呼吸困难。引起这种反应的化学品有甲苯,聚氨酯单体,福尔马林等。c.窒息麻醉和昏迷:乙醇、丙醇、丙酮、丁酮、乙炔、烃类、乙醚、异丙醚地导致中枢神经抑制。这些化学品一次大量接触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d.中毒致癌:砷、石棉、铬、镍等物质可能导致肺癌;铬、镍、木材、皮革粉尘等易引起膀胱癌;接触砷、煤焦油和石油产品等易引起皮肤癌;接触氯乙烯单体易引起肝癌;接触苯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e.致畸:某些麻醉性气体、水银和有机溶剂可致使胎儿畸形。f.致突变:某些化学品对人的遗传基因的影响可能导致后代发生异常。g.尘肺:能引起尘肺的物质有石英晶体、石棉、滑石粉、煤粉和铍。2.危险化学品的腐蚀性腐蚀性物品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肺部、食道等,会引起表皮细胞组织发生破坏作用而造成灼伤,而且被腐蚀性物品灼伤的伤口不易愈合。内部器官被灼伤时,严重的会引起炎症,如肺炎,甚至会造成死亡。特别是接触氢氟酸时,能发生剧痛,使组织坏死,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3.危险化学品的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危险化学品能从原子核内部,自行不断放出有穿透力、为人们肉眼不可见的射线,其放射性强度大,危险性就越大。人体组织在受到射线照射时,能发生电离,如果人体受到过量射线的照射,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在极高剂量的放射线作用下,能造成3种类型的放射伤害:对中枢神经和大脑系统的伤害;对肠胃的伤害;对造血系统伤害。4.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性压缩气体如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均可能发生燃烧而导致火灾事故。5.危险化学品的爆炸危险除了爆炸品之外,可燃性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有可能引发爆炸。如硝酸铀、硝酸钍、髾酸铀酰(固体)、硝酸铀酰六水合物溶液等都具有强氧化性,遇可燃物能引起着火或爆炸。五、高校实验室管理措施1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为了切实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各高校应建立适合自己特点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这个模式主要目标要实现有利于节约管理成本,有利于资源共享,有利于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2依法进行仪器采购严格执行仪器采购招投标制,防止在招投标中走过场,保证买回质量高、价格低的符合实验室使用的先进仪器。3强化仪器申报、验收及管理建立以系为单位的实验教学中心,把实验中心分成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实验室两部分。基础实验室负责全系及全校的基础实验,人员分配由分管实验的系(院)主任与实验中心领导共同管理:实验中心根据基础课的要求提出基础实验的仪器设备购买及用房计划,根据专业课的要求及专业发展提出专业实验仪器设备购买及用房计划。4加强实验人员掊训、提高实验人员素质学校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实验室在现代化大学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建立人员素质是搞好实验室工作的核心的思想,制订落实各项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事实验室工作,着实打造一个爱岗敬业,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构建新的实验人员业务培训体系,采取定期培训,岗位辅导,送往外校深造,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