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案设计Chap0 教学设计授课课题(学习情境/任务/项目/单元)导言授课时间2课时课型理论课教学目标 1、能够清楚的知道历史的概念 2、能够明白历史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为什么是多种多样的教学难点历史的重要性教学准备(环境、资源、条件等)PPT课件导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组织与方法时间课程导入开开门见山陈述今天要讲的课程 1、开设课程的原因。 2、这门课主讲内容。 3、对如何学习的几点建议和期望。 3、课程成绩计算组成。 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历史?(蓝墨云)(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积累,探究回答问题一) 一、开设课程的的原因 1、什么是历史?学生回答教师问题,教师总结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是一种客观存在。 “历者过也,史者事也”。 人类的成长和进步就是在不断的吸取前人的经验完成的。 人类过去所经历所创造的一切,它是唯一的、永恒的,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无可改变。 但是不同的人对历史的认同却是不一样的。 教师继续提问既然历史已经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呢?(蓝墨云)(学生自主探究回答问题二) 2、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吕世浩北京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曾追随清朝皇室后裔、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在传统私塾中学习四书五经近二十年,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 后师从宿白、徐苹芳、阮芝生等历史学大家,现任教于台湾大学历史学系,致力于史记、中国传统经典、上古秦汉史、历史考古学等领域的研究。 二十多年前,当高校招生录取放榜之后,许多长辈朋友都会问我“你考上哪里?”“学什么专业?”当我回答“台湾大学”后,所有人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地惊喜“哇!”当我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学生听讲讲授法组织讨论教师总结讲授8分钟2分钟接着回答“历史”后,所有人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地失望“哦。 从他们的反应,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大众对于学历史前景的看法。 从那一天起,也常听到许多朋友终于忍不住问我“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在这个时代,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呢?学历史对你而言,究竟是有用还是无用?如果无用,为什么我们从小就要学历史?如果有用,请明确地说出来,用处是什么?不是历史没有用,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式出了问题。 近代以前,无论在中国或是西方,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觉得学历史很有用,甚至视为培养各种领袖人才的必要教育。 “灭其国必先去其史。 历史是国家无形的领土和长城陈寅恪“国可亡,而史不可灭”。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宝箴的孙子。 可是到了现代,忽然之间,有许多人都觉得学历史没有用,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说不出学历史的实际用处何在。 为什么对于学历史有没有用,过去和现在的认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难道是古人实在太笨,误把没有用的东西当成是有用?还是现代人的智能忽然有了数十上百倍的增长,比古人要有智能得太多?事实上,历史学还是历史学,只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式出了问题。 现代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时代的产物,是为了因应工业革命以后,填补各种专业人力的需求而设计出的教育。 换句话说,现代教育是一种专门用来培养工匠的教育,至于人文教育的本质人怎样才能活得像个人,基本上不是关心的重点。 在这种工匠教育的影响下,历史教育也受到了极大的改变。 短期、大量的灌输式记忆成了现代历史教育的面容,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我们人人都接受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教育,花费了无数时间背诵年代、人名、地名、事件,但却往往不明白,除了应付考试外,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长此以往,年轻人普遍对历史学失去兴趣,更不知学习历史的作用何在。 最糟糕的是,我们的教育生产了大量的专业工匠,但却很难培养出宏观的领袖人才。 其弊害之深,远超想象。 古人如何学历史?事实上,古人不是这么学历史的。 怎么读历史才能有用呢?文学家吕祖谦说当你读一本历史书,读到书中的古人面临重要的抉择关头时,请你这时立刻把书合上。 好好想一想,如果你身处对方的位置时,你会如何决定?做什么样的决定?把一切都想清楚后,再把书打开,看看这个人物是怎么做的,他最后做了什么样的决定?他的决定带来的是成功还是失败?原因何在?然后比较自己与古人,在选择和方法上有何异同之处?这种学习历史的方法,重视的不是“记忆”,而是“思辨”。 每个人都可以透过一件又一件史事的锻炼,一位又一位人物的分析,来一步步锻炼自己的思辨。 最后不仅历史知识会有所增长,连处世智慧也会不断提高。 事实上不只吕祖谦这么读历史,清代的名臣左宗棠也是这样读历史的,他说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 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 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左宗棠比吕祖谦更进一步,他不但要读史者“设身处地”地思索古人为何这么选择,还要我们当自己面临现实中的抉择时,去设想如果是你学的那位古人处在这个环境下,他会如何做出决定。 学生回答老师提问学生听讲教师进行点评总结讲授法教师通过举例、类比的方法讲授学习历史的重要性10分钟10分钟、史学所以在古代如此被重视,绝对不仅仅是为了“陶冶人文情怀”“丰富人文素养”而已。 古人重视历史,是因为历史有很强烈的实用性它教导人们如何从前人发生的无数案例中分析事情,了解成功和失败的道理。 这也就是太史公所说的,读史是为了“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报任少卿书)。 如果你读完了一本书后,书还是书,你还是你,没有任何改变,你就等于没读过这本书。 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要拿书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历程不断相互印证,不断地去思索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前人的智慧,最后将书上的道理与自己的生命融合为一体,让古人的智慧为己所用。 如果我们没有了历史,那么我们就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中国必然选择社会主义道理,如果没有了历史,那我们华夏儿女从哪里去寻根?从秦汉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起,一直到明清的2200年,大部分时间里保持着国家的统一。 其间共有三次造成国家的分裂,有两次是由于内乱引起的短期分裂。 但民族大融合占中国历史的主流。 与此同时,从公元前 六、五世纪至公元 四、五世纪,中华民族先后形成儒、道、佛三大文化传统,从而代表了古代东方哲学和文化的主体性格与最高成就,至今仍是影响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上而及,中华民族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治史、学史、用史,每当新王朝一建立就组织强有力的机构编写前朝史,一般都由宰相挂帅担任主编,并一修再修,懂得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中不断开拓前进。 即使是兵荒马乱的时期,中国的历代史官仍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治史,为官史的编撰打下了基础。 五千年世界文明史兴衰的历史现象告诉我们国亡,只是暂时的,经过抗敌斗争,可以救国复国,或将前朝灭亡的原因总结以教育后世,这就是为什么在战乱中,祖国的文人学者们还能够坚持上课,学习知识,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中国必将再一次复兴。 通过案例介绍和分析,向同学们介绍学习历史的作用(学习自主探究三) (1)天花疫苗的发展了解过去,珍惜今天的成就。 (2)戚继光事迹辨析美丑,选择正确人生。 (3)圆明园和南京大屠杀以史为鉴,防范于未然。 3、为什么对历史的认识是多样的呢?师大家知不知道有句话叫做“宰相合肥天下瘦”?学生回答,老师解释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此为清末流行于民间的一副著名对联。 上联写李鸿章,李乃安徽合肥人,曾任宰相;下联写翁同和,翁乃江苏常熟人,曾任司农。 此联一语双关,充分流露出当时老百姓对吸食民脂民膏的官员的愤恨之情。 李鸿章及其生活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但他作为近代中国一位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言所行更是斑驳陆离,因而人们评价起来众说纷纭就没有什么可怪的了。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1)思维方式的限制(时代、年龄、学识、阅历)。 ( (2)认识和研究历史的视角、方法、立场的不同。 (宏观、微观)( (3)对历史档案、资料的掌握程度不同。 (中学掌握基本史实、年代、人物,指向性强(中、高考),涉及的争鸣相对较少。 大学深、宽、实践性强(钓鱼岛问题、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百家讲坛的火热)、争鸣性强,不仅掌握一般史实,更重要的是探索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以为今日的借鉴。 ) 二、讲授提纲 (1)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提问法。 通过图片展示,要求学生探知学习历史的作用提问法讲授法10分钟10分钟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主要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2)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 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人染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但是,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已经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了。 (3)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现在)。 这个时期,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 三、对如何学习的几点建议和期望 1、培养成熟的思维方式式( (1)不要轻易给人给事贴标签、下结论( (2)勤于思考、更要善于思考,培养独立的思维品格,不人云亦云以史为鉴历史使人“明”什么“智”?( (3)明白历史是怎样发展过来的,有没有“规律”?有些什么规律,有些什么可借鉴的经验教训。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学者克罗齐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关键时刻”。 其巨大的辐射力量,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都必须认真对待。 这样,才能在沉思与对话中,获得前进的方向感与原动力。 ( (4)消除迷信对流俗的迷信对伟人的迷信对教条知识的迷信( (5)在重大问题面前明辨是非总结通过对历史以及历史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八章 人是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学设计(4)(新版)苏教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我”和“我们”第2框《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Unit 3 The internet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2 功率教案配套
- 剪纸魔法(教学设计)皖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 七年级地理下册 9.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的故乡教学设计 晋教版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 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激素与生长发育教学设计 (新版)冀教版
- 期中(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025-2030中国煤焦油杂酚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新版食品安全法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物理专项复习:电磁感应综合题
-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共26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2020-2025年中国辽宁省风力发电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安全车辆测试题及答案
- (二模)咸阳市2025年高考模拟检测(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 东湖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七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